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蒸发器的管路跌落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33453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防蒸发器的管路跌落的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防蒸发器的管路跌落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蒸发器作为空调器中的重要零部件,其在制冷或制热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蒸发器主要包括蒸发翅片、边板及冷媒流通管路,制作成本较高,若蒸发器出现管路破损,将直接导致蒸发器报废。蒸发器重量较重,如果运输过程中空调器出现跌落,在冲击力作用下,虽有螺钉等固定,蒸发器也必然出现不同程度的位移,管路就有可能碰撞到空调器内部的其它零部件,导致管路凹瘪或破裂,致使空调器故障率上升。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可防蒸发器的管路跌落的空调器,旨在解决现有空调器受到冲击时蒸发器的管路易跌落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防蒸发器的管路跌落的空调器,其包括具有管路的蒸发器,以及与所述蒸发器卡合连接的电机压板,其中,所述蒸发器的侧面设置有边板,所述边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管路安装孔;所述边板的底部边缘向远离所述蒸发器一侧延伸设置有若干个延伸板,所述电机压板的顶面向上延伸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延伸板进行限位的若干个防撞筋;所述延伸板与所述防撞筋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可防蒸发器的管路跌落的空调器,其中,所述延伸板与所述边板一体设置,所述防撞筋与所述电机压板一体设置。

所述可防蒸发器的管路跌落的空调器,其中,所述防撞筋与所述电机压板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倒角。

所述可防蒸发器的管路跌落的空调器,其中,所述电机压板的顶面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一限位板,所述第一限位板与所述防撞筋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边板及所述延伸板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所述可防蒸发器的管路跌落的空调器,其中,所述边板上设置有安装孔,所述第一限位板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所述安装孔卡合连接。

所述可防蒸发器的管路跌落的空调器,其中,所述电机压板上设置有卡槽,所述边板的底部设置有卡凸,所述卡凸与所述卡槽卡合连接;所述卡槽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远离所述蒸发器一侧。

有益效果:当撞击且所述蒸发器发生左右窜动时,所述间隙为所述蒸发器提供了位移空间,所述延伸板会撞在所述防撞筋上,所述防撞筋对所述延伸板进行限位,可以有效的避免所述蒸发器窜动的位移增加,从而避免所述蒸发器的管路撞击到其它零部件而受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机压板与所述蒸发器配合安装时的第一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机压板与所述蒸发器配合安装时的第二使用状态图;

图3是图2中A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边板与所述蒸发器配合安装时的第二使用状态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电机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同时参阅图1-图6。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防蒸发器的管路跌落的空调器,如图1、图2、图3和图5所示,其包括具有管路11的蒸发器1,以及与所述蒸发器1卡合连接的电机压板2,其中,所述蒸发器1的侧面设置有边板3,所述边板3上设置有若干个管路安装孔31;所述边板3的底部边缘向远离所述蒸发器1一侧延伸设置有若干个延伸板32,所述电机压板2的顶面向上延伸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延伸板32进行限位的若干个防撞筋21;所述延伸板与所述防撞筋之间具有间隙。

所述延伸板32垂直于所述边板3,所述电机压板2与所述蒸发器1配合安装时,所述防撞筋21与所述延伸板32相配合以对所述延伸板32进行限位,从而实现所述防撞筋21对所述蒸发器1的限位,减小受到撞击时所述电机压板2与所述蒸发器1之间产生的相对位移,以避免所述蒸发器1的管路11碰撞到其它零部件造成的管路11凹瘪、破裂现象。当撞击且所述蒸发器1发生左右窜动时,所述间隙为所述蒸发器1提供了位移空间,所述延伸板32会撞在所述防撞筋21上,可以有效的避免所述蒸发器1窜动的位移增加,从而避免所述蒸发器1的管路11撞击到其它零部件而受损。

较佳的,所述延伸板32与所述边板3一体设置,所述防撞筋21与所述电机压板2一体设置,在运输或安装时,不会增加零件数量,并且使得所述电机压板2与所述边板3的配合牢靠,不易在撞击过程中跌落。

如图2和图6所示,所述电机压板2的顶面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一限位板22,所述第一限位板22与所述防撞筋21之间形成容纳空间;所述边板3及所述延伸板32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

所述防撞筋21与所述第一限位板22之间形成一个U型的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的开口向上;所述延伸板32与所述边板3形成L型,当所述蒸发器1与所述电机压板2配合安装时,将所述电机压板2从所述蒸发器1的下方向上推动,时所述延伸板32与所述边板3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边板3朝向所述第一限位板22,所述延伸板32朝向所述防撞筋21。

所述防撞筋21与所述第一限位板22的配合在水平方向对所述边板3限位,进而实现对所述蒸发器1的限位,提高所述蒸发器1与所述电机压板2之间的卡合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边板3与所述延伸板32的宽度之和小于所述防撞筋21与所述第一限位板22之间的距离,所述防撞筋21的顶面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延伸板32的顶面,当所述边板3与所述第一限位板22接触时,所述延伸板32与所述防撞筋21之间具有所述间隙;当撞击且所述蒸发器1发生左右窜动时,所述间隙为所述蒸发器1提供了位移空间,所述延伸板32会撞在所述防撞筋21上,可以有效的避免所述蒸发器1窜动的位移增加,从而避免所述蒸发器1的管路11撞击到其它零部件而受损。

如图3所示,所述防撞筋21与所述电机压板2之间的连接处设置有弧形倒角;在所述电机压板2与所述蒸发器1配合安装时,所述弧形倒角可以对所述延伸板32起到导向作用,使所述延伸板32沿着所述弧形倒角滑入所述容纳空间内并与所述电机压板2相接触。同时,所述弧形倒角减小了所述间隙的大小,使得撞击时所述延伸板32移动较小的距离便可与所述防撞筋21接触,降低所述蒸发器1晃动的幅度。

如图1、图4和图6所示,所述边板3上设置有安装孔33,所述第一限位板22上设置有卡扣23,所述卡扣23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22朝向所述防撞筋21的一面,所述卡扣23与所述安装孔33卡合连接。所述电机压板2与所述蒸发器1配合安装时,将所述防撞筋21朝向所述第一限位板22的一面与所述延伸板32接触,使所述延伸板32和所述边板3置于所述容纳空间内,并将所述蒸发器1向所述电机压板2推动,使所述延伸板32沿着所述防撞筋21向下滑,直至所述延伸板32在所述弧形倒角的导向作用下滑动至与所述电机压板2接触,此时所述卡扣23与所述安装孔33相对应并卡合连接,同时所述边板3与所述第一限位板22相接触。

如图1和图6所示,所述电机压板2上设置有若干个顶持部24,所述顶持部24位于所述延伸板32的下方并与所述延伸板32接触,以在所述安装孔33与所述卡扣23卡合连接时,所述顶持部24可以将所述延伸板32向上顶持,所述顶持部24在竖直方向上与所述卡扣23配合对所述边板3限位,从而提高所述蒸发器1与所述电机压板2连接的稳固性。

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电机压板2上设置有卡槽25,所述边板3的底部设置有卡凸34,所述卡槽25位于所述第一限位板22远离所述蒸发器1一侧,所述卡凸34与所述卡槽25卡合连接。

所述容纳空间与所述边板3和所述延伸板32的配合,所述卡扣与所述安装孔33的配合,以及所述卡凸34与所述卡槽25的配合使得所述电机压板2与所述蒸发器1配合安装时不需要打螺钉,克服了所述蒸发器1与所述电机压板2之间难打螺钉,不方便连接,装配效率低的问题。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防蒸发器的管路跌落的空调器,其包括具有管路的蒸发器,以及与所述蒸发器卡合连接的电机压板,其中,所述蒸发器的侧面设置有边板,所述边板上设置有若干个管路安装孔;所述边板的底部边缘向远离所述蒸发器一侧延伸设置有若干个延伸板,所述电机压板的顶面向上延伸设置有用于对所述延伸板进行限位的若干个防撞筋。当撞击且所述蒸发器发生左右窜动时,所述间隙为所述蒸发器提供了位移空间,所述延伸板会撞在所述防撞筋上,所述防撞筋对所述延伸板进行限位,可以有效的避免所述蒸发器窜动的位移增加,从而避免所述蒸发器的管路碰撞到其它零部件造成的管路凹瘪、破裂现象。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