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信机房用专用部件温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1136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通信机房用设备,特别涉及一种一种通信机房用专用部件温控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通信机房内的专用部件的温度控制一般采用直接空调温控,存在空间大,能源浪费高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信机房用专用部件温控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信机房用专用部件温控装置,包括用于放置通信机房内专用部件密闭空间,密闭空间配置有连通密闭空间内外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设置有通风机;密闭空间还设有空调装置,空调装置包括与密闭空间内空气连通的室内机、与通信机房外空气连通的室外机以及用于将室内机与室外机冷热交换的冷源通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信机房用专用部件温控装置,采用密闭空间放置通信机房内专用部件,并在密闭空间内温控处理,大大缩小了温控处理的空间,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设定两种温控方式,根据工况选择适用,大大降低维护成本。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启闭第一开口的第一阀板以及用于启闭第二开口的第二阀板。

用于在启动空调装置时,及时切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与外界的传质通道。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通信机房用专用部件温控装置,还包括用于感知密闭空间内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感知密闭空间外通信机房内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用于实时把握密闭空间内温度和密闭空间外通信机房内温度,及时切换温控方法提供更优选择。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机房用专用部件温控装置的控制方法,

当密闭空间内温度高于第一设定温度,密闭空间外通信机房内温度低于第二设定温度,启动通风机,进行密闭空间内外的冷热交换;

当密闭空间内温度高于第一设定温度,密闭空间外通信机房内温度高于第二设定温度,启动空调装置,进行密闭空间内和通信机房外的冷热交换。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设定温度高于第一设定温度。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密闭空间内温度高于第一设定温度,密闭空间外通信机房内温度高于第二设定温度,启动空调装置,进行密闭空间内和通信机房外的冷热交换,关闭第一开口、第二开口以及通风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通信机房用专用部件温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通信机房用专用部件温控装置,包括用于放置通信机房内专用部件密闭空间1,密闭空间1配置有连通密闭空间1内外的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22,第一开口21设置有通风机4;密闭空间1还设有空调装置3,空调装置3包括与密闭空间1内空气连通的室内机31、与通信机房外空气连通的室外机32以及用于将室内机31与室外机32冷热交换的冷源通道33。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信机房用专用部件温控装置,采用密闭空间1放置通信机房内专用部件,并在密闭空间1内温控处理,大大缩小了温控处理的空间,提高了能源利用效率;此外,本实用新型设定两种温控方式,根据工况选择适用,大大降低维护成本。

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用于启闭第一开口21的第一阀板23以及用于启闭第二开口22的第二阀板24。

用于在启动空调装置3时,及时切断第一开口21和第二开口22与外界的传质通道。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通信机房用专用部件温控装置,还包括用于感知密闭空间1内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41、用于感知密闭空间1外通信机房内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42。

用于实时把握密闭空间1内温度和密闭空间1外通信机房内温度,及时切换温控方法提供更优选择。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机房用专用部件温控装置的控制方法,

当密闭空间1内温度高于第一设定温度,密闭空间1外通信机房内温度低于第二设定温度,启动通风机4,进行密闭空间1内外的冷热交换;

当密闭空间1内温度高于第一设定温度,密闭空间1外通信机房内温度高于第二设定温度,启动空调装置3,进行密闭空间1内和通信机房外的冷热交换。

第二设定温度高于第一设定温度。

例如,第一设定温度为20℃,第二设定温度为28℃。当然还可以有其他选项,本实用新型对此不作限制,以专用部件所需的适宜温度为准。

进一步,当密闭空间1内温度高于第一设定温度,密闭空间1外通信机房内温度高于第二设定温度,启动空调装置3,进行密闭空间1内和通信机房外的冷热交换,关闭第一开口21、第二开口22以及通风机。

需要指出的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通信机房用专用部件指的是通信机房内的设备及其辅助工装,例如处理器、蓄电池组等。

还需要指出的是,密闭空间1为采用保温隔热的材料制作的具有足以容纳上述专用部件的空间的密闭装置。

以上表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式,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