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热器及应用其的散热器与空气温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1191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一种导热器及应用其的散热器与空气温度调节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热装置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热器。



背景技术:

常见的导热器通常包括底板和鳍片组,底板与发热体接触,发热体产生的热量传导到底板上,进而传导到鳍片上,然后通过空气对流或者被动散热的方式把热量散去。

常见的导热器的热量传导方式是层流,热量传导的路径是直线,热量与导热器之间的接触不足,进而导致导热器内部的热交换效能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导热器,热量在导热器中传导的路径上会产生紊流,能提供更高的热交换效能。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导热器,包括底板和旋转部件;旋转部件包括基板,基板一面设有共轴的圆环形鳍片组;底板上也设有共轴的圆环形鳍片组;底板的圆环形鳍片组和基板上的圆环形鳍片组相互错合,相邻错合的圆环形鳍片之间有空隙,该空隙小于0.15mm,让热量在底板与旋转部件之间的传导路径中产生紊流,从而提高底板与旋转部件之间的热交换效能,而且旋转部件能绕其上的圆环形鳍片的轴旋转。

上述技术方案中,基板另一面设有鳍片组,以增大旋转部件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上述技术方案中,该种导热器还包括电机,电机设在底板上,电机转子与底板上的圆环形鳍片组共轴,电机连动旋转部件旋转,以产生空气对流。

上述技术方案中,底板上设有供电机的导线穿出的通孔。

上述技术方案中,电机为外转子电机,其中轴空心;旋转部件的中轴处设有转轴,转轴穿过电机;电机的外转子固定在旋转部件上,实现电机连动旋转部件旋转;电机的外转子支撑着旋转部件,使底板上的圆环形鳍片组不能接触到基板,以减小旋转部件与底板之间的摩擦。

上述技术方案中,旋转部件的中轴处设有电机轴套,电机轴穿在电机轴套中,实现电机连动旋转部件旋转;电机轴通过电机轴套支撑着旋转部件,使底板上的圆环形鳍片组不能接触到基板,以减小旋转部件与底板之间的摩擦。

一种散热器,包括固定件、接触座和外周鳍片组,接触座包括接触块和导热板,外周鳍片组设在接触座上,固定件把接触座固定在发热体上;接触块的一面固定在导热板上,另一面与发热体接触;还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导热器,导热器的底板与导热板接触,以便把热量传导到导热器上。

一种散热器,包括热管、导热块、外周鳍片组和接触鳍片组,热管包括受热段和放热段,所有接触鳍片组相互平行排列,热管的受热段穿过接触鳍片组,热管的受热段和接触鳍片组进入发热的流体内;热管的放热段穿设在导热块内;还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导热器,外周鳍片组设在导热器的底板上,导热块与导热器的底板接触,以便把热量传导到导热器上。

一种空气温度调节装置,包括风道以及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导热器,导热器的底板与发热体或者制冷体接触,导热器设在风道内,以调节风道内的空气温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导热器,底板和旋转部件都设有圆环形鳍片组,而且二者的圆环形鳍片组相互错合,相邻错合的圆环形鳍片之间具有小于0.15mm的空隙,让热量在底板与旋转部件之间的传导路径中产生紊流,从而提高底板与旋转部件之间的热交换效能。导热器的旋转部件能绕其上的圆环形鳍片的轴旋转,产生空气对流,从而提高空气与该种导热器之间的热交换效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导热器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导热器的爆炸图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导热器的打开状态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导热器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散热器的俯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散热器的仰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散热器的爆炸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导热器的剖面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散热器的侧视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三的散热器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四的俯视方向的风道透视图;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五的俯视方向的风道透视图;

附图标记为:1、底板;11、通孔;12、电机;2、圆环形鳍片组;3、旋转部件;31、基板;32、鳍片组;33、电机轴套;34、转轴;4、导热器;5、固定件;51、扣具;52、弹簧螺丝;53、螺丝;6、接触座;61、接触块;62、导热板;7、外周鳍片组;8、热管;81、受热段;811、接触鳍片组;82、放热段;821、导热块;91、制冷体;92、发热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散热器,包括导热器4、接触座6、外周鳍片组7和固定件5。

导热器4包括底板1、旋转部件3和电机12。

底板1呈圆板型,电机12是外转子电机,其中轴是空心的,设在底板1上,电机转子竖直向上,并与底板1共轴;底板1上设有一个通孔11,供电机12的导线穿出。

旋转部件3包括基板31、鳍片组32和转轴34。基板31呈圆板型,其底面半径与底板1的底面半径相等;鳍片组32设在基板31的顶面,鳍片组32包括多个长鳍片和多个短鳍片,短鳍片的长度为长鳍片的三分之二,所有长鳍片和短鳍片均带有弧度,长鳍片和短鳍片相间绕基板31的中轴周向设置;基板31与鳍片组32一体成型。转轴34设在基板31的底面的圆心处,转轴34与基板31共轴。

底板1上设有圆环形鳍片组2,旋转部件3的基板31底面也设有圆环形鳍片组2;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共有7个圆环形鳍片,底板1上的每个圆环形鳍片共轴、径向厚度一致,每个圆环形鳍片的径向间距相等;所有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围绕电机12设置,并与电机12的转子共轴;圆环形鳍片组2与底板1是一体成型的。基板31上也设有圆环形鳍片组2,基板31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共有7个圆环形鳍片,基板31上的每个圆环形鳍片共轴、径向间距比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的径向厚度大,基板31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围绕转轴34设置,并与转轴34共轴;旋转部件3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与旋转部件3是一体成型的。

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与旋转部件3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相互错合,从而使底板1与旋转部件3接合在一起,使旋转部件3与底板1之间能进行热交换,二者的内侧边留有间隙,该间隙小于0.15mm,优选为0.10mm,让热量在底板与旋转部件之间的传导路径中产生紊流,从而提高底板与旋转部件之间的热交换效能。转轴34穿透电机12的中轴,电机12的外转子支撑着旋转部件3,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2的顶面不能接触到基板31,以减小旋转部件3与底板1之间的摩擦,电机12通电启动后能连动旋转部件3旋转。

接触座6包括接触块61和导热板62,导热板62呈圆板型,接触块61设在导热板62底面的中部,与导热板62是一体的,接触块61与发热体接触,接触块61与发热体之间还涂有导热硅;外周鳍片组7环绕导热器4周向设在底板上。

固定件5包括扣具51、弹簧螺丝52和螺丝53;导热器4通过螺丝53固定在导热板62的顶面,扣具51通过螺丝53固定在导热板62的底面;弹簧螺丝52把扣具51固定在发热体上,从而把散热器固定在发热体上。

发热体的热量通过接触座6传到底板1,再传到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由于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与旋转部件3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相互错合,二者之间能进行良好的热交换,所以热量能从底板1传到旋转部件3的基板31上,进而传到鳍片组32上,电机12通电启动后,连动旋转部件3旋转,使鳍片组32扰动空气,产生空气对流,使鳍片组32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效能更高,并使外周鳍片组7周围有空气对流,达到散热目的。

实施例二:

一种散热器,包括导热器4、接触座6、外周鳍片组7和固定件5。

导热器4包括底板1、旋转部件3和电机12。

底板1呈圆板型,电机12是外转子电机,其中轴是空心的,设在底板1上,电机转子竖直向上,并与底板1共轴;底板1上设有一个通孔11,供电机12的导线穿出。

旋转部件3包括基板31、鳍片组32和电机轴套33。基板31呈圆板型,其底面半径与底板1的底面半径相等;鳍片组32设在基板31的顶面,鳍片组32包括多个长鳍片和多个短鳍片,短鳍片的长度为长鳍片的三分之二,所有长鳍片和短鳍片均带有弧度,长鳍片和短鳍片相间绕基板31的中轴周向设置;基板31与鳍片组32一体成型。基板31的底面的圆心处开有小孔,电机轴套33穿设在小孔内,电机轴套33与基板31共轴。

底板1上设有圆环形鳍片组2,旋转部件3的基板31底面也设有圆环形鳍片组2;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共有7个圆环形鳍片,底板1上的每个圆环形鳍片共轴、径向厚度一致,每个圆环形鳍片的径向间距相等;所有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围绕电机12设置,并与电机12的转子共轴;圆环形鳍片组2与底板1是一体成型的。基板31上也设有圆环形鳍片组2,基板31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共有7个圆环形鳍片,基板31上的每个圆环形鳍片共轴、径向间距比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的径向厚度大,基板31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围绕电机轴套33设置,并与电机轴套33共轴;旋转部件3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与旋转部件3是一体成型的。

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与旋转部件3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相互错合,从而使底板1与旋转部件3接合在一起,使旋转部件3与底板1之间能进行热交换,二者的内侧边留有间隙,该间隙小于0.15mm,优选为0.10mm,让热量在底板与旋转部件之间的传导路径中产生紊流,从而提高底板与旋转部件之间的热交换效能。电机12的轴穿在电机轴套33中,电机12的轴通过电机轴套33支撑着旋转部件3,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2的顶面不能接触到基板31,以减小旋转部件3与底板1之间的摩擦,电机12通电启动后能连动旋转部件3旋转。

接触座6包括接触块61和导热板62,导热板62呈圆板型,接触块61设在导热板62底面的中部,与导热板62是一体的,接触块61与发热体接触,接触块61与发热体之间还涂有导热硅;外周鳍片组7环绕导热器4周向设在底板上。

固定件5包括扣具51、弹簧螺丝52和螺丝53;导热器4通过螺丝53固定在导热板62的顶面,扣具51通过螺丝53固定在导热板62的底面;弹簧螺丝52把扣具51固定在发热体上,从而把散热器固定在发热体上。

发热体的热量通过接触座6传到底板1,再传到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由于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与旋转部件3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相互错合,二者之间能进行良好的热交换,所以热量能从底板1传到旋转部件3的基板31上,进而传到鳍片组32上,电机12通电启动后,连动旋转部件3旋转,使鳍片组32扰动空气,产生空气对流,使鳍片组32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效能更高,并使外周鳍片组7周围有空气对流,达到散热目的。

实施例三:

一种散热器,包括导热器4、外周鳍片组7、热管8、接触鳍片911和导热块821。

导热器4包括底板1、旋转部件3和电机12。

底板1呈圆板型,电机12是外转子电机,其中轴是空心的,设在底板1上,电机转子竖直向上,并与底板1共轴;底板1上设有一个通孔11,供电机12的导线穿出。

旋转部件3包括基板31、鳍片组32和转轴34。基板31呈圆板型,其底面半径与底板1的底面半径相等;鳍片组32设在基板31的顶面,鳍片组32包括多个长鳍片和多个短鳍片,短鳍片的长度为长鳍片的三分之二,所有长鳍片和短鳍片均带有弧度,长鳍片和短鳍片相间绕基板31的中轴周向设置;基板31与鳍片组32一体成型。转轴34设在基板31的底面的圆心处,转轴34与基板31共轴。

底板1上设有圆环形鳍片组2,旋转部件3的基板31底面也设有圆环形鳍片组2;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共有7个圆环形鳍片,底板1上的每个圆环形鳍片共轴、径向厚度一致,每个圆环形鳍片的径向间距相等;所有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围绕电机12设置,并与电机12的转子共轴;圆环形鳍片组2与底板1是一体成型的。基板31上也设有圆环形鳍片组2,基板31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共有7个圆环形鳍片,基板31上的每个圆环形鳍片共轴、径向间距比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的径向厚度大,基板31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围绕转轴34设置,并与转轴34共轴;旋转部件3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与旋转部件3是一体成型的。

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与旋转部件3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相互错合,从而使底板1与旋转部件3接合在一起,使旋转部件3与底板1之间能进行热交换,二者的内侧边留有间隙,该间隙小于0.15mm,优选为0.10mm,让热量在底板与旋转部件之间的传导路径中产生紊流,从而提高底板与旋转部件之间的热交换效能。转轴34穿透电机12的中轴,电机12的外转子支撑着旋转部件3,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2的顶面不能接触到基板31,以减小旋转部件3与底板1之间的摩擦,电机12通电启动后能连动旋转部件3旋转。

热管8包括受热段81和放热段82,接触鳍片组811的接触鳍片呈正方形片状,共有13片,热管8的受热段81垂直穿过每片接触鳍片的中央,所有接触鳍片相互平行,间距相等,形成接触鳍片组811;热管8的放热段82穿设在导热块821内,导热块821固定在导热器4的底板1的底面上。

该种散热器用于流体的散热,使用时热管受热段81和接触鳍片组811插入到流体内,流体的热量通过热管8的放热段82和导热块821传到底板1,再传到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由于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与旋转部件3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相互错合,二者之间能进行良好的热交换,所以热量能从底板1传到旋转部件3的基板31上,进而传到鳍片组32上,电机12通电启动后,连动旋转部件3旋转,使鳍片组32扰动空气,产生空气对流,使鳍片组32与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效能更高,并使外周鳍片组7周围有空气对流,达到散热目的。

实施例四:

一种空气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导热器4、风道和制冷体91。

导热器4包括底板1、旋转部件3和电机12。

底板1呈圆板型,电机12是外转子电机,其中轴是空心的,设在底板1上,电机转子竖直向上,并与底板1共轴;底板1上设有一个通孔11,供电机12的导线穿出。

旋转部件3包括基板31、鳍片组32和转轴34。基板31呈圆板型,其底面半径与底板1的底面半径相等;鳍片组32设在基板31的顶面,鳍片组32包括多个长鳍片和多个短鳍片,短鳍片的长度为长鳍片的三分之二,所有长鳍片和短鳍片均带有弧度,长鳍片和短鳍片相间绕基板31的中轴周向设置;基板31与鳍片组32一体成型。转轴34设在基板31的底面的圆心处,转轴34与基板31共轴。

底板1上设有圆环形鳍片组2,旋转部件3的基板31底面也设有圆环形鳍片组2;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共有7个圆环形鳍片,底板1上的每个圆环形鳍片共轴、径向厚度一致,每个圆环形鳍片的径向间距相等;所有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围绕电机12设置,并与电机12的转子共轴;圆环形鳍片组2与底板1是一体成型的。基板31上也设有圆环形鳍片组2,基板31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共有7个圆环形鳍片,基板31上的每个圆环形鳍片共轴、径向间距比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的径向厚度大,基板31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围绕转轴34设置,并与转轴34共轴;旋转部件3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与旋转部件3是一体成型的。

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与旋转部件3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相互错合,从而使底板1与旋转部件3接合在一起,使旋转部件3与底板1之间能进行热交换,二者的内侧边留有间隙,该间隙小于0.15mm,优选为0.10mm,让热量在底板与旋转部件之间的传导路径中产生紊流,从而提高底板与旋转部件之间的热交换效能。转轴34穿透电机12的中轴,电机12的外转子支撑着旋转部件3,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2的顶面不能接触到基板31,以减小旋转部件3与底板1之间的摩擦,电机12通电启动后能连动旋转部件3旋转。

导热器4设在风道内,制冷体91是冷凝器或者半导体制冷器的冷端,与导热器4的底板接触,使用时,风道内有空气流动,导热器4的电机12通电启动后,连动旋转部件3旋转,使鳍片组32扰动空气,产生空气对流,使鳍片组32与风道内的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效能更高,从而吸取风道内空气的热量,以调节风道内的空气温度。

实施例五:

一种空气温度调节装置,包括导热器4、风道和发热体92。

导热器4包括底板1、旋转部件3和电机12。

底板1呈圆板型,电机12是外转子电机,其中轴是空心的,设在底板1上,电机转子竖直向上,并与底板1共轴;底板1上设有一个通孔11,供电机12的导线穿出。

旋转部件3包括基板31、鳍片组32和电机轴套33。基板31呈圆板型,其底面半径与底板1的底面半径相等;鳍片组32设在基板31的顶面,鳍片组32包括多个长鳍片和多个短鳍片,短鳍片的长度为长鳍片的三分之二,所有长鳍片和短鳍片均带有弧度,长鳍片和短鳍片相间绕基板31的中轴周向设置;基板31与鳍片组32一体成型。基板31的底面的圆心处开有小孔,电机轴套33穿设在小孔内,电机轴套33与基板31共轴。

底板1上设有圆环形鳍片组2,旋转部件3的基板31底面也设有圆环形鳍片组2;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共有7个圆环形鳍片,底板1上的每个圆环形鳍片共轴、径向厚度一致,每个圆环形鳍片的径向间距相等;所有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围绕电机12设置,并与电机12的转子共轴;圆环形鳍片组2与底板1是一体成型的。基板31上也设有圆环形鳍片组2,基板31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共有7个圆环形鳍片,基板31上的每个圆环形鳍片共轴、径向间距比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的径向厚度大,基板31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围绕电机轴套33设置,并与电机轴套33共轴;旋转部件3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与旋转部件3是一体成型的。

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与旋转部件3上的圆环形鳍片组2相互错合,从而使底板1与旋转部件3接合在一起,使旋转部件3与底板1之间能进行热交换,二者的内侧边留有间隙,该间隙小于0.15mm,优选为0.10mm,让热量在底板与旋转部件之间的传导路径中产生紊流,从而提高底板与旋转部件之间的热交换效能。电机12的轴穿在电机轴套33中,电机12的轴通过电机轴套33支撑着旋转部件3,底板1上的圆环形鳍片2的顶面不能接触到基板31,以减小旋转部件3与底板1之间的摩擦,电机12通电启动后能连动旋转部件3旋转。

导热器4设在风道内,发热体92是电热丝发热体、半导体制冷器的热端或者红外发热体的一种,与导热器4的底板接触,使用时,风道内有空气流动,导热器4的电机12通电启动后,连动旋转部件3旋转,使鳍片组32扰动空气,产生空气对流,使鳍片组32与风道内的空气之间的热交换效能更高,从而把发热体92热量带到风道内,以调节风道内的空气温度。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