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化电子烘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3314发布日期:2019-05-15 21:41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烘箱,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化电子烘箱。

技术背景

在传统化工生产领域,经常会遇到原料烘干后才能投入使用,传统的烘干设备有电烘箱或水浴设备,在使用这两种设备时都必须把所要烘的原材料一遍一遍往里填放和取出,十分麻烦。尤其是随着科技的发展,产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原有的烘箱设备满足不了生产的需要。

所以在实际中往往就需要多个烘箱同时工作,这样是对资源的浪费,而且此种烘箱对温度无法控制容易造成火灾,存在安全风险。

中国发明专利第cn202599045u号公开了一种烘箱,其包括箱体、漏斗型进料口、热鼓风机、自动输送带、下料口,箱体一边的上方装有漏斗型进料口,箱体另一边的下方装有下料口,箱体中间的上方装有热鼓风机、热鼓风机下方装有自动输送带;自动输送带在漏斗型进料口和下料口之间,使得物料能从漏斗型进料口进入、从下料口出去。本发明可以烘热并自动输送烘箱内的物料进出。但此种设计不能控制温度对原料的烘燥时间也无法确定,总之不能确保原料流出后是否烘燥完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实现原材料自动进出烘箱且保证烘燥的温度和时间,提供一种智能化电子烘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结构包括烘箱箱体、热鼓风机,热鼓风机位于烘箱的上方;在烘箱箱体的侧面开有方形通孔,三块平板插入此通孔并伸出,三块平板由连接板固定成一体;烘箱箱体的下方连接有传送装置;在烘箱箱体上还装有温控装置、计时器和控制器,温控装置和计时器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与传送装置相连;温控装置与热鼓风机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传送装置是皮带轮。

又进一步:所述的温控装置是由温度传感器、限位开关和继电器组成;温度传感器、限位开关和继电器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相连。

再进一步:所述的平板长度是烘箱箱体厚度的4至5倍。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所述的自动化烘箱不仅具有不用向烘箱箱体内部填装原料,且烘箱能自动的左右移动连续烘燥位于平板不同位置的原料;而且此结构还能保证烘燥所需的温度和时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烘箱箱体,2为平板,3为通孔,4为热鼓风机,5为固定板,6为传送装置,7为计时器,8为温控装置,9为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自动化烘箱,其结构包括烘箱箱体1、热鼓风机4,热鼓风机位于烘箱的上方;其特征在于:在烘箱箱体1的侧面开有方形的通孔3,三块平板2插入此通孔3并伸出,三块平板2由连接板5固定成一体;烘箱箱体1的下方连接有传送装置6;在烘箱箱体1上还装有温控装置7、计时器8和控制器9,温控装置7和计时器8分别与控制器9相连,控制器9与传送装置6相连,温控装置8与热鼓风机4相连。

工作时先将平板2划分成4至5块,再将需要烘燥的原料分别放置在平板2的不同板块上,打开烘箱通过控制器9发送信号给温控装置8,使温控装置8把限位开关设置在原料所能承受的最大温度。然后打开计时器7对其加热时间进行倒计时,当计时完毕后控制器9发送信号给皮带轮使其沿着平板2移动,烘燥下一块所需烘燥的原材料,操作者可将烘燥好的原材料收起来再在原位置放入待烘的原材料。此结构能够实现原材料连续烘燥的优点和确保了烘燥的时间。

所述的温控装置8是由温度传感器、限位开关和继电器组成;温度传感器、限位开关和继电器分别通过导线与控制器9相连。此设计是为了确保烘燥的温度不高于原材料所能承受的最大温度。当温度传感器的测试到的温度高于限位开关所设置的温度时,与温度传感器连接的控制器9就会收到信号并对比限位开关所设定的温度,当确认温度过高后,与控制器9相连的继电器就会断开并关闭热鼓风机4,停止加热;当感应的温度又低于所设置的温度时控制器9接受到信号后会闭合继电器,与继电器相连的热鼓风机4又会重新进行加热。此结构能使原料在最优温度下进行烘燥,所以其具有提高效率、保证质量的优点。

当然,此传送装置6可以是连杆摆动机构和轨道运输机构等。这样的变换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化电子烘箱,包括烘箱箱体、热鼓风机,热鼓风机位于烘箱的上方;在烘箱箱体的侧面开有方形通孔,三块平板插入此通孔并伸出,三块平板由连接板固定成一体;烘箱箱体的下方连接有传送装置;在烘箱箱体上还装有温控装置、计时器和控制器,温控装置和计时器分别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器分别与传送装置和热鼓风机相连。此结构使自动化烘箱不仅具有不用向烘箱箱体内部填装原料,且烘箱能自动的左右移动烘燥位于平板不同位置的原料;而且此结构还能保证烘燥所需的温度和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郦雷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丹阳市宏光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07
技术公布日:2019.05.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