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3669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器结构的改进。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空调机构主要通过传动机构带动导风板运转用于确保大角度送风,受材料热胀冷缩影响,结构件之间会预留一定的装配间隙,特别是导风板,由于其处于出风口位置,且长度大,制热膨胀厉害,这就导致其与连杆之间的预留间隙需要足够大,才能确保在热变形情况下其运转顺畅,但是遇到制冷工况,材料收缩,左右间隙大会出现导风板左右晃动厉害或脱落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空调器导风板存在的摆动过程中稳定性差容易脱落的问题。

为达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所提出的空调器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空调器,包括有导风板、连杆和电机,还包括用于防止导风板脱落的防脱组件,所述防脱组件包括第一防脱组件和第二防脱件,所述导风板的一端通过第一防脱件与所述连杆转动连接,所述导风板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二防脱件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包括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防脱件包括用于和连杆装配的第一安装部和用于和导风板装配的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间形成有用于卡装导风板的卡槽,所述导风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安装部包括装配部和从所述装配部上沿装配部长度方向延伸形成的悬臂,所述悬臂的外部轮廓面与所述装配部的外部轮廓面在同一圆周面上,在所述悬臂上设置有插扣,所述悬臂与所述装配部间存在有轴向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插扣包括导向段和装配段,所述导向段为锥形,所述装配段为柱形,所述装配段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孔的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装配部与导风板转动区域对应段的弧长长度大于装配部其余段的弧长长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部为环形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开设有螺纹孔,连杆插装在安装筒上且通过螺钉拧入到螺纹孔内与所述安装筒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防脱件包括用于和电机传动连接的传动部和用于装配导风板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外轮廓为多边形,所述导风板上设置有和外轮廓形状配合的装配孔。

进一步的,从所述安装部上沿所述安装部长度方向延伸形成有悬杆,悬杆上设置有挡扣,所述悬杆与所述安装部间存在有轴向间隙。

进一步的,所述挡扣包括导引段和定位段,所述档扣至少设置1个,所述导引段的具有倾斜面,所述定位端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多边形孔的最小内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部包括有连接挡片,所述连接挡片与所述插扣间形成卡槽。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部为传动齿轮,所述电机上设置有电机啮合齿轮,所述电机啮合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

本实用新型存在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有防脱组件,在导风板与连杆连接端通过第一防脱件连接,在导风板和电机之间通过第一防脱件连接,通过第一防脱件和第二防脱件的组合可有效的避免导风板在运行的过程中发生脱落的问题的产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器的结构分解图;

图2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的B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导风板与连杆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C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导风板与电机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D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防脱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防脱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第二防脱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空调器的实施例,参照图1-图10所示,包括有导风板1、连杆2和电机3,还包括用于防止导风板脱落的防脱组件。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防脱组件包括第一防脱组件4和第二防脱件5,导风板1的其中一端通过第一防脱件4与连杆2转动连接,导风板1可在第一防脱件4上沿一定角度范围的区域来回摆动,实现导风板1的导风,在导风板1另一端则通过所述第二防脱件5与所述电机3传动连接。电机3转动传递动力给第二防脱件5,第二防脱件5可带动与其配合的导风板1转动,实现电机3与导风板1之间的传动,第一防脱件4和第二防脱件5可以用于防止导风板1在转动过程中脱落。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防脱件4包括用于和连杆2装配的第一安装部42和用于和导风板1装配的第二安装部41,第一安装部42和第二安装部41间形成有用于卡装导风板1的卡槽,优选的,所述第一安装部42为环形安装筒,所述安装筒内开设有螺纹孔,连杆插装在安装筒上且通过螺栓拧入到螺纹孔内与所述安装筒固定连接。

所述导风板1上设置有安装孔11,所述第二安装部41包括装配部411和从所述装配部411上沿装配部411长度方向延伸形成的悬臂412,所述悬臂412的外部轮廓面与所述装配部411的外部轮廓面在同一圆周面上,与装配部411的外部轮廓面平齐,在所述悬臂412上设置有插扣6,在悬臂412与所述装配部411间存在有轴向间隙。在悬臂412和装配部411间设有轴向间隙可确保在装配过程中的插扣6受到轴向作用力时可通过压缩悬臂412向轴向方向运动产生压缩变形,使导风板1装入满足装配需求,在压力消失后可自动恢复形变,同时通过插扣6将导风板1定位。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装配部411外部轮廓为带有缺口的圆,所述插扣6包括导向段61和装配段62,所述导向段61为锥形,所述装配段62为柱形,导向段61也可以为弧形,其对应的弧形面的高度沿导风板1插入方向不断增大,插扣6至少设置1个,当然,可根据需求设置多个,在此不做具体限制,插扣6和安装筒之间形成卡槽,所述装配段411的外径大于所述安装孔11的内径。

所述装配部411与导风板1转动区域对应段的弧长长度大于装配部411其余段的弧长长度。导风板1在电机驱动下在一定角度范围的区域内来回摆动,即对于装配部411的承载面为与导风板1转动区域对应的部分位置,与导风板1转动区域对应的装配部411的弧长长度大于其余装配部411的弧长长度可以满足导风板1的承重、磨损需求。具体导风板1装配时,在导风板1上开设有安装孔11,将导风板1的安装孔11与悬臂412位置对应,使导风板1沿插扣6的导向段61插入,在导向段61的导入作用下导风板1进入到装配段62,由于装配段62外径大于安装孔11内径,继续施加力装配导风板1会使导风板1施加轴向压力给悬臂412,此时悬臂412由于和装配部62之间有轴向间隙,则可使悬臂412在轴向方向产生压缩变形,此时,导风板1则从插扣6上脱落下来,进入到卡槽内,实现装配,由于导风板1只能在卡槽的一定长度范围和一定转动区域转动,确保了导风板1转动的稳定性。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的装配部411外部轮廓为带有缺口的圆柱形,安装孔11为圆轴孔。

进一步的,第二防脱件5包括用于和电机3传动连接的传动部51和用于装配导风板1的安装部52,所述传动部51为传动齿轮,所述电机3上设置有电机啮合齿轮,所述电机啮合齿轮与所述传动齿轮啮合。电机3转动带动电机啮合齿轮转动,电机啮合齿轮转动传动齿轮转动,传动齿轮带动和其配合的导风板1摆动。具体的,所述安装部52外轮廓为多边形,所述导风板1上设置有和外部轮廓形状配合的装配孔12。优选的,所述装配孔12为多边形孔,所述多边形为四边形、六边形等在此不做具体限制。装配时将安装部52插装在导风板1的装配孔12内即可实现导风板1和第二防脱件5之间的传动连接,通过设置的多边形配合结构可用于检测导风板1转动过的角度,实现对导风板1转动角度的控制。

具体的,从所述安装部52上沿所述安装部52长度方向延伸形成有悬杆53,悬杆53上设置有挡扣7,悬杆53与安装部52间存在有轴向间隙。悬杆53的设置方式和所起的作用与悬臂412作用相同,在此不做一一赘述。

优选的,挡扣7包括导引段71和定位段72,所述档扣7至少设置1个,所述导引段71的具有倾斜面,所述定位端72的最大外径大于所述多边形孔的最小内径。用于实现对导风板1的防脱。挡扣7的设置方式和所起作用与插扣6相同,在此不做一一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安装部42包括有连接挡片421,所述连接挡片421与所述插扣6间形成所述卡槽。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进行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落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