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暖节能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4932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炉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供暖节能炉。



背景技术:

我国西南地区由于空气潮湿,民众素有冬天烤火的习俗。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西南很多地区都用上了天然气。随之而出的以天然气为能源的烤火炉应运而生。

现有的烤火炉,采用天然气燃烧器进行加热,达到烤火取暖的目的。然而,由于燃烧器燃烧的火焰具有向上性,热能对侧面炉壁的烘烤很有限。大部分的热能在空旷的炉膛空腔内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就由排气管排到室外。这种炉具虽设有内外两档燃气开关调节火力大小,但实际应用中并无多大作用。如只开内圈火,火太小烤不热炉壁,达不到取暖的目的。只有内外圈全开才能达到取暖的目的,但一大半热源经烟管真接排到了窒外,很不节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全新烤火与室内供暖相结合的节能炉。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供暖节能炉,包括上炉体、余热交换腔和下炉体,

所述上炉体的上端面中心开设一个凹槽,所述凹槽内设有用于烹饪的烹饪炉,所述上炉体内储水,所述上炉体内部设有第一隔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隔板上的用于加热储水的第一加热组件和循环水管,所述第一隔板平行设 置在所述凹槽下方并与所述上炉体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一加热组件环设在所述第一隔板的下端面,所述循环水管穿过所述余热交换腔并连通至所述下炉体,用于进行水循环;

所述下炉体设在所述上炉体的下方,其内部包括第二隔板、控制器组和第二加热组件,所述第二隔板沿所述下炉体内壁周向水平设置并与所述下炉体的内壁形成环形的储水腔,且所述循环水管连接至所述储水腔,所述储水腔体外的中心设有所述控制器组,所述第二加热组件设置所述控制器组的上方,所述下炉体的储水腔下端设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与室内中央供暧供水系统相连;

所述热交换腔设置在所述上炉体和所述下炉体之间并与外界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炉采用两套独立加热装置,可分别选择其中一套装置供烤火及室内中央供暖,在使用天燃气烤火的同时,利用烤火余热加热储水腔中的水。

进一步,所述第一隔板设有多个通孔,所述循环水管包括竖向设置的连接管和进水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贯通所述下炉体和所述上炉体;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隔板上的一通孔,另一端连接至设置在所述下炉体底端的进水口。

进一步,所述进水管与止回阀出水端连接防止炉体内热水倒流,控制器组中循环泵出水端与止回阀进水端连接,循环泵进水端与外水网连接,所述循环泵与控制器组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加热组件包括电加热棒和导线,所述电加热棒均匀周向分布在所述第一隔板的下端面,所述导线与所述电加热棒和所述烹饪炉电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加热组件包括天然气燃烧器和碳纤维电热板组,所述天然气燃烧器设置在所述控制器组的上方,所述碳纤维电热板组均匀周向设 置在所述下炉体上端面的内壁和第二隔板的上端面。

采用进一步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第一加热组件因设置在水中,采用电加热棒的形式,保证加热安全,在选用电加热烤火及室内中央供暖时同时开启电加热棒和第二加热组件中碳纤维加热板,第二加热组件因设置在空腔中,分别采用天然气加热以及碳纤维加热板,保证加热效率。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组包括循环泵控制器、水阀控制器、电源控制器和天然气控制器,所述循环泵控制器控制所述循环泵的开启和关闭,所述水阀控制器控制所述水阀的开启和关闭,所述电源控制器通过所述电线导管控制所述烹饪炉和碳纤维电热板组的开启和关闭,所述天然气控制器控制所述天然气燃烧器的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所述上炉体的纵截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所述下炉体由第二隔板分为上部分的圆柱体和下部分的从四周向中心逐渐升高的圆台体,所述下炉体圆柱体部分的外壁设有防烫网,所述下炉体圆台体部分的倾斜表面上设有暖脚用的踩踏板。

采用进一步技术改进的有益效果:由于天然气加热器的加热效率较高,因此在下炉体圆柱体部分的外壁另设防烫网,防止人直接碰到炉体被烫伤,下炉体圆台体部分因为是倾斜设计,作为暖脚用的踩踏板,实现暖脚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供暖节能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供暖节能炉,包括上炉体1、余热交换腔2和下炉体 3,

上炉体1的上端面中心开设一个凹槽,凹槽内设有用于烹饪的烹饪炉4,该烹饪炉4可以为电磁炉、电炉或普通炉体、锅体等。上炉体1内储水,上炉体1内部设有第一隔板5、用于加热储水的第一加热组件6和循环水管7,第一隔板5平行设置在凹槽下方并与上炉体1的侧壁接触,第一加热组件6环设在第一隔板5的下端面,循环水管7穿过余热交换腔2并连通至下炉体3,用于进行水循环;

下炉体3设在上炉体1的下方,其内部包括第二隔板8、控制器组9和第二加热组件10,第二隔板8沿下炉体3内壁周向水平设置并与下炉体3的内壁形成环形的储水腔,且循环水管7连接至储水腔,储水腔体外的中心设有控制器组9,第二加热组件10设置控制器组9的上方并与其控制连接;下炉体3的储水腔下端设有出水口105,该出水口105与室内中央供暧供水系统相连;

下炉体是一个燃烧室,供烤火和烧水用。燃烧器燃烧时不仅能烤热炉壁达到烤火取暖的目的,还能直接烧到上炉体底部。燃烧器的火苗最佳高度在180mm--250mm之间,而下炉体燃烧器表面至上炉体底面至多145mm,燃烧器燃烧时的火焰是完全可以兼顾烤火和加热储水的。

热交换腔2设置在上炉体1和下炉体3之间并与外界连通。下炉体3内的第二加热组件10中废气排出和烤火时产生的余热再利用。因为余热通过热交换腔2时能同时加热热交换腔2内壁和外壁。外壁被加热达到了散热烤火取暖的目的,内壁被加热后起加热储水的作用。

采用两个单独加热装置进行加热,并且在供暖的同时,加热储水腔中的水。从而整个专利的设计在于烤火和室内中央供暖兼顾而节能。

进一步,环水管7包括竖向设置的进水管72和连接管71,进水管72的一端连接设置在下炉体3底端的进水口106,一端连接上炉体第一道隔板 5通孔,连接管71的一端连接在上炉体储水腔另一端连接至下炉体储水腔。便于上炉体储水腔中加热的热水流入到下炉体储水腔中。

进水管72进水端与止回阀出水端相接,止回阀进水端与循环泵出水端相接,循环泵进水端与外水网相接。

水从进水口106注入至上炉体内,再经过连接管71流入到下炉体3储水腔中,经下炉体储水腔出水口连接端105送往室内中央供暖系统。

由于热水的密度小于冷水,因此热水会聚集在上炉体1的上层,同时,出水管的一端连接在第一隔板5上的通孔,因此保证从出水管出来的水温度较下层水高。

第一加热组件6包括电加热棒61和导线62,电加热棒61均匀周向分布在第一隔板5的下端面,导线620与电加热棒61和烹饪炉4电连接。

第二加热组件10包括天然气燃烧器101和碳纤维电热板组102,天然气燃烧器101设置在控制器组9的上方,碳纤维电热板组102均匀周向设置在下炉体3上端面的内壁和第二隔板8的上端面。

控制器组9包括循环泵控制器、水阀控制器、电源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安全报警器和天然气控制器,循环泵控制器控制循环泵的开启和关闭,水阀控制器控制水阀的开启和关闭,安全报警器与温控器、天燃气电磁阀连接,当炉内水温高于85度时自动关闭天燃气,电源控制器与所述电热棒、电陶炉和碳纤维电热板组、温控器、安全报警器、循环泵相连,控制该炉所有用电器的开启和关闭,天然气控制器控制天然气燃烧器的开启和关闭。

打开天燃气控制器,点燃天燃气燃烧器101。开内圈小火,即可滿足烤火和室内中央水供地暖(热水60度左右)要求。个别人群要求取暖温度较高和安装暖气片供暖(热水80度左右)开启内圈小火再开外圈大火即可任意调节炉壁和热水温度。

上炉体1的纵截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下炉体3由第二隔板分为上部分 的圆柱体和下部分的从四周向中心逐渐升高的圆台体,下炉体3圆柱体部分的外壁设有防烫网31,下炉体3圆台体部分的倾斜表面上设有暖脚用的踩踏板32。

上炉体1的横截面为上宽下窄的梯形,下炉体2的腔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为圆柱体,下部分为从四周向中心逐渐升高的圆台体。提高整个供暖节能炉的稳定性,防止在使用时倾倒。

圆柱体的外壁设有防烫网31,圆台体的上表面设有暖脚用的踩踏板32。由于天然气加热器101的加热效率较高,因此在下炉体3圆柱体部分的外壁另设防烫网,防止人直接碰到炉体被烫伤,下炉体3圆台部分因为是倾斜设计,作为暖脚用的踩踏板,实现暖脚效果。

另外,在天然气燃烧器101的上方还设有带有通孔的聚热板104以及平行设置在聚热板104,上方的传热板103紧贴热交换腔2,传热板103从圆心到直径200mm处向内开有多排通孔,功能在于引导烤火余热进入热交换腔2和排气,加热上炉体储水腔中储水。聚热板104与天然气燃烧器101间距不大于5cm,传热板103与聚热板104间距不大于6cm。聚热板104从内向外均匀设有三圈孔组。在点燃天然气燃烧器101后,由于聚热板104距离天然气燃烧器101间距不大于5cm,聚热板104能有效地阻档一部分向上直冲的火焰,让火焰反射回炉膛内增加烘烤炉壁的温度增强烤火效果。

天然气燃烧器101开内圈小火时火焰最佳热效率高度在50--120mm高度,开启天然气燃烧器101内圈小火即能满足烤火及加热室内中央地暖供暖之需要,聚热板104与炉壁是满焊接结构,聚热板104能将热能快速高效地传递到炉壁上,达到增强烤火取暖的目的。聚热板104的设置实现了节能的第一步。聚热板104上的小孔起排气导流作用为二次节能作铺垫。

聚热板104和传热板103均为铜铝合金。铜铝合金不易生锈、导热性好,同时价格低廉。

另外,该供暖节能炉还可以与热水器以及热气管道连接。例如将出水管105接入热水器和暖气管道的入水口,由此该供暖节能炉中的热水为洗澡水和功能热水提供热源,实现室内中央供暖中央洗浴热水供应。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