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布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30048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本技术:
涉及水蓄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布水器。



背景技术:

水蓄冷技术利用峰谷电价差,在低谷电价时段将冷量存储在水中,在白天用电高峰时段使用储存的低温冷冻水提供空调用冷。当空调使用时间与非空调使用时间和电网高峰与低谷同步时,就可以将电网高峰时间的空调用电量转移至电网低谷时使用,达到节约电费的目的。水蓄冷是利用水的显热实现冷量的储存。因此,一个设计合理的水蓄冷系统应通过维持尽可能大的蓄水温差并防止冷水与热水的混合来获得最大的蓄冷效率。

申请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布水器,通过设置具有凸球作为出水口的柱体,并且在柱体上套设有套筒,实现防止对于斜温层的破坏,以使获得最大的蓄冷效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布水器,包括与一水管连通的柱体,所述柱体中空设置,所述柱体具有上柱段、中柱段和下柱段,位于所述下柱段的外壁上布设有多个凸球,所述凸球上设有与所述下柱段的内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下柱段的外壁还套设有一套筒,所述套筒的上端与所述柱体的外壁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套筒与所述外壁连接处密封设置,所述套筒的下端具有一开口,所述套筒的内壁与所述柱体的外壁之间形成一通道,所述套筒的侧壁套设有一环状挡板,所述环状挡板具有上端口与下端口,所述上端口与所述环状挡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下端面位于所述柱体的下端面的上方。

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为自下而上逐渐收窄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柱体的表面设有防锈层。

进一步的,所述环状挡板的上端口的外径小于所述下端口的外径。

进一步的,所述环状挡板的母线在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5°-45°。

进一步的,所述环状挡板的母线在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

进一步的,所述环状挡板与所述套筒相对的侧壁上设有缓冲层。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本申请通过设置具有凸球作为出水口的柱体,并且在柱体上套设有套筒,实现防止对于斜温层的破坏,以使获得最大的蓄冷效率。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2是水管、201是第一段、202是第二段、203是第三段、4是柱体、6是凸球、8是套筒、10是通道、12是环状挡板、14是缓冲层、16是蓄冷池本体、18是隔热保温层、20是环状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申请的限定。

参见附图1,本说明一较佳实施例所述的一种蓄冷池,包括一筒状蓄冷池本体16和设于所述蓄冷池本体16内的布水器,所述蓄冷池本体16的侧壁设有隔热保温层18,所述蓄冷池本体16的侧壁上还设有多个环状凸起20,所述环状凸起20突出于所述隔热保温层18的表面,所述布水器包括一与所述蓄冷池本体同轴设置的柱体4,所述柱体4中空设置,所述柱体4具有上柱段、中柱段和下柱段,位于所述下柱段的外壁上布设有多个凸球6,所述凸球6上设有与所述下柱段的内腔相连通的通孔,所述下柱段的外壁还套设有一套筒8,所述套筒8的上端与所述柱体的外壁可拆卸固定连接,所述套筒8与所述外壁连接处密封设置,所述套筒8的下端具有一开口,所述套筒8的内壁与所述柱体的外壁之间形成一通道10,所述柱体与一水管连通,所述水管包括与制冷主机联通的第一段和与柱体联通的第二段,还包括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段和第二段连通的第三段,所述第三段内设有过滤层;所述套筒的侧壁套设有一环状挡板12,所述环状挡板12具有上端口与下端口,所述上端口与所述环状挡板固定连接;所述套筒的下端面位于所述柱体的下端面的上方;所述套筒为自下而上逐渐收窄设置;所述柱体的表面设有防锈层;所述环状挡板的上端口的外径小于所述下端口的外径;所述环状挡板的母线在竖直方向的夹角为25°-45°;优选所述环状挡板的母线在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所述环状挡板与所述套筒相对的侧壁上设有缓冲层14。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申请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布水器,包括与一水管连通的柱体,柱体中空设置,柱体具有上柱段、中柱段和下柱段,位于下柱段的外壁上布设有多个凸球,凸球上设有与下柱段的内腔相连通的通孔,下柱段的外壁还套设有一套筒,套筒的上端与柱体的外壁可拆卸固定连接,套筒与外壁连接处密封设置,套筒的下端具有一开口,套筒的内壁与柱体的外壁之间形成一通道,套筒的侧壁套设有一环状挡板,环状挡板具有上端口与下端口,上端口与环状挡板固定连接,实现防止对于斜温层的破坏,以使获得最大的蓄冷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徐凤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高菱蓄能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5
技术公布日:2018.04.1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