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薄恒温恒湿恒氧恒净壁挂式室内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88744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超薄恒温恒湿恒氧恒净壁挂式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房间和办公环境使用的分体壁挂式空调器,室内机基本都采用贯流风扇,致使整机厚度一般在150mm—180mm之间,而且由于室内机结构紧凑,受空间限制,基本没有安装新风系统和加湿系统。大多数室内机简单装个排气风机,排走室内污风相当于换气,但会造成室内冷量损失而费电,室内舒适性下降;有的空调器将新风系统或加湿系统安装在室外机上,通过风管连接室内机,这需要风管安装,增加了安装施工复杂性;大多数空调器另外配置单独的加湿器或换气扇,这增加了空调器部件数,使控制变得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超薄恒温恒湿恒氧恒净壁挂式室内机,室内机高度集成制冷系统、新风系统和加湿系统,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实现整机厚度只有100mm,极致超薄,并能实现恒温恒湿恒氧恒净的功能,营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超薄恒温恒湿恒氧恒净壁挂式室内机,包括室内换热器、新风系统、加湿系统、底座、格栅、面板、吸风口和出风口。所述新风系统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左侧,安装在所述底座上,装上所述格栅,就把所述新风系统隐藏在所述室内机内;所述格栅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前面,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面板扣合在所述格栅上;所述吸风口位于所述面板与所述格栅之间的空隙;所述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室内机的顶部和下部,从而形成前吸风上下出风的空气流路;所述加湿系统外置在所述下出风口,方便维护和更换。

进一步,所述室内机还包括室内电机、离心风扇、导风圈、接水盘、空气滤网、电控盒。所述室内电机安装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离心风扇安装在所述室内电机上;所述导风圈设置在所述离心风扇的前侧;所述室内换热器设置在所述导风圈的前侧;所述接水盘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下面;所述格栅内装有所述空气滤网;所述电控盒设置在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右侧。

进一步,所述室内机为全塑料结构,室内机的厚度小于等于100mm。

进一步,所述新风系统包括给气风机、排气风机、全热交换芯和空气净化装置,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全热交换芯的前端和后端,所述风机为小型直流无刷离心风机。

进一步,所述全热交换芯为吸湿性强的纸质或纤维材质。

进一步,所述空气净化装置由HEPA高效过滤网、静电除尘器、活性碳、离子发生器及触媒滤网组成。

进一步,所述加湿系统包括湿膜、水槽、盖板和同步电机。所述湿膜设置在所述水槽内,一端连接所述同步电机;所述盖板中间窄两端宽,形成一边进风而另一边出风。

进一步,所述湿膜为滚筒式湿膜,并且为纤维材质、吸水性强的自吸湿膜。

进一步,所述水槽和盖板均为防霉抗菌塑料材质。

进一步,所述室内机还包括除湿装置,所述除湿装置包括除湿节流器和除湿电磁阀,所述除湿装置与所述室内换热器相连。

进一步,所述室内电机为直流或交流电机。

进一步,所述离心风扇为大直径薄形离心风扇。

进一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形状为长形或两折形,所述室内换热器为铜铝翅片管换热器或全铝微通道换热器。

进一步,所述室内换热器的内螺纹传热管管径为Φ4至Φ7;翅片为亲水铝箔,片型为桥式或开窗式;管排数为2排或3排。

进一步,所述空气滤网由高密度尼龙滤网及触媒滤网组成。

进一步,所述接水盘为塑料或泡沫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克服了现有分体壁挂式室内机厚度较厚和安装不了新风系统和加湿系统的缺陷,室内机高度集成制冷系统、新风系统和加湿系统,一体化设计,结构紧凑,实现整机厚度只有100mm,极致超薄,并能实现恒温恒湿恒氧恒净的功能,营造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恒温恒湿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室内机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室内机A向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室内机左侧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新风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加湿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加湿系统送风示意图。

图中:1为压缩机、2为四通阀、3为室外换热器、4为节流装置、5为室内换热器、6为除湿电磁阀、7为除湿节流装置、8为新风系统、9为加湿系统、10为底座、11为格栅、12为面板、13为室内电机、14为离心风扇、15为导风圈、16为接水盘、17为给气风机、18为排气风机、19为全热交换芯、20为空气净化装置、21为给气管、22为排气管、23为湿膜、24为水槽、25为盖板、26为同步电机、27为空气滤网、28为电控盒、29为吸风口、30为上出风口、31为下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超薄恒温恒湿恒氧恒净壁挂式室内机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超薄恒温恒湿恒氧恒净壁挂式室内机,包括制冷系统、加湿系统和新风系统。通过加湿系统、新风系统等实现恒温恒湿恒氧恒净功能。

参见附图1,恒温恒湿系统包括制冷系统和加湿系统,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1、四通阀2、室外换热器3、节流装置4、室内换热器5、除湿节流装置7和除湿电磁阀6,四通阀2的四个端口分别与压缩机1的排气管、压缩机1的吸气管、室外换热器3的一端和室内换热器5的一端相连,室内换热器分为上下两半部分,室内换热器上半部分的一端与节流装置4的一端相连,另一端与除湿节流装置7和除湿电磁阀6相连,室内换热器下半部分与除湿节流装置7和除湿电磁阀6相连。节流装置4的另一端与室外换热器3的另一端相连。加湿系统9外置在下出风口31,加湿系统9由湿膜23、水槽24、盖板25和同步电机26组成,所述室内机为全塑料结构,室内机的厚度小于等于100mm

参见附图2、3、4,超薄恒温恒湿恒氧恒净壁挂式室内机,包括新风系统8、加湿系统9、底座10、室内电机13、离心风扇14、导风圈15、室内换热器5、接水盘16、格栅11、空气滤网27、面板12、电控盒28、吸风口29、上出风口30和下出风口31。新风系统8设置在室内换热器5的左侧,安装在底座10上,装上格栅11,就把新风系统8隐藏在室内机内;室内电机13安装在底座10上,离心风扇14安装在室内电机13上;导风圈15设置在离心风扇14的前侧;室内换热器5设置在导风圈15的前侧;接水盘16设置在室内换热器5的下面;格栅11设置在室内换热器5的前面,与底座10连接;格栅11内装有空气滤网27;电控盒28设置在室内换热器5的右侧;面板12扣合在格栅11上;吸风口29位于面板12与格栅11之间的空隙;出风口分为上出风口30和下出风口31,从而形成前吸风上下出风的空气流路;加湿系统9外置在下出风口31。其中,室内电机可选直流或交流电机;离心风扇选为大直径薄形离心风扇;室内换热器的形状可为长形或两折形,室内换热器的内螺纹传热管管径为Φ4至Φ7,通常选Φ7、Φ6.35、Φ5或Φ4;翅片为亲水铝箔,片型为桥式或开窗式;管排数为2排或3排;空气滤网由高密度尼龙滤网及触媒滤网组成;接水盘为塑料或泡沫材质。

参见附图2、4、5,安装于超薄恒温恒湿恒氧恒净壁挂式室内机内的小型新风系统,包括给气风机17、排气风机18、全热交换芯19和空气净化装置20。新风系统8设置在室内换热器5的左侧,用螺钉固定在底座10上,装上格栅11,就把新风系统8隐藏在室内机内。给气风机17和排气风机18位于全热交换芯19的前端和后端,全热交换芯19设置在中间,呈正方体,能从格栅11上对应的开口处抽出更换。给气风机17和排气风机18分别连接给气管21和排气管22,与室外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参见附图1,制冷时:制冷剂被压缩机1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经过四通阀2,送到室外换热器3,在室外换热器3进行热量交换后冷却,变为气液混合物或液体,然后经过节流装置4,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再通过室内换热器5,此时除湿电磁阀6打开,同时离心风扇14运转,从吸风口29吸入室内空气,流经室内换热器5,室内换热器5将室内空气中热量交换给制冷剂,室内空气温度降低,给室内制冷。制冷剂经过室内换热器5换热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通过四通阀2,再被压缩机1吸入,再由压缩机1压缩后转高温高压的气体,完成制冷循环。

制热时:制冷剂被压缩机1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经过四通阀2,送到室内换热器5,在室内换热器5进行热量交换后冷却,同时离心风扇14运转,从吸风口29吸入室内空气,流经室内换热器5,室内的空气被升温而产生制热,此时除湿电磁阀6打开。冷却后的制冷剂变为高压的气液混合物或液体,送到节流装置4,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再通过室外换热器3,室外换热器3将制冷剂热量交换到室外空气。制冷剂经过室外换热器3换热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再通过四通阀2,被压缩机1吸入,再由压缩机1压缩后转高温高压的气体,完成制热循环。

恒温除湿时:制冷剂被压缩机1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经过四通阀2,送到室外换热器3,在室外换热器3进行部分热量交换后,然后经过节流装置4,此时节流装置4全开,送到室内换热器5换热,同时离心风扇14运转,从吸风口29吸入室内空气,流经室内换热器5,在室内换热器5上半部分给室内空气升温,制冷剂变为高压的气液混合物或液体送到除湿节流装置7,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再送到室内换热器5下半部分,此时除湿电磁阀6关闭,室内换热器5将室内空气热量交换给制冷剂,由于室内换热器温度低,流经的室内空气湿度过饱和而产生冷凝,冷凝水排出,从而给室内空气除湿,在除湿过程中室内换热器5下半部分和室内换热器5上半部分分别给室内制冷和制热,从而达到恒温除湿的目的。制冷剂经过室内换热器5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通过四通阀2,再被压缩机1吸入,再由压缩机1压缩后转高温高压的气体,完成恒温除湿循环。

参见附图3,恒温加湿时:制冷剂被压缩机1压缩为高温高压的气体,经过四通阀2,送到室外换热器3,在室外换热器3进行部分热量交换后,然后经过节流装置4,变为低温低压的气液混合物。加湿系统9工作,湿膜23通过自吸作用使加湿热水迅速爬升,快速将湿膜23完全湿润,进而使热水快速蒸发,暖湿气流经过下出风口31被送到室内从而给室内加湿。再通过室内换热器5,此时除湿电磁阀6打开,同时离心风扇14运转,从吸风口29吸入室内空气,流经室内换热器5,室内换热器5将室内空气中热量交换给制冷剂,在加湿过程中室内换热器5和加湿系统9分别给室内制冷和制热,从而达到恒温加湿的目的。制冷剂经过室内换热器5换热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气体,通过四通阀2,再被压缩机1吸入,再由压缩机1压缩后转高温高压的气体,完成恒温加湿循环。

参见附图2、4、5,新风系统工作原理:当检测到室内空气中CO2浓度升高(或氧气浓度下降)或室内空气质量污染超标或PM2.5超标时,自动开启新风系统8工作,给气风机17和排气风机18同时运转。给气风机17通过给气管21将室外新鲜空气经过全热交换芯19进行热交换后送入室内,通过空气净化装置20净化后从上出风口30和下出风口31吹出,此时离心风扇14同时运转;排气风机18从吸风口29吸入室内污浊空气,经过全热交换芯19进行热交换后,通过排气管22排到室外。进入室内的新风经过空气净化作用,达到室内空气净化,有效去除PM2.5、甲醛等有害气体。由于持续换新风,将室外恒定氧气的空气交换到室内,从而达到室内恒氧恒净的目的。配合空调器的运转,营造室内健康舒适的空间。

参见附图2、3、6,加湿系统工作原理:通过离心风扇14吸气,室内空气从吸风口29吸入,部分气流经下出风口31送出,从盖板25的一边进入加湿系统9内,流经湿膜23,此时同步电机26运转,带动湿膜23缓慢转动,水槽24装满加湿用的热水或冷水。湿膜23通过自吸作用使水迅速爬升,快速将湿膜23完全湿润,进而使水快速蒸发,水分蒸发到气流中,湿气流从盖板25的另一边吹出,与下出风口31的气流一起送到室内从而达到给室内加湿的功能。加湿完毕后,同步电机26停止,湿膜23停止转动。由于加湿系统9外置,加水时,只需将盖板25打开,往水槽24注水即可;也可以将加湿系统9整体拆下加水,日常维护和检修非常方便。

参见附图3,室内电机13运转,带动离心风扇14转动,室内空气从吸风口29吸入,经过面板12,流经空气滤网27过滤灰尘和净化后,送到室内换热器5,在室内换热器5进行热量交换后,经过导风圈15,进入离心风扇14,在离心风扇14作用下,从上出风口30和下出风口31吹出。室内换热器5垂直安装在接水盘16上。经过室内换热器5热交换后的冷凝水落在接水盘16内,通过排水管排走。

参见附图3,各部件的厚度如图所示,使室内机厚度达到100mm。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方式可以有以下改善方式:

可以取消新风系统,本实用新型为恒温恒湿壁挂式室内机;

可以取消加湿系统,本实用新型为恒温除湿恒氧恒净壁挂式室内机。

加湿系统可用超声波加湿替代湿膜加湿,同样起到加湿作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