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蒸馏釜成品气体的热量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93211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蒸馏釜成品气体的热量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量回收的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对蒸馏釜成品气体进行热量回收的装置。



背景技术:

蒸馏釜是化工生产中常用的反应器具,其利用水蒸汽对釜内的化工底料进行加热,进而产生化工原料的蒸汽,化工原料蒸汽通过集气管输入至原料收集装置内。化工原料蒸汽在输入原料收集装置内前需要进行冷却处理,传统的方式是对输送原料的管道进行喷淋,而后将喷淋的水进行回收,采用喷淋方式并不能将管道中化工原料的热量完全带走,为了保证其最终效果,需要设置很长的喷淋管,其体积较大,势必造成了材料的浪费,且在喷淋过程中,大量的冷却水被汽化而逸散,这一部分水因为无法被收集而被白白的浪费,即使冷却水没有被汽化,其也不能得到完全的回收,其热回收率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回收率高、体积小的热量回收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加以实现:一种用于蒸馏釜成品气体的热量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量回收装置包括冷凝器、储水罐及循环水泵,冷凝器包括一个外壳,在外壳两端设置进气口与出气口,进气口与出气口之间设置通气管,进气管设置在外壳内部的包容空间,在外壳上分别设置进水口与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与外壳内部的包容空间相联通,进水口与出水口分别通过进水管与出水管连接储水罐,在进水管上设置循环水泵;

所述的通气管设置在外壳内部靠下的一侧,进气管为螺旋形,螺旋的高度为外壳高度的1/3-1/2,所述通气管为铜管,管径为5-7cm;

所述的进水口处设置送水管,所述的送水管伸入外壳内部,且所述的送水管设置在进气管的螺旋中,送水管的长度大于螺旋的长度,在出水管侧壁上设置出水孔;

所述的送水管设置三根,分别设置在螺旋的上侧、中间及下侧,上侧的送水管设置方向向下的出水孔、中间的送水管侧壁设置出水孔,下侧的送水管设置方向向上的出水孔。

所述的进水口设置于外壳侧面下端,所述的出水口设置于外壳侧面上端。

所述的进水口与出水口设置在同一个侧面上。

所述的进水口与出水口设置在相对的侧面上。

所述的进水口设置在外壳底端,出水口设置在外壳任意一个侧面的上端。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将通气管设置成螺旋形,明显的增加了其在外壳内的停留时间,且通过设置送水管全方位的对通气管进行冷却,保证了通气管中的热量能够最大程度被吸收,且将出水口设置在装置侧面的上部,这样可以保证装置内的水进行充分的热交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冷凝器示意图。

其中1-外壳、2-进气口、3-出气口、4-进水管、5-出水管、6-储水罐、7-循环水泵、8-通气管、9-送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述: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量的回收装置,具体来说,是一种对蒸馏釜产生的成品气体进行热量回收的装置,其包括一个冷凝器,冷凝器包括一个外壳1,在外壳上1设置进气口2以及出气口3,进气口2与出气口3之间设置一根通气管8,通气管8设置在外壳的内部,在外壳上同时设置有进水口与出水口,进水口与出水口与外壳围成的内部空间是相通的,进水口连接进水管4的一端,进水管4的另一端连接储水罐,出水口连接出水管5的一端,出水管5的另一端同样连接在储水罐6上,同时,在进水管4上设置有一个循环水泵7,循环水泵7将储水罐6中的水通过进水管4打进外壳内,打入外壳内的水与外壳内设置的通气管8进行热交换后从出水管5中排出后进入储水罐6中,循环往复至热交换完毕,然后将储水罐6中的水予以更换,继续进行换热。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通气管8设置为螺旋形,设置为螺旋形后,明显的增加了通气管8在外壳1内的相对体积,进而延长了成品气体在外壳1内的停留时间。这样成品气体含有的热量便可充分的与水进行热交换,最大化的将热量进行回收处理,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螺旋的高度为外壳1高度的1/3-1/2,所述通气管8为铜管,管径为5-7cm。

进一步的说,所述的通气管8设置在外壳1内部空间靠下的位置上,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在换热过程中,温度高的水会上升至外壳上部,而温度低的水则会下沉,利用换热管源源不断的提供热能而使得外壳内的水实现自我循环,这样便无需再使用外部机械对其进行处理,能源得到节约。

本实用新型中,在所述的进水口处还设置有送水管9,具体来说,所述的送水管9设置在外壳内部,所述的送水管9设置在螺旋形的通气管8的螺旋中且送水管9的长度大于通气管的长度,在送水管9上设置若干出水孔,所述的出水孔均匀的设置在送水管9的侧壁上。送水管9将用于冷却的水以各种角度喷洒至通气管8上,使换热更为充分,即使是外壳内充满了水,其依然可以改变水的流向,令水充分的与通气管8接触,进行充分的换热。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送水管亦可设置3根,具体来说,也就是在上述送水管的基础上增加2根,2根送水管分别设置在通气管的上侧、下侧,所述的3根送水管均与进水口连接,上侧的送水管设置方向向下的出水孔,下侧的送水管设置方向向上的出水孔,3根送水管同时工作,对通气管进行全方位的热交换,最大化的保证了热交换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进水口设置在外壳侧面下端,以配合送水管的高度,所述的出水口设置于外壳侧面上端,这样可以保证从出水口中流出的水全是完成热交换后的热水,保证了换热的效率。进水口与出水口可以设置在同一个侧面上,也可以设置在不同的侧面上;亦可以将进水口设置在外壳的底端上,这样亦可实现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