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空气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50994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空气加湿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加湿设备,特别是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空气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空气加湿器往往都是热加湿,所谓热加湿,就是将水煮沸,形成水蒸汽,然后用风扇将风和水蒸汽吹出,进入空气中,这样来给房间的空气加湿,这种方式要将水煮沸,要耗费大量的能源,而且,需要设置加热装置,需要设置风扇动力将空气吹出,需要有两个部件同时运行,这是现有的独立的加湿器的工作过程,其不仅耗费较多的能源,而且产品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易损坏,易老化,使用寿命不长,存在诸多的缺陷。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型的加湿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这些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身不耗费能源、更节能、结构更简单、成本更低、方便使用、使用寿命更长的用于空气净化器的空气加湿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空气加湿装置,包括一环形桶及套设于环形桶内的筒状吸水网体,所述环形桶的中央为向上的通风孔,环形桶的周围为盛水槽,所述筒状吸水网体的中央为向上的出风孔,筒状吸水网体的周围为吸水的网格,所述环形桶的内壁的高度H1和/或外壁的高度H2低于或等于筒状吸水网体的高度L的四分之三。

优选的,所述环形桶的内壁的高度H1和外壁的高度H2相等。

优选的,当环形桶的内壁的高度H1低于或等于筒状吸水网体的高度L的四分之三时,所述环形桶的外壁的高度H2与筒状吸水网体的高度L相等;当环形桶的外壁的高度H2低于或等于筒状吸水网体的高度L的四分之三时,所述环形桶的内壁的高度H1与筒状吸水网体的高度L相等。

具体的,所述筒状吸水网体的材质为纸或无纺布或纤维。

优选的,所述筒状吸水网体的出风孔的形状为上下两头粗中间细的弧形或者上细下粗的圆台形。

优选的,所述筒状吸水网体的外围的形状为上下两头粗中间细的弧形或者上粗下细的倒圆台形。

较佳的,所述环形桶的内壁的高度H1和/或外壁的高度H2低于或等于筒状吸水网体的高度L的三分之二。

较佳的,所述环形桶的内壁的高度H1和/或外壁的高度H2低于或等于筒状吸水网体的高度L的二分之一。

较佳的,所述筒状吸水网体的形状替代为上粗下细的喇叭状或者花盆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包括一环形桶及套设于环形桶内的筒状吸水网体,所述环形桶的中央为向上的通风孔,环形桶的周围为盛水槽,所述筒状吸水网体的中央为向上的出风孔,筒状吸水网体的周围为吸水的网格,所述环形桶的内壁的高度H1和/或外壁的高度H2低于或等于筒状吸水网体的高度L的四分之三,也就是说,将环形桶内加入适当的水,再将环形桶放置在顶部出风的空气净化器的顶部,利用空气净化器向上吹的风,流过筒状吸水网体,将筒状吸水网体上的水分带入室内空气中,这样达到给环境空气加湿的作用,这个过程整合再利用了空气净化器的动力,借空气净化器的风力加湿,整个过程不增加能耗,是一种冷加湿,所以本实用新型本身不耗费能源,更节能,结构也更简单,成本更低,且方便使用,使用寿命更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面透视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环形桶的立体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筒状吸水网体的顶面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例的放置于空气净化器出风口上的侧面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种实施例的放置于空气净化器出风口上的侧面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筒状吸水网体的另一种结构的侧面透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筒状吸水网体的再一种结构的侧面透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5,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空气净化器的空气加湿装置,包括一环形桶1及套设于环形桶内的筒状吸水网体2,所述环形桶的中央为向上的通风孔11,环形桶的周围为环形的盛水槽12,所述筒状吸水网体的中央为向上的出风孔21,筒状吸水网体的周围为环形的吸水的网格22,所述环形桶的内壁的高度H1和/或外壁的高度H2低于或等于筒状吸水网体的高度L的四分之三。本实用新型向盛水槽12内加入适当的水后放置在空气净化器3的顶部出风口上即可,如图5、图6所示,利用空气净化器3向上吹的风力,将筒状吸水网体2吸附的水分带入空气中,从而达到给空气加湿的目的。图5是筒状吸水网体的中间和周围均出风加湿的情形,加湿作用比较大,加湿效果比较好。图6是仅有筒状吸水网体的中间出风加湿的情形,加湿作用相对较小,加湿效果相对较弱,可根据需要选择。

优选的方案,所述环形桶的内壁的高度H1和外壁的高度H2相等,这种情况是筒状吸水网体的中间和周围同时出风加湿,也就是出风孔21和网格22的周围同时出风加湿,加湿的力度更大,效果更好。优选的方案,当环形桶的内壁的高度H1低于或等于筒状吸水网体的高度L的四分之三时,所述环形桶的外壁的高度H2与筒状吸水网体的高度L相等;当环形桶的外壁的高度H2低于或等于筒状吸水网体的高度L的四分之三时,所述环形桶的内壁的高度H1与筒状吸水网体的高度L相等,这样,可以选择筒状吸水网体的中间出风加湿或者筒状吸水网体的周围出风加湿,二选一进行加湿,调整适当的空气湿度。优选的方案,所述筒状吸水网体的材质为纸或无纺布或纤维或其它吸水性材料。优选的方案,所述筒状吸水网体的出风孔的形状为上下两头粗中间细的弧形(如图1、图2所示)或者上细下粗的圆台形(如图7、图8所示),根据风力大小选择不同的形状。优选的方案,所述筒状吸水网体的外围的形状为上下两头粗中间细的弧形(如图1、图2所示)或者上粗下细的倒圆台形(如图8所示),根据风力大小选择不同的形状。优选的方案,所述环形桶的内壁的高度H1和/或外壁的高度H2低于或等于筒状吸水网体的高度L的三分之二。更佳的方案,所述环形桶的内壁的高度H1和/或外壁的高度H2低于或等于筒状吸水网体的高度L的二分之一,更利于风力带走筒状吸水网体上的水分,更利于加湿空气。较佳的方案,所述筒状吸水网体的形状替代为上粗下细的喇叭状或者花盆状,增强加湿效果。

此外,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只要其以基本相同的手段达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