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冷源辅助除湿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11850阅读:101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冷源辅助除湿制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除湿制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冷源辅助除湿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各大城市的中高档公寓、写字楼数量激增,导致能源的供给日益紧张。其中,空调能耗占整个建筑能耗的一半以上,然而目前的空调系统主要依靠电力驱动,从而造成了城市供电短缺。

现在很多建筑中存在的空调系统都是需要外部冷热源提前运行,再对空调系统中的换热装置提供冷热源,但是,有时温度变化剧烈,常常会遇见突然有短短几天的温度特别高需要打开空调,之后温度又下降,在这样的急剧变化的天气中,如果将外部冷热源运行后进行制冷制热会产生巨大的金钱花费,经济性不好。

因此,本申请人致力于提供一种双冷源辅助除湿制冷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冷源辅助除湿制冷装置,能够无论在急剧变化的天气中还是变化平稳的天气中进行制冷除湿,都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双冷源辅助除湿制冷装置,包括:送风管道,所述送风管道的两端分别开有新风入口与新风出口;设置于所述送风管道外部的排风管道,所述排风管道的两端分别开有排风入口与排风出口;设置于所述送风管道内的换热装置;还包括:备用换热装置,所述备用换热装置分为位于所述送风管道内的送风区域与位于所述排风管道内的排风区域;所述送风区域内沿着送风方向依次设有蒸发器与第一冷凝器,所述蒸发器与第一冷凝器串联,所述蒸发器与第一冷凝器之间设有第一冷媒切换阀,所述送风方向为所述新风入口指向新风出口的方向;所述排风区域内设有第二冷凝器,所述蒸发器与第二冷凝器串联,所述蒸发器与第二冷凝器之间设有第二冷媒切换阀;当备用换热装置处于第一预设状态运行工况时,第一冷媒切换阀打开,第二冷媒切换阀关闭,此时,新风依次经过新风入口、蒸发器、第一冷凝器和新风出口,排风依次经过排风入口和排风出口;当备用换热装置处于第二预设状态运行工况时,第一冷媒切换阀关闭,第二冷媒切换阀打开,此时,新风依次经过新风入口、蒸发器和新风出口,排风依次经过排风入口、第二冷凝器和排风出口;当备用换热装置处于第三预设状态运行工况时,第一冷媒切换阀关闭,第二冷媒切换阀关闭,此时,新风依次经过新风入口、换热装置和新风出口,排风依次经过排风入口和排风出口。

优选地,所述新风入口与所述换热装置之间设有一个贯穿所述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的热回收转轮。

优选地,所述热回收转轮与新风入口之间设有一新风风机,所述新风风机位于所述送风管道内;所述热回收转轮与排风出口之间设有一排风风机,所述排风风机位于所述排风管道内。

优选地,所述新风风机与新风入口之间设有粗效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备用换热装置与新风出口之间设有高效过滤器。

优选地,所述高效过滤器与所述备用换热装置之间设有静电除尘器。

优选地,所述高效过滤器与新风出口之间设有加湿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双冷源辅助除湿制冷装置,能够带来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送风管道内设置备用换热装置,能够无论在急剧变化的天气中还是变化平稳的天气中进行制冷除湿,都具有较好的经济性和舒适性。在遇到急剧变化的天气时,通过切换换热装置和备用换热装置进行除湿制冷,相较于运行外部冷热源后再运行换热装置,能够节约能源,从而经济性更好。

2、本实用新型中的备用换热装置中,将备用换热装置分为两层,送风区域设有串联的蒸发器与第一冷凝器,能够在过渡季节起到除湿的作用,且因为蒸发器与第一冷凝器形成回路,冷热相互平衡,由于过渡季节的温度都是相对舒适的,整个换热过程中不会降低新风的温度,保证了进入室内温度的舒适性。由于在排风区域设有第二冷凝器,当天气突然高温时,蒸发器与第二冷凝器形成回路,蒸发器对进入室内的新风进行降温处理,而从室内出来的排风在第二冷凝器处带走第二冷凝器的热量,提高蒸发器的运行效率。

3、本实用新型在换热装置与新风入口之间设有贯穿所述送风管道和排风管道的热回收转轮,由于经过第二冷凝器加热的排气的温度依旧低于室外温度,所以当排风进入排风管道中的部分热回收转轮会发生热回收,进而使得位于送风管道的部分热回收转轮会对新风进行预冷,从而提高了制冷效率。

4、本实用新型中在新风风机与新风入口之间设有粗效过滤器,这样的做法可以过滤掉新风中的大颗粒尘埃,防止其进入后续设备中造成积灰,进而影响制冷除湿的效率。

5、本实用新型在备用换热装置与新风出口之间设有高效过滤器,这样的做法能够去除新风中0.5um以下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和有害颗粒物。

6、本实用新型在高效过滤器与备用换热装置之间设置静电除尘器,静电除尘器可以先对新风进行除尘后再通入高效过滤器中,进而排入室内的新风的有害颗粒物的含量相较于只设置高效过滤器时大大降低。

7、本实用新型在高效过滤器与新风出口之间设有加湿器,可以对新风进行适当的加湿处理,避免经过制冷除湿后的新风的湿度低,提高舒适度。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双冷源辅助除湿制冷装置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双冷源辅助除湿制冷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备用换热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送风管道,1a-新风入口,1b-新风出口,2-排风管道,2a-排风入口,2b-排风出口,3-换热装置,4-备用换热装置,4a-蒸发器,4b-第一冷凝器,4c-第二冷凝器,4d-第一冷媒切换阀,4e-第二冷媒切换阀,4f-隔板,5-新风风机,6-排风风机,7-热回收转轮,8-粗效过滤器,9-静电除尘器,10-高效过滤器,11-加湿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

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实施例1】

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双冷源辅助除湿制冷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两端设有新风入口与新风出口的送风管道、两端设有排风入口与排风出口的排风管道、设置于送风管道内的换热装置和贯穿设置于送风管道与排风管道中的备用换热装置,其中,排风管道设置与送风管道的下方,且本实施例中的换热装置为换热盘管,换热装置设置于备用换热装置与新风入口之间。

具体的,备用换热装置分为两个区域,位于送风管道内的送风区域和位于排风管道内的排风区域,且送风区域内设有蒸发器与第一冷凝器,且蒸发器与第一冷凝器沿着新风入口指向新风出口的方向依次设置。其中,蒸发器与第一冷凝器串联连接且之间设有第一冷媒切换阀,用以控制蒸发器与第一冷凝器的运行或者停止。当排风区域内设有第二冷凝器,该第二冷凝器与送风区域内蒸发器串联连接且之间设有第二冷媒切换阀,用于控制蒸发器与第二冷凝器的运行或者停止。

本实施例的工作状态如下:

当天气处于过渡季节,温度相对适宜但是湿度较高时,换热装置关闭,此时需要定温除湿,备用换热装置处于第一预设运行工况,第一冷媒切换阀打开,第二冷媒切换阀关闭,此时,送风区域内的蒸发器与第一冷凝器同时运作,蒸发器先对新风进行降温除湿后再通过第一冷凝器进行回温,由于蒸发器与第一冷凝器直接串联成回路,所以过程中不会有热量损耗,进而可以使得经过第一冷凝器升温的新风回到室外的温度,进而保证进入室内的新风具有合适的湿度的前提下具有舒适的温度。

当天气处于突然升温的季节时,温度突然骤升,换热装置关闭,此时需要在高温下制冷,备用换热装置处于第二运行工况,第一冷媒切换阀关闭,第二冷媒切换阀打开,此时,送风区域的蒸发器和排风区域的第二冷凝器同时运作,蒸发器对进入室内的新风进行降温,保证通入室内的新风具有舒适的温度,排风区域的第二冷凝器对从室内外排的排风进行冷凝热回收,进而提高了蒸发器的运行效率。

当天气处于长期高温或者长期低温的季节时,换热装置启动,备用换热装置处于第三预设运行工况,第一冷媒切换阀关闭,第二冷媒切换阀关闭,此时长时间使用换热装置经济性更好。

【实施例2】

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双冷源辅助除湿制冷装置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包括:两端设有新风入口1a与新风出口1b的送风管道1、两端设有排风入口2a与排风出口2b的排风管道2、设置于送风管道1内的换热装置3、贯穿设置于送风管道1与排风管道2中的备用换热装置4、设置于新风入口1a与换热装置3之间贯穿送风管道1与排风管道2的热回收转轮7、设置于热回收转轮7与新风入口1a之间的新风风机5和设置于热回收转轮7与排风出口2b之间的排风风机6,其中,排风管道2设置与送风管道1的下方,且本实施例中的换热装置3为换热盘管,换热装置3设置于备用换热装置4与热回收转轮7之间。

如图2所示,备用换热装置4被隔板4f分为两个区域,位于送风管道1内的送风区域和位于排风管道2内的排风区域,且送风区域内设有蒸发器4a与第一冷凝器4b,且蒸发器4a与第一冷凝器4b沿着新风入口1a指向新风出口1b的方向依次设置。其中,蒸发器4a与第一冷凝器4b串联连接且之间设有第一冷媒切换阀4d,用以控制蒸发器4a与第一冷凝器4b的运行或者停止。当排风区域内设有第二冷凝器4c,该第二冷凝器4c与送风区域内蒸发器4a串联连接且之间设有第二冷媒切换阀4e,用于控制蒸发器4a与第二冷凝器4c的运行或者停止。

如图1所示,当天气处于突然升温的季节时,温度突然骤升,换热装置3关闭,备用换热装置4处于第二预设运行工况,第一冷媒切换阀4d关闭,第二冷媒切换阀4e打开,此时,送风区域的蒸发器4a和排风区域的第二冷凝器4c同时运作,蒸发器4a对进入室内的新风进行降温,保证通入室内的新风具有舒适的温度,排风区域的第二冷凝器4c对从室内外排的排风进行冷凝热回收,由于经过第二冷凝器4c加热的排风的温度依旧低于室外温度,所以当排风进入排风管道2中的部分热回收转轮7会发生热回收,进而使得位于送风管道1的部分热回收转轮7会对新风进行预冷,从而提高了制冷效率。

如图1所示,具体的,新风入口1a与新风风机5之间设有粗效过滤器8,在备用换热装置4与新风出口1b之间沿着新风入口1a指向新风出口1b的方向依次设有静电除尘器9与高效过滤器10,通过在送风管道1的最前方设有粗效过滤器8,先对新风进行一次除尘,过滤掉新风中的大颗粒尘埃,防止其进入后续设备中造成积灰,进而影响后续设备的工作效率,在备用换热装置4与新风出口1b之间依次设有静电除尘器9与高效过滤器10能够对经过备用换热装置4处理过的新风进行再次除尘处理,能够减少通入室内的新风的0.5um以下的颗粒灰尘及各种悬浮物和有害颗粒物。

如图1所示,具体的,高效过滤器10与新风出口1b之间设置有加湿器11,当经过备用换热装置4除湿后湿度过低时,对新风进行加湿,使得进入室内的新风具有舒适的湿度。

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排风管道2可以设置于送风管道1上方;换热装置3也可以设置在备用换热装置4与新风出口1b之间,此处不在赘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