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电磁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52476阅读:5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电磁炉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房用电器,尤其涉及一种电磁炉。



背景技术:

现有电磁炉是采用电磁涡流加热的一个炉具,其加热效率高,使用方便,安全无明火。但现有电磁炉也有以下不足的地方:一、其炉面测温只是通过微晶面板传下来的感应温度,误差极大,无法对锅具内的温度和压力进行检测和控制。二、其无法实现连续小功率加热,只能通过断续加热来实现中小功率加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电磁炉,包括电磁炉体,

所述电磁炉体包括控制电路系统、电能量发射线圈、电磁转换线圈盘、炉体通迅端子、控制操作面板、散热风扇及炉体面盖;

所述电磁炉体上方设有测温支架,包括防滑测温支架垫、炉面测温通讯端子、炉面测温电能量接收线圈、炉面温度检测探头;

所述炉面温度检测探头检测被加热体的温度并通过炉面测温通讯端子传输,所述控制电路系统响应炉体通讯端子接收到的温度信息控制电磁转换线圈盘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炉体上方还包括有电磁炉煲,所述电磁炉煲包括煲体外壳、煲胆、煲体隔热层、煲体电能量接收线圈、煲体通讯端子、煲温度检测探头、煲盖及操作面板;所述煲温度检测探头检测电磁炉煲内温度并通过煲体通讯端子传输,控制电路系统响应炉体通讯端子接收到的电磁炉煲温度信息控制电磁转换线圈盘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系统包括电源输入滤波电路、整流滤波、高频振荡电磁转换电路、电网电压过零取样电路、辅助电源、控制电路、操作面板电路;所述电源输入滤波电路与整流滤波电路之间还设有中小功率控制电路,所述中小功率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容及双向可控硅,所述电容两端并联有放电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电路系统包括电源输入滤波电路、整流滤波、高频振荡电磁转换电路、电网电压过零取样电路、辅助电源、控制电路、操作面板电路;所述电源输入滤波电路与整流滤波电路之间还设有中小功率控制电路,所述中小功率控制电路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感、电容及双向可控硅,所述电容两端并联有放电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面盖及防滑测温支架垫为上下匹配安装的中部下陷的“凹”形体。

进一步地,所述炉体面盖为一体成型耐高温塑料面盖。

进一步地,炉体通迅端子、煲体通讯端子和炉面测温通讯端子为红外通信端子或无线电通信端子。

进一步地,所述电磁炉煲还包括煲压力检测端子,所述煲压力检测端子检测电磁炉煲内压力并通过煲体通讯端子传输,控制电路系统响应炉体通讯端子接收到的电磁炉煲压力信息控制电磁转换线圈盘工作。

进一步地,所述煲盖上还安装有限压阀。

进一步地,所述煲盖上还安装有供电通讯开关。

本实用新型通过电磁炉体及防滑测温支架垫上的温度检测探头,可对温度精确检测,并通过通讯端子将温度信息传输给控制电路系统,以对温度进行精确响应,并可通过中小功率控制电路实现小功率连续加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体结构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测温支架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磁炉煲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凹形炉体面盖与凹形防滑测温支架垫时侧面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小功率控制电路一种实施方式电路原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中小功率控制电路另一种实施方式电路原理图。

图中:10、电磁炉体;11、控制电路系统;111、电源输入滤波电路;112、整流滤波;113、高频振荡电磁转换电路;114、电网电压过零取样电路;115、辅助电源;116、控制电路;117、操作面板电路;118、中小功率控制电路;12、电能量发射线圈;13、电磁转换线圈盘;14、炉体通讯端子;15、控制操作面板;16、散热风扇;17、炉体面盖;

20、测温支架;21、防滑测温支架垫;22、炉面测温通讯端子;23、炉面测温能量接收线圈;24、炉面温度检测探头;

30、电磁炉煲;31、煲体外壳;32、煲胆;33、煲体隔热层;34、煲体电能量接收线圈;35、煲体通讯端子;36、煲温度检测探头;37、煲盖;38、操作面板;39、煲压力检测端子;310、限压阀;311、供电通讯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智能电磁炉,包括电磁炉体10,电磁炉体包括控制电路系统11、电能量发射线圈12、电磁转换线圈盘13、炉体通迅端子14、控制操作面板15、散热风扇16及炉体面盖17。电磁炉体10上方设有测温支架20,包括防滑测温支架垫21、炉面测温通讯端子22、炉面测温电能量接收线圈23、炉面温度检测探头24。本实用新型的炉面温度检测探头24检测被加热体温度并通过炉面测温通讯端子22传输给炉体通讯端子14,控制电路系统11响应炉体通讯端子14接收到的温度信息控制电磁转换线圈盘13工作。电能量发射线圈12与炉面测温电能量接收线圈23能实现电能的无线传输。

优选地实施方式中,在测温支架20上方还包括有电磁炉煲30,电磁炉煲包括煲体外壳31、煲胆32、煲体隔热层33、煲体电能量接收线圈34、煲体通讯端子35、煲温度检测探头36、煲盖37及操作面板38;煲温度检测探头36检测电磁炉煲30内温度并通过煲体通讯端子35传输给炉体通讯端子14,控制电路系统11响应炉体通讯端子14接收到的电磁炉煲温度信息控制电磁转换线圈盘13工作。优选地,电磁炉煲还包括煲压力检测端子39,煲压力检测端子39检测电磁炉煲内压力并通过煲体通讯端子35传输给炉体通讯端子14,控制电路系统响应炉体通讯端子接收到的电磁炉煲压力信息控制电磁转换线圈盘13工作。附图所示实施方式中,煲压力检测端子有两个,分别安装于煲胆32和煲盖27,但两个仅为优选实施方式,生产中对煲压力检测端子的数量不作特别限定,如采用一个或多个煲压力检测端子,不能视为超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此外,在煲盖37上还可安装有限压阀310、供电通讯开关311等元件,其中,电气元件与控制电路系统的通讯方式与检测支架与电磁炉煲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电磁转换线圈盘13外侧绕制数圈线圈构成的电能量发射线圈12内通过一个高频电信号,此高频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外辐射,其会在炉面测温电能量接收线圈23或煲体电能量接收线圈的线圈24上产生电磁感应信号,再通过整流和滤波和稳压,为各自提供其需要工作电压。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通讯端子向控制电路系统传输炉面温度检测探头24、煲温度检测探头36所采集的温度信息,控制系统系统11结合不同温度来实现对智能煲内的温度和压力自动控制。优选地,炉体通迅端子14、煲体通讯端子35和炉面测温通讯端子22为红外通信端子或无线电通信端子,但红外端子及无线电通信端子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采用其它电磁通讯方式,不应视为超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通过测温支架20可以直接精准检测和控制被加热体的温度,以控制温度和压力。本实用新型的电能量发射线圈及接收线圈使得本实用新型可利用电气隔离方法传输电能及检测锅底的温度,可以精确的控制烹炒效果。在智能煲体内同样有电能量接收线圈、温度、压力检测和通讯系统,更加拓展了多功能智能电磁炉煲的功能和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参见图4,炉体面盖17及防滑测温支架垫21为上下匹配安装的中部下陷的“凹”形体。这种结构一是可增大炉煲与加热面的接触面积,加快加热速度,二是在必要时可将本实用新型广泛应用于凹底炒锅等炊具。需要特别指出地是,本实用新型的炉体面盖17可选用本领域常用的微晶板,但优选采用一体耐高温绝缘材料炉体面盖,如耐高温塑料面盖。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方框图,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系统11包括电源输入滤波电路111、整流滤波112、高频振荡电磁转换电路113、电网电压过零取样电路114、辅助电源115、控制电路116、操作面板电路117;电源输入滤波电路与整流滤波电路之间还设有中小功率控制电路118。需要特别指出地是,除中小功率电路外,其它电路均为本领域的成熟技术,此处仅详细揭示中小功率控制电路。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中小功率控制电路一种实施方式,包括依次连接的电容C1及双向可控硅SCR1,电容C1两端并联有放电电阻R2。中小功率控制电路118是在通过电网交流电的过零点时改变对电网的通断来实现中小功率的控制的,即在电网过零时对双向可控硅SCR1的导通与截止来控制电网向后级功率部分提供电能量的多少来实现中小功率控制。图6中,放电电阻R2是电容C1的放电电阻。电容C1在双向可控硅SCR1截止时,使电网能过电容C1向后级提供一个电能量比较小的电能,以便后级在双向可控硅SCR1截止时能正常工作,这样也避免了双向可控硅SCR1导通与截止时对后级产生电流冲击而产生噪声。中小功率控制电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参见图7,该电路与图6所示实施方式的不同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电感L01、电容C1、双向可控硅SCR1,电容C1两端并联有放电电阻R2。本实施方式是通过对双向可控硅SCR1的导通角来控制电网向后级功率部分提供电能量的多少来实现中小功率控制的。其中电感L01是对双向可控硅SCR1导通时电容C1的放电电流进行限制。放电电阻R2是电容C1的放电电阻。电容C1是在双向可控硅SCR1截止时使电网能过电容C1向后级提供一个电能量比较小的电能,以便后级在双向可控硅SCR1截止时能正常工作,避免了双向可控硅SCR1导通时对后级产生电流冲击而产生噪声。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