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建筑大厦的应急供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2207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建筑大厦的应急供冷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供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建筑大厦的应急供冷系统。



背景技术:

中央空调故障停机,重启无法解决时,常见有控制单元故障、压缩机故障等情况,此类故障维修时间长,如控制单元故障,由于现在空调品牌多、配件类型多,难以实现快速更换,处理时间约24小时;压缩机故障涉及主机大修,耗时约20天左右。

按照厂家要求,中央空调每6年进行一次预防性大修,涉及大量压缩机零件更换,耗时约20天。

现在中央空调大部分服役较久,部分已超服役年限需更换。更换空调系统涉及原系统拆除、新系统安装调测等,耗费时间长,通常需半年左右时间,期间机楼需进行大冷量的供冷保障。

随着设备扩容,机楼面临供冷不足情况,新制冷系统建设周期较长;极端情况下,机楼中央空调主备系统全部失效,且故障无抢修条件(如机房水浸等),再建设新系统耗费时间难以估量。

因此,发明一种基于建筑大厦的应急供冷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建筑大厦的应急供冷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建筑大厦的应急供冷系统,包括改造箱,所述改造箱底部设有减震装置,所述改造箱内壁设有隔音棉,所述改造箱内腔底部设有结构槽钢,所述改造箱内腔设有启动柜,所述启动柜一侧设有配电柜以及另一侧设有蒸发器,所述启动柜顶部设有风机盘管,所述蒸发器上设有冷却水管和冷冻水回流管,所述冷却水管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冷却水管连接端设有膨胀阀、压缩机和水箱,所述膨胀阀上设有第一应急水管,所述第一应急水管端部设有冷凝器,所述冷凝器上设有第二应急水管,所述水箱上设有第三应急水管,所述第三应急水管一端设有水泵,所述水泵输出端设有冷冻水流出管。

优选的,所述减震装置为双层减震胶垫,厚度为20cm,所述减震装置的数量设置为6个,所述减震装置设置于改造箱底部四角处和底部边缘处。

优选的,所述隔音棉厚度为5cm,所述结构槽钢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结构槽钢嵌设于隔音棉内,所述蒸发器、配电柜和启动柜均设置于结构槽钢顶部。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管、第一应急水管、第二应急水管、第三应急水管、冷冻水流出管冷冻水回流管均设置为不锈钢带金属编制波纹软管且采用不锈钢法兰接口。

优选的,所述改造箱安装于地下室,所述第一应急水管、第二应急水管和第三应急水管采用架空安装法。

优选的,所述冷凝器冷凝温度高于水箱出水温度2℃~4℃,蒸发温度波动范围设置为3℃~5℃。

优选的,所述第二应急水管一端与冷凝器连接以及另一端与压缩机连接,所述蒸发器设置为壳式蒸发器。

优选的,所述冷却水管和冷冻水回流管均贯穿改造箱且,所述多个冷却水管均贯穿改造箱且端部延伸至改造箱外部,所述冷冻水回流管贯穿改造箱且端部延伸至改造箱外壁,所述冷冻水回流管与大厦内风机盘管机组连接。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发明通过在改造箱内腔底部加装结构槽钢,增加承重能力,改造箱内部加装风机盘管,取冷冻水以满足箱内制冷需求,隔音棉加强了隔音效果,双层减震胶垫提高了减震效果,使用不锈钢带金属编制波纹软管,在管路接驳时按需求弯曲便于拆装,布放灵活、高强度金属应急软管、大冷量快速投放,适用于以下机房大冷量缺失、网络设备存在宕机风险的应急场景,将改造箱安装于地下室,采用架空安装,减少对地面破坏及交通的影响,减少对外墙和地面的破坏,管路的布局会更美观,把施工的影响降低到最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改造箱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改造箱、2减震装置、3隔音棉、4结构槽钢、5启动柜、6配电柜、7蒸发器、8风机盘管、9冷却水管、10冷冻水回流管、11膨胀阀、12压缩机、13水箱、14第一应急水管、15冷凝器、16第二应急水管、17第三应急水管、18水泵、19冷冻水流出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基于建筑大厦的应急供冷系统,包括改造箱1,所述改造箱1底部设有减震装置2,所述改造箱1内壁设有隔音棉3,隔音棉3加强了隔音效果,所述改造箱1内腔底部设有结构槽钢4,在改造箱1内腔底部加装结构槽钢4,增加承重能力,所述改造箱1内腔设有启动柜5,所述启动柜5一侧设有配电柜6以及另一侧设有蒸发器7,所述启动柜5顶部设有风机盘管8,改造箱1内部加装风机盘管8,取冷冻水以满足箱内制冷需求,所述蒸发器7上设有冷却水管9和冷冻水回流管10,所述冷却水管9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冷却水管9连接端设有膨胀阀11、压缩机12和水箱13,所述膨胀阀11上设有第一应急水管14,所述第一应急水管14端部设有冷凝器15,所述冷凝器15上设有第二应急水管16,所述水箱13上设有第三应急水管17,所述第三应急水管17一端设有水泵18,所述水泵18输出端设有冷冻水流出管19。

所述减震装置2为双层减震胶垫,厚度为20cm,所述减震装置2的数量设置为6个,所述减震装置2设置于改造箱1底部四角处和底部边缘处,双层减震胶垫提高了减震效果,所述隔音棉3厚度为5cm,所述结构槽钢4的数量设置为多个,所述结构槽钢4嵌设于隔音棉3内,所述蒸发器7、配电柜6和启动柜5均设置于结构槽钢4顶部,所述冷却水管9、第一应急水管14、第二应急水管16、第三应急水管17、冷冻水流出管19冷冻水回流管10均设置为不锈钢带金属编制波纹软管且采用不锈钢法兰接口,使用不锈钢带金属编制波纹软管,在管路接驳时按需求弯曲便于拆装,布放灵活、高强度金属应急软管、大冷量快速投放,适用于以下机房大冷量缺失、网络设备存在宕机风险的应急场景,所述改造箱1安装于地下室,所述第一应急水管14、第二应急水管16和第三应急水管17采用架空安装法,将改造箱1安装于地下室,采用架空安装,减少对地面破坏及交通的影响,减少对外墙和地面的破坏,管路的布局会更美观,把施工的影响降低到最少,所述冷凝器15冷凝温度高于水箱13出水温度2℃~4℃,蒸发温度波动范围设置为3℃~5℃,所述第二应急水管16一端与冷凝器15连接以及另一端与压缩机12连接,所述蒸发器7设置为壳式蒸发器7,所述冷却水管9和冷冻水回流管10均贯穿改造箱1且,所述多个冷却水管9均贯穿改造箱1且端部延伸至改造箱1外部,所述冷冻水回流管10贯穿改造箱1且端部延伸至改造箱1外壁,所述冷冻水回流管10与大厦内风机盘管机组连接。

本发明工作原理:工作时,由压缩机12吸入蒸发制冷后的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然后压缩成高温高压气体送冷凝器15,高压高温气体经冷凝器15冷却后使气体冷凝变为常温高压液体。当常温高压液体流入热力膨胀阀11,经节流成低温低压的湿蒸气,流入蒸发器7,吸收蒸发器7内的冷冻水的热量使水温度下降,蒸发后的制冷剂再吸回到压缩机中,又重复下一个制冷循环,改造箱1内腔底部加装结构槽钢4,增加承重能力,改造箱1内部加装风机盘管8,取冷冻水以满足箱内制冷需求,隔音棉3加强了隔音效果,双层减震胶垫的减震装置2提高了减震效果,使用不锈钢带金属编制波纹软管,在管路接驳时按需求弯曲便于拆装,布放灵活、高强度金属应急软管、大冷量快速投放,适用于以下机房大冷量缺失、网络设备存在宕机风险的应急场景,将改造箱1安装于地下室,采用架空安装,减少对地面破坏及交通的影响,减少对外墙和地面的破坏,管路的布局会更美观,把施工的影响降低到最少。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