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32128发布日期:2018-06-30 10:54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太阳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随着煤、石油等能源的日益紧缺和环保压力的不断增大,各国都开始力推可再生能源,其中,开发和利用太阳能成为可再生能源中最炙热的新宠,发展和利用太阳能已成为大势所趋。

太阳能集热器是一种将太阳的辐射能转换为热能的设备。由于太阳能比较分散,必须设法把它集中起来,所以,集热器是各种利用太阳能装置的关键部分。现有的太阳能集热器结构单一,一般都用于对水的加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太阳能集热器。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新型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太阳能支架、太阳能联箱、真空集热管和底座,太阳能联箱安装在太阳能支架上端,底座安装在太阳能支架下端,真空集热管下端固定在底座上,上端插入太阳能联箱,其特征在于,真空集热管包括外玻璃管和内吸热管,所述内吸热管位于外玻璃管内,外玻璃管和内吸热管,均为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结构,所述内吸热管的封闭端通过支撑卡片套设在所述外玻璃管的封闭端内,所述内吸热管的敞开端和所述外玻璃管的敞开端为环形熔封,所述内吸热管与外玻璃管之间为真空层,所述太阳能联箱上端设有积蒸箱,所述积蒸箱下端与太阳能联箱之间通过联管联通,所述外玻璃管和内吸热管的敞开结构端插入太阳能联箱,且套有四通管,所述四通管的左右两端横于太阳能联箱内,上端通过联管插入积蒸箱。

冷水进入太阳能联箱后,分别从四通管的左右两端进入至真空集热管内,真空集热管进行光照吸热,对水进行加热。其中太阳能联箱内的水位需要淹没四通管的左右两端,由于热水有向上走的规律,位于四通管上端的水最热最先蒸发,蒸发后,蒸汽会通过联管进入积蒸箱,待到需要时进行释放,另外位于太阳能联箱内的热水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输出,起到了双重作用。其中四通管的结构设置,最大化的提取了蒸汽,降低蒸汽停留至太阳能联箱内壁上端形成水凝的几率。

在上述的新型太阳能集热器中,所述真空层内设有呈W型的金属镜面反射板,金属镜面反射板位于内吸热管的背光一侧。

采用以上结构,可利用金属镜面反射板将局部没有直接照射至内吸热管上的光线通过多次反射照射至内吸热管上,提高其集热效果。

在上述的新型太阳能集热器中,所述四通管固定于太阳能联箱内,四通管上端插入联管且与联管上端相互齐平。

在上述的新型太阳能集热器中,所述太阳能联箱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积蒸箱一端连接有蒸汽管。

在上述的新型太阳能集热器中,所述蒸汽管上还有吸气泵。

采用以上结构,利用吸气泵可随时抽出积蒸箱内的蒸汽,灵活性强。

在上述的新型太阳能集热器中,所述联管上端设有可将其密封的电子盖。

采用以上结构,在急需热水时,可通过电子盖封闭联管,避免蒸发减少热水量,提高热水的输出量。

在上述的新型太阳能集热器中,所述太阳能联箱内还设有水位监测器。

采用以上结构,利用水位监测器,可监控太阳能联箱内水位状态,避免太阳能联箱内水过少或过多,能及时调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新型太阳能集热器的优点在于本新型太阳能集热器在得到热水的同时,还能得到蒸汽,能满足人们更多的需求,其中四通管的设有,对蒸汽进行了最大化的提取,避免蒸汽扩散至太阳能联箱,且形成水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新型太阳能集热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新型太阳能集热器中真空集热管的示意图。

图3是本新型太阳能集热器中真空集热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中,1、太阳能支架;2、太阳能联箱;3、真空集热管;4、底座;5、外玻璃管;6、内吸热管;7、支撑卡片;8、真空层;9、积蒸箱;10、联管;11、四通管;12、金属镜面反射板;13、进水管;14、出水管;15、蒸汽管;16、吸气泵;17、电子盖;18、水位监测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新型太阳能集热器,包括太阳能支架1、太阳能联箱2、真空集热管3和底座4,太阳能联箱2安装在太阳能支架1上端,底座4安装在太阳能支架1下端,真空集热管3下端固定在底座4上,上端插入太阳能联箱2,太阳能联箱2内还设有水位监测器18,利用水位监测器18,可监控太阳能联箱2内水位状态,避免太阳能联箱2内水过少或过多,能及时调控。真空集热管3包括外玻璃管5和内吸热管6,内吸热管6位于外玻璃管5内,外玻璃管5和内吸热管6,均为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开结构,内吸热管6的封闭端通过支撑卡片7套设在外玻璃管5的封闭端内,内吸热管6的敞开端和外玻璃管5的敞开端为环形熔封,内吸热管6与外玻璃管5之间为真空层8,真空层8内设有呈W型的金属镜面反射板12,金属镜面反射板12位于内吸热管6的背光一侧。可利用金属镜面反射板12将局部没有直接照射至内吸热管6上的光线通过多次反射照射至内吸热管6上,提高其集热效果。

太阳能联箱2上端设有积蒸箱9,积蒸箱9下端与太阳能联箱2之间通过联管10联通,联管10上端设有可将其密封的电子盖17,在急需热水时,可通过电子盖17封闭联管10,避免蒸发减少热水量,提高热水的输出量。

太阳能联箱2两端分别连接有进水管13和出水管14,积蒸箱9一端连接有蒸汽管15。蒸汽管15上还有吸气泵16,利用吸气泵16可随时抽出积蒸箱9内的蒸汽,灵活性强。

外玻璃管5和内吸热管6的敞开结构端插入太阳能联箱2,且套有四通管11,四通管11的左右两端横于太阳能联箱2内,上端通过联管10插入积蒸箱9。四通管11固定于太阳能联箱2内,四通管11上端插入联管10且与联管10上端相互齐平。

具体工作原理:冷水通过进水管13进入太阳能联箱2,分别从四通管11的左右两端进入至真空集热管3内,真空集热管3进行光照吸热,对水进行加热。其中太阳能联箱2内的水位需要淹没四通管11的左右两端,由于热水有向上走的规律,位于四通管11上端的水最热最先蒸发,蒸发后,蒸汽会通过联管10进入积蒸箱9,待到需要时进行释放,可打开蒸汽管15上的吸气泵16,通过蒸汽管15将蒸汽送出至相关设备,另外位于太阳能联箱2内的热水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输出,起到了双重作用。其中四通管11的结构设置,最大化的提取了蒸汽,降低蒸汽停留至太阳能联箱2内壁上端形成水凝的几率。当继续热水时可通过电子盖17将联管10封堵,提高热水的温度和出水量大小。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太阳能支架1、太阳能联箱2、真空集热管3、底座4、外玻璃管5、内吸热管6、支撑卡片7、真空层8、积蒸箱9、联管10、四通管11、金属镜面反射板12、进水管13、出水管14、蒸汽管15、吸气泵16、电子盖17、水位监测器18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