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烟过滤组件及应用有该油烟过滤组件的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5477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油烟过滤装置,可应用于厨房的吸油烟机中,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烹饪产生的油烟废气含有大量的油滴、vocs和svocs污染物。高温油滴遇冷后粘度很大,容易粘附在吸油烟机的导油板、滤网、烟机内腔和风机上。若不及时清洗,时间长后会形成油垢,降低油烟机抽烟效率,从而增大油烟的逃逸几率,污染室内和大气环境。

目前常见的油烟治理技术是静态物理滤网。静态物理滤网主要是安装在油烟机进风口处,通过增加滤网孔的密度来提高油烟与滤网的物理碰撞几率,进而提升油脂的分离能力。但长久使用后,油脂易堵塞滤网孔,增加抽风阻力。这类的公开文献可以参考申请号为201310627017.5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一种用于吸油烟机的滤网》(公开号为cn103697510a),还可以参考申请号为201210355913.6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吸油烟机的凹凸结构滤网装置》(申请公布号为cn102853467a)。

作为改进,技术人员开发了多层滤网,以提高油滴截留水平,如专利号为zl201620749859.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吸油烟机及其滤网和导流过滤组件》(授权公告号为cn205747080u),该专利中的网面包括成组的前网面(12)和后网面(13)以及成组的左网面(14)和右网面(15),所述网面的底边限定水平设置的安装边缘(11),每个所述网面以使所述网面的顶部彼此收拢汇聚的方式设置。

类似的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1320762013.3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油烟机组合滤网》(授权公告号为cn203718864u),该专利中采用三层不同的滤网进行过滤;

采用三层滤网的还可以参考专利号为zl200820166766.7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新型油烟机》(授权公告号为cn201310976y)等。

近来,一些研究人员通过在油烟机进风口处安装由独立电机带动的旋转式过滤网,通过油烟污染物与旋转滤网发生物理碰撞,拦截油滴,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被甩出,从而提高了油烟机油脂分离的效果。如申请号为200820065337.0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空气烟尘净化装置中的单层离心式旋转滤网盘。它包括外轮辋和中心盘,且通过支撑筋相连,中心盘的中央设置有与电机输出轴插接配合的轴套,外轮辋和轴套之间设置有由一根滤网丝构成的、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的径向辐射状滤网。该离心式旋转滤网盘主要是由外轮辋和径向支撑筋组成,由于支撑筋径向末端空隙率较高,气阻较网盘中心小,故油烟与滤网盘物理碰撞几率由网盘中心沿外轮辋逐渐减小,油滴和细颗粒物容易通过滤网进入油烟机腔体。

再如申请号为201410246649.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油烟机旋转油脂分离滤网轮,是单层结构的旋转滤网。该滤网盘的盘体呈圆形,盘体设有滤孔,滤孔以盘体的中心孔为圆心,呈不同半径的圆周排列,盘体通过冲压成型为相连的阶梯形扇叶斜面。滤网盘中心孔通过套筒和旋钮安装于网轮电机的转动轴,滤网盘主体则安装于油烟机吸风口。由于滤网孔是通过平板冲压而成的,孔隙率较低,滤网在高速旋转下易形成屏蔽层,进风阻力增大,影响油烟机的吸烟效果并产生极大的噪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的技术现状而另外提供一种油烟过滤截留效果佳的油烟过滤组件。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油烟过滤截留效果佳的吸油烟机。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油烟过滤组件,其特征在于自下而上依次包括一层静态网、二层动态网、三层动态网及四层静态网,前述的二层动态网和三层动态网能作钟摆式运动且运动方向相反。

作为优选,所述的一层静态网、二层动态网、三层动态网及四层静态网均开设有腰形的过滤网孔。

作为优选,所述二层动态网的过滤网孔之间实体截面为椭圆形,并且,两个过滤网孔之间的最大间隙为该椭圆形的短径。

作为优选,所述椭圆形的长径为1~50mm。

作为优选,所述过滤网孔的短径为1~100mm。

进一步,所述一层静态网的过滤网孔为翻边孔,并且,翻边方向与油烟上升方向一致。

进一步,该油烟过滤组件还包括电机及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包括

边框架,设于所述二层动态网边侧;

连接扣,至少两个,分别布置于二层动态网两侧,每个连接扣的一端能转动地设于前述的边框架上,另一端延伸设置有连接端并分别与所述的二层动态网和三层动态网的边侧活动连接;以及

连接杆,一端与前述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的二层动态网或一层动态网活动连接。

电机与连接杆的具体连接优选如下方式: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具有一输出齿轮,所述的连接杆包括第一连杆及与第一连杆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杆,前述第一连杆的动力输入端具有一与前述输出齿轮啮合传动的齿圈,前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则与所述的二层动态网或一层动态网活动连接。

为使结构紧凑,方便电机安装设置,作如下改进:所述的边框架与一层静态网为一体件,所述一层静态网的一侧靠近边框架设有机座,对应地,所述的四层静态网上设有机罩,前述的机罩和机座上下配合形成供电机设置的容置空间。

一种吸油烟机,包括罩壳、风机、集烟罩及油烟过滤组件,前述的风机设于罩壳内,前述的集烟罩设于罩壳下端口并具有进风口,所述的油烟过滤组件则设于该进风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四层过滤网,动静结合,将油烟中的大颗粒油烟和水汽过滤掉,保护机体内其他核心部件免受油烟水汽污染,从而提高整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分解图。

图3为图2中油烟过滤组件放大分解图。

图4为图3中一层静态网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连接扣的放大图。

图6为图3中电机与连接杆的放大分解图。

图7为油烟过滤组件剖视的初始状态图。

图8为油烟过滤组件剖视的第一运动状态图。

图9为油烟过滤组件剖视的第二运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吸油烟机包括罩壳7、风机71、集烟罩73及油烟过滤组件10,风机71设于罩壳7内,集烟罩73设于罩壳7下端口并具有进风口,油烟过滤组件10则设于该进风口,油烟过滤组件10的前端还可以设置普通的固定油网72,集烟罩73下方设有导烟板74和油杯75。

如图3所示,油烟过滤组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包括一层静态网1、二层动态网2、三层动态网3、四层静态网4、电机6和传动机构,二层动态网2和三层动态网3能作钟摆式运动且运动方向相反。一层静态网1、二层动态网2、三层动态网3及四层静态网4分别开设有腰形的过滤网孔11、过滤网孔21、过滤网孔31及过滤网孔41。

二层动态网2的过滤网孔21之间实体截面为椭圆形,并且,两个过滤网孔21之间的最大间隙为该椭圆形的短径d,结合图9所示,本实施例中d=9mm,椭圆形的长径m=12mm,三层动态网3的过滤网孔31参考二层动态网2设置。

一层静态网1的过滤网孔为翻边孔,并且,翻边方向与油烟上升方向一致。过滤网孔11的短径n为11mm(如图9所示),四层静态网4的过滤网孔41参考一层静态网的过滤网孔11设计。

传动机构包括边框架5、连接扣7和连接杆7,边框架5设于二层动态网2边侧。

结合图5所示,连接扣7为四个,分别布置于二层动态网2两侧,每个连接扣7的一端71能转动地设于边框架5上,另一端延伸设置有两个连接端72并分别与二层动态网2和三层动态网3的边侧活动连接;连接端72末端形成有一膨大头部73,可以现在连接端72脱离边框架5的连接槽口51。

连接杆61一端与电机6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与三层动态网3活动连接。

结合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电机6的动力输出端具有一输出齿轮65,连接杆61包括第一连杆63及与第一连杆63活动连接的第二连杆62,第一连杆63的动力输入端具有一与输出齿轮65啮合传动的齿圈64,第二连杆62的另一端则与二层动态网2或三层动态网3活动连接。

进一步,结合图4所示,边框架5与一层静态网1为一体件,一层静态网1的一侧靠近边框架5设有机座12,对应地,四层静态网4上设有机罩42,机罩42和机座12上下配合形成供电机6设置的容置空间。

本实施例中每一层过滤网进风面积控制在10000~90000mm2。其中,三层动态网3往复频率为1~5000次/分钟。

结合图7~图9所示,一层静态网过滤掉主动碰撞到一层静态网的油烟颗粒,而从孔中间位置进入的油烟颗粒没有接触油网不能分离,进入到内部;二层动态网和三层动态网为交错动态网,变被动碰撞为主动碰撞,两层动态网的自身特点是表面积大,而且平滑过渡,如此风阻最小,表面积大的网动态交错钟摆式运动,交错钟摆式运动使相对速度大,就像梳子梳理头发,与油烟颗粒的接触更加充分,这两层动态交错的油网油烟分离效果远远优于两层静态网,这两层动态网基本过滤掉第一层没有过滤掉的绝大多数大颗粒油烟和较大比例的中等颗粒油烟,而且动态运动也使油烟由直线向上变为曲线向上;小的油烟颗粒在经过中间两层动态网变为中等颗粒后来不及沾附在动态网上,就可以沾附在四层静态网上,四层静态网的过滤效率比第一层更高,因为油烟在通过中间两层动网后其运动由直线向上变为斜线向上,冲撞沾附几率提高,第四层处理的是冲撞到其上的大小油烟颗粒。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