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机盘管一控多控制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3556阅读:6238来源:国知局
风机盘管一控多控制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央空调风机盘管的一控多控制器。



背景技术:

风机盘管属于中央空调系统末端设备,其工作原理是不断再循环所在房间的空气,使空气通过冷水或热水盘管后被冷却或加热,以保持房间温度的恒定。风机盘管广泛应用于酒店、办公、医院、商业和体育等各类场所具有中央空调系统的建筑中。

在大面积场所中安装的风机盘管数量往往较多,为了不让过多温控器影响美观并简化控制,往往采用一个温控器对多个风机盘管进行直接控制,即将多台风机盘管的低、中、高速端并联后,分别接至温控器的低、中、高速开关上,如图1所示。

由于制造和工艺等各方面原因,即使同一厂商同一型号的风机盘管,其电机绕组的参数也会存在差异,即阻抗的不同,这就导致了当风机盘管高、中、低绕组并联运行时,各个盘管高、中、低绕组之间会存在电流的差异,即存在风机盘管绕组之间电流转移的现象,导致某风机盘管主绕组电流增大,同时并联的另一端主绕组的电流减少,如图2及3所示两种不同的电流转移现象,并联的风机盘管数量越多,各绕组阻抗差异会越大,绕组之间的电流转移也越大,则发生故障的几率就越高,电机损坏的可能性也会越大。

采用上述一对多的温控器控制方式运行一段时间后,经常会发生风机盘管电机烧毁的事故。事故发生后,往往被认为是风机盘管自身的质量问题,仅通过更换设备解决,结果导致烧毁事故重复发生,严重时甚至使并联的风机盘管陆续发生烧毁,不仅造成用户的经济损失,构成安全隐患,而且引起设计、施工、厂商与投资方之间纠缠不清的责任纷争。

综上,采用上述一对多的控制方式主要存在如下的问题:

①多台风机盘管直接并联后容易产生电流转移的情况,造成各风机盘管工作状态不稳,会造成风机盘管绕组烧毁;

②多台风机盘管直接同时启动,将产生较大的启动冲击电流(启动电流为额定电流的4-7倍),同样会造成风机盘管绕组烧毁;

③多台风机盘管的高、中、低、采用一组控制开关,如一个控制开关损坏将会造成并联控制系统中的所有风机盘管无法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机盘管一控多控制器,设置于温控器与多台并联的风机盘管之间;

所述风机盘管一控多控制器包括:控制信号接受模块、整流检波模块、主控制MCU、时序控制模块及对应所述风机盘管的多个控制开关;

所述控制信号接受模块连接至所述温控器,以接受所述温控器的风速控制信号及阀门控制信号;

所述整流检波模块连接至所述控制信号接受模块,以将所述控制信号接受模块接受的风速控制信号及阀门控制信号进行整流检波处理;

所述主控制MCU连接至所述整流检波模块,以接受经所述整流检波模块处理的风速控制信号及阀门控制信号;

所述主控制MCU将整流检波后的风速控制信号及阀门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时序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开关包括:分别对应所述风机盘管低速绕组的低速控制开关、分别对应所述风机盘管中速绕组的中速控制开关、分别对应所述风机盘管高速绕组的高速控制开关;

所述时序控制模块控制多个所述风机盘管的所述低速控制开关或中速控制开关或高速控制开关的依次顺序延时启闭。

此外,还包括信号转换模块,所述主控制MCU控制所述信号转换模块将风速控制信号及阀门控制信号由强电控制信号转换为弱电控制信号,所述主控制MCU将转换为弱电控制信号的风速控制信号及阀门控制信号输出至所述时序控制模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①通过风机盘管一控多控制器,可以方便的通过一个控制器配合温控器,实现对多台风机盘管设备及阀门的控制;

②接入风机盘管一控多控制器的风机盘管的高、中、低速阀门分别采用独立的控制开关,保证各风机盘管运行在各种风速情况下,只有一个供电回路,其与直接并联开关相比,有效的避免了因风机盘管电机绕组阻抗差异造成的电流转移,避免由此造成的风机盘管绕组的烧毁和工作不稳定的情况;

③接入风机盘管一控多控制器的各风机盘管,在启动时和风速转换时采用顺序延时切换的方式,有效的控制多台风机盘管同时启动或切换造成冲击电流,避免产生因直接并联风机盘管造成的冲击电流对设备开关触点冲击,延长产品使用寿命,提高设备运行的可靠性;

④风机盘管一控多控制器采用多路独立高、中、低速控制开关,各控制开关独立运行,如出现开关损坏的情况,仅影响损坏对应开关控制的一台风机盘管的运行,不会对其他风机盘管的正常运行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一种温控器直接控制多台风机盘管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2为基于图1所示控制结构的一种电流转移现象示意图;

图3为基于图1所示控制结构的另一种电流转移现象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具有一控多控制器的温控器间接控制多台风机盘管的控制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风机盘管一控多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温控器及一控多控制器用于多台风机盘管控制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4及5,设置于温控器与多台并联的风机盘管之间的风机盘管一控多控制器包括:控制信号接受模块、整流检波模块、主控制MCU、时序控制模块及对应风机盘管的多个控制开关;控制信号接受模块连接至温控器,以接受温控器的风速控制信号及阀门控制信号;整流检波模块连接至控制信号接受模块,以将控制信号接受模块接受的风速控制信号及阀门控制信号进行整流检波处理;主控制MCU连接至整流检波模块,以接受经整流检波模块处理的风速控制信号及阀门控制信号;主控制MCU控制信号转换模块将风速控制信号及阀门控制信号由强电控制信号转换为弱电控制信号,主控制MCU将转换为弱电控制信号的风速控制信号及阀门控制信号输出至时序控制模块;控制开关包括:分别对应风机盘管低速绕组的低速控制开关LKA、分别对应风机盘管中速绕组的中速控制开关MKA、分别对应风机盘管高速绕组的高速控制开关HKA;时序控制模块控制多个风机盘管的低速控制开关LKA或中速控制开关MKA或高速控制开关HKA的依次顺序延时启闭。

参考图6,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首先通过温控器面板输入风速控制信号及阀门控制信号,同时根据输入的风速控制信号及阀门控制信号打开对应的低速开关L或中速开关M或高速开关H;然后,风机盘管一控多控制器的控制信号接收模块接收到风速控制模块及阀门控制模块后输出至整流检波模块进行信号优化处理,然后经整流检波优化处理后的风速控制信号及阀门控制信号输出至主控制MCU,主控制MCU控制信号转换模块将风速控制信号及阀门控制信号由强电控制信号转换为弱电控制信号,主控制MCU将转换为弱电控制信号的风速控制信号及阀门控制信号输出至时序控制模块;时序控制模块依据温控器低速开关L或中速开关M或高速开关H的信号控制多个对应风机盘管低、中、高速绕组的低速控制开关LKA或中速控制开关MKA或高速控制开关HKA进行依次顺序延时启闭,即:当温控器切换为低速开关L时,时序控制模块控制多个风机盘管的低速控制开关LKA依次顺序延时启闭;当温控器切换为中速开关M时,时序控制模块控制多个风机盘管的中速控制开关MKA依次顺序延时启闭;当温控器切换为高速开关H时,时序控制模块控制多个风机盘管的高速控制开关HKA依次顺序延时启闭。

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