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1854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除加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同时具有除湿功能和加湿功能的除加湿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除加湿装置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该除加湿装置具有除湿功能、加湿功能、以及空气净化功能,在只进行空气净化的空气净化操作、和同时进行空气净化与除湿的除湿操作、和同时进行空气净化和加湿操作中,进行任意一种操作。该除加湿装置具备主体、设置在主体上的空气净化过滤单元、除湿单元、加湿单元、风扇。

所述除加湿装置中形成有连接设置在主体侧面的吸入口和设置在主体上面的出风口的流路,根据所述风扇自所述吸入口至所述出风口产生气流。并且,该流路内从上游依次配置有空气净化过滤器、除湿单元、加湿单元以及风扇。如此配置的所述除加湿装置中,通过所述风扇取得驱动,在流路内产生的气流通过空气净化过滤器、除湿单元、加湿单元,由此,通过切换除湿单元、加湿单元的工作,可选择上述的空气净化操作、除湿操作以及加湿操作。由此可将空气净化机、除湿机以及加湿机收拢到一台上,可提高使用者的便利性。

此外,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具备加湿过滤器的加湿装置,其中,所述加湿过滤器是将以具有吸水性的材质形成的硬纸板状的结构体缠绕成螺旋状而形成。通过设为该结构,可提供兼具吸水性和通气性的优秀的加湿用过滤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专利第56737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专利第4324625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上述现有的除加湿装置被构成为自吸入口吸入的气流通过所述除湿单元,其次在通过所述加湿装置。现有的除加湿装置的自动操作模式中,已被设定的湿度条件为基准连续的进行除湿和加湿的切换操作。因此,加湿操作后立即进行除湿操作时,根据加湿单元中所留下的水被无意的进行加湿的风险。

因此,本发明是进行除湿或加湿的除加湿装置,其目的是提供即使连续进行除湿或加湿的切换操作,也可抑制未意图的加湿的除加湿装置。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除加湿装置具备:壳体,其包含吸入口和出风口;风路,其从所述吸入口通向所述出风口;加湿单元和除湿单元,其被设置于所述风路的内部;送风机,其被配置于所述风路内部,并产生气流,针对气流流通的方向,相较于所述除湿单元,所述加湿单元被设置于上游侧。

此外,本发明中,所述送风机将流动于所述风路的气流依次流过吸入口、空气净化单元、加湿单元、除湿单元。通过该构成,除湿单元相较于加湿单元,在气流流通方向上位于下游侧,因此,在刚进行加湿操作后加湿单元所产生的水蒸气可以由除湿单元去除。

因此,在加湿操作和除湿操作被自动交替切换的自动模式中,通过刚进行加湿操作后进行除湿操作,可防止加湿单元进行未意图的加湿。

此外,本发明中,送风机被设置于夹在壳体内的加湿单元和除湿单元之间的位置。

此外,本发明中,送风机被设置于壳体内的加湿单元和除湿单元的背面侧的位置。

上述构成中,所述除加湿装置具备将除湿操作和加湿操作连续交替进行的操作模式。

发明效果

在将除湿或加湿交替切换而进行连续操作的除加湿装置中,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即使刚进行加湿操作后,也可抑制使用者未意图的加湿的除加湿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加湿装置的外观透视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除加湿装置除去前盖前视图。

图3为图1所示的除加湿装置除去背面盖的后视图。

图4为图1所示的除加湿装置的截面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除加湿装置的风路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除加湿装置的风路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除加湿装置的风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除加湿装置的一个例子的透视图、图2为露出图1所示的除加湿装置的除湿单元的前视图、图3为露出图1所示的除加湿装置的加湿单元的后视图、图4为图1所示的除加湿装置的截面图。并且,以下说明中,将图1所示的状态作为除加湿装置a的使用状态,并将左侧设为正面(前面)、将右侧设为背面(后面)。

除加湿装置a吸入周围的空气,并具备除去空气中所包含的灰尘等异物的空气净化功能、除去空气中所包含的水分的除湿功能、提高空气中的湿度的加湿功能。除加湿装置a具备壳体1、送风机2、空气净化单元3、除湿单元4以及加湿单元5。

壳体1是除加湿装置a的外包装部件,具备外壳11、前盖12、后盖13、遮光板14、出风口15、吸入口16、以及分区部18。外壳11是在内部具有空间的箱型部件,是长方体形状。外壳11例如可列举使用金属板、合成树脂等而形成,但并不限定于此。

如图1所示,外壳11是纵长直立设置状态下使用,相互面向相反侧的面设为正面以及背面。并且,正面以及背面上具有开口,正面、背面上分别可拆卸的安装有前盖12、后盖13。前盖12以及后盖13是防止使用者的手等不小心进入到壳体1的内部设备的保护部件,并通过安装于外壳11而起到加强部件的作用。此外,通过拆卸前盖12或后盖13,可进行内部设备即送风机2、空气净化单元3、除湿单元4、加湿单元5等的维修,保养,检测等。

壳体1从后盖13具备的吸入口16所吸入的空气中除去异物,并根据需要从出风口15吹出被加湿或除湿的空气。出风口15在除加湿装置a被设置为使用状态的情况下,在上表面具有开口。并且,在出风口15上设置有遮光板14。遮光板14是用于调整出风口15所吹出的空气的流动方向的翅片,也作为可关闭出风口15的门扉而被使用。

即,除加湿装置a中不工作时关闭遮光板14,而开始工作时开启。并且,遮光板14是可以根据除加湿装置a的工作而自动开关,也可以手动开关。此外,也可以是自动打开到一定角度后,在手动调整至所需的角度。

如图4所示,外壳11的背面中,在后盖13的内侧上设置有用于配置空气净化单元3的开口。并且,吸入口16与开口连通。吸入口16被后述的空气净化过滤器31覆盖,通过吸入口16的空气经由空气净化过滤器31而被吸入。并且,吸入口16是后述的风路r1的空气流入口。

送风机2具备多叶片风扇21、风扇外壳22、风扇马达23、排放口24以及进气口25。这里,多叶片风扇21是向离心方向排出空气的风扇,通过旋转自中央部分吸入空气,并产生向外围的气流。并且,代替多叶片风扇21,可以使用涡轮风扇或高压轴流风扇。

此外,图4中送风机2的上部被设置为倾斜以使接近背面侧,也可设置为倾斜于前侧,也可以不倾斜。

多叶片风扇21被配置为可在风扇外壳22的内部中旋转。风扇外壳22连接于排放口24,具有可将多叶片风扇21的圆周方向上所产生的气流吹向排放口24的构成。风扇外壳22中设置有进气口25,所述进气口25设置与多叶片风扇21的轴方向的一侧。如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风扇外壳22被固定在外壳11的内部,以使进气口25面向背面侧。

多叶片风扇21安装于风扇马达23的输出轴。风扇马达23被固定于风扇外壳22,通过风扇马达23的旋转驱动,旋转多叶片风扇21。排放口24是排放多叶片风扇21通过旋转而产生的气流的开口。排放口24是与被配置风扇外壳22的多叶片风扇21的内部连通的圆柱形。并且,排放口24与出风口15连通。

即,自排放口24排出的气流经由出风口15而被吹出至除加湿装置a的外部。并且,出风口15被形成为沿气流的流动方向具有一定的长度,可将被吹出的气流进行整流,可以将气流送至远处。并且,虽然在图示中被省略,也可以在出风口15上配置离子发生器,根据需要可将离子包含于在气流中。

特别是,将离子发生器构成为通过在大气中放大来产生离子,在产生正离子h+(h2o)m、负离子o2-(h2o)n的情况下,其中m、n是分别为任意自然数,正负离子可贴附到空气中的细菌和病毒的表面上而起反应,通过在表面上生成活性物质oh基(·oh)和过氧化氢(h2o2)而起到杀菌效果。

空气净化单元3具备空气净化过滤器31及网孔32。空气净化单元3被配置于设置在外壳11的背面的开口中。网孔32是网状部件,是用于防止手、工具等自开口进入到内部的保护部件,并作为捕捉空气中所包含的灰尘的过滤器而被使用。空气净化过滤器31是自通过的空气中捕捉微尘、灰尘等异物的过滤器。空气净化过滤器31及网孔32可拆卸的安装于开口。

作为空气净化过滤器31可列举将无纺布形成为纸状的hepa过滤器(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filter),但并不限定于此。空气净化过滤器31是通过的空气量越多、气流流量越高,其异物的捕捉效率越高。此外,空气净化过滤器31所捕捉的异物量越多,空气不容易通过。因此,被构成为只要卸下后盖13解可拆卸。此外,空气净化过滤器31可设为一次性使用,也可设为洗净后再利用。空气净化过滤器31可以以一块覆盖开口,也可以以分块覆盖。此外,空气净化过滤器31可以具备除臭功能,所述除臭功能是指通过加载除去空气中的臭味的除臭剂等的方法。

除湿单元4具备蒸发器41、凝结器42、除湿盘43以及除湿箱44。除湿单元4根据对所通过的气流进行冷却而凝结空气中所包含的水分,去除空气中的水分,即进行除湿。除湿单元4具备制冷循环装置,所述制冷循环装置是通过制冷剂的循环,使用制冷剂的相变而冷却空气。制冷循环装置除蒸发器41、凝结器42以外,还具备未图示的压缩机、膨胀器等。

蒸发器41及凝结器42是热交换器,例如可列举使用翅片管(fin&tube)的热交换器,但并不限定于此。除湿单元4被配置于壳体1内的接近送风机2的位置。根据送风机2的驱动自进气口25将空气吸入至风扇外壳22中并自排放口24送出,由此,产生流过除湿单元4的蒸发器41及凝结器42的翅片之间的间隙的气流。

蒸发器41冷却气流即空气,凝结器42加热气流。因此,除湿单元4中,在气流上游侧配置蒸发器41而冷却气流,使蒸发器41凝结空气中的水分。并且,蒸发器41中被冷却的气流通过与凝结器42中的高温制冷剂的热交换而加热,升温至与流入到蒸发器41时的温度相同或更高的温度。通过以上方式,除湿单元4中,蒸发器41被配置于凝结器42的气流的上游侧。

此外,除湿盘43是配置于蒸发器41的下部的容器,是用于接收蒸发器41的表面上凝结的冷凝水的接盘。并且,除湿盘43中所接收的水通过未图示的管线被送至除湿箱44。除湿箱44是以滑动的形式可拆卸的设置在外壳11中的容器。

除湿箱44是可检测出所积累的冷凝水的量或水位。除加湿装置a中,当除湿箱44冷凝水积累至一定的量时将发出警告,并至少停止除加湿装置a的除湿单元4。使用者根据警告卸下除湿箱44,将所积累的冷凝水排出,由此可再次使用除湿功能。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使用制冷循环而进行除湿,但并不限定于此,也可使用,利用吸入空气中水分的干燥剂等的除湿单元。

接着,参考图3说明加湿单元。加湿单元5具备加湿转子51、驱动马达52、加湿盘53、加湿部件54以及加湿箱55。加湿转子51具备设置于外周部分的圆筒部511、和支撑圆筒部511的内侧的支撑部512,被支撑为在外壳11内部可旋转。圆筒部511的内部中配置有可包含水的加湿部件54。圆筒部511以及支撑部512起到保持加湿部件54的保持部件的作用。

加湿转子51被设为可旋转,加湿转子51通过未图示的动力传动结构,被传达自驱动马达52输出的轴向力而旋转。加湿转子51以及加湿盘53被配置为加湿转子51的下部穿过加湿盘53的内部。并且,加湿转子51的圆筒部511中内置有,以吸水性材料形成的硬纸状加湿部件54,加湿转子51在旋转时使加湿盘53中积累的水遍及整个加湿部件54。由此,向加湿部件54提供水。

加湿部件54具备无纺布等具有无数个微小间隙的部件,通过毛细血管现象水分遍及整体。并且,加湿盘53和加湿箱55通过管线连接,为了使加湿盘53保持一定以上的水量或水位,自加湿箱55添加水。

可设为使加湿转子51旋转的构成,并单独保持多个加湿部件54。此外,也可设为加湿转子51的一部分不具备吸水性。通过在将该部分浸入加湿盘53的状态下停止旋转,可停止加湿盘53的水的供给。除已包含在加湿转子51的水分以外不会在被提供新的水分,因此,可以防止加湿转子51干燥以后的加湿。

加湿单元5在壳体1中,相对于送风机2被设置于除湿单元4的背面侧。当通过驱动送风机2自进气口25向风扇外壳22吸入空气时,在加湿转子51的圆筒部511的内部产生沿轴方向流动的气流。圆筒部511的内部中配置有加湿部件54,在加湿部件54持有水分时,加湿部件54向气流供给水分,即,对流动的空气进行加湿。并且,加湿单元5的位置被调整为,在加湿操作的情况下,流过加湿转子51的气流穿过持有水分的加湿部件54。

并且,除加湿装置a中,加湿单元5是通过旋转加湿转子51使加湿部件54与储蓄在加湿盘53中的水分接触,通过毛细血管现象而遍及的构成,但并不限定于此。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加湿转子的圆周部分设置水桶,通过旋转而舀水,并将舀取的水从上部流向加湿部件。并且,加湿盘53以及(或)加湿箱55也可具备用于抑制积累的水变质的功能,例如,使用抗菌金属离子的除菌功能、根据药物的除菌功能或根据电解的功能等。

接着,说明根据本发明的除加湿装置a的气流的流动路径即风路。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除加湿装置的通风路径的示意图。

如图5所示,除加湿装置a中,形成有穿过吸入口16的空气自空气净化单元3经过加湿单元5、除湿单元4、送风机2而到达出风口15的风路r1。

除加湿装置a中,与除湿单元4以及加湿单元5的工作无关,通过多叶片风扇21的旋转驱动而在风路r1上产生气流。风路r1的吸入口即吸入口16被空气净化过滤器31覆盖,穿过吸入口16的气流通过空气净化过滤器31而被除去灰尘等。

除加湿装置a被构成为可选择性的使除湿单元4以及加湿单元5工作。即,根据未图示的控制装置可切换三种工作,所述三种工作是指除湿单元4及加湿单元5都停止、只有除湿单元4工作、以及只有加湿单元5工作。以下说明三种工作。

当除湿单元4及加湿单元5都被停止时,只进行空气净化单元3的空气净化过滤器31去除异物的空气净化操作。即,风路r1中产生的气流虽然通过加湿单元5,但由于加湿单元5停止工作,因此气流不会被加湿。

进一步,通过加湿单元的气流,虽然通过除湿单元4,但由于除湿单元4停止工作,因此气流不会被除湿。因此,自吸入口16吸入而由出风口15放出的空气会被捕捉灰尘等,但不会进行除湿或加湿。

只有除湿单元4工作的情况下,流动于风路r1的气流,由于通过不工作的加湿单元5,因此不会被加湿。此外,通过加湿单元5的气流会通过正在工作的除湿单元4,因此被进行除湿。即,在使除湿单元4工作的除湿操作中所进行的操作是指,通过空气净化过滤器31从气流中捕捉异物,并对流动于风路r1的气流进行除湿。

只有加湿单元5工作的情况下,流动于风路r1的气流通过正在工作的加湿单元5,因此被进行加湿。此外,通过加湿单元5的气流将通过除湿单元4,但由于除湿单元4停止工作,因此不会被进行除湿。即,在使加湿单元5工作的除湿操作中所进行的操作是指,通过空气净化过滤器31从气流中捕捉异物,并对流动于风路r1的气流进行加湿。

本发明的除加湿装置中被进行如上所述的空气净化操作、除湿操作以及加湿操作。空气净化单元3、除湿单元4以及加湿单元5分别进行不同的工作。各工作中根据气流的流量而改变其效率。例如,空气净化单元3中气流流量越多,异物捕捉效率就越高。

另一方面,除湿单元4中,通过冷却气流穿过蒸发器41时的空气并产生凝结而进行除湿。因此,在冷却至产生凝结的温度为止的期间,气流最好与蒸发器41接触。相反的,接触过长时由于被凝结的气流持续与蒸发器41接触会使效率不好。即,除湿单元4中,存在使除湿效率最好的流速。

同样的,加湿单元5是气流穿过润湿的加湿部件54时对气流赋予水分,因此也存在使加湿效率最高的流速。与气流交叉方向的面积是由设计蒸发器41和加湿部件54决定,因此,最佳流速时的流量是除湿单元4或加湿单元5的最佳流量。

在加湿操作的情况下,优选通过驱动多叶片风扇21控制流动于风路r1的的气流的流量,以使加湿单元5的加湿效率最高。此外,进行空气净化操作的情况下,向空气净化单元3流动的空气优选使空气净化操作的效率最高的流量。同样的,进行除湿操作的情况下,向除湿单元4流动的气流优选使除湿效率最高的流量。

这些流量是被设计时已被确定,在未图示的控制装置中被配置有程序,该程序是指,已作为与送风机2的旋转速度相关的数据而被预存,在使用者指示空气净化操作、加湿操作、除湿操作的情况下,由未图示的操作部自动选择。此外,也可以在自动选择空气净化操作、加湿操作、除湿操作的自动操作模式中执行。

并且,上述各操作模式中,可构成为可以选择实现最佳流量的送风机旋转速度、更高旋转速度、或更多旋转速度。是为了应对操作开始或睡觉时等不同使用状况。

(第二实施方式)

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其他除加湿装置的例子。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除加湿装置的其他例子的送风路的示意图。图6所示的除加湿装置b除了除湿单元4的位置不相同以外,与除加湿装置a的构成相同。因此,实际相同的部分将赋予相同的符号,并省略其相同部分的详细说明。

如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除湿单元4与加湿单元5被设置于夹着送风机2而相互对峙的位置。加湿单元5设置于空气净化单元3侧。

此外,送风机2的进气口25被配置为与除湿单元4对向,吸入口16吸入的空气通过空气净化单元3后经由加湿单元5,自分区部18的下部绕过送风机2的周边部后提供给除湿单元4。然后,从送风机2的进气口25向风扇外壳22吸入的空气经由风扇外壳22的排放口24,通过出风口15而吹向上方。

如上所述,通过配置除湿单元4,吸入口16开口方向和送风机2的进气口25的开口方向彼此是相反的方向,多叶片风扇21发出的风噪声不会直接对向吸入口16不易传至壳体1的外部,因此,可实现低噪音。

此外,需日常维修的加湿单元5被设置于背面侧的开口附近,因此,方便维修。

(第三实施方式)

根据图7说明本发明的除加湿装置的其他例子。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除加湿装置的其他例子的送风路的示意图。图7所示的除加湿装置c除了除湿单元4及加湿单元5的位置不同之外,与除加湿装置a的构成相同。因此,实际相同的部分赋予相同符号,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图7所示,除湿单元4和加湿单元5被设置于夹着送风机2而与吸入口16对峙的位置。即,壳体1的内部中,送风机2被配置于除湿单元4和加湿单元5的背面侧。

此外,送风机2的进气口25向着配置有除湿单元4以及加湿单元5侧即壳体1的前方方向开口,从吸入口16吸入的空气通过空气净化单元3后,经由分区部18的下方而绕过送风机2的周边部,并通过加湿单元5而提供给除湿单元4。然后,从送风机2的进气口25向风扇外壳22内吸入的空气通过排放口24而自出风口15向上方吹出。

如上所述,通过配置除湿单元4及加湿单元5,使吸入口16的开口方向和送风机2的开口方向是相反方向,由于多叶片风扇21所产生的风噪音不易传到壳体1的外部,可实现低噪音。

此外,通过前盖12设为可打开的构造,由于加湿单元5位于除湿单元4的前侧,可构成为易于操作需日常维修的加湿转子51和加湿盘53。

此外,通过前盖12设为可打开的构造,清扫加湿单元5时,无需每次从墙边移动除加湿装置,或将除加湿装置转向后面。

符号说明

a除加湿装置

1壳体

11外壳

12前盖

13后盖

14遮光板

15出风口

16吸入口

18分区部

2送风机

21多叶片风扇

22风扇外壳

23风扇马达

24排放口

25进气口

3空气净化单元

31空气净化过滤器

32网孔4除湿单元

41蒸发器

42凝结器

43除湿盘

44除湿箱

5加湿单元

51加湿转子

52驱动马达

53加湿盘

54加湿部件

55加湿箱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