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炭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0598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活性炭空气净化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活性炭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空气净化活性炭为具有硬度大、强度高、孔隙为微孔的活性炭,其是经过优质的活性炭经特殊处理,被专门用于净化污染的空气,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甲醛、氨、苯、二甲苯、氡等有害物质。

目前,采用空气净化活性炭制造的空气净化器主要构成有:机箱外壳、过滤段、风道、风扇、电机、电源、液晶显示屏等。过滤段内可拆装的插有活性炭过滤板,电机带动风扇,将待过滤的空气经风道从活性炭过滤板上透过,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可被吸附在活性炭过滤板上。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过程中,实用新型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活性炭过滤板本身的有害物质吸附量是有限的,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便需要将空气净化器停机,将活性炭过滤板进行更换,使用起来需要专门人员维护,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性炭空气净化器,主要目的在于实现不间断的输出过滤空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活性炭空气净化器,包括:

过滤组件,包括3个活性炭过滤单元;

电加热组件,用于为所述3个活性炭过滤单元分别加热脱附;

配气组件,包括:

第一气缸,其上具有3个分别从第一气缸的腔室通向3个活性炭过滤单元的3个通气口,

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上3个气门传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上的3个气门传动机构的阀门分别位于第一气缸的3个通气口的阀口处;

第二气缸,其上具有3个分别从第二气缸的腔室通向3个活性炭过滤单元的3个通气口,

位于所述第二气缸上3个气门传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二气缸上的3个气门传动机构的阀门分别位于第二气缸的3个通气口的阀口处;

凸轮轴,其上具有6个凸轮,其中3个凸轮与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上3个气门传动机构所配属,另外的3个凸轮与位于所述第二气缸上3个气门传动机构所配属,通过旋转凸轮轴带动凸轮旋转,以控制第一气缸上3个通气口、第二气缸上3个通气口分别与3个活性炭过滤单元的连通或切断,6个凸轮的形状满足:在所述凸轮轴至第p个角度旋转中,在第p个活性炭过滤单元与第一气缸的第p个通气口连通,第q个活性炭过滤单元与第二气缸的第q个通气口连通,其中,p、q均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3的正整数,且当p=1,q=2;当p=2,q=3;当p=3,q=1;或当p=1,q=3;当p=2,q=1;当p=3,q=2;

第一驱动机构,用于驱动所述凸轮轴转动;

第一风机,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进气口连接;

第一排气阀门,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排气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实现。

可选的,前述的活性炭空气净化器,其中所述配气组件还包括:

角度监测组件,包括定位设置的第一霍尔元件以及与所述凸轮轴同步转动的第二霍尔元件,所述第一霍尔元件以及所述第二霍尔元件上分别具有3个监测点,在所述凸轮轴转动中,在所述第二霍尔元件的第p个监测点与所述第一霍尔元件的第p个监测点对位时,所述第p个活性炭过滤单元与第一气缸的第p个通气口连通;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角度监测组件电连接,所述角度监测组件将监测点对位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驱动机构。

可选的,前述的活性炭空气净化器,其中所述凸轮轴上的6个凸轮的形状位置满足:

在凸轮轴旋转至第一角度,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一通气口打开,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二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三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一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二通气口打开,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三通气口关闭;

在凸轮轴旋转至第二角度,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一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二通气口打开,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三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一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二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三通气口打开;

在凸轮轴旋转至第三角度,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一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二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三通气口打开,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一通气口打开,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二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三通气口关闭。

可选的,前述的活性炭空气净化器,其中所述第一气缸的气门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滑杆,所述第一气缸滑杆第一端从所述第一气缸的外壁穿过所述第一气缸内的配气通道后从第一气缸内的通气口进入第一气缸腔室内,所述第一气缸滑杆第一端上具有第一气缸气门盖,所述第一气缸气门盖的外轮廓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气缸内的通气口阀口尺寸,所述第一气缸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凸轮轴上的所配属的凸轮抵触,在所述第一气缸滑杆的第二端上还套有回位弹簧;

所述第二气缸的气门传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滑杆,所述第二气缸滑杆第二端从所述第二气缸的外壁穿过所述第二气缸内的配气通道后从第二气缸内的通气口进入第二气缸腔室内,所述第二气缸滑杆第二端上具有第二气缸气门盖,所述第二气缸气门盖的外轮廓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气缸内的通气口阀口尺寸,所述第二气缸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凸轮轴上的所配属的凸轮抵触,在所述第二气缸滑杆的第二端上还套有回位弹簧。

可选的,前述的活性炭空气净化器,其中还包括:

空气质量检测元件,设置在所述过滤组件的排气口。

可选的,前述的活性炭空气净化器,其中还包括: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凸轮轴正反转动的调节机构。

可选的,前述的活性炭空气净化器,其中所述电加热组件包括分别连接于3个活性炭过滤单元的3组电极。

可选的,前述的活性炭空气净化器,其中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具有3个过滤腔,所述外壳的顶部具有过滤风口,3个过滤腔的顶部相互贯通,3个过滤腔的底部具有分别连通第一气缸的3个通气口的第一接口,以及分别连通第二气缸的3个通气口的第二接口;

3个活性炭过滤单元分别位于3个过滤腔内。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活性炭空气净化器至少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活性炭空气净化器在工作中,可开启第一风机,循环执行第一净化步骤,第二净化步骤,第三净化步骤,对空气进行净化,第一净化步骤中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进行空气过滤,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进行加热脱附,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备用,第二净化步骤中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备用,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进行空气过滤,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进行加热脱附,第三净化步骤中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加热脱附,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备用,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进行空气过滤,循环过程,可持续输出净化空气。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性炭空气净化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性炭空气净化器的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性炭空气净化器的部分结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性炭空气净化器的部分结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性炭空气净化器去除了第一气缸上的侧盖的部分结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A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性炭空气净化器的第一阀门处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性炭空气净化器配气组件的部分结构的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性炭空气净化器配气组件的部分结构的主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B-B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性炭空气净化器配气组件的部分结构的俯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C-C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中D-D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活性炭空气净化器电加热组件电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活性炭空气净化器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在下述说明中,不同的“一实施例”或“实施例”指的不一定是同一实施例。此外,一或多个实施例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点可由任何合适形式组合。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活性炭空气净化器,其包括:

过滤组件1,包括3个活性炭过滤单元;

电加热组件2,用于为所述3个活性炭过滤单元分别加热脱附;

配气组件3,包括:

第一气缸31,其上具有3个分别从第一气缸31的腔室通向3个活性炭过滤单元的3个通气口311,

位于所述第一气缸31上3个气门传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一气缸31上的3个气门传动机构的阀门分别位于第一气缸31的3个通气口的阀口处;

第二气缸32,其上具有3个分别从第二气缸32的腔室通向3个活性炭过滤单元的3个通气口321,

位于所述第二气缸32上3个气门传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二气缸32上的3个气门传动机构的阀门分别位于第二气缸32的3个通气口的阀口处;

凸轮轴33,其上具有6个凸轮,其中3个凸轮与位于所述第一气缸31上3个气门传动机构所配属,另外的3个凸轮与位于所述第二气缸32上3个气门传动机构所配属,通过旋转凸轮轴33带动凸轮旋转,以控制第一气缸31上3个通气口、第二气缸32上3个通气口分别与3个活性炭过滤单元的连通或切断,6个凸轮的形状满足:在所述凸轮轴33旋转至第p个角度中,在第p个活性炭过滤单元与第一气缸的第p个通气口连通,第q个活性炭过滤单元与第二气缸的第q个通气口连通,其中,p、q均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3的正整数,且当p=1,q=2;当p=2,q=3;当p=3,q=1;或当p=1,q=3;当p=2,q=1;当p=3,q=2;

第一驱动机构41,用于驱动所述凸轮轴转动;

第一风机51,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进气口连接;

第一排气阀门61,与所述第二气缸的排气口连接。

工作中,开启第一风机,控制凸轮轴旋转,在所述凸轮轴旋转至第p 个角度中,在第p个活性炭过滤单元与第一气缸的第p个通气口连通,第q个活性炭过滤单元与第二气缸的第q个通气口连通,第一风机对第q个活性炭过滤单元吹风,第q个活性炭过滤单元过滤空气,其中,p、q均为大于等于1小于等于3的正整数,且当p=1,q=2;当p=2,q=3;当p=3,q=1;或当p=1,q=3;当p=2,q=1;当p=3,q=2;电加热组件单独为第q个活性炭过滤单元加热脱附。即,第p个活性炭过滤单元进行空气过滤,第q个活性炭过滤单元进行脱附。工作中可控制凸轮轴依次循环旋转至第1、2、3个角度,以持续输出过滤空气。

其中,第p个角度的具体角度可根据凸轮上的6个凸轮的形状而设定。如设定为,当p=1,q=2;当p=2,q=3;当p=3,q=1;或当p=1,q=3;当p=2,q=1;当p=3,q=2。

如:在具体的实施当中,当p=1,q=2;当p=2,q=3;当p=3,q=1;

在工作中:

开启第一风机,开启第一排气阀门(可在需要对过滤组件脱附时开启,其它时间关闭;或全称开启),循环执行第一净化步骤,第二净化步骤,第三净化步骤,对空气进行净化,

其中所述第一净化步骤为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凸轮轴旋转至第一角度,所述凸轮轴上的3个凸轮与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上3个气门传动机构所配属,使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一通气口打开,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二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三通气口关闭,所述凸轮轴上另外的3个凸轮与位于所述第二气缸上3个气门传动机构所配属,使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一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二通气口打开,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三通气口关闭,打开第一排气阀门,所述电加热组件对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加热;

所述第二净化步骤为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凸轮轴旋转至第二角度,所述凸轮轴上的3个凸轮与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上3个气门传动机构所配属,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一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二通气口打开,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三通气口关闭,所述凸轮轴上另外的3个凸轮与位于所述第二气缸上3个气门传动机构所配属,使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一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二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三通气口打开,打开第一排气阀门,所述电加热组件对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加热;

所述第三净化步骤为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凸轮轴旋转至第三角度,所述凸轮轴上的3个凸轮与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上3个气门传动机构所配属,使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一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二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三通气口打开,所述凸轮轴上另外的3个凸轮与位于所述第二气缸上3个气门传动机构所配属,使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一通气口打开,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二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三通气口关闭,打开第一排气阀门,所述电加热组件对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加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活性炭空气净化器在工作中,可开启第一风机,循环执行第一净化步骤,第二净化步骤,第三净化步骤,对空气进行净化,第一净化步骤中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进行空气过滤,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进行加热脱附,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备用,第二净化步骤中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备用,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进行空气过滤,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进行加热脱附,第三净化步骤中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加热脱附,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备用,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进行空气过滤,循环过程,可持续输出净化空气。

具体地,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具有3个过滤腔,所述外壳的顶部具有过滤风口11,3个过滤腔的顶部相互贯通,3个过滤腔的底部具有分别连通第一气缸的3个通气口的第一接口12,以及分别连通第二气缸的3个通气口的第二接口13;3个活性炭过滤单元分别位于3个过滤腔内。

第一风机工作中,从第一接口进入的空气经第p个活性炭过滤单元净化后,一路气体从过滤风口外排,另一路气体可经第q个活性炭过滤单元从第二接口进入第二气缸后,从第二气缸的排气口将第q个活性炭过滤单元脱附的毒气外排。

在具体实施当中,上述的活性炭空气净化器,所述配气组件还包括:

角度监测组件,包括定位设置的第一霍尔元件71以及与所述凸轮轴33同步转动的第二霍尔元件72,所述第一霍尔元件71以及所述第二霍尔元件72上分别具有3个监测点,在所述凸轮轴33转动中,在所述第二霍尔元件72的第p个监测点与所述第一霍尔元件71的第p个监测点对位时,所述第p个活性炭过滤单元与第一气缸31的第p个通气口连通;

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角度监测组件电连接,所述角度监测组件将监测点对位信号发送给所述第一驱动机构。

工作中,可通过角度监测组件来判断凸轮轴是否转动到预定位置,当达到预定位置后,如在所述第二霍尔元件72的第1个监测点与所述第一霍尔元件71的第1个监测点对位时时,停止旋转凸轮轴。

具体的,所述第一霍尔元件可呈长条形的定位板,第二霍尔元件的外周具有间隔120度设置的3个相互之间不等长的长条板;第二霍尔元件的3个监测点(如a2、b2、c2)分别位于3个长条板的顶端,第一霍尔元件的3个监测点(如a1、b1、c1)分别位于定位板长度方向布置。在所述凸轮轴旋转至第1个角度中,a2与a1对位,角度监测组件向第一驱动机构发送第一指示信号;在所述凸轮轴旋转至第2个角度中,b2与b1对位,角度监测组件向第一驱动机构发送第二指示信号;在所述凸轮轴旋转至第3个角度中,c2与c1对位,角度监测组件向第一驱动机构发送第三指示信号。

在具体的实施当中,当p=1,q=2;当p=2,q=3;当p=3,q=1;上述的活性炭空气净化器,所述凸轮轴上的6个凸轮的形状位置满足:

在凸轮轴旋转至第一角度,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一通气口打开,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二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三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一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二通气口打开,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三通气口关闭;

在凸轮轴旋转至第二角度,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一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二通气口打开,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三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一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二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三通气口打开;

在凸轮轴旋转至第三角度,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一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二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三通气口打开,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一通气口打开,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二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三通气口关闭。

第一气缸的气门传动机构及第二气缸的气门传动机构可参见如下结构实现:

所述第一气缸的气门传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滑杆312,所述第一气缸滑杆312第一端从所述第一气缸31的外壁穿过所述第一气缸内的配气通道31a后从第一气缸内的通气口31b进入第一气缸31腔室内,所述第一气缸滑杆312第一端上具有第一气缸气门盖313,所述第一气缸气门盖313的外轮廓尺寸大于所述第一气缸31内的通气口阀口尺寸,所述第一气缸滑杆312的第二端与所述凸轮轴33上的所配属的凸轮抵触,在所述第一气缸滑杆312的第二端上还套有回位弹簧;

所述第二气缸的气门传动机构包括:第二气缸滑杆322,所述第二气缸滑杆322第二端从所述第二气缸32的外壁穿过所述第二气缸32内的配气通道后从第二气缸内的通气口进入第二气缸32腔室内,所述第二气缸滑杆322第二端上具有第二气缸气门盖323,所述第二气缸气门盖323的外轮廓尺寸大于所述第二气缸32内的通气口阀口尺寸,所述第二气缸滑杆322的第二端与所述凸轮轴33上的所配属的凸轮抵触,在所述第二气缸滑杆322的第二端上还套有回位弹簧。

进一步的,上述的活性炭空气净化器,还包括:空气质量检测元件,设置在所述过滤组件的排气口。用于监测排气口输出的过滤后的空气质量。如,在获知凸轮轴至第1个角度过滤后的空气质量不达标后,可通过改变循环策略,将原本循环旋转的凸轮轴改为正反转地控制凸轮轴的旋转。即,凸轮轴至第2个角度和凸轮轴至第3个角度之间循环。

具体可通过下述机构实现正反转: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凸轮轴正反转动的调节机构。

在工作中:

开启第一风机,循环执行第一净化步骤,第二净化步骤,第三净化步骤,对空气进行净化,

其中所述第一净化步骤为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凸轮轴旋转至第一角度,所述凸轮轴上的3个凸轮与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上3个气门传动机构所配属,使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一通气口打开,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二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三通气口关闭,所述凸轮轴上另外的3个凸轮与位于所述第二气缸上3个气门传动机构所配属,使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一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二通气口打开,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三通气口关闭,打开第一排气阀门,所述电加热组件对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加热;

所述第二净化步骤为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凸轮轴旋转至第二角度,所述凸轮轴上的3个凸轮与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上3个气门传动机构所配属,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一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二通气口打开,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三通气口关闭,所述凸轮轴上另外的3个凸轮与位于所述第二气缸上3个气门传动机构所配属,使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一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二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三通气口打开,打开第一排气阀门,所述电加热组件对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加热;

所述第三净化步骤为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凸轮轴旋转至第三角度,所述凸轮轴上的3个凸轮与位于所述第一气缸上3个气门传动机构所配属,使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一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二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一气缸通向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三通气口打开,所述凸轮轴上另外的3个凸轮与位于所述第二气缸上3个气门传动机构所配属,使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一通气口打开,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二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二通气口关闭,所述第二气缸通向第三活性炭过滤单元的第三通气口关闭,打开第一排气阀门,所述电加热组件对第一活性炭过滤单元加热;

在第一净化步骤,第二净化步骤,第三净化步骤依次对过滤组件的排气口输出净化后的空气质量进行达标判断;

若第一净化步骤,第二净化步骤,第三净化步骤净化后的空气质量达标,继续执行循环执行第一净化步骤,第二净化步骤,第三净化步骤;

若检测在第一净化步骤,第二净化步骤,第三净化步骤中的一个步骤中对过滤组件的排气口输出净化后的空气质量检测不达标,则循环执行剩余的2个步骤。

具体的,所述若检测在第一净化步骤,第二净化步骤,第三净化步骤中的一个步骤中对过滤组件的排气口输出净化后的空气质量检测不达标,则循环执行剩余的2个步骤,具体为:

若检测在第一净化步骤对过滤组件的排气口输出净化后的空气质量检测不达标,则循环执行第二净化步骤,第三净化步骤;

若检测在第二净化步骤对过滤组件的排气口输出净化后的空气质量检测不达标,则循环执行第一净化步骤,第三净化步骤;

若检测在第三净化步骤对过滤组件的排气口输出净化后的空气质量检测不达标,则循环执行第一净化步骤,第二净化步骤。

具体的,所述循环执行剩余的2个步骤,具体为:

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凸轮轴正反转,以循环执行剩余的2个步骤。

为了实现分别对3个活性炭过滤单元的单独加热脱附,所述电加热组件包括分别连接于3个活性炭过滤单元的3组电极。

其中,第一风机通过第一阀门81与所述第一气缸的进气口连接;第一阀门上具有伸缩可控的伸缩杆,伸缩杆的顶端具有用于连通和封堵第一气缸的进气口的阀板。

具体实施当中,第一气缸、第二气缸可水平分布在凸轮轴两侧,第一气缸、第二气缸由一体浇铸而成,第一气缸的外侧、第二气缸的外侧通过侧盖封堵。

第一排气阀门可包括穿在第二气缸内的可执行伸缩杆,可执行伸缩杆的端部具有用于堵塞第二气缸排气口的堵塞,在可执行伸缩杆伸长后,堵塞将第二气缸排气口堵塞,在可执行伸缩杆收缩后,堵塞将第二气缸排气口打开。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装置中的相关特征可以相互参考。另外,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分各实施例,而并不代表各实施例的优劣。

在此处所提供的说明书中,说明了大量具体细节。然而,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践。在一些实例中,并未详细示出公知的结构和技术,以便不模糊对本说明书的理解。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实用新型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实用新型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装置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实用新型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单独实施例。

本领域那些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可以对实施例中的装置中的部件进行自适应性地改变并且把它们设置在与该实施例不同的一个或多个装置中。可以把实施例中的部件组合成一个部件,以及此外可以把它们分成多个子部件。除了这样的特征中的至少一些是相互排斥之外,可以采用任何组合对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所有特征以及如此公开的任何装置的所有部件进行组合。除非另外明确陈述,本说明书(包括伴随的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每个特征可以由提供相同、等同或相似目的的替代特征来代替。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下面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各个部件实施例可以以硬件实现,或者以它们的组合实现。

应该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而不是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制,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的情况下可设计出替换实施例。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部件或组件。位于部件或组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部件或组件。本实用新型可以借助于包括有若干不同部件的装置来实现。在列举了若干部件的权利要求中,这些部件中的若干个可以是通过同一个部件项来具体体现。单词第一、第二、以及第三等的使用不表示任何顺序。可将这些单词解释为名称。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