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抽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36097阅读:1302来源:国知局
一种抽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厨用电器,特别涉及一种抽油烟机。



背景技术:

伴随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对抽油烟机的噪音与难清洗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现市面上抽油烟机的工作原理一般都是采用电机加风轮的形式,通过电机驱动风轮转动产生气流,从而将油烟抽走;现有的结构普遍有以下两种,一种是一个电机搭配一个风轮,另一种是两个电机搭配两个风轮,无论是采用哪种方法,当抽油烟机使用了一定的时间之后,都会存在以下问题,1、油垢越来越多的积在风轮上,风轮转动不平衡,导致噪音与震动声变大;2、电机的负载变大,风量会相对的变小,工作效率变低,耗电量增加;3、油垢长期积累在叶片上,导致非常难清洗;4、如果长期不清理油垢可能会导致火灾。中国专利文献号CN202048608U于2011年11月23日公开了一种抽油烟机,具体公开了包括机壳、风道外壳箱和风机,风机包括蜗壳、风轮和电机;所述风道外壳箱包括前板、后板和侧板,机壳顶部有油烟进口,油烟进口与风道箱外壳连通;还包括一隔板、一顶盖板和一座板;所述顶盖板上有出油烟口,顶盖板与后板和侧板固定连接;所述隔板上有导油烟口,隔板与两侧板固定连接,顶部与顶盖板固定连接,下部与进油烟口的前侧的机壳顶板固定连接;隔板、后板、侧板和顶盖板构成导烟腔;前板与二个侧板构成的前开口可拆卸连接,前板与顶盖板和侧板的端面贴合;前板、隔板、侧板、机壳的顶板和顶盖板构成风机的安装腔;导烟腔与安装腔通过隔板上的导油烟口连通,顶盖板上的出油烟口与安装腔连通;电机固定在座板上,蜗壳固定隔板上,蜗壳的进气口与导油烟口相对,蜗壳的出气口与顶盖板上有出油烟口连接;座板与蜗壳可拆卸连接。该结构的抽油烟机的抽油烟方式就是使用电机和风轮,因此存在上述问题,所以有必要做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噪音和震动小,风量大、效率高、易清洗的抽油烟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抽油烟机,包括机壳,机壳内设置有导烟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压缩机和空气放大器;所述空气放大器设置于导烟组件上,且空气放大器内设有相互连通的排烟通道和空气喷嘴,空气压缩机的出风端通过空气喷嘴连通排烟通道;排烟通道的进风端连通导烟组件的进风端,出风端连通导烟组件的出风端。

所述空气放大器上设有环形的空气通道,空气压缩机的出风端连通空气通道,空气通道通过空气喷嘴连通排烟通道,空气喷嘴为排烟通道与空气通道之间的环形间隙或一个以上通孔。

所述空气放大器包括上放大壳体和下放大壳体,下放大壳体嵌入上放大壳体中,且彼此的中通结构共同形成所述的排烟通道,排烟通道与空气通道之间通过套筒相互隔开,该套筒端部与下放大壳体端面之间形成所述空气喷嘴。

所述空气放大器上设有压缩空气接口,该压缩空气接口连通空气通道。

所述导烟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导烟罩和导烟管,空气放大器固定于导烟罩或导烟管上。

所述空气压缩机设置于机壳内;或者,所述空气压缩机外置式设置,其出风端通过管体连通空气放大器上的空气喷嘴。

本实用新型的抽油烟机取消了传统的电机和风轮结构,取而代之的是空气压缩机和空气放大器,只需要用少量的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带动周围的空气流动形成高压和高速气流,且该流量可达到耗气量的50倍,可见,本结构不但结构简单易用、成本低、风量大,而且取消了电机工作能大大降低噪音,抽油烟效率更高,取消了风轮能容易清洗;此外,空气压缩机与空气放大器只需通过一管体连接即可,因此,空气压缩机既可设置于机壳内,也可外置式设置,外置的空气压缩机可摆放于任意位置,而且能大大减轻机壳受到的重量,方便安装,再有,由于空气压缩机可与机壳分离,所以机壳上不存在高压,使用更加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工作状态截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空气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上放大壳体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上放大壳体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的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图3,本抽油烟机包括机壳1、空气压缩机2和空气放大器3,机壳1内设置有导烟组件,空气放大器3固定于导烟组件内,且空气放大器3内设有相互连通的排烟通道a和空气喷嘴b,空气压缩机2的出风端通过空气喷嘴b连通排烟通道a;排烟通道a的进风端连通导烟组件的进风端,出风端连通导烟组件的出风端。本结构可将空气压缩机2输出的空气通过空气放大器3进入导烟组件内,流动的压缩空气快速从导烟组件内流走,使炉灶8上方形成负压,从而将油烟抽走;由于取消了传统结构中的电机和风轮,替换成排烟通道a和空气喷嘴b,因此能有效的降低噪音和震动,而且风量更大,效率更高,更容易清洗。

进一步说,空气放大器3上设有环形的空气通道4.1,空气压缩机2的出风端连通空气通道4.1,空气通道4.1通过空气喷嘴b连通排烟通道a,空气喷嘴b为排烟通道a与空气通道4.1之间的环形间隙,压缩空气以喷射的方式进入排烟通道a。

进一步说,空气放大器3包括上放大壳体4和下放大壳体5,下放大壳体5嵌入上放大壳体4底部,且彼此的中通结构共同形成所述的排烟通道a,排烟通道a与空气通道4.1之间通过套筒4.2相互隔开,该套筒4.2端部与下放大壳体5端面之间有间距,形成所述空气喷嘴b。

进一步说,空气放大器3上设有压缩空气接口4.3,该压缩空气接口4.3连通空气通道4.1,压缩空气接口4.3可方便连接管体c实现与空气压缩机相连接。

进一步说,空气通道4.1、套筒4.2和压缩空气接口4.3分别由上放大壳体4一体加工成型。

进一步说,导烟组件包括相互连接的导烟罩6和导烟管7,导烟罩6插接于导烟管7上,空气放大器3固定于导烟罩6上。

进一步说,空气压缩机2设置于机壳1内,使空气压缩机2和空气放大器3的连接更方便,整机更美观。

具体工作原理:

参见图1和图2(图中实线箭头为压缩空气,中心线箭头为油烟),空气压缩机2通电工作,其所产生的压缩空气经输送进入环形的空气通道4.1,随后由环形的空气喷嘴b高速射出形成高速气流,这股初级气流吸附在上放大壳体4内壁轮廓的表面,并在导烟组件的进风端(炉灶8上方)形成负压区,因而周围大量的空气(油烟)会被吸入,初级气流和周围气流汇合后形成高速、高容量的气流从空气放大器3流出,高速气流通过“柯恩达效应”带动导烟组件内的空气向导烟组件的出风端高速泻出;根据流体力学的基本原理(附壁效应Coada Effects),只需要用少量压缩空气作为动力源,带动周围空气流动形成高压和高速气流,流量可达到耗气量的50倍。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4,本抽油烟机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空气喷嘴b为排烟通道a与空气通道4.1之间的一个以上通孔;具体是,套筒4.2端部环形分布有一处以上缺口4.4,上放大壳体4与下放大壳体5装配时,下放大壳体5的端面封闭缺口4.4的开口侧,从而形成连通空气通道4.1和排烟通道a的通孔,其面积较小,可射出压缩空气实现抽油烟的功能。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分析说明。

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5,本抽油烟机不同于第一实施例之处在于:空气压缩机2外置式设置,其设置于炉灶8下方;空气压缩机2的出风端通过管体c连通空气放大器3上的空气喷嘴b。本实施例可有效降低因空气压缩机2产生的噪音和震动,而且即可的整体重量大大减轻,安装更加方便,由于空气压缩机2不再设置于机壳上,所以机壳不存在高压电,有效避免了触点事故的发生。

空气压缩机2除设置于炉灶8下方外,还可以设置于炉灶8上,甚至更远的位置,以适应不同的使用环境和使用需求。

其他未述部分同第一实施例,这里不再分析说明。

上述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