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集热内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14155阅读:337来源:国知局
一种金属集热内胆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属集热内胆。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太阳能热水器被广泛应用,通常太阳能热水器内有一个集热内胆,其包括由腔室,腔室的结构有多种,腔室内主要存放待加热介质,如水。加热方式采用热传递,热量主要来源于外部集热板收集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通过管道中的加热介质,如加热油,对腔室内的待加热介质进行热传递加热。

但是现有的集热内胆普遍为一个腔室,在这个腔室内设置多条加热管道,一般加热效果很低,热传递时间越长,消耗的热量越多。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传热快、节约能源的金属集热内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金属集热内胆,包括:

胆体,所述胆体呈两端封闭的中空圆筒状结构,所述胆体内存放待加热介质;

加热管道,所述加热管道一端与外部集热装置连接,所述加热管道内充入流动的加热介质,所述加热管道至少部分置于所述胆体内,所述加热管道内的加热介质与所述胆体内的待加热介质热交换;

所述胆体的中部设置有圆环状隔筒,所述隔筒将所述胆体分成两部分,分别为置于所述隔筒外圈的第一腔室,以及置于所述隔筒内圈的第二腔室;

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第二腔室内均设置有多个加热管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室内的多个加热管道呈圆环状分布,所述第二腔室内的多个加热管道呈圆环状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均设置有固定筒;

所述第一腔室内的固定筒为第一固定筒,所述第二腔室内的固定筒为第二固定筒;

所述第一固定筒包括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所述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分别靠近所述胆体的上部和下部设置,且所述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均呈圆环状,所述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之间连接有多根连接杆,且所述下固定环与所述胆体的内壁固定,多根所述加热管道均匀分布于所述上固定环和所述下固定环之间,且多根所述加热管道的两端部分别固定于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的圆环内;

所述第二固定筒包括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所述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分别靠近所述胆体的上部和下部设置,且所述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均呈圆环状,所述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之间连接有多根连接杆,且所述下固定环与所述胆体的内壁固定,多根所述加热管道均匀分布于所述上固定环和所述下固定环之间,且多根所述加热管道的两端部分别固定于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的圆环内。

进一步的,所述上固定环和所述下固定环的圆环空间内均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套环,所述加热管道的上端部或下端部套设于所述套环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筒的直径不大于胆体内径的四分之三,所述第二固定筒的直径不大于胆体内径的四分之一。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属集热内胆,将内胆的胆体通过隔筒分割为两个腔室,并在每个腔室内均设置多根加热管道,加热管道分别对各自的腔室进行加热,热传递效率高,减少能源的浪费,结构新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属集热内胆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金属集热内胆的固定筒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胆体;2、隔筒;3、第一腔室;4、第二腔室;5、第一固定筒;6、套环;7、加热管道;8、上固定环;9、下固定环;10、连接杆;11、第二固定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参见图1-2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金属集热内胆,包括:

胆体1,胆体1呈两端封闭的中空圆筒状结构,胆体1内存放待加热介质;

加热管道7,加热管道7一端与外部集热装置连接,加热管道7内充入流动的加热介质,加热管道7至少部分置于胆体1内,加热管道7内的加热介质与胆体1内的待加热介质热交换;

胆体1的中部设置有圆环状隔筒2,隔筒2将胆体分成两部分,分别为置于隔筒2外圈的第一腔室3,以及置于隔筒2内圈的第二腔室4;

第一腔室3和第二腔室4内均设置有多个加热管道7。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胆体1通过圆环状的隔筒2分割成两部分,一部分为第一腔室3,一部分为第二腔室4,两个腔室呈圆环状套设,并且第一腔室3和第二腔室4内均充入有待加热介质,一般情况下第一腔室3和第二腔室4内均为水,在胆体1内伸入有多根加热管道7,加热管道7置于外部的部分均与外部的集热板连接,集热板接收太阳能,并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提高加热管道7内部的传热介质的温度,加热管道7内部的传热介质一般为介质油,介质油升温后通过加热管道7输送至胆体1内,在胆体1内介质油与待加热介质进行热交换,冷介质被加热呈热介质。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为了第一腔室3和第二腔室4内加热管道7部分更加有序,传热更加均匀。其中,第一腔室3内的多个加热管道7呈圆环状分布,第二腔室4内的多个加热管道7呈圆环状分布。

具体的,第一腔室3和第二腔室4内均设置有固定筒;

第一腔室3内的固定筒为第一固定筒5,第二腔室4内的固定筒为第二固定筒11;

第一固定筒5包括上固定环8和下固定环9,上固定环8和下固定环9分别靠近胆体1的上部和下部设置,且上固定环8和下固定环9均呈圆环状,上固定环8和下固定环9之间连接有多根连接杆10,且下固定环8与胆体1的内壁固定,多根加热管道7均匀分布于上固定环8和下固定环9之间,且多根加热管道7的两端部分别固定于上固定环8和下固定环9的圆环内;

第二固定筒11包括上固定环8和下固定环9,上固定环8和下固定环9分别靠近胆体1的上部和下部设置,且上固定环8和下固定环9均呈圆环状,上固定环8和下固定环9之间连接有多根连接杆10,且下固定环8与胆体1的内壁固定,多根加热管道7均匀分布于上固定环8和下固定环9之间,且多根加热管道7的两端部分别固定于上固定环8和下固定环9的圆环内。

更优选的,上固定环8和下固定环9的圆环空间内均等间距固定有多个套环6,加热管道7的上端部或下端部套设于套环6内。套环6用以套设在加热管道7外圈,并非一定要将套环6套紧于加热管道7上,其在设备中主要起到的是定位和限位的作用,如果加热管道7为U型结构,那么在U型处就套环6设计成长圆孔进行套设限位,其主要是防止加热管道7晃动,并对其进行限位,使传热效率更好,加热更加均匀。

优选的,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固定筒5的直径不大于胆体1内径的四分之三,第二固定筒11的直径不大于胆体1内径的四分之一。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不限于只有两个腔室,可以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再在内部加设多个隔筒2,这样就形成多层的结果,因此,只要类似结构的简单变形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金属集热内胆,将内胆的胆体通过隔筒分割为两个腔室,并在每个腔室内均设置多根加热管道,加热管道分别对各自的腔室进行加热,热传递效率高,减少能源的浪费,结构新颖。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