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用舱式新风洁净功能集成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6288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用舱式新风洁净功能集成空调机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用空气消毒灭菌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空调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气质量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中所周知,在我们生存的地球上各种病毒和细菌每时每刻在侵害着人类。为了除去室内的病原性物质,如细菌、病毒、真菌,一般采用紫外线光对室内空间进行消毒灭菌。紫外线光通常应用于医院的手术室、配药室等。

在手术室中,病人对手术室内的空气清洁要求极为严格。现有技术中,为了在手术室内充入洁净的空气,有效避免手术室内的空气中含有病毒、细菌,因而通常与手术室还配套设置有新风净化装置,该新风净化装置从外界大气中吸收空气,该空气经过新风净化装置内的杀菌消毒装置进行杀菌、消毒处理后,洁净的空气再从手术室的天花板上的出风口吹入手术室,而手术室内的多余空气将通过手术室四周底部排气口排入大气中。然而,虽然医护人员在进入手术室之前也都经过简单地消毒处理,但是随着手术的进行,医护人员的汗液、身体上分离出来的体削都将把医护人员上的细菌、病毒带入手术室内的空气中,从而极易在手术过程中造成病患的感染。由于洁净空气是从手术室顶部的天花板上吹下,且现有技术中为了减少手术室内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对病患的手术切口进行感染,该天花板上的出风口通常是设置在手术室的正上方,且对应病患的手术切口位置;因而在正常手术进行中,当洁净的空气从上往下吹时,洁净的空气极易将医护人员的汗液、身体上分离出来的体削中的病毒、细菌带走并直接作用到病患的手术切口上,增加病患手术切口感染的概率。此外,当经过杀菌、消毒后的洁净的空气通常为常温,洁净的空气进入手术室内后通常在手术室内做布朗运动,使得洁净的空气将很快地散布到手术室内的各个角落,并与原先手术室内的空气混合,原先空气中含有细菌或病毒时通过充入洁净的空气将对手术室内保持无菌的环境作用较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用舱式新风洁净功能集成空调机组,减少手术室内细菌、病毒对病患的手术切口造成的感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医用舱式新风洁净功能集成空调机组,包括设置于平台上的洁净舱,所述洁净舱的两端设置有进风管,所述进风管的进风端连接有新风净化装置;所述洁净舱的顶面上连接有连通至天花板上的通风管的出风管。

其中,所述进风管上连接有进风机,所述进风机的进气口处设置有过滤器。

其中,所述洁净舱包括舱体、盖合在舱体上的舱盖,并在舱体与舱盖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病患的容纳腔;所述舱盖上开设有若干可供手术使用的开口,所述舱盖上还设置有用于封堵或开启该开口的开口封堵装置。

其中,所述开口封堵装置包括开设于舱盖上并沿舱盖的周向设置的滑动槽,所述滑动槽内设置有用于封堵或开启开口的开闭板,所述开闭板可在滑动槽内沿滑动槽的轨迹方向移动。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平台上设置洁净舱,将病患放入洁净舱内,然后洁净的空气通过进风管输入洁净舱内并最终通过出风管排出,有效保证了洁净舱内的空气始终处于无菌的状态,有效降低病患的手术切口被病毒、细菌感染的概率;此外,通过该洁净舱使病患与手术室内的空气、医护人员进行有效隔离,有效避免了手术室内空气中含有的细菌、病毒或者医护人员上携带的细菌、病毒转移至病患的手术切口上,有效降低病患的手术切口被病毒、细菌感染的概率,减少手术室内细菌、病毒对病患的手术切口造成的感染,有利于病患的术后康复。

2、本实用新型中,在进风管上设置进风机,在进风机的进气口处设置过滤器,因而通过进风机可使外部的空气以较快的速度冲入洁净舱内,便于将洁净舱内的空气排出,空气被吹走的速度大于细菌在空气中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有效防止细菌残留在洁净舱内;该进风机采用变频调速风机,通过该变频调速风机可调整流经洁净舱的空气的流速,从而便于将洁净舱内的细菌排出;在进风机的进风口设置过滤器,通过过滤器可对进入洁净舱内的空气进行过滤,提高进入洁净舱内空气的洁净度。

3、本实用新型中,在洁净舱的舱盖上开设有若干可供手术使用的开口,通过舱盖上的开口可方便医护人员对病患进行手术操作;然而,在手术前或者手术后无需对病患进行处理时,因而封闭上述开口,因而舱盖上还设置有用于封堵或开启该开口的开口封堵装置。当需要进行手术操作时,开启该开口封堵装置,医护人员的手或者器具可直接通过舱盖上的开口对病患进行处理,且在此状态下洁净舱内的压强通常高于手术室内,因而只会存在洁净舱内的气体通过开口进入手术室内,手术室内可能含有细菌、病毒的空气无法进入洁净舱内;当手术完毕后,关闭该开口封堵装置,阻断开口与手术室的连通;综上,该洁净舱可有效避免细菌或病毒的侵入,减少手术室内细菌、病毒对病患的手术切口造成的感染,有利于病患的术后康复。

4、本实用新型中,该开口封堵装置包括有滑动槽、开闭板,开闭板可在滑动槽内沿滑动槽的轨迹方向移动,该开口封堵装置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降低;此外,采用上述的开口封堵装置可实现舱盖上开口的快速开启或关闭,提高舱盖上开口的开启、关闭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洁净舱中开闭板关闭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洁净舱中开闭板开启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洁净舱、2-平台、3-出风管、4-进风管、5-天花板、6-进风机、7-风机、8-过滤器、11-舱体、12-容纳腔、13-舱盖、14-内舱壁、15-滑动槽、16-外舱壁、17-开闭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一种医用舱式新风洁净功能集成空调机组,其包括有洁净舱1,该洁净舱1采用卧式洁净舱,该卧式洁净舱主要用于将病患躺卧在洁净舱1内。该洁净舱1设置在手术室的平台2上,而病患将躺在该洁净舱1内。根据该空调机组的使用对象、使用情况不同,该平台2也有所不同,比如在手术时使用,则该平台2可能就是手术台;比如在病房内使用,则该平台2可能就是病床;比如在家里使用,该平台2可能就是家里的椅子、沙发或床。为了便于医护人员对洁净舱1内的病患进行手术操作,因而在洁净舱1上还设置有对应的开口,这些开口可自行开启、闭合(比如采用拉链结构),或者需借助外部装置阻断洁净舱1通过开口与外部连通。该洁净舱1的两端均设置有进风管4,该进风管4与洁净舱1的内部连通,从而可通过进风管4向洁净舱1内充入洁净的空气。该进风管4从平台2上伸出后贴近地面进行布置,并最终接入墙体。该进风管4的进风端连接有新风净化装置,外部空气先通过新风净化装置进行净化之后再进入进风管4内,并输送入洁净舱1内。该新风净化装置通常设置于楼顶,其距离手术室具有一定的距离,可有效避免新风净化装置产生的噪音影响手术室的正常工作、有效工作。该洁净舱1的顶面上连接有出风管3,该出风管3一端连接在洁净舱1的顶面上,该出风管3的另一端通过风机7直接连通至天花板5上,并通过建筑内的风道直接外排或经杀菌、消毒之后再外排。

使用时,天花板5上的风机7工作,因而在负压的作用下经新风净化装置净化后的洁净空气将通过进风管4进入洁净舱1内,使洁净舱1内填充满洁净气体。

通过在平台2上设置洁净舱1,将病患放入洁净舱1内,然后洁净的空气通过进风管4输入洁净舱1内并最终通过出风管3排出,有效保证了洁净舱1内的空气始终处于无菌的状态,有效降低病患的手术切口被病毒、细菌感染的概率;此外,通过该洁净舱1使病患与手术室内的空气、医护人员进行有效隔离,有效避免了手术室内空气中含有的细菌、病毒或者医护人员上携带的细菌、病毒转移至病患的手术切口上,有效降低病患的手术切口被病毒、细菌感染的概率,减少手术室内细菌、病毒对病患的手术切口造成的感染,有利于病患的术后康复。

作为优选,该进风管4上连接有进风机6,该进风机6采用变频调速风机。在进风机6的进气口处设置有过滤器8,空气需先经过过滤器8进行过滤后再经由进风机6进入洁净舱内。

在进风管4上设置进风机6,在进风机6的进气口处设置过滤器8,因而通过进风机6可使外部的空气以较快的速度冲入洁净舱内,便于将洁净舱内的空气排出,空气被吹走的速度大于细菌在空气中做布朗运动的速度,有效防止细菌残留在洁净舱内;该进风机6采用变频调速风机,通过该变频调速风机可调整流经洁净舱的空气的流速,从而便于将洁净舱内的细菌排出;在进风机6的进风口设置过滤器8,通过过滤器8可对进入洁净舱内的空气进行过滤,提高进入洁净舱内空气的洁净度。

由于为了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手术,在洁净舱1上开设有开口;因而,为了避免手术室内的可能含有细菌、病毒的空气进入洁净舱1内,因而还需设置额外的封堵装置对洁净舱1上的开口进行封堵。为此,该洁净舱1包括有舱体11、舱盖13,该舱盖13可盖合在舱体11上,并在舱体11和舱盖13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病患的容纳腔12。该洁净舱1上的开口开设在舱盖13上,且在舱盖13上还设置有用于封堵或开启舱盖13上的开口的开口封堵装置。

在洁净舱1的舱盖13上开设有若干可供手术使用的开口,通过舱盖13上的开口可方便医护人员对病患进行手术操作;然而,在手术前或者手术后无需对病患进行处理时,因而封闭上述开口,因而舱盖13上还设置有用于封堵或开启该开口的开口封堵装置。当需要进行手术操作时,开启该开口封堵装置,医护人员的手或者器具可直接通过舱盖13上的开口对病患进行处理,且在此状态下洁净舱1内的压强通常高于手术室内,因而只会存在洁净舱1内的气体通过开口进入手术室内,手术室内可能含有细菌、病毒的空气无法进入洁净舱1内;当手术完毕后,关闭该开口封堵装置,阻断开口与手术室的连通;综上,该洁净舱1可有效避免细菌或病毒的侵入,减少手术室内细菌、病毒对病患的手术切口造成的感染,有利于病患的术后康复。

作为优选,该开口封堵装置包括开设于舱盖13上的滑动槽15,该滑动槽15沿舱盖13的周向设置。在滑动槽15的作用下,将部分舱盖13分割成位于内侧的内舱壁14、位于外侧的外舱壁16,在内舱壁14与外舱壁16之间存在间距并形成滑动槽15。该滑动槽15内设置有开闭板17,该开闭板17的形状、尺寸与内舱壁14、外舱壁16和滑动槽15的形状、尺寸相适配,且该开闭板17可在滑动槽15内沿滑动槽15的轨迹方向移动,因而通过将开关板移动到不同地方即可实现开启或封堵住舱盖13上的开口。

该开口封堵装置包括有滑动槽15、开闭板17,开闭板17可在滑动槽15内沿滑动槽15的轨迹方向移动,该开口封堵装置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降低;此外,采用上述的开口封堵装置可实现舱盖13上开口的快速开启或关闭,提高舱盖13上开口的开启、关闭的效率。

实施例1

一种医用舱式新风洁净功能集成空调机组,其包括有洁净舱1,该洁净舱1设置在手术室的平台2上,而病患将躺在该洁净舱1内。为了便于医护人员对洁净舱1内的病患进行手术操作,因而在洁净舱1上还设置有对应的开口,这些开口可自行开启、闭合(比如采用拉链结构),或者需借助外部装置阻断洁净舱1通过开口与外部连通。该洁净舱1的两端均设置有进风管4,该进风管4与洁净舱1的内部连通,从而可通过进风管4向洁净舱1内充入洁净的空气。该进风管4从平台2上伸出后贴近地面进行布置,并最终接入墙体。该进风管4的进风端连接有新风净化装置,外部空气先通过新风净化装置进行净化之后再进入进风管4内,并输送入洁净舱1内。该新风净化装置通常设置于楼顶,其距离手术室具有一定的距离,可有效避免新风净化装置产生的噪音影响手术室的正常工作、有效工作。该洁净舱1的顶面上连接有出风管3,该出风管3一端连接在洁净舱1的顶面上,该出风管3的另一端通过风机7直接连通至天花板5上,并通过建筑内的风道直接外排或经杀菌、消毒之后再外排。

实施例2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该进风管4上连接有进风机6,该进风机6采用变频调速风机。在进风机6的进气口处设置有过滤器8,空气需先经过过滤器8进行过滤后再经由进风机6进入洁净舱内。

实施例3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洁净舱1包括有舱体11、舱盖13,该舱盖13可盖合在舱体11上,并在舱体11和舱盖13之间形成用于容纳病患的容纳腔12。该洁净舱1上的开口开设在舱盖13上,且在舱盖13上还设置有用于封堵或开启舱盖13上的开口的开口封堵装置。

实施例4

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该开口封堵装置包括开设于舱盖13上的滑动槽15,该滑动槽15沿舱盖13的周向设置。在滑动槽15的作用下,将部分舱盖13分割成位于内侧的内舱壁14、位于外侧的外舱壁16,在内舱壁14与外舱壁16之间存在间距并形成滑动槽15。该滑动槽15内设置有开闭板17,该开闭板17的形状、尺寸与内舱壁14、外舱壁16和滑动槽15的形状、尺寸相适配,且该开闭板17可在滑动槽15内沿滑动槽15的轨迹方向移动,因而通过将开关板移动到不同地方即可实现开启或封堵住舱盖13上的开口。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