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外双层筒体隔垫支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8949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外双层筒体隔垫支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回转炉上使用的隔热设置,尤其是一种内外双层筒体隔垫支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内外双层筒体常用的连接方式是在两筒体间加连接板焊接,但是这种方式很难保证内外两筒体的同心度,同时也增加了设备安装时的焊接量,另外在内筒体升温时热量通过连接板很快传递到了外筒上,造成外筒体局部受热不均,怎样能够避免内筒体升温时热量传递到外筒上成为长期以来难以解决的技术难题。

鉴于上述原因,现研发出一种内外双层筒体隔垫支座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内外双层筒体隔垫支座装置,安装方便,工作可靠,通过中间的隔热层有效地避免了在内筒体升温时外筒体局部受热不均,能够有效地避免内筒体升温时热量传递到外筒上的问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

本实用新型为了实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外双层筒体隔垫支座装置,是由:外筒体、凸缘、上凹槽、内筒体、下通孔、固定块、螺栓、隔热支座、隔热上支架、上支架凸缘、内卡条、隔热下支架、隔热层构成;外筒体与内筒体之间均匀分布至少十个隔热支座,外筒体内周设置环形的凸缘,凸缘的两侧设置环形的上凹槽,内筒体上对应隔垫支座所在位置设置下通孔,下通孔内设置固定块,螺栓与固定块上的螺纹孔对应螺接,隔热上支架呈倒U形,隔热上支架上方两端设置上支架凸缘,隔热上支架两端的上支架凸缘与环形的凸缘两侧的上凹槽对应卡合,隔热上支架的U形口内侧相向设置内卡条,隔热下支架呈工字形,工字形隔热下支架的上部位于隔热上支架的U形口内,所述螺栓末端与隔热下支架底面中部预留的螺纹孔对应螺接,隔热上支架与隔热下支架之间的空腔内设置由隔热材料构成的隔热层。

所述的隔热下支架底面设置底凹槽,固定块设置于底凹槽和下通孔构成的空间内。

所述底凹槽和下通孔均为矩形。

所述的工字形隔热下支架上部水平板面的宽度小于下部水平板面的宽度,中部竖直部分的宽度等于或小于固定块的宽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安装方便,工作可靠,通过中间的隔热层有效地避免了在内筒体升温时外筒体局部受热不均,能够有效地避免内筒体升温时热量传递到外筒上的问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设计合理,生产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效果理想,适合普遍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总装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隔热支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A向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3中:外筒体1、凸缘11、上凹槽12、内筒体2、下通孔21、固定块22、螺栓23、隔热支座3、隔热上支架31、上支架凸缘32、内卡条33、隔热下支架34、隔热层3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外筒体1与内筒体2之间均匀分布至少十个隔热支座3,外筒体1内周设置环形的凸缘11,凸缘11的两侧设置环形的上凹槽12,内筒体2上对应隔垫支座3所在位置设置下通孔21,下通孔21内设置固定块22,螺栓23与固定块22上的螺纹孔对应螺接,隔热上支架31呈倒U形,隔热上支架31上方两端设置上支架凸缘32,隔热上支架31两端的上支架凸缘32与环形的凸缘11两侧的上凹槽12对应卡合,隔热上支架31的U形口内侧相向设置内卡条33,隔热下支架34呈工字形,工字形隔热下支架34的上部位于隔热上支架31的U形口内,所述螺栓23末端与隔热下支架34底面中部预留的螺纹孔对应螺接,隔热上支架31与隔热下支架34之间的空腔内设置由隔热材料构成的隔热层35。

所述的隔热下支架34底面设置底凹槽,固定块22设置于底凹槽和下通孔21构成的空间内。

所述底凹槽和下通孔21均为矩形。

所述的工字形隔热下支架34上部水平板面的宽度小于下部水平板面的宽度,中部竖直部分的宽度等于或小于固定块22的宽度。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