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可拆卸支撑装置的柔性风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6640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可拆卸支撑装置的柔性风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通风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可拆卸支撑装置的柔性风管。



背景技术:

在室内空调系统中,空调的出风通常是通过风管系统来传输的,现有的空调风管大都为金属或塑料制成的刚性风管。近年来在空调系统中出现纤维织物风管,简称布风管,纤维织物风管系统相对金属等风管系统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便于清洗及制作成本低的优点。但在实际使用中,纤维织物风管由于依靠静压保持形态,所以在不通风的情况下通常不是规则形状,同时在通风的瞬间,由于形状的瞬间变化,通常会伴随噪音和巨大的震动,严重影响了风管的使用和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可拆卸支撑装置的柔性风管,能够保持柔性风管外形,方便拆卸。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可拆卸支撑装置的柔性风管,包括:

管体;

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为与所述管体形状适配的闭合环形,所述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所设位置风管为充盈状态;

柔性带状物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设于所述管体与所述支撑装置的相对处,且所述连接件系紧固定连接所述管体和所述支撑装置。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件为魔术贴、布条、搭扣带或收紧带。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撑装置设于所述管体外表面。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连接件采用缝制于所述管体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支撑装置的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有可拆卸支撑装置的柔性风管,包括:

管体;

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为与所述管体形状适配的闭合环形,所述支撑装置用于支撑所设位置风管为充盈状态;

卡座,所述卡座设于所述管体与所述支撑装置的相对处,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卡座卡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卡座沿所述管体的外表面周向间隔设置四个。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卡座上设有一凹槽,所述支撑装置至少部分固定于所述凹槽内。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卡座为橡胶卡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带有可拆卸支撑装置的柔性风管,设置支撑装置和固定该支撑装置的连接件或卡座,能够保持柔性风管外形,方便拆卸支撑结构,从而对柔性风管进行清洗和维修。

(2)将支撑装置设于管体外表面上,便于对支撑装置进行拆卸维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连接件的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卡座的截面图。

图中:1-管体,2-支撑装置,30-连接件,31-卡座,3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带有可拆卸支撑装置的柔性风管,包括管体1和支撑装置2,支撑装置2为与管体1形状适配的闭合环状结构,优选的,支撑装置2的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该支撑装置2用于支撑所设位置风管为充盈状态,且该支撑装置2可设于管体1内外表面,优选的,支撑装置2设于管体1内表面,具有美观的效果,且支撑管体1具有良好的支撑效果,支撑装置2设于管体1外表面,主要便于拆卸该支撑装置2。

还包括设有多个的柔性带状物的连接件30,连接件30设于管体1与所述支撑装置2的相对处,优选的,连接件30设有四个,该连接件30固定于管体1上,优选的,连接件30采用缝制或胶粘合固定于管体1上,且该连接件30系紧固定连接管体1和支撑装置2,优选的,连接件30为魔术贴、布条、搭扣带或收紧带,可以通过简单的捆绑和贴合完成对支撑装置2的固定和拆卸,便于对柔性风管的清洗和维修,也能对支撑装置3进行更换维修。

参见图1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带有可拆卸支撑装置的柔性风管,包括管体1和支撑装置2,支撑装置2为与管体1形状适配的闭合环状结构,优选的,支撑装置2的截面为圆形、椭圆形或矩形,该支撑装置2用于支撑所设位置风管为充盈状态,且该支撑装置2可设于管体1内外表面,优选的,该支撑装置2设于管体1外表面,便于拆卸该支撑装置2。

还包括设有多个卡座31,优选的,卡座31沿管体1的外表面周向间隔设置四个,且卡座31位橡胶卡座,该卡座31设于管体1与支撑装置2的相对处,优选的,卡座31采用缝制或胶粘合固定于管体1上,该支撑装置2与卡座31卡接,该卡座31上设有一凹槽32,支撑装置2至少部分固定于凹槽32内,且支撑装置2设于凹槽32内的截面面积大于设于凹槽32外的截面面积,采用该种卡座31便于对支撑装置2的拆卸,方便柔性风管的清洗和维修,也能对支撑装置2进行更换维修。

本实用新型不仅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具有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