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净化层流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6414阅读:511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净化层流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净化层流罩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新型净化层流罩。



背景技术:

为在洁净室中获得局部更高级别的净化效果,通常采用层流罩来实现,而现有的层流罩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无法控制其风机功率,也无法对净化后的空气质量信息和空气流量信息进行统计。由于层流罩净化的效率高低在于层流罩的过滤器,过滤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均会由于沾染灰尘或杂质,产生一定的阻力,使得净化效率和效果降低,现有层流罩没有一种能针对净化过滤器阻力的检测装置,无法对净化的效果进行判断。

专利申请号:201510870243.5公开了一种稳定的移动式层流罩,其包括风机、过滤器、风机箱体以及过滤器箱体,风机容纳在风机箱体中,过滤器容纳在过滤器箱体中,在风机箱体的底部形成有脚轮,风机的出口通过导风管与位于风机箱体上方的过滤器箱体的入口连接,风机通过缓冲构件与风机箱体的底部连接,缓冲构件包括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在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的中部形成有相对应的通气通孔,第一缓冲板固定在风机箱体的底部,第一缓冲板与第二缓冲板之间通过泡沫橡胶柱连接,第二缓冲板与风机连接。

上述专利仅仅提供普通的空气净化结构,无法针对空气净化的流量信息、空气质量信息和过滤器的阻力进行检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净化层流罩,本申请能实时检测净化后的空气流量和空气质量,并针对风机过滤器进行阻力检测,实时反馈检测的数据信息,避免传统无法对净化效率和效果进行判断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新型净化层流罩,包括罩体,所述罩体顶部设有吸风口,所述罩体内设有与吸风口相连的吸风管和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两侧设有挡板,挡板下方设有用于装载液体或灰尘的凹槽,所述离心风机下方设有间隔层,间隔层下方设有风机过滤器,所述风机过滤器包括预过滤网、HEPA滤网、活性炭过滤网和碳纤维过滤网,所述罩体下方还设有出风口,在出风口位置还安装有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空气流量检测装置、过滤器阻力检测装置、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和红外传感器。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罩体内还设有无线通信装置、声光报警装置和显示装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吸风口和出风口的缝隙分别通过密封硅胶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中,碳纤维过滤网上还设有纳米光触媒薄膜层,与纳米光触媒薄膜层对应的罩体侧边还设有紫外灯。

本实用新型包括预过滤网、HEPA滤网、活性炭过滤网和碳纤维过滤网,过滤效果好,吸入的空气经过多层过滤后,其内的杂质和灰尘粘在滤网上,久而久之,滤网的过滤效果则缓慢变差。本实用新型设有过滤器阻力检测装置,对于过滤器上的灰尘和杂质产生的阻力进行检测,有利于及时获取过滤器上的障碍物积聚情况,便于后期维护。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能实时检测净化的空气流量和空气质量,检测过滤器的阻力,并对净化效果和效率进行判断,有利于掌控净化数据信息;

(2)风机过滤器设有多层过滤网,净化效果好;

(3)设有纳米光触媒薄膜层和紫外灯,有利于对空气中的病菌进行清除,其净化效果好;

(4)设有声光报警模块和显示模块,其智能化程度高,有利于远程监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罩体,11-吸风口,12-吸风管,13-离心风机,14-挡板,15-凹槽,16-风机过滤器,17-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净化层流罩,包括罩体10,所述罩体10顶部设有吸风口11,所述罩体10内设有与吸风口11相连的吸风管12和离心风机13,所述离心风机13两侧设有挡板14,挡板14下方设有用于装载液体或灰尘的凹槽15,所述离心风机13下方设有间隔层,间隔层下方设有风机过滤器16,所述风机过滤器16包括预过滤网、HEPA滤网、活性炭过滤网和碳纤维过滤网,所述罩体10下方还设有出风口17,在出风口17位置还安装有数据采集单元,所述数据采集单元包括空气流量检测装置、过滤器阻力检测装置、空气质量检测装置和红外传感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预过滤网、HEPA滤网、活性炭过滤网和碳纤维过滤网,过滤效果好,吸入的空气经过多层过滤后,其内的杂质和灰尘粘在滤网上,久而久之,滤网的过滤效果则缓慢变差。本实用新型设有过滤器阻力检测装置,对于过滤器上的灰尘和杂质产生的阻力进行检测,有利于及时获取过滤器上的障碍物积聚情况,便于后期维护。

在本实用新型中,罩体的吸风口11和出风口17的缝隙通过密封硅胶密封,密封性能好。

在本实用新型中,碳纤维过滤网上还设有纳米光触媒薄膜层,与纳米光触媒薄膜层对应的罩体侧边还设有紫外灯。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