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房空调制冷系统及其湿度控制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30974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机房空调制冷系统以及该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湿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机房空调是用于对机房或数据中心进行温湿度调节的精密空调,使机房或数据中心内的温湿度保持在一个恒温恒湿的状态,以使得机房或数据中心内的精密设备能够在最佳的温湿度环境下进行工作。

现有的机房空调制冷系统一般是有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组成,在机房空调工作过程中,当机房空调的负载较小或空载时,机房空调的制冷量会远大于机房的设备的发热量,此时会造成机房内的环境温度在短时间内迅速降低,而当机房内的环境温度低于机房设定的温度阈值时,机房空调就会停止运行。虽然机房空调运行时机房内的环境温度能够迅速达到设定的温度阈值,但是在机房内的环境温度达到设定的温度阈值时,机房内的环境湿度往往还没有达到设定阈值,从而导致机房内的环境湿度无法控制。现有的解决上述空载除湿的问题的常规做法是:在机房内增设电加热器,当机房空调处于空载时,通过开启电加热器来实现机房内的环境湿度进行调节。

而该处理方式存在的缺点是:增设的电加热器在进行湿度调节时,相当于增加机房空调的负载,虽然机房空调可以通过长时间的运行来使机房内的环境湿度达到设定的阈值,以达到湿度可控的目的,但是,在机房空调制冷过程中开启电加热器会导致能源的浪费,尤其是当选用的机房空调的制冷量比较大时,需要的电加热器也就越大,浪费的能源就越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恒温除湿、能耗低且无需增设电加热器辅助除湿的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湿度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现恒温除湿、能耗低且无需增设电加热器辅助除湿的机房空调制冷系统。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湿度控制方法,机房空调制冷系统包括室内系统、室外系统和控制系统室外系统包括第一冷凝器和冷凝风机,室内系统包括压缩机、蒸发器、蒸发风机、膨胀阀、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二冷凝器,压缩机具有吸入端和排放端,蒸发器与吸入端连接,第一电磁阀连接在排放端和第一冷凝器之间,膨胀阀连接在蒸发器和第一冷凝器之间,蒸发风机朝向蒸发器设置,冷凝风机朝向第一冷凝器设置,第二冷凝器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电磁阀和第一冷凝器之间,第二冷凝器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电磁阀和排放端之间,第二电磁阀连接在第二冷凝器的第二端和排放端之间,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分别与压缩机、蒸发风机、膨胀阀、冷凝风机、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第一温度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电连接,且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冷凝器上,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回风口处,其中,湿度控制方法包括预设步骤:分别向控制器预先设置温度基准值、温度偏差值、湿度基准值和湿度偏差值;采样步骤:控制器分别获取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第一温度值以及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的第二温度值、湿度值;模式选择步骤:控制器对温度基准值和温度偏差值之和与第二温度值之间的大小进行比较,若第二温度值大于温度基准值与温度偏差值之和,则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进入制冷模式,控制器分别控制压缩机开启、膨胀阀开启、第一电磁阀开启和第二电磁阀关闭,且控制器根据温度基准值和温度偏差值之和与第二温度值之间的温差控制蒸发风机的转速、根据第一温度值控制冷凝风机的转速;若第二温度值小于或等于温度基准值与温度偏差值之和,且湿度值大于湿度基准值与湿度偏差值之和,则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进入除湿模式,控制器控制压缩机开启、膨胀阀开启、第二电磁阀开启和第一电磁阀关闭,且控制器控制蒸发风机降低转速,并根据第一温度值控制冷凝风机的转速。

由上可见,通过设置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二冷凝器,并使第二电磁阀和第二冷凝器串联形成第一电磁阀的旁路,再结合控制系统的温湿度传感器和各温度传感器分别对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回风口、蒸发器、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进行实时监测,以获知机房的室内环境温湿度情况,使得当机房内的温度大于设定的温度基准值时,第一电磁阀开启且第二电磁阀关闭,使得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直接通过第一电磁阀进入第一冷凝器,此时,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会全部通过第一冷凝器进行散热,使第一冷凝器将制冷剂的全部热量排放至室外,并通过调节蒸发风机和冷凝风机的转速,此时,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进入正常的制冷模式,使得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能够进行快速制冷。当机房内的温度小于或等于设定的温度基准值且机房内的湿度大于设定的湿度值时,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进入空载除湿模式,第一电磁阀关闭且第二电磁阀开启,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先通过第二冷凝器把需要散掉的部分热量排放至室内,满足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空载除湿要求,实现对机房内的湿度进行控制、调节,然后,制冷剂再通过第一冷凝器把需要散掉的剩余热量排放至室外,此时,蒸发风机和冷凝风机会自动调节转速以减少耗电量。与常规的空载除湿方法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湿度控制方法具有更加节能且无需额外设置电加热器的优点,且只需通过控制原本需要排掉热量的制冷剂的流动路径,即可实现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空载除湿。

进一步的方案是,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温度传感器和第三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二冷凝器上,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蒸发器上,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在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进入除湿模式后,还包括调整步骤:控制器分别获取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第三温度值、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第四温度值,若第三温度值减去第四温度值及温度偏差值的值大于或等于温度基准值,则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开启、控制第二电磁阀关闭,并控制蒸发风机提高转速、控制冷凝风机提高转速;若第三温度值减去第四温度值及温度偏差值的值小于温度基准值,则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关闭、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并控制蒸发风机降低转速、控制冷凝风机降低转速和控制膨胀阀减小开度。

由上可见,在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进入除湿模式后,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实时对第二冷凝器、蒸发器和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回风口进行检测,以获知机房内的环境温湿度情况,并当在除湿模式下机房的环境温度过高时,立即提高蒸发风机、冷凝风机的转速,以使得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进入制冷模式进行制冷,保证机房内的恒温恒湿环境;或者当在除湿模式下机房的环境温度过低时,立即降低蒸发风机、冷凝风机的转速,以使得机房空调制冷系统再次降低制冷量,保证机房内的恒温恒湿环境。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控制系统还包括客户端,客户端与控制器电连接,温度基准值、温度偏差值、湿度基准值和湿度偏差值均通过客户端进行预先设置。

由上可见,该客户端可以是触摸显示器,可用于设定控制器内的运行程序的相关参数,如温度基准值、温度偏差值、湿度基准值和湿度偏差值等;还可以使pc终端,既可用于设定控制器内的运行程序的相关参数,又可用于向控制器写入运行程序。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室内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第一端与第二冷凝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单向阀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电磁阀和第一冷凝器之间。

由上可见,在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之间设置第一单向阀,使得第一单向阀能够防止第一冷凝器内的制冷剂回流至第二冷凝器中。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室内系统还包括储液装置,储液装置包括第二单向阀和储液罐,第二单向阀连接在膨胀阀和第一冷凝器之间,储液罐连接在第二单向阀和膨胀阀之间。

由上可见,储液罐能够在压缩机停机时存储一定量的制冷剂,使得压缩机在重新启动时,储液罐内存储的制冷剂能够经过膨胀阀在蒸发器中相变成气态后被压缩机的吸入端吸入,使得机房空调能够快速建立制冷回路,并使得制冷系统能够快速建立稳定的高压压力和低压压力。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储液装置还包括过滤器,过滤器连接在膨胀阀和储液罐之间。

由上可见,在储液罐和膨胀阀之间设置过滤器,使得过滤器能够对制冷剂中的水分和造纸进行过滤,进而保证机房空调的制冷效果。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机房空调制冷系统,包括室内系统和室外系统,室内系统包括压缩机、蒸发器、蒸发风机和膨胀阀,室外系统包括第一冷凝器和冷凝风机,压缩机具有吸入端和排放端,蒸发器与吸入端连接,第一冷凝器与排放端连接,膨胀阀连接在蒸发器和第一冷凝器之间,蒸发风机朝向蒸发器设置,冷凝风机朝向第一冷凝器设置,其中,室内系统还包括第一电磁阀、第二冷凝器和第二电磁阀,第一电磁阀连接在排放端和第一冷凝器之间,第二冷凝器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电磁阀和第一冷凝器之间,第二冷凝器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电磁阀和排放端之间,第二电磁阀连接在第二冷凝器的第二端和排放端之间,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三温度传感器、第四温度传感器和温湿度传感器,控制器分别与压缩机、蒸发风机、膨胀阀、冷凝风机、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电连接,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蒸发器上,且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一冷凝器上,且第二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三温度传感器设置在第二冷凝器上,且第三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第四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送风口处,且第四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温湿度传感器设置在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回风口处,且温湿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由上可见,通过设置第一电磁阀、第二电磁阀和第二冷凝器,并使第二电磁阀和第二冷凝器串联形成第一电磁阀的旁路,再结合控制系统的温湿度传感器和各温度传感器分别对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回风口、蒸发器、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和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送风口进行实时监测,以获知机房的室内环境温湿度情况,使得当机房内的温度大于设定的温度基准值时,第一电磁阀开启且第二电磁阀关闭,使得压缩机排出的制冷剂直接通过第一电磁阀进入第一冷凝器,此时,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会全部通过第一冷凝器进行散热,使第一冷凝器将制冷剂的全部热量排放至室外,并通过调节蒸发风机和冷凝风机的转速,此时,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进入正常的制冷模式,使得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能够进行快速制冷。当机房内的温度小于或等于设定的温度基准值且机房内的湿度大于设定的湿度值时,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进入空载除湿模式,第一电磁阀关闭且第二电磁阀开启,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先通过第二冷凝器把需要散掉的部分热量排放至室内,满足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空载除湿要求,实现对机房内的湿度进行控制、调节,然后,制冷剂再通过第一冷凝器把需要散掉的剩余热量排放至室外,此时,蒸发风机和冷凝风机会自动调节转速以减少耗电量。与常规的空载除湿制冷系统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机房空调制冷系统具有更加节能且无需额外设置电加热器的优点,且只需通过控制原本需要排掉热量的制冷剂的流动路径,即可实现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空载除湿。

进一步的方案是,室内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第一单向阀的第一端与第二冷凝器的第一端连接,第一单向阀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电磁阀和第一冷凝器之间。

由上可见,在第一冷凝器和第二冷凝器之间设置第一单向阀,使得第一单向阀能够防止第一冷凝器内的制冷剂回流至第二冷凝器中。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控制系统还包括客户端,客户端与控制器电连接。

更进一步的方案是,客户端为触摸显示器或pc终端。

由上可见,该客户端可以是触摸显示器,可用于设定控制器内的运行程序的相关参数;还可以使pc终端,既可用于设定控制器内的运行程序的相关参数,又可用于向控制器写入运行程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第一实施例的制冷系统框图。

图2是本发明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电气原理图。

图3是本发明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第二实施例的制冷系统框图。

图4是本发明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湿度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湿度控制方法实施例的模式选择步骤的调整步骤的流程图。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1和图2,机房空调制冷系统包括室内系统、室外系统和控制系统。其中,室内系统包括压缩机11、蒸发器12、蒸发风机13、膨胀阀14、第一电磁阀15、第二电磁阀16、第二冷凝器17、单向阀18和储液装置19,室外系统包括第一冷凝器21和冷凝风机22,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31、温度传感器32、温度传感器33、温度传感器34、温度传感器35、温湿度传感器36和客户端37。

其中,压缩机11具有吸入端和排放端,蒸发器12的第一端与压缩机1的吸入端连接,第一冷凝器21的第一端与压缩机11的排放端连接。膨胀阀14连接在蒸发器12的第一端和第一冷凝器21的第二端之间。第一电磁阀15连接在压缩机11的排放端和第一冷凝器21之间,第二冷凝器17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电磁阀15和压缩机11的排放端之间。第二电磁阀16连接在第二冷凝器17的第二端和压缩机11的排放端之间,且第二电磁阀16和第二冷凝器17串联形成第一电磁阀15的旁路。单向阀18的第一端与第二冷凝器17的第一端连接,单向阀18的第二端连接在第一电磁阀15和第一冷凝器21之间。在第一冷凝器21和第二冷凝器17之间设置单向阀18,使得单向阀18能够防止第一冷凝器21内的制冷剂回流至第二冷凝器17中。蒸发风机13朝向蒸发器12设置,且蒸发风机13与控制器31电连接,冷凝风机22朝向第一冷凝器21设置,且冷凝风机22与控制器31电连接。

温度传感器32设置在蒸发器12上,温度传感器32与控制器31电连接,温度传感器32用于实时检测蒸发器12的当前工作温度。温度传感器33设置在冷凝器22上,温度传感器33与控制器31电连接,温度传感器33用于实时检测冷凝器22的当前工作温度。温度传感器34设置在第二冷凝器17上,温度传感器34与控制器31电连接,温度传感器34用于实时检测第二冷凝器17的当前工作温度。温度传感器35设置在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送风口处,温度传感器35与控制器31电连接,温度传感器35用于实时检测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送风口的当前送风温度。温湿度传感器36设置在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回风口处,温湿度传感器36与控制器31电连接,温湿度传感器36用于实时检测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回风口的当前回风温度。

客户端37与控制器31电连接,该客户端37可以是触摸显示器,可用于设定控制器61内的运行程序的相关参数;当然,该客户端37还可以使pc终端,既可用于设定控制器61内的运行程序的相关参数,又可用于向控制器61写入运行程序。

可见,通过设置第一电磁阀15、第二电磁阀16和第二冷凝器17,并使第二电磁阀16和第二冷凝器17串联形成电磁阀21的旁路,再结合控制系统的温湿度传感器36和各温度传感器分别对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回风口、蒸发器、第一冷凝器21和第二冷凝器17进行实时监测,以获知机房的室内环境温湿度情况,使得当机房内的温度大于设定的温度基准值时,第一电磁阀15开启且第二电磁阀16关闭,使得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直接通过第一电磁阀15进入第一冷凝器21,此时,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会全部通过第一冷凝器21进行散热,使第一冷凝器21将制冷剂的全部热量排放至室外,并通过调节蒸发风机13和冷凝风机22的转速,此时,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进入正常的制冷模式,使得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能够进行快速制冷。当机房内的温度小于或等于设定的温度基准值且机房内的湿度大于设定的湿度值时,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进入空载除湿模式,第一电磁阀15关闭且第二电磁阀16开启,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先通过第二冷凝器17把需要散掉的部分热量排放至室内,满足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空载除湿要求,实现对机房内的湿度进行控制、调节,然后,制冷剂再通过第一冷凝器21把需要散掉的剩余热量排放至室外,此时,蒸发风机13和冷凝风机22会自动调节转速以减少耗电量。与常规的空载除湿制冷系统相比,本发明提供的机房空调制冷系统具有更加节能且无需额外设置电加热器的优点,且只需通过控制原本需要排掉热量的制冷剂的流动路径,即可实现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空载除湿。

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第二实施例:

如图3所示,应用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第一实施例的发明构思,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第二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第二实施例的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室内系统还包括储液装置19,储液装置19包括单向阀191、储液罐192、过滤器193和视液镜194,储液罐192连接在膨胀阀140和第一冷凝器210之间,单向阀191连接在第一冷凝器210和储液罐192之间。储液罐192用于在当压缩机110处于停机状态时,存储一定量的制冷剂,使得压缩机110在启动的同时,储液罐192内的液态制冷剂能够通过膨胀阀140在蒸发器120中相变成为气态并被吸入压缩机110,使得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能够快速建立制冷回路,并使得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能够快速建立稳定的高压压力和低压压力。而设置单向阀191能够保证压缩机110停机时,防止储液罐192内存储的制冷剂回流至第一冷凝器210,从而保证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能够迅速建立适当的冷凝压力,使机组顺利启动。

过滤器193连接在储液罐192和膨胀阀140之间,通过设置过滤器193,使得过滤器193能够对制冷剂中的水分和杂质进行过滤,保证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制冷效果。视液镜194连接在过滤器193和膨胀阀140之间,通过设置视液镜194,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视液镜194观察储液装置19内的液面是否达到额定液面位置,以便于对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各功能部件进行维护和保养。

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湿度控制方法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的空调制冷系统湿度控制方法,其使用了上述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第一实施例或第二实施例的机房空调制冷系统对机房内的湿度进行调节,以下结合图4和图5对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湿度控制方法进行介绍。

首先,执行步骤s1,即预设步骤,分别向控制器31预先设置温度基准值、温度偏差值、湿度基准值和湿度偏差值。具体地,可以通过客户端37来执行步骤s1,例如,当该客户端37为触摸显示器时,用户可以通过该触摸显示器进行程序的相关参数的设置,如上述的温度基准值、温度偏差值、湿度基准值和湿度偏差值等。当该客户端37为pc终端时,用户不仅可以通过该pc终端执行上述参数的设置,还可以通过该pc终端向控制器写入运行程序或改写运行程序。其中,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运行可以在任意时刻开始,即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运行可以在执行步骤s1之前、执行步骤s1时或执行步骤s1之后。

当完成步骤s1后,控制器即可运行上述运行程序,并开始执行步骤s2,即采样步骤,控制器分别获取设置在第一冷凝器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第一温度值以及温湿度传感器检测的第二温度值、湿度值。

其中,设置在第一冷凝器21上的温度传感器32用于检测第一冷凝器21的温度,以便于冷凝风机22能够根据运行程序并结合温度传感器32检测到第一温度值来控制冷凝风机22的实时转速,以便辅助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进行制冷除湿。而温湿度传感器36用于检测机房空调制冷系统回风口的温湿度,即机房的室内环境温湿度,其中,第二温度值即表示机房空调制冷系统回风口的温度,湿度值即表示机房空调制冷系统回风口的湿度。

具体地,在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运行的过程中,温湿度传感器36会对机房的室内温湿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检测到的第二温度值、湿度值反馈给控制器31,使控制器31根据运行程序以及温湿度传感器36以及各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湿度控制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模式。

在完成步骤s2后,控制器31会执行模式选择步骤,使控制器31根据运行程序对温度基准值和温度偏差值之和与第二温度值之间的大小进行比较,具体地,先执行步骤s3,判断第二温度值是否大于温度基准值与温度偏差值之和。若第二温度值大于温度基准值与温度偏差值之和,则执行步骤s4,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进入制冷模式。因为当判断出第二温度值大于温度基准值与温度偏差值之和时,则说明机房内的当前室内温度高于所设置的环境温度,此时,需要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进行快速制冷,以降低机房的室内环境温度,进而保证机房内的环境温度保持在恒温状态,使得机房内的设备能够正常工作。其中,设定的温度偏差值能够使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能够具有弹性的工作空间,避免由于温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等设备自身的测量误差导致机房空调制冷系统在临界温度值附近频繁切换工作模式,既能够减小机房空调制冷系统工作的波动性,又能够对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各功能部件起到保护作用。

当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进入制冷模式时,控制器31会同时向压缩机11发送控制信号,使压缩机11开启;向膨胀阀14发送控制信号,使膨胀阀14开启;向第一电磁阀15发送控制信号,使第一电磁阀开启以及向第二电磁阀16发送控制信号,使第二电磁阀16关闭。此时,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会直接通过第一电磁阀15进入第一冷凝器21,进而使得呈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全部进入第一冷凝器21,而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通过第一冷凝器21转换成高压常温的液态制冷剂后向膨胀阀14移动,且制冷剂在转换状态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全部通过第一冷凝器21排出至室外。此时,而蒸发器12会对膨胀阀14排出的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进行气化吸热,实现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制冷,同时,控制器31会根据温度基准值和温度偏差值之和与第二温度值之间的温差来控制蒸发风机12的转速。此外,控制器31还根据第一温度值控制冷凝风机22的转速,进而调节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制冷量,此时,机房空调制冷系统处于正常制冷模式。

若第二温度值小于或者等于所述温度基准值与所述温度偏差值之和时,则说明机房内的当前环境温度符合设定的环境温度,此时,机房空调制冷系统一般会进行待机,以保持机房内的环境温度恒定。此时,控制器31会执行步骤s5,判断湿度值是否大于湿度基准值+湿度偏差值。因为,机房空调制冷系统在制冷过程中会附带除湿功能,而机房内的当前环境温度符合设定的环境温度,机房空调制冷系统采取待机操作,此时,若机房内的环境湿度大于设定的环境湿度时,将无法对机房进行除湿处理。所以,在机房空调制冷系统退出制冷模式时,会通过温湿度传感器36对机房内的环境湿度进行检测,若判断出湿度值大于湿度基准值与湿度偏差值之和,则说明此时机房内的环境湿度高于设定的环境温度,需要进行除湿操作,以降低机房的室内环境湿度,进使得机房内的设备能够正常工作。此时,执行步骤s6,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进入除湿模式。其中,设定的湿度偏差值能够使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能够具有弹性的工作空间,避免由于温湿度传感器等设备自身的测量误差导致机房空调制冷系统在临界湿度值附近频繁切换工作模式,既能够减小机房空调制冷系统工作的波动性,又能够对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各功能部件起到保护作用。

当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进入除湿模式时,控制器31会同时向压缩机11发送控制信号,使压缩机11开启;向膨胀阀14发送控制信号,使膨胀阀14开启;向第一电磁阀15发送控制信号,使第一电磁阀关闭以及向第二电磁阀16发送控制信号,使第二电磁阀16开启。此时,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会经由第二电磁阀16先进入第二冷凝器17,进而使得呈高温高压的气态制冷剂先通过第二冷凝器17将部分制冷剂的转换成高压常温的液态制冷剂,并将该部分制冷剂在转换状态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先通过第二冷凝器17排出至室内,以满足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除湿条件,实现对机房内进行除湿处理。接着,制冷剂会经过第一冷凝器21,进而将剩余的部分制冷剂转换成高压常温的液态制冷剂,而该剩余部分的制冷剂转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通过第一冷凝器21排放至室外,以避免机房内的环境温度过高,从而保证机房内的环境温度的稳定性。同时,控制器31会控制蒸发风机12降低转速,且控制器还会第一温度值控制冷凝风机22的转速,此时,而蒸发器12会对膨胀阀14排出的低温低压的液态制冷剂进行气化吸热,使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进行少量制冷,以抵消第二冷凝器17散出的热量,进而使得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能够进行恒温除湿,既能够减小除湿过程中的环境温度波动,又能够减少除湿过程中的能耗,提高了各功能部件的使用寿命,此时,机房空调制冷系统处于恒温除湿模式。

此外,在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进入除湿模式后,还包括调整步骤。具体地,在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进入除湿模式后,控制器31执行步骤s61,控制器分别获取设置在第二冷凝器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第三温度值、设置在蒸发器上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第四温度值。其中,设置在第二冷凝器17上的传感器用于检测第二冷凝器17的温度,设置在蒸发器12上的温度传感器34用于检测蒸发器12的温度。

具体地,在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进入制冷模式后,温度传感器33会对第二冷凝器17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将第三温度值反馈给控制器31,温度传感器34会对蒸发器12的温度进行实时监测,并肩第四温度值反馈给控制器31,使控制器31根据运行程序、各温度传感器检测的温度值以及设定的温度基准值、温度偏差值对处于制冷模式的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行及时调整。

在完成步骤s61后,控制器31会执行步骤s62,判断第三温度值-第四温度值-温度偏差值是否大于或等于温度基准值,若第三温度值减去第四温度值以及温度偏差值的值大于或者等于温度基准值,则说明此时机房内的环境温度高于设定的环境温度,此时,执行步骤s63,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开启、控制第二电磁阀关闭,并控制蒸发风机提高转速、控制冷凝风机提高转速,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要重新进入制冷状态。具体地,当控制器31控制第一电磁阀15开启、控制第二电磁阀16关闭时,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会重新直接通过第一电磁阀15进入第一冷凝器21,使得机房空调制冷系统重新进入制冷模式,此时,控制器31会提高蒸发风机14的转速,进而提高热交换效率,同时,第二冷凝器21的温度会随之升高,故控制器31会根据第一温度值提高并调节冷凝风机22的转速,使得机房空调制冷系统对机房进行快速制冷,进而使机房的室内环境温度稳定在设定的环境温度,保证机房内的恒温恒湿。

而当判断出第三温度值减去第四温度值与温度偏差值的值小于温度基准值,则说明此时机房内的环境温度低于设定的环境温度,导致机房内的环境温度偏低,此时,执行步骤s64,控制器控制第一电磁阀关闭、控制第二电磁阀开启,并控制蒸发风机降低转速、控制冷凝风机降低转速和控制膨胀阀减小开度,进而进一步降低机房空调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具体地,当控制器31控制第一电磁阀15关闭、控制第二电磁阀16开启,若此时机房空调制冷系统还处于除湿状态,则压缩机11排出的制冷剂会依旧先经过第二冷凝器17将部分接着,制冷剂会经过第一冷凝器21,进而将剩余的部分制冷剂转换成高压常温的液态制冷剂,而该剩余部分的制冷剂转换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会通过第一冷凝器21排放至室外,维持机房空调制冷系统当前的除湿状态后,控制器31分别控制蒸发风机13和控制冷凝风机17进一步降低转速,同时控制膨胀阀14减小开度,减少制冷剂的流量,从而使机房的室内环境温度稳定在设定的环境温度,保证机房内的恒温恒湿。当然,若第二电磁阀16具有开度调节功能,还可以同时通过调节第二电磁阀16的开度来减少制冷剂的流量,使机房的室内环境温度稳定在设定的环境温度。

综上可见,本发明提供的机房空调制冷系统及其湿度控制方法均具有可实现恒温除湿、能耗低且无需增设电加热器辅助除湿的优点。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变化和更改,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