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
背景技术:
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是由储水内胆、加热系统和辅助系统等组成的封闭装置,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长期使用后会在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的储水内胆内形成水垢,从而造成能效变低、感温不准确、水管及花洒堵塞等问题。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都配备了镁棒,以便杀菌、消毒、除锈垢,但是镁棒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消耗,一般使用寿命为两年,并且普通用户较难判断镁棒是否需要更换,更换太频繁,对于用户来说不够经济,长时间没有更换消耗殆尽,就不能起到保护内胆侵蚀的作用。另外一些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产品通过增加前置过滤装置实现水体净化以延长使用寿命,但是前置过滤装置需要定期维护,成本增加。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有效延缓水垢形成、延长使用寿命的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
一种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包括缓垢单元、储水单元、辅助单元以及控制单元;所述缓垢单元具有用于滤水的膜组件,所述储水单元具有储水内胆、第一进水管、热出水管以及加热装置,所述辅助单元具有第二进水管、冷出水管、浓水排水管、控制阀、转向阀以及混水器;
所述第二进水管与所述浓水排水管分别连接在所述膜组件的两端,所述缓垢单元、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以及所述冷出水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上设有所述控制阀以用于防止所述储水内胆内的热水回流至所述缓垢单元和所述冷出水管内;所述热出水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储水内胆,所述热出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出水管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混水器连通;所述加热装置连接于储水内胆以用于加热所述储水内胆内的水;所述浓水排水管通过所述转向阀与所述热出水管连通;
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于所述控制阀以及加热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组件为中空纤维膜,所述中空纤维膜的膜材质为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砜、聚醚砜、聚酰胺中的一种或多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垢单元具有组件进水口、组件出水口以及组件产水口,所述组件进水口连通于所述第二进水管,所述组件出水口连通于所述浓水排水管,所述组件产水口连通于所述多通阀的其中一个接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单元还包括分流管,所述冷出水管通过所述分流管连通于所述多通阀的其中一个接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单元具有多通阀,所述缓垢单元、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以及所述冷出水管的一端还通过所述多通阀连通,所述控制阀设在所述第一进水管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辅助单元还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覆盖于所述储水内胆的外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水单元还包括排污管,所述排污管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储水内胆,所述排污管用于排出所述储水内胆内的污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膜组件位于所述储水内胆的上方,所述第一进水管由所述储水内胆的上方连通所述储水内胆,且延伸至所述储水内胆的底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储水单元还包括温控装置,所述温控装置连接于所述储水内胆以用于检测所述储水内胆内的温度,所述温控装置还连接于所述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设备高度集成,设计美观,清洗维护方便;能够实现设备自动化控制,有效延长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可以实现流入混水器中的冷热水体均为净化水体,水质更为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的电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采用中空纤维膜作为膜组件来对自来水进行分离净化,净化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延缓膜污染,运行方法简便,能够实现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长效安全运行,可行性较高,延长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使用寿命,确保用户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1、膜组件;2、组件进水口;3、组件出水口;4、组件产水口;5、储水内胆;6、第一进水管;7、排污管;8、热出水管;9、第二进水管;10、浓水排水管;11、分流管;12、冷出水管;13、多通阀;14、控制阀;15、转向阀;16、混水器;17、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见图1所示,本实施例涉及了一种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100。该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100包括缓垢单元、储水单元、辅助单元以及控制单元17。
所述缓垢单元具有用于滤水的膜组件1。所述膜组件1为中空纤维膜,所述中空纤维膜的膜材质为聚氯乙烯、聚偏氟乙烯、聚砜、聚醚砜、聚酰胺中的一种或者多种。缓垢单元具有组件进水口2、组件出水口3以及组件产水口4。
所述储水单元具有储水内胆5、第一进水管6、热出水管8、排污管7、加热装置以及温控装置。
所述辅助单元具有第二进水管9、冷出水管12、分流管11、浓水排水管10、多通阀13、控制阀14、转向阀15、混水器16以及保温层。
所述第二进水管9与所述浓水排水管10分别连接在所述膜组件1的两端,所述膜组件1、所述第一进水管6的一端以及所述分流管11的一端还通过多通阀13连通,所述第一进水管6上设有所述控制阀14以用于防止储水内胆内5的热水回流至缓垢单元和冷出水管12内。上述的多通阀可以是三通阀或者四通阀等。在使用四通阀时,其中一个阀门端处于封闭状态即可。所述分流管11的另一端连通于所述冷出水管12的一端。
所述膜组件1位于所述储水内胆5的上方,所述第一进水管6由所述储水内胆5的上方连通所述储水内胆5,且延伸至所述储水内胆5的底部。
所述热出水管8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储水内胆5,所述热出水管8的另一端与所述冷出水管12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混水器16连通。所述热出水管8位于所述储水内胆5内的端部靠近所述储水内胆5的下部。
所述加热装置连接于储水内胆5以用于加热所述储水内胆5内的液体;所述温控装置连接于所述储水内胆5以用于检测所述储水内胆5内的温度,所述温控装置还连接于所述加热装置。控制单元17连接于所述温控装置以及所述加热装置。
所述第一进水管6上设有所述控制阀14。所述浓水排水管10通过所述转向阀15与所述热出水管8连通。
所述组件进水口2连通于所述第二进水管9,所述组件出水口3连通于所述浓水排水管10,所述组件产水口4连通于所述多通阀13的其中一个接口。
所述保温层覆盖于所述储水内胆5的外部。保温层能保持储水内胆5内的液体的温度。
所述排污管7的一端连通于所述储水内胆5,另一端朝向于所述储水内胆5的外部。
本实施例涉及的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100在使用时,涉及一种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100的使用方法。一种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100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打开控制阀14,将第二进水管9与水管连通,水管内的水进入膜组件1内并通过所述膜组件1过滤净化得净化水,所述净化水一部分通过第一进水管6进入储水内胆5内,另一部分进入冷出水管12内;
S2、打开混水器16,打开转向阀15使得浓水排水管10与热出水管8连通,以将所述浓水排水管10内出来的浓水排污以及各组件的清洗;
S3、切换所述转向阀15方向使得所述热出水管8贯通并关闭浓水排水管10,所述储水内胆5内的热水通过所述热出水管8流出;
S4、所述热出水管8内的热水与所述冷出水管12内的冷水通过所述混水器16后进行混合,以供使用;
S5、当停止使用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100时,换所述转向阀15使得所述浓水排水管10与所述热出水管8再次连通,以使得所述浓水排水管10内的浓水进入所述储水内胆5内。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100,采用一体化结构设计,设备高度集成,设计美观,清洗维护方便;能够实现设备自动化控制,有效延长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100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涉及的电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100可以实现流入混水器16中的冷热水体均为净化水体,水质更为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的电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100采用中空纤维膜作为膜组件1
来对自来水进行分离净化,净化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延缓膜污染,运行方法简便,能够实现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100长效安全运行,可行性较高,延长具有缓垢功能的电热水器100使用寿命,确保用户使用安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