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商用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77213发布日期:2018-10-16 20:11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磁炉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商用电磁炉。



背景技术:

商用电磁炉采用高频电磁感应加热技术的原理,是通过整流电路将交流电整流变成直流电,再将直流电转换成频率为20-40khz的高频高压电流。电流通过电磁感应线圈时,会产生磁场,磁场内的磁力线通过被加热的金属容器,就会在容器表面产生强大的涡流,使容器本身快速发热,并迅速提高容器内物质的温度,达到加热目的。由于感应线圈与被加热金属并不直接接触,能量通过电磁感应进行传递,热效率高达90%。

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由于采用电磁感应原理,在工作过程产生的热量较多,因此需要对电磁炉内部热量进行散热处理。

例如可以通过风扇对流散热、水冷或者冷空气散热等方式进行散热。这些散热方式具有一定的不足之处。第一散热方式单一,第二采用水冷时经过冷却后的温水未进行回收他用。

因此,上述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商用电磁炉,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商用电磁炉散热性能不好,以及水冷后冷却水未能回收利用的技术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商用电磁炉,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的机芯以及与置于外壳内与所述机芯电连接的感应线圈组件,其中,机芯连接控制装置,所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壳包括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区域,在外壳内设置与第一区域位置对应的风扇,其中,该第一区域设置一能够实现第一区域关闭/开启的门,关闭该门时能够将外壳形成一封闭空间;

还包括制冷装置和水冷装置;

其中,该制冷装置能够产生冷空气,冷空气被输送至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以及所述机芯的内部空间;

其中,所述水冷装置包括缠绕在所述感应线圈组件的间隙内的冷却管道,冷却管道的进水端连接冷却水进水装置,该冷却管道的出水端连接储水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装置包括制冷换热器、压缩机和冷却器;该制冷换热器、压缩机和冷凝器通过管路连接形成循环回路;其中所述制冷换热器设置在外壳的内侧,所述压缩机和冷凝器设置在外壳外侧。

进一步的,所述制冷换热器连接出风口,该出风口连通第一出风管和第二出风管;

其中,第一出风管连通外壳的内空间,第二出风管连通所述机芯的内空间,并且该机芯具有第第一排气口用于将经过废气排到外壳的内空间;

其中,所述制冷换热器具有进风口用于将外壳内的空气导入该制冷换热器。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装置设置在外壳的外侧,并且该储水装置具有出水控制装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太阳能供电装置,该太阳能供电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为该控制装置、机芯和感应线圈组件以及制冷装置供电。

进一步的,所述太阳能供电装置包括设置在外壳外侧的依序电连接的太阳能发电组件、控制器和电池组件,该电池组件连接所述控制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机芯包括依序电连接的三相电源输入端、低通滤波器、过压保护电路、三相不可控整流电路、滤波电路、串联谐振全桥igbt逆变电路以及电源输出端;

其中,所述电源输出端连接感应线圈组件;

其中,所述过压保护电路的输出端连接输入采样电路,该输入采样电路的输出端连接一控制电路的一个输入端;

所述串联谐振全桥igbt逆变电路的一个输出端连接一个逆变器负载电流取样电路,该逆变器负载电流取样电路输出端连接电流检测电路,电流检测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的一个输入端;

该控制电路一个输出端连接pwm驱动电路,该pwm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串联谐振全桥igbt逆变电路。

进一步的,输入采样电路为缺相采用电路,用于侦测输入的电源是否缺相。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电路还连接显示电路用于显示经过控制电路处理的功率信息和故障信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制冷装置和水冷装置;其中,该制冷装置能够产生冷空气,冷空气被输送至所述外壳的内部空间以及所述机芯的内部空间;所述水冷装置包括缠绕在所述感应线圈组件的间隙内的冷却管道,冷却管道的进水端连接冷却水进水装置,该冷却管道的出水端连接储水装置。通过冷空气和冷却水对该商用电磁炉进行散热,能够提升散热效率;另一方面,由于采用了水冷,当对电磁炉进行水冷后,冷却水会升温,因此实现了对部分温水的回收利用,降低了资源的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商用电磁炉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2为一种商用电磁炉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机芯的电路结构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1至附图3,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和附图2,一种商用电磁炉,包括外壳1、设置在外壳1的机芯2以及与置于外壳1内与所述机芯2电连接的感应线圈组件3,其中,机芯2连接控制装置4,所述外壳1包括与外界连通的第一区域101,在外壳1内设置与第一区域101位置对应的风扇5,其中,该第一区域101设置一能够实现第一区域101关闭/开启的门102,关闭该门102时能够将外壳1形成一封闭空间;还包括制冷装置6和水冷装置7;其中,该制冷装置6能够产生冷空气,冷空气被输送至所述外壳1的内部空间以及所述机芯2的内部空间;所述水冷装置7包括缠绕在所述感应线圈组件3的间隙内的冷却管道71,冷却管道71的进水端连接冷却水进水装置72,该冷却管道71的出水端连接储水装置73。

本实施例,第一区域101为一开口,即在外壳1处设置有开口,该开口与外界相通。通过风扇5能够实现外壳1内的空气和外界空气实现强制对流,实现内部的机芯2和感应线圈组件3的散热。在本实施例中,包括了风扇5的强制对流散热,还包括所述的制冷装置6和水冷装置7,在使用的时候,可以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进行选择不同的散热方式。例如冬天可以只使用风扇5强制对流冷却或者水冷,采用水冷的时候能够回收换热后的温水用于洗菜、洗碗等用,夏天可以组合使用风冷、制冷装置6和水冷装置7三种方式。因此,本技术方案为用户提供了更好的散热方式选择,保证散热的效率,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的,所述制冷装置6包括制冷换热器61、压缩机62和冷却器63;该制冷换热器61、压缩机62和冷凝器63通过管路连接形成循环回路;其中所述制冷换热器61设置在外壳1的内侧,所述压缩机62和冷凝器63设置在外壳1外侧。所述制冷换热器61连接出风口64,该出风口64连通第一出风管65和第二出风管66;

其中,第一出风管65连通外壳1的内空间,第二出风管66连通所述机芯2的内空间,并且该机芯2具有第第一排气口67用于将经过废气排到外壳1的内空间;所述制冷换热器61具有进风口68用于将外壳1内的空气导入该制冷换热器61。

本实施例中,将压缩机62和冷凝器63设置在外壳1的外侧,目的在于降低外壳1内部空间的热量,同时也为了更好的实现安装、拆卸。

优选的额,储水装置73设置在外壳1的外侧,并且该储水装置73具有出水控制装置74。该储水装置73的作用是能够回收部分经过对感应线圈组件3的冷却升温后的温水,用于其他用途。该储水装置73为一封闭的或者敞开的桶状结构。出水控制装置74的目的在于让储水装置73内的温水流出,以便使用,该出水控制装置74可以是水龙头。其中,冷却管道71按照不同的感应线圈组件3的排线方式缠绕,目的在于能够降低绕线组所在环境的空间温度,保证线圈的更好运作。冷却管道71的进水端连接冷却水进水装置72,该冷却水进水装置72可以直接连接自来水龙头,尤其是在冬天,由于自来水的温度低,其对感应线圈组件3的温降效果较好,而且回收后的温水可用于洗碗、洗手等,提高舒适度。当然,该冷却水进水装置72也能够连通其他形式的冷却水装置以提供冷却水。

进一步的,本技术方案还包括太阳能供电装置8,该太阳能供电装置8连接所述控制装置4,用于为该控制装置4、机芯2和感应线圈组件3以及制冷装置6供电。其中,该太阳能供电装置8包括设置在外壳1外侧的依序电连接的太阳能发电组件81、控制器82和电池组件83,该电池组件83连接所述控制装置4。本实施例尤其适合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区域,能够很好的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起到节约能源的效果。

参照图3,该图为机芯2的电路结构原理示意图。

详细,机芯2包括依序电连接的三相电源输入端21、低通滤波器22、过压保护电路23、三相不可控整流电路24、滤波电路25、串联谐振全桥igbt逆变电路26以及电源输出端27;所述电源输出端27连接感应线圈组件3;所述过压保护电路23的输出端连接输入采样电路28,该输入采样电路28的输出端连接一控制电路29的一个输入端;所述串联谐振全桥igbt逆变电路26的一个输出端连接一个逆变器负载电流取样电路213,该逆变器负载电流取样电路213输出端连接电流检测电路210,电流检测电路210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29的一个输入端;该控制电路29一个输出端连接pwm驱动电路211,该pwm驱动电路211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串联谐振全桥igbt逆变电路26。其中,输入采样电路28为缺相采用电路,用于侦测输入的电源是否缺相。同时,所述控制电路29还连接显示电路212用于显示经过控制电路29处理的功率信息和故障信息。

三相电通过低通滤波器22,能够衰减电磁炉加热过程产生的高频电磁干扰对于电源的影响,而且能够降低对整个电磁炉的影响。过压保护电路23能够实现降低雷电天气或者电网扰动对电磁炉的影响。在串联谐振全桥igbt逆变电路26的输出端连接逆变器负载电流取样电路213,该逆变器负载电流取样电路29输出端连接电流检测电路210,电流检测电路210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29,可以对负载电流跟踪,从而实现自动控制、限流、过电流保护,检测出的电流信号将送至控制电路29。在电流输入到控制电路29的过程中设计了电流检测电路210,从而可以防止电流过大而损坏控制电路29的控制芯片。

根据上述说明书的揭示和教导,本发明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揭示和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一些修改和变更也应当落入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尽管本说明书中使用了一些特定的术语,但这些术语只是为了方便说明,并不对本发明构成任何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