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的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417408阅读:19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换热器领域,尤其是关于浮头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普通方式制作的换热器,无法适应在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且不能耐腐蚀。本发明提出了新的换热器制作方法能较好的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换热器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换热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一端管板与壳体固定,而另一端的管板可在壳体内自由,壳体和管束对膨胀是自由的,故当两张介质的温差较大时,管束和壳体之间不产生温差应力。浮头端设计成可拆结构,使管束能容易的插入或抽出壳体。这样为检修、清洗提供了方便。但该换热器结构较复杂,而且浮动端小盖在操作时无法知道泄露情况。因此在安装时要特别注意其密封。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外径do应小于壳体内径di,浮头管板与壳体内壁的间隙b1=3~5mm。这样,当浮头出的钩圈拆除后,即可将管束从壳体内抽出。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钩圈为对开式结构,要求密封可靠,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制造和拆装方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换热器工作环境的温度小于等于450度,压力小于等于6.4兆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说明。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换热器制作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为:换热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一端管板与壳体固定,而另一端的管板可在壳体内自由,壳体和管束对膨胀是自由的,故当两张介质的温差较大时,管束和壳体之间不产生温差应力。浮头端设计成可拆结构,使管束能容易的插入或抽出壳体。这样为检修、清洗提供了方便。但该换热器结构较复杂,而且浮动端小盖在操作时无法知道泄露情况。因此在安装时要特别注意其密封。外径do应小于壳体内径di,浮头管板与壳体内壁的间隙b1=3~5mm。这样,当浮头出的钩圈拆除后,即可将管束从壳体内抽出。钩圈为对开式结构,要求密封可靠,结构简单、紧凑、便于制造,所述换热器工作环境的温度小于等于450度,压力小于等于6.4兆帕。

上述所提的实施例,仅是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和优选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相似的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换热器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的一端管板与壳体固定,而另一端的管板可在壳体内自由,壳体和管束对膨胀是自由的,故当两张介质的温差较大时,管束和壳体之间不产生温差应力,浮头端设计成可拆结构,使管束能容易的插入或抽出壳体,这样为检修、清洗提供了方便,但该换热器结构较复杂,而且浮动端小盖在操作时无法知道泄露情况,因此在安装时要特别注意其密封,本发明改善了换热器适应工作环境的能力。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江机电科技江苏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21
技术公布日:2018.01.0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