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体空调系统的强化制冷室外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2817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体空调系统的强化制冷室外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制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体空调系统的强化制冷室外机。



背景技术:

冷凝器作为制冷系统的四大部件之一,是制冷剂冷凝放热变为液态的场所。在夏季,由于环境温度升高,使得室外机冷凝器换热减弱,甚至出现停滞,严重影响空调性能。此外,室外机在高温环境下运行,会缩减使用寿命。

由于空调室内机蒸发器表面温度一般为7℃~ 12℃,与空气换热过程中,伴随显热、潜热和湿交换,所以室内机换热器产生冷凝水温度约10℃~ 15℃,具有一定的冷量,且空气含湿量越高,产生量越多。我国湿热地区,空调冷凝水产生量相当可观。

此外,家用空调属于分体空调的一种,均按用户要求安装,运行产生冷凝水随意排放,常有“楼下行人,楼上下雨”的情景。而使用分体空调的浅色建筑外墙上有各种流水痕迹,对市容有不小的影响,高层住宅建筑物更甚。

用空调冷凝水或低温水预冷冷凝器进风和冷却冷凝器,利用冷水遇到室外热空气和被加热冷凝器,吸热蒸发,增加冷凝器散热量,降低其工作温度,从而提高空调性能。

空调制冷系统换热器换热的强化途径包括空气侧换热强化、制冷剂侧换热强化以及换热器结构设计等方面。不管哪种途径,换热器的换热得到强化,空调制冷能力就会有提高。空气侧换热器换热强化,主要是增大空气和换热器(制冷剂)之间的温差,以增强对流和导热换热能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节能且能够实现空调室内机蒸发器凝结水零排放的分体空调系统的强化制冷室外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体空调系统的强化制冷室外机,包括冷水储水箱及壳体,冷水储水箱位于壳体的上方,壳体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壳体内设有蒸发冷却器、冷凝器及风机,冷凝器的上端面上覆盖有第一海绵;所述的蒸发冷却器设置在壳体进风端的开口处,且覆盖整个开口,风机靠近壳体的出风端设置;冷水储水箱底部设有出水管,出水管通过分流器分别与第一海绵和蒸发冷却器连接;所述的壳体内还设有毛细管束装置,毛细管束装置包括毛细管束、多个引流丝及第二海绵;所述的第二海绵平行于风向设置,引流丝的下端与第二海绵接触,引流丝的上端伸入毛细管束的毛细管内;壳体的底部蒸发冷却器和冷凝器的正下方设有集水槽,毛细管束位装置于冷凝器和蒸发冷却器之间,所述的毛细管束的浸水端置于壳体底部的集水槽内。

上述的分体空调系统的强化制冷室外机中,所述的冷水储水箱是封闭保温的方形箱体,上部设有凝结水管和自来水管接口,凝结水管与室内机的蒸发器连接,自来水管接口上设有电磁阀和浮球阀。

上述的分体空调系统的强化制冷室外机中,所述的集水槽位于壳体外,集水槽对应的壳体底部设有连通壳体内腔与集水槽的通孔。

上述的分体空调系统的强化制冷室外机中,毛细管束的浸水端包裹有过滤布。

上述的分体空调系统的强化制冷室外机中,所述的冷水储水箱底部设有清洗管接口。

上述的分体空调系统的强化制冷室外机中,所述的第一海绵由支架固定在壳体内,位于冷凝器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集水槽收集空调室内机的蒸发器产生的凝结水,毛细管束装置能够使未完全蒸发的冷水继续蒸发吸热,实现凝结水零排放,且这两个过程均无动力输入;依据冷水蒸发量,定量引入自来水,构成冷水供需循环,保证空调运行期间冷却效果的持续性;通过室外温度传感器和电磁阀联动控制自来水的引入及其引入量,储水箱内的浮球阀控制水位,节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流器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毛细管束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蒸发冷却器填充材料正视图。

图中序号说明:1-凝结水管、2-自来水管接口、3-电磁阀、4-浮球阀、5-冷水储水箱、6-清洗管接口、7-分流器、8-蒸发冷却器、9-毛细管束装置、10-集水槽、11-第一海绵、12-冷凝器、13-风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冷水储水箱5、壳体及集水槽10,所述的储水箱5为封闭的方形箱体,上部设有凝结水管1和自来水管接口2,凝结水管1与室内机的蒸发器连接,自来水管接口2上设有电磁阀3和浮球阀4,自来水管接口2连接自来水管,用于补充冷水。

冷水储水箱5位于壳体的上方,壳体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壳体内设有蒸发冷却器8、毛细管束装置9、冷凝器12及风机13,冷凝器12的上端面上覆盖有第一海绵11,第一海绵11通过支架固定在壳体内,位于冷凝器12的正上方,覆盖冷凝器12的整个上端面。所述的蒸发冷却器8设置在壳体进风端的开口处,且覆盖整个开口,风机13靠近壳体的出风端设置。所述的毛细管束装置9包括毛细管束91、多根引流丝92及第二海绵93;毛细管束91的浸水端包裹有过滤布,所述的第二海绵93平行于风向设置,引流丝92的下端与第二海绵93接触,引流丝92的上端伸入毛细管束91的毛细管内。壳体的底部蒸发冷却器和冷凝器的正下方设有集水槽10,集水槽10位于壳体外。毛细管束装置9位于冷凝器12和蒸发冷却器8之间,所述的毛细管束91的浸水端置于壳体底部的集水槽10内。冷水储水箱5底部设有出水管和清洗管接口6,出水管通过分流器7分别与第一海绵11和蒸发冷却器8连接。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如下:首先,设置闭式保温冷水储水箱5为本实用新型的综合冷却提供冷源(冷水),冷水一部分来自室内机的蒸发器产生的凝结水,它是靠重力作用流到冷水储水箱5的。另一部分通过室外温度传感器和电磁阀3联动,引入自来水补给冷水储水箱5中的冷水,并通过浮球阀4按需控制自来水的引入量。

其次,采用蒸发冷却技术强化本实用新型的制冷,一部分冷水在蒸发冷却器8预冷室外空气,蒸发吸热;另一部分冷水经第一海绵11浸流至冷凝器12,直接蒸发吸热。

最后,蒸发冷却器8和冷凝器12未完全蒸发的冷水汇集到壳体底部的集水槽10内,在毛细作用和扩散作用下,冷水通过毛细管束装置9向上输送,继续蒸发吸热,降低了室外机温度及其环境温度,提高室外机的冷却效率,最终提高分体空调的制冷效果。

蒸发冷却器8的填充材料覆盖壳体的进风断面,厚度和孔径密度依据最佳冷却效果且附加最小阻力确定。集水槽10内水面高度依据室外温度和风速影响下的蒸发冷水量供应:通过实验获得一个供应冷水开关开度范围,由室外温度传感器及其联动开关实现调控。毛细管束装置9的毛细管束91和第二海绵93平行于进风方向布置,且毛细管束91下端置于集水槽10水面下,整个毛细管束装置9采用支架按要求固定,其规格取决于蒸发冷却器8和冷凝器12之间的空间大小及集水槽10中的冷水量。

一般情况下,本实用新型开启制冷运行时,室内机蒸发器产生的凝结水靠重力作用沿着凝结水管1流到冷水储水箱5,再由分流器7分流至蒸发冷却器8及冷凝器12。当室外温度较高(超过35°C)时,室外温度传感器将信号传给电磁阀3,电磁阀3接通自来水供应,当水位达到冷水储水箱容积的2/3甚至更高时,浮球阀关闭;当水位过低(不能提供足量的冷水)时,浮球阀4打开,如此循环。室外温度传感器、电磁阀3联动及浮球阀4的设置体现了节能理念。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