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及钛合金轧制换热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27402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钛及钛合金轧制换热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具体地说是一种钛及钛合金轧制换热管。



背景技术:

在中央空调、高效制冷与中小型集热设备的换热器中,通常采用表面强化的高效换热管作为其管壳式换热器的管束;现在的换热管通常采用铜管或钛及钛合金制成,铜质的高效换热管,容易在制冷剂和管内水的冲击下发生腐蚀,从而限制换热器的使用寿命。由于材料的问题,铜材在发生腐蚀的同时,铜离子和铜渣脱离管子,被制冷剂和载冷剂带到热交换装置的其它区域,造成水质的破坏和设备损伤。为了应对铜材的腐蚀,提高换热器的使用寿命,通常采用提高管子壁厚的方式,这样的做法,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高效管的换热效率,目前也有钛及钛合金换热管,其壁厚为0.7 mm ~1.5mm,为本行业常规厚度,其换热效率、耐蚀性能远超铜材,但是仍不能满足中央空调、高效制冷与中小型集热设备的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薄壁钛及钛合金轧制换热管。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钛及钛合金轧制换热管,它包括管体,管体的外径为12.7 mm~25.4mm,其壁厚为0.4 mm ~0.6mm,管体上设有光段、轧制段,所述的轧制段包括均匀分布在管体的外表面的螺旋翅片,螺旋翅片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其上底宽为0.20 mm~0.40 mm ,下底宽为0.4 mm~0.6 mm,高h为0.15 mm~0.30 mm,螺旋翅片轴向密度为26片/英寸~42片/英寸,螺旋翅片周向方向上间隔均匀分布有凹槽,凹槽呈倒梯形,其深度d为0.10mm~0.20mm,凹槽数目为50个/圈~150个/圈。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体内壁平直光滑。

本实用新型为提高设备使用寿命,所述的管体、螺旋翅片均由工业纯钛及钛合金焊管轧制制成。

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了发明目的,其结构简单,增加介质在管外的横向扩散性和滞留能力,从而提高换热效率,耐蚀性能远超铜材,其单管重量仅为铜质换热管的16%~36%;其单管重量仅为常规厚度钛及钛合金高效管的40%~62%;其换热效率为同规格材质的光管的一倍以上,较常规厚度钛及钛合金高效管也有显著提升。其超薄壁厚和强化换热设计,可以满足高热交换性能需求的空冷、换热器中,对设备功率、重量轻量化和寿命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局部轴向剖视图;

图3是图1的局部环向剖视图;

图4是图1的局部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由图1、图2、图3、图4可知,一种钛及钛合金轧制换热管,它包括管体1,管体1的外径为12.7 mm~25.4mm,其壁厚为0.4 mm ~0.6mm,管体1上设有光段3、轧制段2,所述的轧制段2包括均匀分布在管体1的外表面的螺旋翅片5,螺旋翅片5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其上底6宽为0.20 mm~0.40 mm ,下底4宽为0.4 mm~0.6 mm,高h为0.15 mm~0.30 mm,螺旋翅片5轴向密度为26片/英寸~42片/英寸,螺旋翅片5周向方向上间隔均匀分布有凹槽7,使轧制段2上形成若干条与管体轴向平行的通道,凹槽7呈倒梯形,其深度d为0.10mm~0.20mm,凹槽7数目为50个/圈~150个/圈,凹槽中心线与管子轴向夹角为0°~45°。

本实施例管体1的外径为19mm,其壁厚为0.4 mm,本实施例使用0.4mm壁厚的光管作为坯料,管体1上设有光段3、轧制段2,所述的轧制段2包括均匀分布在管体1的外表面的螺旋翅片5,螺旋翅片5的横截面呈等腰梯形,其上底6宽为0.45 mm ,下底4宽为0.7 mm,高h为0.15 mm,螺旋翅片5在管体1上的轴向密度为30片/英寸,螺旋翅片5周向方向上间隔均匀分布有凹槽7,凹槽7呈倒梯形,其深度d为0.10mm,凹槽7数目为70个/圈,凹槽7中心线与管子轴向夹角为0°。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体1内壁通过模具挤压,平直光滑。

本实用新型为提高设备使用寿命,所述的管体1、螺旋翅片5均由工业纯钛及钛合金焊管轧制制成。

现有技术的钛及钛合金换热管,其壁厚为0.7 mm ~1.5mm,本实用新型的壁厚为0.4 mm ~0.6mm,本实用新型若按现有技术的工艺加工现有技术的齿形结构,管件1容易开裂,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加工刀、模具尺寸、样式进行改进,在坯管原材料上面,对焊接、成型、力学性能进行调整,设计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提高换热效率,降低开裂风险。

本实用新型以其超薄壁厚实现其先进性,其重量仅为常规铜质换热管的26%,其单管重量仅为常规厚度钛及钛合金高效管的50%,可以替代常规铜质高效管和普通钛及钛合金高效管,应用于高热交换性能需求的空冷、换热器中,满足其对设备功率、重量轻量化和寿命的需求。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管体1的外径为12.7mm,其壁厚为0.5mm,螺旋翅片5上底6宽为0.25 mm ,下底4宽为0.4 mm,高h为0.20 mm,螺旋翅片5轴向密度为42片/英寸,凹槽7其深度d为0.10mm,凹槽7数目为80个/圈,凹槽7中心线与管子轴向夹角为45°。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管体的外径为25.4mm,其壁厚为0.6mm,螺旋翅片5上底6宽为0.40 mm ,下底4宽为0.60 mm,高h为0.30 mm,螺旋翅片5轴向密度为26片/英寸,凹槽7其深度d为0.20mm,凹槽7数目为110个/圈,凹槽7中心线与管子轴向夹角为0°。余同实施例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