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木板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10430阅读:590来源:国知局
一种立式木板烘干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木质板材加工领域,具体为一种立式木板烘干机。



背景技术:

木质板材(简称木板)作为重要的建筑材料,已广泛应用于建筑领域各方面。木板通常为完整的木材做成标准大小的扁平矩形板,由于鲜木板中含有大量的水分,在特定环境下水分会不断蒸发,没有做烘干处理之前,水分的自然蒸发会导致木板出现弯曲变形、霉变干缩、开裂等缺陷,破坏木板的力学性能,严重影响木板制品的品质和耐久度,因此木板在制成各类木制品之前必须进行干燥处理。

现有木板干燥技术是将木板堆叠在干燥室内,用木炭烘烤或者通入热风进行干燥处理,但将木板大量堆放起来进行烘烤干燥处理时,由于木板之间空隙小,木板的有些部位不容易进入热风,极易造成木板受热不均匀,导致木板开裂,破坏木板性能,影响木板的质量;木板堆叠也会导致每层木板受热不一致影响烘干效果从而为保证烘干效果需加长烘干时间,增加了烘干时间和能源消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一种立式木板烘干机,用于固定标准的木板,提高烘干效率及质量,解决了烘干不均匀的问题且降低了能耗。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加热装置(2),所述壳体(1)侧端设置有可开合的送料门,所述送料门长宽尺寸均大于烘干架(6)的长宽,所述壳体(1)上端设置有电机(3)和用于排气的排气管(4),所述电机(3)通过垂直设置的转轴(5)连接于壳体内设置的烘干架(6),所述烘干架(6)是由多根立柱(7)和横杆(8)组合成的长方形框架结构,所述烘干架(6)内上下两端均水平排列设置有多个凹槽(9)且上下两端的凹槽(9)垂直投影位置相重叠且凹陷方向相向,所述烘干架(6)于凹槽(9)豁口所对的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水平的固定挡板(10)和可以转动的活动挡板(11),所述活动挡板(11)长度大于立柱之间的距离;所述烘干架(6)下端通过带座轴承(12)连接于壳体(1)上。

进一步的,所述凹槽(9)内间隔设置有多个传动轮(13)。

进一步的,所述活动挡板(11)通过活动销(14)设置在立柱(7)上,与活动销(14)相邻的立柱上设置有L形挡板(15)。

进一步的,上下两端的相对的凹槽(9)之间连接有限位杆(16)。

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2)由鼓风机和电热管组合而成。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4)末端设置有抽气扇(1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用于固定标准的木板,提高烘干效率及质量,解决了烘干不均匀的问题且降低了能耗。

1、凹槽内设置有传动轮,便于木板的传送。

2、木板插于凹槽内,每层木板之间留有间隙,可加速烘干。

3、电机带动烘干架旋转,使木板受热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烘干架立体结构示意图(限位杆隐藏)。

图3为烘干架侧视示意图。

图4为凹槽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述文字标注表示为:1、壳体;2、加热装置;3、电机;4、排气管;5、转轴;6、烘干架;7、立柱;8、横杆;9、凹槽;10、固定挡板;11、活动挡板;12、带座轴承;13、传动轮;14、活动销;15、L形挡板;16、限位杆;17、抽气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本部分的描述仅是示范性和解释性,不应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有任何的限制作用。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为:它包括壳体1以及设置于壳体内的加热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侧端设置有可开合的送料门,所述壳体1上端设置有电机3和排气管4,所述电机3通过垂直设置的转轴5连接于壳体内设置的烘干架6,所述烘干架6是由多根立柱7和横杆8组合成的长方形框架结构,所述烘干架6内上下两端均水平排列设置有多个凹槽9,所述烘干架6于凹槽9豁口所对的两端面上分别设置有水平的固定挡板10和可以转动的活动挡板11;所述烘干架6下端通过带座轴承12连接于壳体1上。

优选的,所述凹槽9内间隔设置有多个传动轮13。

优选的,所述活动挡板11通过活动销14设置在立柱7上,与活动销14相邻的立柱上设置有L形挡板15。

优选的,上下两端相对的凹槽9之间连接有限位杆16。

优选的,所述加热装置2由鼓风机和电热管组合而成。

优选的,所述排气管4末端设置有抽气扇17。

具体使用时:打开送料门将木板两端放置于上下相对的凹槽9内,放置完毕后将活动挡板11卡入L形挡板15,关闭送料门,启动加热装置2,电机带动烘干架6旋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哪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由于文字表达的有限性,而客观上存在无限的具体结构,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润饰或变化,也可以将上述技术特征以适当的方式进行组合;这些改进润饰、变化或组合,或未经改进将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