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宽角度精准送风岗位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8584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宽角度精准送风岗位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岗位送风空调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宽角度精准送风岗位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目前岗位空调用于供冷送风时,出风角度不可调,导致其所管控的区域有限,对于岗位工人操作岗位不固定不能全面存用;目前岗位空调不能针对局部区域或指定的某个特定的方位集中供冷,导致供冷时间长,在恶劣环境条件下操作人员不能立即感受岗位空调带来的环境舒适。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宽角度精准送风岗位空调机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岗位空调环域送风范围小、不能够集中冷源对指定方位进行精位送风、不能对指定位置快速有效降温,造成使用不便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宽角度精准送风岗位空调机组,其中,包括:

底座;

设置在所述底座上的保温箱体;

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内底部的进风换热机构,所述进风换热机构用于采集空气并制冷;

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内进风换热机构上方的风机,所述风机用于输送所述进风换热机构所制冷的冷空气流并调节所述冷空气流流量的大小;

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内风机上方的静压箱,所述静压箱用于稳压并均匀分配所述风机输送的冷空气流;

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外壁上、与所述静压箱正对的出风机构,所述出风机构一侧与所述静压箱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冷空气流送风量的大小以及送风角度;

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外壁上的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进风换热机构、所述风机以及所述出风机构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进风换热机构与风机的工作功率,以及所述出风机构的开闭程度及角度。

所述的宽角度精准送风岗位空调机组,其中,所述进风换热机构具体包括:

进风及过滤装置, 所述进风及过滤装置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的外壁上,用于过滤所吸入的空气;

换热器,所述换热器用于对所述进风及过滤装置吸入的空气进行制冷;

重力排水盘,所述重力排水盘设置在所述换热器的底部,用于收集所述换热器制冷过程中产生的液态水;

其中,所述换热器内设置有冷冻水或冷媒,所述换热器可调节所述冷冻水或冷媒的流量。

所述的宽角度精准送风岗位空调机组,其中,所述风机为直驱变频离心风机,用于在接收所述控制器发来的控制信号后调节送风风力大小。

所述的宽角度精准送风岗位空调机组,其中,所述静压箱内设置有“回”型均风隔板。

所述的宽角度精准送风岗位空调机组,其中,所述出风机构具体包括:

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正面的第一出风口;

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左侧的第二出风口;

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右侧的第三出风口。

所述的宽角度精准送风岗位空调机组,其中,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及第三出风口均为手电动一体的球型喷口,用于在接收所述控制器发来的控制信号后调节开闭程度及送风角度,其中,送风角度的调节范围为0~15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宽角度精准送风岗位空调机组,其中,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保温箱体;设置在保温箱体内底部用于采集空气并制冷的进风换热机构;设置在保温箱体内进风换热机构上方用于输送进风换热机构所制冷的冷空气流并调节所述冷空气流流量的大小的风机;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内风机上方的静压箱;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外壁上的出风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冷空气流送风量的大小以及送风角度;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外壁上用于控制所述进风换热机构与风机的工作功率以及所述出风机构的开闭程度及角度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调机组能够以机组为中心覆盖330°环域范围送风;还能集中冷源对指定方位进行精位送风,提升制冷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宽角度精准送风岗位空调机组的正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宽角度精准送风岗位空调机组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宽角度精准送风岗位空调机组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宽角度精准送风岗位空调机组的送风区域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同时参见图1至图4,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宽角度精准送风岗位空调机组的正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宽角度精准送风岗位空调机组的侧视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宽角度精准送风岗位空调机组的俯视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宽角度精准送风岗位空调机组的送风区域示意图。如图1-图4所示,所述宽角度精准送风岗位空调机组,包括:

底座10;

设置在所述底座10上的保温箱体20;

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内底部的进风换热机构100,所述进风换热机构100用于采集空气并制冷;

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20内进风换热机构100上方的风机200,所述风机200用于输送所述进风换热机构100所制冷的冷空气流并调节所述冷空气流流量的大小;

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20内风机200上方的静压箱300,所述静压箱300用于稳压并均匀分配所述风机200输送的冷空气流;

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20外壁上、与所述静压箱300正对的出风机构,所述出风机构一侧与所述静压箱300连接,用于调节所述冷空气流送风量的大小以及送风角度;

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20外壁上的控制器400,所述控制器400与所述进风换热机构100、所述风机200以及所述出风机构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进风换热机构100与风机200的工作功率,以及所述出风机构的开闭程度及角度。

具体使用时,所述进风换热机构100采集空气并制冷,所述风机200采集制冷的空气并向上运输,由于风机200吹出来的冷空气流较为不稳定,因此需通过静压箱300,将冷空气流由高动压转变为高静压,之后将处于高静压的冷空气分配到出风机构吹出,实现制冷。

具体地,所述控制器400预设有控制逻辑,用户通过控制器400控制设备的工作情况,当用户开启设备并设定制冷温度时,所述进风换热机构100接收所述控制器400发出的控制信号后启动,采集空气,并制冷到用户设定的温度;用户设定风力大小时,所述风机200接收所述控制器400发出的控制信号后启动,通过改变工作功率的大小,使出风速度达到用户设定的风力大小;同时,用户可通过控制器400调节出风机构旋转角度及开闭程度,从而调节空调机组的出风角度及出风风力大小。

具体地,所述保温箱体20在工作的过程中对所制冷的空气其保温作用,放止所制冷的空气与外界发生热交换导致能量损耗。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换热机构100具体包括:

进风及过滤装置110, 所述进风及过滤装置110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20的外壁上,用于过滤所吸入的空气;

换热器120,所述换热器120用于对所述进风及过滤装置110吸入的空气进行制冷;

重力排水盘130,所述重力排水盘130设置在所述换热器120的底部,用于收集所述换热器120制冷过程中产生的液态水;

其中,所述换热器120内设置有冷冻水或冷媒,所述换热器120可调节所述冷冻水或冷媒的流量。

具体工作时,所述进风及过滤装置110过滤并吸入外界空气,使过滤后的外界空气进入换热器120中,所述换热器120内冷冻水或冷媒与外界进入的空气进行换热产生冷空气,在换热的过程中,外界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掉落到重力排水盘130中。

具体地,所述换热器120与所述控制器400电连接,当用户通过所述控制器400设定出风温度时,所述控制器400向所述换热器120发出控制信号,所述换热器调节冷冻水或冷媒的流量,使得出风温度达到用户设定的温度。

具体地,所述进风及过滤装置110包括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20上用于过滤空气中杂质的过滤网部及用于安装所述过滤网部的滑槽部;所述过滤网部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过滤网,分别记为第一过滤网及第二过滤网;所述滑槽部包括平行设置的两个滑槽,分别记为第一滑槽及第二滑槽,其中所述第一滑槽位于所述第二滑槽的外侧;所述第一过滤网与所述第一滑槽相适配,并通过所述第一滑槽安装在所述保温箱体20上,所述第二过滤网与所述第二滑槽相适配,并通过所述第二滑槽安装在所述保温箱体20上。

具体工作时,空气在吸入换热器的过程中,需要分别经过所述过滤网部的过滤,使得空气中的沙土砾、小石子、草屑等杂质不会进入到换热器中导致设备损伤,同时,双层过滤网的结构能够提高过滤效率,进一步防止细小杂质的吸入。所述第一过滤网及第二过滤网通过滑槽部安装在保温箱体20上,方便拆卸,可替换。其中,所述第一过滤网及第二过滤网均为尼龙过滤网。

进一步地,所述风机200为直驱变频离心风机,用于在接收所述控制器发来的控制信号后调节送风风力大小。

具体工作时,所述风机200在控制器400的控制下,根据0~10V电压信号实现10%~100%风量或全压的无极调节,在风口出风面积及方向确定的前提下,调节风力大小,从而实现精准送风调节,改变送风距离的远近。

进一步地,所述静压箱300内设置有“回”型均风隔板。

具体工作时,所述静压箱300具有稳压均匀分配风口送风的作用,从风机200进入静压箱300的空气流动压高且不稳定,静压箱300内设置有“回”型均风隔板,从风机200出来的气流直喷到顶板后回流减带于“回”型的外环,此时由高动压转变为高静压,从而通过出风机构均匀送风。

具体地,所述“回”型均风隔板包括圆筒形的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其中,所述第一隔板的底部设置在所述静压箱300的底面上,所述第二隔板的顶部设置在所述静压箱300的顶面上。

具体工作时,所述第一隔板内的空间为内腔,所述第一隔板及第二隔板中间的区域为外腔;所述风机200吹出的气流由内腔进入静压箱300内,喷到静压箱300的顶部后沿所述第二隔板的壁面进入外腔中,再从外腔中均匀溢出,从而实现通过“回”型均风隔板将气流由高动压转变为高静压,实现出风机构均匀送风。三个出风口流量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机构具体包括:

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正面的第一出风口500;

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左侧的第二出风口600;

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右侧的第三出风口70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出风口、第二出风口及第三出风口均为手电动一体的球型喷口,用于在接收所述控制器发来的控制信号后调节开闭程度及送风角度,其中,送风角度的调节范围为0~150°。

具体工作时,所述第一出风口500、第二出风口600、第三出风口700组成的宽广角三面送风环,以机组为中心直接覆盖330°环域范围进行送风每个出风口采用手电动一体球型喷口,可实现关断、可调节送风量的大小;每个出风口的送风角度调节范围为0~150°可调。

具体使用时,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宽角度精准送风岗位空调的运行模式包括标准模式、分区模式、精准模式:

所述标准模式时,第一出风口500、第二出风口600、第三出风口700全开,各风口做0~150°平行往复扫动,送风区域覆盖左区1、中左区2、中区3、中右区4、右区范围5。

所述分区模式时,第一出风口500、第二出风口600、第三出风口700根据岗位操作的需要选取其中一区或两区,其余区风口关闭,被选取开启的风口作0~150°平行往复扫动,送风区域可选可切换。

所述精准模式时,根据岗位操作人员的工作位置及该区间的温、湿度恶劣程度,出风口仅开启一个,仅对该定岗定点进行精准满负荷供冷送风,保障该定点恶劣环境的改善。

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选择标准模式、分区模式或精准模式中的任意一种,从而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精准送风。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宽角度精准送风岗位空调机组,其中,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上的保温箱体;设置在保温箱体内底部用于采集空气并制冷的进风换热机构;设置在保温箱体内进风换热机构上方用于输送进风换热机构所制冷的冷空气流并调节所述冷空气流流量的大小的风机;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内风机上方的静压箱;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外壁上的出风机构,用于调节所述冷空气流送风量的大小以及送风角度;设置在所述保温箱体外壁上用于控制所述进风换热机构与风机的工作功率以及所述出风机构的开闭程度及角度的控制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空调机组能够以机组为中心覆盖330°环域范围送风;还能集中冷源对指定方位进行精位送风,提升制冷效果。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