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流式双段液体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4269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流式双段液体降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降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管流式双段液体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有许多场景需要将液体快速降温,比如化学液试剂的温度调整、多温度的液态饮品机、多温区水温的养鱼缸等等,在现有技术中,对设备内的高温液体进行冷却,通常只通过散热器进行降温,此种降温方法降温效率低,而且也没有有效的利用液体的热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管流式双段液体降温装置,本管流式双段液体降温装置降温效率高,还能进行温差发电,有效的节约了能源。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管流式双段液体降温装置,包括管道主体、第一降温装置和第二降温装置,

所述的管道主体包括进口管道、第一螺旋管道、连接管道、第二螺旋管道和出口管道,所述进口管道、第一螺旋管道、连接管道、第二螺旋管道和出口管道依次连接;

所述第一降温装置包括第一壳体、第一导热片、第一温差发电模块、第一散热片、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一充电电池,所述第一导热片包裹在第一螺旋管道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导热片的上端与第一温差发电模块连接,所述第一温差发电模块的上端与第一散热片连接,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向上延伸的翅片,所述第一散热片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安装柱,所述第一安装柱的中心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设有螺纹,所述第一散热风扇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安装柱插入第一连接孔内从而实现第一散热片与第一散热风扇的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电池、第一导热片、第一温差发电模块、第一散热片、第一散热风扇和第一螺旋管道均设置在第一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壳体的左侧壁设有第一出口孔洞,所述第一壳体的右侧壁设有第一进口孔洞,所述进口管道通过第一进口孔洞与第一螺旋管道连接,所述连接管道通过第一出口孔洞与第一螺旋管道连接,所述第一壳体的上侧壁设有第一散热孔,所述第一散热孔的一端设有第一导流片,所述第一温差发电模块与第一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电池与第一散热风扇电连接;

所述第二降温装置包括第二壳体、第二导热片、第二温差发电模块、第二散热片、第二散热风扇和第二充电电池,所述第二导热片包裹在第二螺旋管道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导热片的上端与第二温差发电模块连接,所述第二温差发电模块的上端与第二散热片连接,所述第二散热片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向上延伸的翅片,所述第二散热片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柱的中心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螺纹,所述第二散热风扇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二连接耳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安装柱插入第二连接孔内从而实现第二散热片与第二散热风扇的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电池、第二导热片、第二温差发电模块、第二散热片、第二散热风扇和第二螺旋管道均设置在第二壳体的内部,所述第二壳体的左侧壁设有第二出口孔洞,所述第二壳体的右侧壁设有第二进口孔洞,所述连接管道通过第二进口孔洞与第二螺旋管道连接,所述出口管道通过第二出口孔洞与第二螺旋管道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上侧壁设有第二散热孔,所述第二散热孔的一端设有第二导流片,所述第二温差发电模块与第二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电池与第二散热风扇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管道的外表面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壳体的左侧壁上设有第一控制器和第一液晶显示屏,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与第一液晶显示屏电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一控制器和第一液晶显示屏均与第一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出口管道的外表面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二壳体的左侧壁上设有第二控制器和第二液晶显示屏,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与第二液晶显示屏电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第二控制器和第二液晶显示屏均与第二充电电池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壳体的上侧壁设有第一充电接口和第一电源开关,所述第一充电接口与第一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电池通过第一电源开关与第一散热风扇电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上侧壁设有第二充电接口和第二电源开关,所述第二充电接口与第二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电池通过第二电源开关与第二散热风扇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充电电池和第二充电电池均为锂电池。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温差发电模块通过第一稳压模块与第一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第二温差发电模块通过第二稳压模块与第二充电电池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导热片的上端与第一温差发电模块之间涂有导热硅胶,所述第一温差发电模块的上端与第一散热片之间涂有导热硅胶;所述第二导热片的上端与第二温差发电模块之间涂有导热硅胶,所述第二温差发电模块的上端与第二散热片之间涂有导热硅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充电电池通过第一电量检测模块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电池通过第二电量检测模块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集液池,所述集液池内设有导流板,所述出口管道的一端位于导流板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第一螺旋管道和第二螺旋管道的螺旋形状的设置与普通的直管相比增大了与第一导热片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增大了与第二导热片之间的接触面积,因此第一螺旋管道和第二螺旋管道内液体充分的将自身的热量传递出去,散热效果更加明显,降温效率高;

(2)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温差发电模块的热源是第一导热片,冷源是第一散热片,第一散热风扇对第一散热片进行吹风,从对第一散热片维持降温,根据温差发电的原理,在第一温差发电模块的两端存在温差的情况下,第一温差发电模块两端产生电动势;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温差发电模块进行降温及发电,降温及发电的效果显著,同时有效的利用了第一螺旋管道内液体的热量,节约了能源;

(3)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温差发电模块的热源是第二导热片,冷源是第二散热片,第二散热风扇对第二散热片进行吹风,从对第二散热片维持降温,根据温差发电的原理,在第二温差发电模块的两端存在温差的情况下,第二温差发电模块两端产生电动势;因此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二温差发电模块进行降温及发电,降温及发电的效果显著,同时有效的利用了第二螺旋管道内液体的热量,节约了能源;

(3)本实用新型设置了双段的降温装置,即第一降温装置和第二降温装置,液体依次经过进口管道、第一螺旋管道、连接管道、第二螺旋管道和出口管道,液体在经过第一降温装置时,温度尚未降到用户所需温度,可以再通过第二降温装置对液体进行再次降温,在每段降温的同时都会进行温差发电,从而充分利用了液体的热能,节约了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降温装置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出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一种管流式双段液体降温装置,包括管道主体、第一降温装置和第二降温装置,所述的管道主体包括进口管道1、第一螺旋管道2、连接管道3、第二螺旋管道4和出口管道5,所述进口管道1、第一螺旋管道2、连接管道3、第二螺旋管道4和出口管道5依次连接;所述第一降温装置包括第一壳体6、第一导热片7、第一温差发电模块8、第一散热片9、第一散热风扇10和第一充电电池16,所述第一导热片7包裹在第一螺旋管道2的外表面,所述第一导热片7的上端与第一温差发电模块8连接,所述第一温差发电模块8的上端与第一散热片9连接,参见图2,所述第一散热片9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向上延伸的翅片11,所述第一散热片9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安装柱12,所述第一安装柱12的中心设有第一安装孔15,所述第一安装孔15内设有螺纹,所述第一散热风扇10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一连接耳13,所述第一连接耳13设有第一连接孔14,所述第一安装柱12插入第一连接孔14内从而实现第一散热片9与第一散热风扇10的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电池16、第一导热片7、第一温差发电模块8、第一散热片9、第一散热风扇10和第一螺旋管道2均设置在第一壳体6的内部,所述第一壳体6的左侧壁设有第一出口孔洞21,所述第一壳体6的右侧壁设有第一进口孔洞22,所述进口管道1通过第一进口孔洞22与第一螺旋管道2连接,所述连接管道3通过第一出口孔洞21与第一螺旋管道2连接,所述第一壳体6的上侧壁设有第一散热孔17,所述第一散热孔17的一端设有第一导流片18,所述第一温差发电模块8与第一充电电池16电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电池16与第一散热风扇10电连接;所述第二降温装置包括第二壳体25、第二导热片26、第二温差发电模块27、第二散热片28、第二散热风扇29和第二充电电池34,所述第二导热片26包裹在第二螺旋管道4的外表面,所述第二导热片26的上端与第二温差发电模块27连接,所述第二温差发电模块27的上端与第二散热片28连接,所述第二散热片28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向上延伸的翅片11,所述第二散热片28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二安装柱,所述第二安装柱的中心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孔内设有螺纹,所述第二散热风扇29的左右两端均设有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二连接耳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安装柱插入第二连接孔内从而实现第二散热片28与第二散热风扇29的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电池34、第二导热片26、第二温差发电模块27、第二散热片28、第二散热风扇29和第二螺旋管道4均设置在第二壳体25的内部,所述第二壳体25的左侧壁设有第二出口孔洞37,所述第二壳体25的右侧壁设有第二进口孔洞38,所述连接管道3通过第二进口孔洞38与第二螺旋管道4连接,所述出口管道5通过第二出口孔洞37与第二螺旋管道4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5的上侧壁设有第二散热孔30,所述第二散热孔30的一端设有第二导流片31,所述第二温差发电模块27与第二充电电池34电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电池34与第二散热风扇29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管道3的外表面设有第一温度传感器23,所述第一壳体6的左侧壁上设有第一控制器和第一液晶显示屏24,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3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器与第一液晶显示屏24电连接,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23、第一控制器和第一液晶显示屏24均与第一充电电池16电连接;所述出口管道5的外表面设有第二温度传感器36,所述第二壳体25的左侧壁上设有第二控制器和第二液晶显示屏35,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36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器与第二液晶显示屏35电连接,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36、第二控制器和第二液晶显示屏35均与第二充电电池34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壳体6的上侧壁设有第一充电接口20和第一电源开关19,所述第一充电接口20与第一充电电池16电连接,所述第一充电电池16通过第一电源开关19与第一散热风扇10电连接;所述第二壳体25的上侧壁设有第二充电接口33和第二电源开关32,所述第二充电接口33与第二充电电池34电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电池34通过第二电源开关32与第二散热风扇29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电电池16和第二充电电池34均为锂电池。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温差发电模块8通过第一稳压模块与第一充电电池16电连接,所述第二温差发电模块27通过第二稳压模块与第二充电电池34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片7的上端与第一温差发电模块8之间涂有导热硅胶,所述第一温差发电模块8的上端与第一散热片9之间涂有导热硅胶;所述第二导热片26的上端与第二温差发电模块27之间涂有导热硅胶,所述第二温差发电模块27的上端与第二散热片28之间涂有导热硅胶。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充电电池16通过第一电量检测模块与第一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二充电电池34通过第二电量检测模块与第二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施例中,还包括集液池39,所述集液池39内设有导流板40,所述出口管道5的一端位于导流板40上。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时,首先,先通过第一充电接口20为第一充电电池16预先进行充电,通过第二充电接口33为第二充电电池34预先进行充电,再打开第一电源开关19和第二电源开关32,启动第一散热风扇10和第二散热风扇29;需要降温的高温液体通过进口管道1进入,进口管道1将液体输送到第一螺旋管道2内,第一螺旋管道2的螺旋形状的设置使自身与第一导热片7的接触面更大,从而使热传递效果更好,液体将自身的热量通过第一螺旋管道2传递到第一导热片7,第一温差发电模块8利用第一导热片7和第一散热片9之间的温差产生电能,并通过第一稳压模块将电能存储到第一充电电池16内,第一温差发电模块8的热源是第一导热片7,冷源是第一散热片9,第一散热风扇10对第一散热片9进行吹风,从对第一散热片9维持降温,根据温差发电的原理,在第一温差发电模块8的两端存在温差的情况下,第一温差发电模块8两端产生电动势,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温差发电模块8进行降温及发电,降温及发电的效果显著,同时有效的利用了第一螺旋管道2内液体的热量,节约了能源;液体经过第一段的降温后,流入连接管道3内,第一温度传感器23检测连接管道3表面的温度,并根据第一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将第一温度传感器23检测的温度信息显示在第一液晶显示屏24上,第一电量检测模块实时监测第一充电电池16的电量,并根据第一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将电量显示在第一液晶显示屏24上;连接管道3将液体输送到第二螺旋管道4内,第二螺旋管道4的螺旋形状的设置使自身与第二导热片26的接触面更大,从而使热传递效果更好,液体将自身的热量通过第二螺旋管道4传递到第二导热片26上,第二温差发电模块27利用第二导热片26和第二散热片28之间的温差产生电能,并通过第二稳压模块将电能存储到第二充电电池34内,第二温差发电模块27的热源是第二导热片26,冷源是第二散热片28,第二散热风扇29对第二散热片28进行吹风,从而对第二散热片28维持降温,根据温差发电的原理,在第二温差发电模块27的两端存在温差的情况下,第二温差发电模块27两端产生电动势,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二温差发电模块27进行降温及发电,降温及发电的效果显著,同时有效的利用了第二螺旋管道4内液体的热量,节约了能源;液体经过第二段的降温后,流入出口管道5内,第二温度传感器36检测出口管道5表面的温度,并根据第二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将第二温度传感器36检测的温度信息显示在第二液晶显示屏35上,第二电量检测模块实时监测第二充电电池34的电量,并根据第二控制器的控制指令将电量显示在第二液晶显示屏35上。本实用新型在将第一散热片9与第一散热风扇10连接时,第一安装柱12插入第一连接孔14内,然后通过螺钉旋入第一安装柱12内的第一安装孔15内,从而完成安装,同理,将第二散热片28与第二散热风扇29连接时,第二安装柱插入第二连接孔内,然后通过螺钉旋入第二安装柱内的第二安装孔内,从而完成安装。

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上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任何对本技术做出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替换、变形、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