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柜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3292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空调柜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空调柜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空调柜机的送风的多样性提出了更好的要求。现有的空调柜机,送风方式为一体送风,使得柜机出风口上部和下部的送风量一致,不能满足用户需要同时多种送风量送风的需求。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柜机,旨在增加空调柜机的送风方式。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空调柜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上门体组件,包括开设有多个通风孔的上门体,所述上门体对应所述出风口的上部沿所述壳体的周向移动,以调节所述上门体覆盖所述出风口的面积;下门体组件,包括开设有多个通风孔的下门体,所述下门体对应所述出风口的下部沿所述壳体的周向移动,以调节所述下门体覆盖所述出风口的面积;所述上门体组件和所述下门体组件相互独立设置。优选地,所述空调柜机包括上驱动组件,下驱动组件以及门体支架;所述上驱动组件对应所述出风口的顶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门体支架对应所述出风口的中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下驱动组件所述出风口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上门体的一端与所述上驱动组件连接,另一端安装于所述门体支架上;所述下门体的一端与所述下驱动组件连接,另一端安装于所述门体支架上。优选地,所述门体支架的相对两侧开设有中上滑槽和中下滑槽,所述上门体的下部插接于所述中上滑槽中,所述下门体的顶部插接于所述中上滑槽中。优选地,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设置于所述上门体底部与中上滑槽之间,以使所述上门体和所述门体支架相对滚动;和/或,所述滚轮组件设置于所述下门体底部与所述壳体之间,以使所述下门体和所述壳体相对滚动。优选地,所述滚轮组件安装于所述上门体的底部,所述滚轮组件的滚轮与所述中上滑槽的槽底抵接;和/或,所述滚轮组件安装于所述下门体的底部,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滚轮组件设置有滚动槽,所述滚轮组件的滚轮与所述滚动槽的槽底抵接。优选地,所述下门体包括:门本体,所述门本体呈板状设置;导流件,所述导流件与所述门本体的下端固定连接,以使所述导流件遮挡下驱动组件;所述导流件包括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的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向所述们本体远离所述门体支架的一端延伸。优选地,所述上门体和/或所述下门体上,靠近所述蜗壳侧的通风孔总面积,大于所述蜗舌侧的通风孔的总面积。优选地,所述上门体和/或所述下门体上,靠近所述蜗壳侧的通风孔密度大于靠近蜗舌侧通风孔的密度;和/或,靠近所述蜗壳侧的通风孔的孔径大于靠近蜗舌侧通风孔的孔径。优选地,所述空调柜机包括保护门体,所述保护门体对应所述出风口安装于与所述壳体上,且相对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出风口;所述保护门体位于所述上门体组件和所述下门体组件的外侧。优选地,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以及位于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之间的风道;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贯流风轮,所述贯流风轮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风道内。优选地,所述壳体呈圆柱状设置,所述上门体和/或下门体呈弧形设置,所述上门体和/或下门体沿所述壳体的周向移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上门体组件和下门体组件相互独立设置,使得出风口上部和下部的送风相互独立,使得空调柜机上部和下部的送风量可以不同,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控制空调上部和下部的出风量,以满足用户对出风量的需求;另外,当空调柜机的上部和下部的送风量不同时,说明上门体组件遮盖上出风口的面积,与下门体组件遮盖下出风口的面积不同,即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的有效面积不同;具体地,当上出风口的有效面积小于下出风口的有效面积时,上出风口的风速大于下出风口的风速;当上出风口的有效面积大于下出风口的有效面积时,上出风口的风速小于下出风口的风速,通过调整上门体组件和下门体组件,可以有效的调节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的风速和送风距离。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打开保护门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关闭上门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关闭下门体后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的上门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的下门体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的下门体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的连接件和滚轮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的滚轮组件和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柜机的驱动组件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壳体110出风口111上出风口112下出风口120滚轮槽130进风口160保护门体150导风板组件300无风感门体310上门体组件311上门体320下门体组件321下门体590上驱动组件500下驱动组件540盒盖510驱动齿轮520从动齿条521支撑柱522导向件530底座531导向槽400滚轮组件410支架411定位扣420滚轮700连接件710挂耳711插槽720安装架721扣位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下将主要描述空调柜机的具体结构。参照图1至图11,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该空调柜机包括:壳体100,所述壳体具有出风口110,所述出风口110沿所述壳体100的高度方向设置;上门体组件310,包括开设有多个通风孔的上门体311,所述上门体311对应所述出风口110的上部沿所述壳体100的周向移动,以调节所述上门体311覆盖所述出风口的面积;下门体组件320,包括开设有多个通风孔的下门体321,所述下门体321对应所述出风口110的下部沿所述壳体100的周向移动,以调节所述下门体321覆盖所述出风口的面积;所述上门体组件310和所述下门体组件320相互独立设置。所述壳体具有进风口130,以及位于所述进风口130和所述出风口110之间的风道;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贯流风轮,所述贯流风轮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设置于所述风道内。具体地,本实施例中,贯流空调柜机包括壳体100,进风组件、换热组件610、送风组件620以及导风组件,其中,进风组件、换热组件610、送风组件620以及导风组件均与壳体100固定连接。下面介绍上述各组件之间的具体连接关系和位置关系。壳体100沿上下方向呈柱状设置,壳体100的左侧、右侧和/或后侧开设有进风口130,进风口130可以沿壳体100的高度方向延伸;壳体100的前侧开设有出风口110,出风口110沿壳体100的高度方向延伸,在进风口130和出风口110之间形成有风道。进风组件可以包括进风格栅、过滤网等,进风组件沿进风口130的长度方向,设置在壳体100上对应进风口130的位置。换热组件610可以包括换热器611、换热器611支架以及电辅热等,换热组件610沿壳体100的高度方向对应出风口110设置于风道内。送风组件620可以包括贯流风轮621,用于驱动贯流风轮621的风轮电机等,其中,贯流风轮621沿壳体100的高度方向设置于风道内。送风组件620包括导风板组件150、百叶组件,以及门体组件等等,其中,导风板组件150、百叶组件以及门体组件均沿出风口110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壳体100上对应出风口110的位置,以引导贯流空调柜机的出风方向。导风板组件150位于百叶组件和门体组件之间,当然,在一些实施中百叶组件和导风板组件150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门体组件可以包括上门体组件310和下门体组件320,且上门体组件310和下门体组件320均沿出风口110的长度方向设置于出风口110处;上门体组件310和下门体组件320分别由不同的电机单独驱动,单独控制送风;上门体组件310和下门体组件320可以位于同一工作平面(工作平面并非绝对意义的平面,仅用于说明两组门体的空间位置)内,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在不同的工作平面内。此时,出风口110被分为上出风口111和下出风口112,分别由上门体组件310和下门体组件320控制送风。通过将门体组件设置为上门体组件310和下门体组件320,使得出风口110的上部和下部的送风情况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当门体为无风感门体时,上门体组件310和下门体组件320可以分别实现上出风口111和下出风口112的无风感送风。以门体为无风感门体为例,当在某一工况下,关闭下门体组件320时,实现下出风口112的无风感送风,上出风口111的传统送风。在此过程中,风轮对上、下出风口112的送风速度相当,由于下出风口112出风受阻,使得风道下部的风压逐渐增加,当风道下部的风压大于上部风道的风压时,风道下部的气流将有一部分流向风道上部,使得风道上部的风压增加,从而使得上出风口111的出风风速得到增加,送风距离也得到增加。同理,当在某一工况下,关闭上门体组件310时,实现上出风口111的无风感送风,下出风口112的传统送风。在此过程中,风轮对上、下出风口的送风速度相当,由于上出风口111出风受阻,使得风道上部的风压逐渐增加,当风道上部的风压大于下部风道的风压时,风道上部的气流将有一部分流向风道下部,使得风道下部的风压增加,从而使得下出风口112的出风风速得到增加,送风距离也得到增加。当然,当上门体组件310和下门体组件320都关闭进行无风感送风时,整个风道内的风压都会增加。通过将上门体组件310和下门体组件320相互独立设置,使得出风口上部和下部的送风相互独立,使得空调柜机上部和下部的送风量可以不同,从而使得用户可以根据需求控制空调上部和下部的出风量,以满足用户对出风量的需求;另外,当空调柜机的上部和下部的送风量不同时,说明上门体组件310遮盖上出风口的面积,与下门体组件320遮盖下出风口的面积不同,即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的有效面积不同;具体地,当上出风口的有效面积小于下出风口的有效面积时,上出风口的风速大于下出风口的风速;当上出风口的有效面积大于下出风口的有效面积时,上出风口的风速小于下出风口的风速,通过调整上门体组件310和下门体组件320,可以有效的调节上出风口和下出风口的风速和送风距离。同时,在上门体311和下门体321上分别设置有通风孔,使得上出风口实现上无风感,下出风口可以实现下无风感。上无风感时,下出风口的风速和风量将增加,下无风感时,上出风口的风速和风量将增加,在满足用户制冷需求,并节能的情况下,使用户更加舒适。为了提高门体安装的稳定性,所述空调柜机包括上驱动组件,下驱动组件500以及门体支架;所述上驱动组件对应所述出风口的顶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门体支架对应所述出风口的中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下驱动组件500对应所述出风口的底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上门体311的一端与所述上驱动组件连接,另一端安装于所述门体支架上;所述下门体321的一端与所述下驱动组件500连接,另一端安装于所述门体支架上。具体地,本实施例中,门体支架设置于出风口的中部,用于限定上门体311底部和上门体311顶部的自由度。至于门体支架对上门体311和下门体321的具有作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来设置。对应上门体311而言,门体支架可以用于支撑上门体311,并为上门体311提供移动的轨道,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仅为上门体311提供运动轨道,上面门体的悬挂于上驱动组件。同理,对应下门体321,可以悬挂于门体支架上,也可以由下驱动组件500支撑,门体支架为下门体321提供滑动的轨道。关于轨道,可以形成于门体支架上,也可以形成门体上,可以更加实际需求来说设置。本实施例中,以形成于门体支架上为例。轨道的形式有很多,下面通过举例进行说明。所述门体支架的相对两侧开设有中上滑槽和中下滑槽,所述上门体311的下部插接于所述中上滑槽中,所述下门体321的顶部插接于所述中上滑槽中。本实施例中,上门体311的下部,可以理解为上门体311的底部,也可以理解为设置在上门体311下部的安装部。当直接将上门体311的底部插入中上滑槽时,安装非常的简洁。此时,位于出风口中部的门体支架将裸露于外部。当在上门体311背部设置滑动件,将滑动件插入中上滑槽时,上门体311的底部和下门体321的顶部之间的间隙可以设置到非常小。当然,上述方案的实施,需要在下门体321的上部的背面设置滑动件,该滑动件插入中下滑槽内。使得下门体321的顶部和上门体311的顶部之间没有部件隔离。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连接件700,所述连接件700连接所述无风感门体300和所述滚轮组件400;所述壳体100上对应所述滚轮组件400的滚轮420设置有滚动槽120,所述滚轮420设置于所述滚动槽120内。所述驱动组件500包括: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与所述壳体100固定连接;驱动齿轮510,所述驱动齿轮510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从动齿条520,所述从动齿条520与所述驱动齿轮510啮合,且与所述无风感门体300可拆卸连接。本实施例中,驱动电机安装于壳体100上,与壳体100可拆卸连接。从动齿条520与无风感门体300可拆卸连接的方式有很多,例如通过卡扣连接,螺钉连接、挂合连接等。当驱动电机工作时,驱动电机驱动齿轮510转动,驱动齿轮510驱动从动齿条520转动,从动齿条520则驱动无风感门体300移动。在此驱动过程中,由于无风感门体300的全部重量由滚轮组件400承载,使得齿条驱动无风感门体300时,齿条只受到无风感门体300很小的阻力(克服滚轮的静摩擦力即可),即,使得驱动齿轮510和从动齿条520的载荷很小。从而有利于延长驱动齿轮510和从动齿条520的使用寿命,有利于提高驱动组件500的稳定性,有利于提高无风感门体300运动的稳定性。为了提高无风感门体300与驱动组件500连接的便捷性,所述从动齿条520背对齿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柱521;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连接件700,所述连接件700连接所述无风感门体300和所述滚轮组件400;所述连接件700上对应所述支撑柱521设置有挂耳710,所述挂耳710具有插槽711,所述支撑柱521与所述挂耳710插接。本实施例中,支撑柱521与从动齿条520一体成型设置,使得驱动无风感门体300时,不会在支撑柱521和从动齿条520之间发生摩擦而产生噪音,同时也有利于提高稳定性。为了减少外界环境因素对驱动组件500工作的影响,以提高驱动组件500工作的稳定性,所述驱动组件500还包括齿轮盒,所述齿轮盒与所述壳体100可拆卸连接;所述齿轮盒包括底座530和与所述底座530适配的盒盖540;所述底座530上设置供所述齿条滑动的导向槽531,所述齿条上对应所述导向槽531设置有导向件522;所述导向件522自所述齿条的基体沿驱动齿的长度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导向件522包括导向柱和连接筋,导向柱通过连接筋连接。当将齿条安装至齿轮盒内时,导向件522设置于导向槽531内,并且沿导向槽531移动。电机转轴穿过过孔与安装于齿轮盒内的驱动齿轮510连接,驱动齿轮510与从动齿条520在齿轮盒内啮合。通过齿轮盒的设置,使得驱动齿轮510和从动齿条520不易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以提高驱动组件500工作的稳定性和无风感门体300移动的稳定性。通过齿轮驱动无风感门体300,使得无风感门体300在移动过程中,轨迹稳定,比较出现无风感门体300卡设的现象。为了减小门体移动过程中的摩擦力,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滚轮组件,所述滚轮组件设置于所述上门体311底部与中上滑槽之间,以使所述上门体311和所述门体支架相对滚动;和/或,所述滚轮组件设置于所述下门体321底部与所述壳体之间,以使所述下门体321和所述壳体相对滚动。滑动组件的数量和设置的位置,可以有很多,例如,滑轮组件可以设置在上门体311的底部,也可以设置在中上滑槽内;同理,滑动组件可以设在下门体321的顶部,也可以设置在中下滑槽内。只要是能减小上门体311和下门体321滑动摩擦力的安装方式均可。以下面的实施例,具体进行说明,所述滚轮组件安装于所述上门体311的底部,所述滚轮组件的滚轮与所述中上滑槽的槽底抵接;和/或,所述滚轮组件安装于所述下门体321的底部,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滚轮组件设置有滚动槽,所述滚轮组件的滚轮与所述滚动槽的槽底抵接。该实施例中,将滚轮组件安装在上门体311的底部,同时,也安装在下门体321的上部,使得上门体311和下门体321在移动过程中均为滚动,以大幅降低摩擦力。滚轮组件400的安装形式可以有很多,下面具体的举出两种形式。第一种安装方式,所述滚轮组件400安装于所述壳体100的底部,所述无风感门体300底部对应所述滚轮组件400的滚轮420设置有滚动槽;围成所述滚动槽的无风感门体300罩设于所述滚轮420上。本实施例中,将滚轮组件400安装于壳体100之中,滚轮组件400的滚轮420对应出风口110漏出壳体100。无风感门体300的底部对应滚轮420开设滚轮槽120,滚轮槽120沿无风感门体300的横向设置。当无风感门体300移动时,滚轮槽120的底部在无风感门体300重量的作用下压于滚轮420上,滚轮420引导无风感门体300移动,充分减小了无风感门体300与壳体100之间的摩擦。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无风感门体300底部设置的为导向筋,并且滚轮420上对应导向筋开设有导向槽,此时,无风感门体300依然可以很稳定的随滚轮420的滚动而移动。通过滚轮槽120或者导向筋以及导向槽的设置,使得无风感门体300的移动更加稳定可靠。第二种安装方式,所述空调柜机还包括连接件700,所述连接件700连接所述无风感门体300和所述滚轮组件400;所述壳体100上对应所述滚轮组件400的滚轮设置有滚动槽,所述滚轮设置于所述滚动槽内。本实施例中,将滚轮组件400安装于无风感门体300的底部,滚轮组件400的滚轮对壳体100上的安装位流出无风感门体300底部。壳体100上对应无风感门体300底部的滚轮开设滚轮槽120,滚轮槽120沿壳体100的周向延伸设置。当无风感门体300移动时,滚轮组件400的滚轮在无风感门体300重量的作用下压在滚轮槽120的底部。通过滚轮引导无风感门体300移动,充分减小了无风感门体300与壳体100之间的摩擦。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00上设置的为导向筋,并且在无风感门体300底部的滚轮上对应导向筋开设有导向槽,此时,无风感门体300依然可以很稳定的随滚轮的滚动而移动。通过滚轮槽120或者导向筋以及导向槽的设置,使得无风感门体300的移动更加稳定可靠。其中,连接件700的形式可以有很多,如连接板、连接杆等,连接件700与无风感门体300、滚轮组件400的连接方式也可以有很多,例如卡扣连接,螺钉连接等。无风感门体300在移动过程,由于门体两侧的温差较大,容易在门体上形成冷凝水,为了避免冷凝水影响用户的使用,所述下门体321包括:门本体,所述门本体呈板状设置;导流件,所述导流件与所述门本体的下端固定连接,以使所述导流件遮挡下驱动组件500;所述导流件包括连接部和与所述连接部固定连接的导流部;所述导流部向所述们本体远离所述门体支架的一端延伸。本实施例中,导流件的形式可以有很多,如导流板、导流块等,以导流板为例,导流板罩设于门体驱动组件的上方,以使冷凝水不落入到驱动组件内影响驱动组件的工作。以下门体组件320为例,下驱动组件500设置在下门体321的下方,当冷凝水沿下门体321向下流动至下门体321底部时,导流件将冷凝水引导至门体的两侧,避免冷凝水直接落入下驱动组件500内。当然,在下门体321的下方,对应导流件的位置,设置有水槽,以收容导流件引导的冷凝水。当然,水槽可以与空调柜机的水槽连通,其连通方式可以通过水管,也可以通过导水槽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出风速度的均匀性,所述上门体311和/或所述下门体321上,靠近所述蜗壳侧的通风孔总面积,大于所述蜗舌侧的通风孔的总面积。实现通风孔面积不同的方式有多种,下面分别进行说明。所述上门体311和/或所述下门体321上,靠近所述蜗壳侧的通风孔密度大于靠近蜗舌侧通风孔的密度;和/或,靠近所述蜗壳侧的通风孔的孔径大于靠近蜗舌侧通风孔的孔径。第一种,上门体311的开孔密度相当,此时,上门体311在出风口内靠近蜗壳侧的排布密度,大于上门体311在出风口内靠近蜗舌侧的排布密度。第二种,上门体311的开孔密度不同,此时,将开孔密度大的上门体311设置在出风口内靠近蜗壳的一侧,将开孔密度小的上门体311设置在出风口内靠近蜗舌的一侧。当然,在此种情况下,可以将上门体311的开孔密度按照线性或者非线性的规律排列,使得出风面积呈现预设的规律。配合风速的不同,以使整个出风口上部,或者说上出风口的出风速度相当。同理,关于下门体321:第一种,下门体321的开孔密度相当,此时,下门体321在出风口内靠近蜗壳侧的排布密度,大于下门体321在出风口内靠近蜗舌侧的排布密度。第二种,下门体321的开孔密度不同,此时,将开孔密度大的下门体321设置在出风口内靠近蜗壳的一侧,将开孔密度小的下门体321设置在出风口内靠近蜗舌的一侧。当然,在此种情况下,可以将下门体321的开孔密度按照线性或者非线性的规律排列,使得出风面积呈现预设的规律。配合风速的不同,以使整个出风口下部,或者说下出风口的出风速度相当。为了避免在空调柜机不工作时,灰尘等杂物从上门体311或下门体321的通风孔进入到风道内,所述空调柜机包括保护门体160,所述保护门体160对应所述出风口安装于与所述壳体上,且相对于所述壳体活动连接以打开和关闭所述出风口;所述保护门体160位于所述上门体组件310和所述下门体组件320的外侧。保护门体160设置在上门体311和下门体321背对风道的一侧。保护门体160关闭时,位于出风口的位置,将出风口封堵,保护门体160在壳体的延伸方向上。壳体以圆柱状为例,保护门体160为圆弧形板,关闭时,保护门体160的两侧边分别与出风口高度方向上的侧壁贴合。所述壳体呈圆柱状设置,所述上门体311和/或下门体321呈弧形设置,所述上门体311和/或下门体321沿所述壳体的周向移动。该实施例中的圆柱可以根据实际需求有凹陷或者凸出的部分。上门体311和下门体321均沿壳体在周向移动,当需要无风感时,上门体311和下门体321要出风口移动,在移动过程中,覆盖出风口的面积逐渐增加;当不需要无风感时,上门体311和下门体321从出风口的位置,向壳体内部移动,覆盖出风口的面积逐渐减少。本发明进一步提出一种空调柜机的控制方法,所述空调柜机的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根据预设温度同时开启上门体组件310和下门体组件320,以使空调柜机正常送风;获取当前室内温度,比对室内温度和预设温度;当室内温度与预设温度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根据当前工作模式关闭上门体组件310或下门体组件320。获取当前室内温度的方式有很多,如通过温度检测装置检测等。在获取室内温度后,比较所检测的当前室内温度和预设温度,预设温度可以为用户另外设置的一个参考温度,也可以为用户开机时所设置的室内目标温度。空调柜机根据当前室内温度和预设温度的温差来控制上门体组件310和下门体组件320。当室内温度与预设温度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根据当前工作模式关闭上门体组件310或下门体组件320。室内温度与预设温度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说明此时的室内环境温度距离用户所期望的温度已经相差不是特别大,或者说,相较于开机前,室内环境温度已经有较大的调整。此时,用户不希望一些部位被直吹,例如头不希望被热风直吹,脚不希望被冷风直吹。可以通过关闭上门体组件310以实现上部的无风感送风,或者关闭下门体组件320以实现下部的无风感送风。即可以通过控制上门体组件310和下门体组件320来满足用户的需求。当室内温度与预设温度差值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温差时,说明此时的室内环境温度距离用户所期望的温度相差较大,或者说,相较于开机前,室内环境温度还没有较大的调整。此时,用户更需要的是快速升温和降温,以满足急需的温度调整,因此,此时的上门体组件310和下门体组件320均继续处于开启状态,使得空调柜机依然高速送风。本实施例中,开机时,为了快速调节室内温度,空调柜机正常全速送风;在空调柜机工作一段时间(为虚数,并不限定具体时长,可以为几分钟,也可以为几个小时)后,获取当前室内温度,并比较当前室内环境温度和预设温度;当室内温度与预设温度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温差时,根据当前工作模式关闭上门体组件310或下门体组件320,使得用户在合适的时机享受到无风感带来的舒适感,即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既可以满足用户快速调节温度的需求,又可以在合适的时机给予用户舒适的无风感。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