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余热回收系统的柴火节能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2391阅读:4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节能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余热回收系统的柴火节能灶。



背景技术:

柴火灶是一种常见且应用广泛的灶具。为了满足热量的需求,一般会添加大量的柴火,这样的方式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会浪费掉大量的余热。因此,如何对余热进行回收利用就是柴火灶技能的一个巨大课题。目前,很多的节能灶不具备这样的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余热回收系统的柴火节能灶,能够对余热进行回收,防止浪费。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具有余热回收系统的柴火节能灶,包括炉体和设置于炉体上的炉膛,所述炉体外侧壁位于炉膛下方的位置开有通槽,所述通槽内滑动连接有盖板,所述盖板与炉体下部之间形成余热腔,所述炉体外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开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上铰接有与其匹配的进料门,所述炉体外侧壁与余热腔对应的位置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余热管,所述炉体外侧壁还设有水箱,所述水箱为夹层结构,所述两夹层之间形成加热腔,所述余热管与加热腔连通,所述水箱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水箱外侧壁分别设有报警器、温度控制器和微处理器,所述水箱外侧壁还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水龙头,所述温度控制器和温度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与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炉体外侧壁还通过支架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下表面设有照明灯和风机,所述炉体下表面设有万向轮,所述万向轮上设有制动装置。

作为优选,所述加热腔宽度为5cm。

作为优选,所述支架与炉体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盖板与支架通过螺栓组件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余热对水箱进行加热,实现对余热的充分利用,保证使用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炉膛;3、通槽;4、盖板;5、余热腔;6、进料口;7、进料门;8、余热管;9、水箱;10、加热腔;11、温度传感器;12、温度控制器;13、微处理器;14、水龙头;15、支架;16、安装板;17、照明灯;18、风机;19、万向轮;20、制动装置;21、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余热回收系统的柴火节能灶,包括炉体1和设置于炉体1上的炉膛2,所述炉体1外侧壁位于炉膛2下方的位置开有通槽3,所述通槽3内滑动连接有盖板4,所述盖板4与炉体1下部之间形成余热腔5,所述炉体1外侧壁靠近底部的位置开有进料口6,所述进料口6上铰接有与其匹配的进料门7,所述炉体1外侧壁与余热腔5对应的位置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余热管8,所述炉体1外侧壁还设有水箱9,所述水箱9为夹层结构,所述两夹层之间形成加热腔10,所述余热管8与加热腔10连通,所述水箱9内部设有温度传感器11,所述水箱9外侧壁分别设有报警器21、温度控制器12和微处理器13,所述水箱9外侧壁还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水龙头14,所述温度控制器12和温度传感器11的信号输出端与微处理器13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微处理器13的信号输出端与报警器21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炉体1外侧壁还通过支架15连接有安装板16,所述安装板16下表面设有照明灯17和风机18,所述炉体1下表面设有万向轮19,所述万向轮19上设有制动装置20。

本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腔10宽度为5cm。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15与炉体1焊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4与支架15通过螺栓组件连接。

本柴火灶使用时,通过进料口6加入柴火进行燃烧。燃烧完后,关闭进料门7和盖板4,使得炉体1内部形成一个密封的余热腔5,余热通过余热管8进入水箱9的加热腔10内进行加热。温度传感器11、温度控制和微处理器13配合,实现对温度的控制,当达到设定的温度,报警器21进行报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