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系统及其的除湿控制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48603阅读:1576来源:国知局
空调系统及其的除湿控制方法和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方法、一种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装置以及一种具有该除湿控制装置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对生活环境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室内温度满足用户舒适性需求,还要求室内湿度满足用户舒适性需求。

为了同时满足用户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目前的恒温除湿空调器,通过将室内换热器划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室内换热器进行制冷除湿,另一部分室内换热器充当冷凝器进行升温,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是系统复杂,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方法,在系统除湿的过程中,当室内环境温度较低时开启电辅热器,以平衡制冷除湿过程中室内温度的下降,从而保证房间温度下降缓慢或者温度不下降,满足用户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发明的第三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装置。

本发明的第四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调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方法,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包括电辅热器和室内风机,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判断所述空调系统是否满足除湿条件;如果所述空调系统满足所述除湿条件,则控制所述空调系统制冷运行,并获取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判断所述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如果所述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控制所述电辅热器处于开启状态,以平衡所述空调系统制冷运行时的温度下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方法,首先判断空调系统是否满足除湿条件,如果满足,则控制空调系统制冷运行,并获取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则控制电辅热器处于开启状态,以平衡空调系统制冷运行时的温度下降,从而保证在除湿过程中房间温度下降缓慢或者温度不下降,满足用户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控制所述电辅热器处于开启状态时,还控制所述室内风机按照用户设定的风档运行,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导风条的角度处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所述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则进一步判断所述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如果所述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则控制所述电辅热器处于关闭状态,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以第一预设风档运行,以及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导风条恢复至正常状态;如果所述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则控制所述电辅热器保持当前状态不变,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按照用户设定的风档运行,以及控制所述导风条保持当前状态不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判断所述空调系统是否满足所述除湿条件,包括:在接收到所述空调系统的除湿指令后,判断当前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如果所述当前室外环境温度处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则判断所述空调系统满足所述除湿条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执行上述的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方法,在系统除湿的过程中,当室内环境温度较低时开启电辅热器,以平衡制冷除湿过程中室内温度的下降,从而保证房间温度下降缓慢或者温度不下降,满足用户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三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装置,所述空调系统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所述室内机包括电辅热器和室内风机,所述装置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空调系统是否满足除湿条件;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判断模块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空调系统满足所述除湿条件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制冷运行,并获取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判断所述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其中,如果所述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所述控制模块则控制所述电辅热器处于开启状态,以平衡所述空调系统制冷运行时的温度下降。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装置,通过判断模块判断空调系统是否满足除湿条件,在空调系统满足除湿条件时,控制模块控制空调系统制冷运行,并获取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控制模块则控制电辅热器处于开启状态,以平衡空调系统制冷运行时的温度下降,从而保证在除湿过程中房间温度下降缓慢或者温度不下降,满足用户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在控制所述电辅热器处于开启状态时,还控制所述室内风机按照用户设定的风档运行,并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导风条的角度处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时,进一步判断所述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其中,如果所述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等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所述控制模块则控制所述电辅热器处于关闭状态,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以第一预设风档运行,以及控制所述空调系统的导风条恢复至正常状态;如果所述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所述第二预设温度,所述控制模块则控制所述电辅热器保持当前状态不变,并控制所述室内风机按照用户设定的风档运行,以及控制所述导风条保持当前状态不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判断模块在判断所述空调系统是否满足所述除湿条件时,其中,所述判断模块在接收到所述空调系统的除湿指令后,判断当前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如果所述当前室外环境温度处于所述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所述判断模块则判断所述空调系统满足所述除湿条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四方面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上述的除湿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通过上述的除湿控制装置,在除湿的过程中,当室内环境温度较低时开启电辅热器,以平衡制冷除湿过程中室内温度的下降,从而保证房间温度下降缓慢或者温度不下降,满足用户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方法、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装置以及具有该除湿控制装置的空调系统。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空调系统可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可包括电辅热器和室内风机。其中,电辅热器设置在室内换热器附近,例如,电辅热器可设置在室内换热器和室内风机之间。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判断空调系统是否满足除湿条件。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判断空调系统是否满足除湿条件,包括:在接收到空调系统的除湿指令后,判断当前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如果当前室外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则判断空调系统满足除湿条件。其中,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定,例如,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可以为15℃-40℃。

具体地,在接收到空调系统的除湿指令(可以是用户手动控制系统开始除湿,也可以是系统运行达到一定时间后自动开启除湿模式)后,首先判断系统是否满足除湿条件,如果满足,则再控制系统进行除湿。例如,可通过判断室外环境温度是否满足预设条件来确定系统是否满足除湿条件,具体地,当室外环境温度t4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时,说明当前室外温度较高,对应的湿度较大,所以空调系统满足除湿条件。而当室外环境温度t4很低(如5℃)时,湿度一般很小,所以此时不需要进行除湿。

s2,如果空调系统满足除湿条件,则控制空调系统制冷运行,并获取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其中,第一预设温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定,例如,第一预设温度可以为25℃。

s3,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则控制电辅热器处于开启状态,以平衡空调系统制冷运行时的温度下降。

具体而言,在空调系统制冷运行时,潮湿的空气通过室内换热器进行蒸发后,温度会大幅度降低,空气湿度处于过饱和状态,多余的水汽以冷凝水的形式析出,凝结于距离最近的表面,也就是凝露,虽然降低了室内空气的湿度,但也降低了室内温度。因此,当室内环境温度t1小于一定值时(如25℃)时,控制电辅热器开启,利用电辅热器充当热源,适当提升房间温度,以达到稳定温度的作用,防止系统制冷除湿时,室内温度越来越低,影响用户舒适度。

另外,在开启电辅热器的同时,还可以配合室内风机和导风条的控制。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在控制电辅热器处于开启状态时,还控制室内风机按照用户设定的风档运行,并控制空调系统的导风条的角度处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

也就是说,在制冷除湿过程中,当室内环境温度较低时,控制电辅热器开启,以平衡系统制冷运行时的温度下降,同时控制室内风机按照用户设定的风档运行,并控制空调系统的导风条朝上一固定角度,或者在朝上的某一角度范围内上下摆动,以满足人体正常温度的需求。其中,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可以为0°-90°,0°表示导风条处于水平状态。

进一步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则进一步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则控制电辅热器处于关闭状态,并控制室内风机以第一预设风档运行,以及控制空调系统的导风条恢复至正常状态;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则控制电辅热器保持当前状态不变,并控制室内风机按照用户设定的风档运行,以及控制导风条保持当前状态不变。其中,第二预设温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标定,例如,第二预设温度可以为30℃。

具体而言,在系统制冷除湿过程中,如果检测到室内环境温度t1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a,即t1≥a,则说明当前室内环境温度较高,此时可直接利用制冷除湿,而电辅热器可不开启,以实现制冷效果,同时为了防止温度降低过快,可控制室内风机以第一预设风挡(如低风档或中风档)运行,并控制导风条恢复至正常状态;当b≤t1<a时,控制电辅热器保持当前状态不变,并控制室内风机按照用户预设的风档运行,同时控制导风条保持当前状态不变。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方法可包括以下步骤:

s101,空调系统开机运行。

s102,开启除湿模式(接收到除湿指令)。

s103,实时获取当前室外环境温度t4。

s104,判断15℃≤t4≤40℃是否成立。如果是,执行步骤s105;如果否,返回步骤s103。

s105,空调系统按制冷方式进行循环。

s106,实时获取当前室内环境温度t1。

s107,判断t1≥第二预设温度a(如30℃)是否成立。如果是,执行步骤s108;如果否,执行步骤s109。

s108,控制电辅热器处于关闭状态,室内风机以低风/中风运行,导风条恢复至原状态。

s109,判断t1<第一预设温度b(如25℃)是否成立。如果是,执行步骤s110;如果否,执行步骤s111。

s110,控制电辅热器处于开启状态,室内风机按照用户设定档位运行,导风条朝上。

s111,控制电辅热器保持前一时刻状态不变,室内风机按照用户设定档位运行,导风条保持前一时刻不变。

需要说明的是,当空调系统发生断电、故障停机、接收到关机指令或者空调系统模式切换时,停止除湿,否则,重复执行上述步骤s106-s111。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方法,在系统除湿的过程中,室内机充当蒸发器进行制冷除湿,电辅热器辅助控制来平衡温度的下降,根据温度对电辅热器进行开关控制,可避免保证室内温度满足用户舒适度需求,同时可避免电辅热器一直处于开启状态,达到了节能的目的。同时,通过对室内风机和导风条的控制,使得温度更加符合人体正常温度的需求。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方法,首先判断空调系统是否满足除湿条件,如果满足,则控制空调系统制冷运行,并获取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则控制电辅热器处于开启状态,以平衡空调系统制冷运行时的温度下降,从而保证在除湿过程中房间温度下降缓慢或者温度不下降,满足用户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装置的方框示意图。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空调系统可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可包括电辅热器和室内风机。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装置可包括:判断模块10和控制模块20。其中,判断模块10用于判断空调系统是否满足除湿条件。控制模块20与判断模块10相连,控制模块20用于在空调系统满足除湿条件时,控制空调系统制冷运行,并获取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其中,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控制模块20则控制电辅热器处于开启状态,以平衡空调系统制冷运行时的温度下降。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20在控制电辅热器处于开启状态时,还控制室内风机按照用户设定的风档运行,并控制空调系统的导风条的角度处于第一预设角度范围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控制模块20还用于在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等于第一预设温度时,进一步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其中,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大于等于第二预设温度,控制模块20则控制电辅热器处于关闭状态,并控制室内风机以第一预设风档运行,以及控制空调系统的导风条恢复至正常状态;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二预设温度,控制模块20则控制电辅热器保持当前状态不变,并控制室内风机按照用户设定的风档运行,以及控制导风条保持当前状态不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判断模块10在判断空调系统是否满足除湿条件时,其中,判断模块10在接收到空调系统的除湿指令后,判断当前室外环境温度是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如果当前室外环境温度处于第一预设温度范围内,判断模块10则判断空调系统满足除湿条件。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装置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方法中所披露的细节,具体这里不再赘述。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装置,通过判断模块判断空调系统是否满足除湿条件,在空调系统满足除湿条件时,控制模块控制空调系统制冷运行,并获取当前室内环境温度,以及判断当前室内环境温度是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如果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小于第一预设温度,控制模块则控制电辅热器处于开启状态,以平衡空调系统制冷运行时的温度下降,从而保证在除湿过程中房间温度下降缓慢或者温度不下降,满足用户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另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执行上述的空调系统的除湿控制方法,在系统除湿的过程中,当室内环境温度较低时开启电辅热器,以平衡制冷除湿过程中室内温度的下降,从而保证房间温度下降缓慢或者温度不下降,满足用户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此外,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空调系统,其包括上述的除湿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的空调系统,通过上述的除湿控制装置,在除湿的过程中,当室内环境温度较低时开启电辅热器,以平衡制冷除湿过程中室内温度的下降,从而保证房间温度下降缓慢或者温度不下降,满足用户对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同时达到节能的目的,且结构简单、成本低。

应当理解,本发明的各部分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组合来实现。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多个步骤或方法可以用存储在存储器中且由合适的指令执行系统执行的软件或固件来实现。例如,如果用硬件来实现,和在另一实施方式中一样,可用本领域公知的下列技术中的任一项或他们的组合来实现:具有用于对数据信号实现逻辑功能的逻辑门电路的离散逻辑电路,具有合适的组合逻辑门电路的专用集成电路,可编程门阵列(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

另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