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热传递效率的热暖蓄水罐的供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3157阅读:2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热传递效率的热暖蓄水罐的供热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保温蓄热水罐体型庞大﹑保温效果不明显﹑热传递效率低﹑太阳能的能源利用率不高﹑控制模式不节能环保﹑末端用户热量需求也具有局限性。太阳能作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能源,越来越被人们认识和利用,是人类解决能源危机的有效手段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提高热传递效率的热暖蓄水罐的供热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热量交换效率,利用太阳能的能源,长期为末端用户提供免费热能。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提高热传递效率的热暖蓄水罐的供热装置,包括热保温蓄水罐﹑暖保温蓄水罐﹑板式换热器﹑太阳能集热器﹑地埋管换热器、第一电动阀、第二电动阀和循环供热管网,其中:

所述热保温蓄水罐和暖保温蓄水罐内分别设置有一个热交换器;

所述太阳能集热器与所述板式换热器循环连通;

所述板式换热器的出口通过第一蓄热管道与所述热保温蓄水罐内的热交换器的进口相连;

所述热保温蓄水罐内的热交换器的出口通过第二蓄热管道与所述暖保温蓄水罐内的热交换器的进口相连;

所述暖保温蓄水罐内的热交换器的出口通过第三蓄热管道与所述板式换热器的进口相连;

所述第一蓄热管道、第二蓄热管道和第三蓄热管道组成循环蓄热管网;

所述地埋管换热器的进口通过地埋管供水管与所述第三蓄热管道连通,出口通过地埋管回水管与所述第三蓄热管道连通;

所述第一电动阀设置在所述地埋管供水管上;

所述第二电动阀设置在所述第三蓄热管道上,且位于所述地埋管供水管与第三蓄热管道的连接端和所述地埋管回水管与第三蓄热管道的连接端之间;

所述热保温蓄水罐和暖保温蓄水罐分别与所述循环供热管网相连。

上述的一种提高热传递效率的热暖蓄水罐的供热装置,其中,所述热保温蓄水罐的高度为10m~11m,直径为3.5m~4m;所述暖保温蓄水罐的高度为10m~11m,直径为3.5m~4m。

上述的一种提高热传递效率的热暖蓄水罐的供热装置,其中,所述热保温蓄水罐和暖保温蓄水罐均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不锈钢箱体、保温棉层和防水层。

上述的一种提高热传递效率的热暖蓄水罐的供热装置,其中,所述太阳能集热器通过所述板式换热器把热量传递到所述热保温蓄水罐,所述热保温蓄水罐的进水温度在70~75℃,热水在所述热保温蓄水罐内经过换热后出水温度降低,然后热水通过所述第二蓄热管道循环到所述暖保温蓄水罐,在所述暖保温蓄水罐内经过换热后,热水出水温度在40~45℃,回到所述板式换热器。

上述的一种提高热传递效率的热暖蓄水罐的供热装置,其中,所述热保温蓄水罐通过所述循环供热管网把热量传递到生活水箱;

所述暖保温蓄水罐通过所述循环供热管网把热量传递到末端供暖设备。

上述的一种提高热传递效率的热暖蓄水罐的供热装置,其中,在天气炎热时,所述暖保温蓄水罐的出水温度在45℃时,所述第一电动阀开启,所述第二电动阀关闭,从所述暖保温蓄水罐的出来的热水先进入所述地埋管换热器进行换热后,热水温度降低到40℃,再回到所述板式换热器;所述地埋管换热器把热量储存到周围的土壤里,以便在冬季太阳光能较弱时,提供所需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提高热传递效率的热暖蓄水罐的供热装置,利用两个占地面积不大的热保温蓄水罐和暖保温蓄水罐分别安置,根据不同气候的温度变化,合理开启关闭第一电动阀和第二电动阀,能够有效提高热量交换效率,利用太阳能的能源,长期为末端用户提供免费热能,节能环保。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提高热传递效率的热暖蓄水罐的供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其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一种提高热传递效率的热暖蓄水罐的供热装置,包括热保温蓄水罐1﹑暖保温蓄水罐2﹑板式换热器3﹑太阳能集热器4﹑地埋管换热器5、第一电动阀M1、第二电动阀M2和循环供热管网6。

热保温蓄水罐1和暖保温蓄水罐2内分别设置有一个热交换器11、21;太阳能集热器4与板式换热器3循环连通;板式换热器3的出口通过第一蓄热管道31与热保温蓄水罐1内的热交换器11的进口相连;热保温蓄水罐1内的热交换器11的出口通过第二蓄热管道32与暖保温蓄水罐2内的热交换器21的进口相连;暖保温蓄水罐2内的热交换器21的出口通过第三蓄热管道33与板式换热器3的进口相连;第一蓄热管道31、第二蓄热管道32和第三蓄热管道33组成循环蓄热管网;地埋管换热器5的进口通过地埋管供水管51与第三蓄热管道33连通,出口通过地埋管回水管52与第三蓄热管道33连通;第一电动阀M1设置在地埋管供水管51上;第二电动阀M2设置在第三蓄热管道33上,且位于地埋管供水管51与第三蓄热管道33的连接端A1和地埋管回水管52与第三蓄热管道33的连接端A2之间;热保温蓄水罐1和暖保温蓄水罐2分别与循环供热管网6相连。热保温蓄水罐1通过循环供热管网6把热量传递到生活水箱7,以供应末端用户的生活热水的需求;暖保温蓄水罐2通过循环供热管网6把热量传递到末端供暖设备8,以满足冬天室内热量需求。

热保温蓄水罐1的高度为10m~11m,直径为3.5m~4m;暖保温蓄水罐2的高度为10m~11m,直径为3.5m~4m。

热保温蓄水罐1和暖保温蓄水罐2均包括从内至外依次设置的不锈钢箱体、保温棉层和防水层。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高热传递效率的热暖蓄水罐的供热装置,工作原理为:

(1)太阳能集热器4通过板式换热器3把热量传递到热保温蓄水罐1,热保温蓄水罐1的进水温度在70~75℃,热水在热保温蓄水罐1内经过换热后出水温度降低,然后热水通过第二蓄热管道32循环到暖保温蓄水罐2,在暖保温蓄水罐2内经过换热后,热水出水温度在40~45℃,回到板式换热器3;

(2)在天气炎热时,暖保温蓄水罐2的出水温度在45℃时,第一电动阀M1开启,第二电动阀M2关闭,从暖保温蓄水罐2的出来的热水先进入地埋管换热器5进行换热后,热水温度降低到40℃,再回到板式换热器3;地埋管换热器5把热量储存到周围的土壤里,以便在冬季太阳光能较弱时,提供所需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提高热传递效率的热暖蓄水罐的供热装置,太阳能集热器4吸收太阳能的热量,通过板式换热器3把热量带到热保温蓄水罐1,通过保温热蓄水罐1内置的热交换器11换热,由热循环供水系统把热量带到末端生活用水的用户。热保温蓄水罐1内的热水经过换热温度降低后,通过第二蓄热管道32把热量带到暖热保温蓄水罐2,也通过暖热保温蓄水罐2内置的热交换器21换热,由暖循环供热系统把热量传递到末端空调设备的用户。遇到气候温度较高时,还可以控制第一电动阀M1和第二电动阀M2的切换,利用地埋管换热器5蓄热,以便在气候温度寒冷时,提供地埋管换热器的储存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提高热传递效率的热暖蓄水罐的供热装置,能够最大程度的提高热量在不锈钢热保温蓄水罐1和暖保温蓄水罐2内的热传递效率,避免热量在传递过程中的热量损失;根据末端用户不同的需求,分别由两个不同功能的蓄水罐作为热源提供所需的热能,目的性和针对性都更强,响应了国家十三五规划倡导的节能环保的号召。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提高热传递效率的热暖蓄水罐的供热装置,能够有效提高热量交换效率,利用太阳能的能源,长期为末端用户提供免费热能,节能环保。

本技术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例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变化、变型都将落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