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高效节能溶液除湿新风机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8901发布日期:2018-08-28 23:17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是涉及空调领域,具体的说是多功能高效节能溶液除湿新风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在家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了,而现有空调中的冷凝器造成大气层的排热,且浪费热源形成城市热岛效应,滋生各种细菌的温床,恶化了室内空气质量,容易引发居住者各种病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多功能高效节能溶液除湿新风机组,该种多功能高效节能溶液除湿新风机组能够解决独立实现加湿排风和除湿送风的功能,并且能够通过溶液的喷淋可以除去空气中夹带的 PM2.5 和细菌,大大改善了室内空气的质量。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多功能高效节能溶液除湿新风机组,其特征是:包括多功能系统和溶液系统,所述的多功能系统包括冷源进口、热源进口、冷源出口、热源出口、第一交换器和第二交换器,所述的溶液系统包括吸收水分装置、释放水分装置、盘管交换器、第一溶液泵、第二溶液泵、第一储液箱和第二储液箱,所述的吸收水分装置和释放水分装置内部的上顶部均安装有溶液喷淋装置,下方底部均安装有溶液收集盒;

所述的第一交换器的输入端与冷源进口连接,输出端与冷源出口连接,所述的第一储液箱连接有第一溶液泵,所述的第一溶液泵通过第一交换器与吸收水分装置内的溶液喷淋装置连接,所述的吸收水分装置内的溶液收集盒与第一储液箱相连,所述的第二交换器的输入端与热源进口连接,输出端与热源出口连接,所述的第二储液箱连接有第二溶液泵,所述的第二溶液泵通过第二交换器与释放水分装置内的溶液喷淋装置连接,所述的释放水分装置内的溶液收集盒与第二储液箱连接,所述的第一储液箱、第二储液箱、吸收水分装置内的溶液收集盒以及释放水分装置内的溶液收集盒均与盘管交换器连接。

为优化上述实用新型,采取的具体措施还包括:

所述的冷源进口连接有毛细管冷源。

所述的热源进口连接有多功能热源,所述的多功能热源包括但不仅限于太阳能热源和燃气锅炉热源。

所述的盘管交换器的输入端分别与吸收水分装置内的溶液收集盒以及释放水分装置内的溶液收集盒连接,所述的盘管交换器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储液箱和第二储液箱连接。

所述的吸收水分装置和释放水分装置内部的上顶部的溶液喷淋装置均为喷淋头。

所述的盘管交换器内包括A盘管和B盘管,所述的A盘管置于B盘管内,所述的A盘管和B盘管置于盘管交换器箱体内,所述的A盘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吸收水分装置内的溶液收集盒以及第二储液箱,所述的B盘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释放水分装置内的溶液收集盒以及第一储液箱。

该种多功能高效节能溶液除湿新风机组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为:第一,采用溶液系统与多功能系统的转换控制,不仅解决了城市的热岛效应,而且节约了电能源,从而提高了系统的节能;第二,利用盘管交换器、毛细管冷源、太阳能热源、燃气锅炉热源实现温度、湿度的精确控制,以及除湿、加湿的独立调节;第三,通过盘管交换器实现浓溶液和稀溶液的交换循环,进一步简化结构,节省能源;第四,通过溶液的喷淋可以除去空气中夹带的 PM2.5 和细菌,大大改善了室内空气的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高效节能溶液除湿新风机的原理图。

图例说明:1、冷源进口;2、热源进口;3、吸收水分装置;4、释放水分装置;5、第一溶液泵;6、第二溶液泵;7、第一交换器;8、第二交换器;9、第一储液箱;10、第二储液箱;11、盘管交换器;12、冷源出口;13、热源出口;14、A盘管;15、B盘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多功能高效节能溶液除湿新风机组,其特征是:包括多功能系统和溶液系统,所述的多功能系统包括冷源进口1、热源进口2、冷源出口12、热源出口13、第一交换器7和第二交换器8,所述的溶液系统包括吸收水分装置3、释放水分装置4、盘管交换器11、第一溶液泵5、第二溶液泵6、第一储液箱9和第二储液箱10,所述的吸收水分装置3和释放水分装置4内部的上顶部均安装有溶液喷淋装置,下方底部均安装有溶液收集盒;

所述的第一交换器7的输入端与冷源进口1连接,输出端与冷源出口12连接,所述的第一储液箱9连接有第一溶液泵5,所述的第一溶液泵5通过第一交换器7与吸收水分装置3内的溶液喷淋装置连接,所述的吸收水分装置3内的溶液收集盒与第一储液箱9相连,所述的第二交换器8的输入端与热源进口2连接,输出端与热源出口13连接,所述的第二储液箱10连接有第二溶液泵6,所述的第二溶液泵6通过第二交换器8与释放水分装置4内的溶液喷淋装置连接,所述的释放水分装置4内的溶液收集盒与第二储液箱9连接,所述的第一储液箱9、第二储液箱10、吸收水分装置3内的溶液收集盒以及释放水分装置4内的溶液收集盒均与盘管交换器11连接。

本实施例中,冷源进口1连接有毛细管冷源。

本实施例中,热源进口2连接有多功能热源,所述的多功能热源包括但不仅限于太阳能热源和燃气锅炉热源。

本实施例中,盘管交换器11的输入端分别与吸收水分装置3内的溶液收集盒以及释放水分装置4内的溶液收集盒连接,所述的盘管交换器11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储液箱9和第二储液箱10连接。

本实施例中,吸收水分装置3和释放水分装置4内部的上顶部的溶液喷淋装置均为喷淋头。

本实施例中,盘管交换器11内包括A盘管12和B盘管13,所述的A盘管12置于B盘管13内,所述的A盘管12和B盘管13置于盘管交换器11箱体内,所述的A盘管1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吸收水分装置3内的溶液收集盒以及第二储液箱10,所述的B盘管13的两端分别连接有释放水分装置4内的溶液收集盒以及第一储液箱9。

如图1所示的多功能高效节能溶液除湿新风机组中的毛细管冷源通过冷源进口1将冷源导入第一交换器7,实现能量交换后,冷源再从冷源出口12导出,实现冷源的循环。

第一储液箱9内的溶液通过第一溶液泵5经过第一交换器7导人吸收水分装置3内,溶液在经过第一交换器7内时实现降温,降温后的溶液在吸收水分装置3内通过喷淋头喷出后,增大了接触面积,新风在通过吸收水分装置3时,喷淋头喷出的低温溶液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实现了除湿的功能,并且能够通过该种方式进一步去除空气中夹带的PM2.5和细菌,大大提高空气质量,喷淋头喷出的溶液被吸收水分装置3内的溶液收集盒收集,表面的稀溶液通过管路自然流入盘管交换器11内与来自释放水分装置4内浓溶液进行交换后直接流入溶液箱10内,满足释放水分装置4的需求,另一部分直接流入第一储液箱9内完成循环。

多功能高效节能溶液除湿新风机组中的多功能热源通过热源进口2将热源导入第二交换器8,实现能量交换后,热源再从热源出口13导出,实现热源的循环。其中多功能热源包括太阳能热源和燃气锅炉热源,太阳能热源和燃气锅炉热源能够在不同的环境下相互替代使用,扩大了本装置适用范围的同时,能够利用可再生资源,更加绿色环保。

第二储液箱1O内的溶液通过第二溶液泵6经过第二交换器导入释放水分装置4内,溶液经过第二交换器8内时实现加热,加热后的溶液在释放水分装置4内经过喷淋头喷出后,增大了接触面积,回风在通过释放水分装置4时,喷淋头喷出的加热后的溶液释放出大量的水分,喷淋头喷出的溶液被释放水分装置4内的溶液收集盒收集,表面的浓溶液通过管路自然流入盘管交换器11内与来自吸收水分装置3内稀溶液进行交换后直接流入溶液箱9内,满足吸收水分装置3的需求,另一部分直接流入第一储液箱10内完成循环。

吸收水分装置3内的溶液收集盒内的溶液为吸收水分后的稀释溶液,释放水分装置4内的溶液收集盒内的溶液为释放水分后的浓稠溶液,通过盘管交换器11可将吸收水分装置3内的溶液收集盒内稀释溶液导入第二储液箱10内,将释放水分装置4内的溶液收集盒内的浓稠溶液导入第一储液箱9内,控制第一储液箱9和第二储液箱10内溶液的浓度,更好的实现除湿的功能。

A盘管14套在B盘管15的内部,在自然流动实现稀、浓溶液交叉交换的过程中还能实现热量的自然交换,使得该套装置更加节能环保。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