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5070发布日期:2018-06-23 00:19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空气净化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气净化器。



背景技术:

目前,空气净化器主要包括壳体、滤芯以及抽风装置,通过抽风装置将室内空气抽入并经过滤芯过滤之后导出,从而使排出的空气得到净化。但是,现有的空气净化器的出风口一般都是开设在壳体上,出风面积受出风口的口径大小限制,出风面面积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一种空气净化器,其净化后的空气可由出风框导出,出风面积较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滤芯以及抽风装置,壳体的内部形成为安装腔,壳体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出风框,所述出风框铰接于壳体的顶端;出风口的一端与安装腔连通;出风口的另一端与出风框的内部连通;所述滤芯设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所述抽风装置安装于安装腔内;抽风装置的进风端与进风口导通;抽风装置的出风端与出风口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腔的底端设有加湿机构,所述加湿机构的出汽口连通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加湿机构包括雾化腔、进水管道、雾化管道以及电极片;电极片设于雾化腔内;进水管道的出水端与雾化腔连通;进水管道的进水端连通至壳体的顶端;雾化管道的进口端与雾化腔连通;雾化管道的出口端与安装腔连通并位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雾化管道的出口端形成为所述加湿机构的出汽口。

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道内设有紫外灯。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用于驱动出风框转动的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壳体上设有滑动槽;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滑块以及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套装于出风框的底端;固定架与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的另一端与滑块的顶端铰接;所述滑块的中部枢接于滑动槽内并与滑动槽滑动配合;滑块的底端与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转轴同步联接。

进一步地,所述抽风装置包括涡轮、第二电机以及伞齿传动机构,所述涡轮通过伞齿传动机构与第二电机的转轴同步联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腔内设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通道的一端与抽风装置的出风端连通;所述出风通道的另一端固接于壳体的顶端并形成为所述出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通道远离出风口的端部呈漏斗状,所述漏斗状端部的大口径朝向所述抽风装置的出风端。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空气可由抽风装置经进风口导入,导入的空气可经过滤芯的过滤作用得到净化,净化后的空气可经出风口由出风框导出,出风面积大,加大室内空气净化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壳体;11、滑动槽;20、滤芯;30、出风框;40、抽风装置;50、加湿机构;51、进水管道;52、雾化腔;53、雾化管道;54、紫外灯;60、驱动机构;61、固定架;62、第一连杆;63、滑块;64、第二连杆;70、出风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的一种空气净化器,包括壳体10、滤芯20以及抽风装置40,具体在壳体10的内部形成为安装腔,壳体10上设有进风口、出风口以及出风框30,使出风框30铰接于壳体10的顶端,出风口的一端与安装腔连通;出风口的另一端与出风框30的内部连通。上述滤芯20设于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另外,抽风装置40安装于安装腔内,抽风装置40的进风端与进风口导通;抽风装置40的出风端与出风口导通。

在上述结构基础上,使用本实用新型的空气过滤器时,可使出风框30远离壳体10转动,使出风框30竖起。启动抽风装置40,空气可在抽风装置40的作用下,经进风口进入到安装腔内,进入安装腔内的空气会经过滤芯20的过滤作用而得到净化,净化后的空气会由出风口经出风框30导出,出风面积大,加大室内空气净化速度。需要说明的是,在不使用时,可将出风框30向着靠近壳体10的顶端转动使其贴合于壳体10的顶端,便于存放,防止在不使用时出风框30沾灰。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的安装腔的底端设有加湿机构50,加湿机构50的出汽口连通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如此,在需要对空气中进行加湿时,可启动加湿机构50,加湿机构50可产生蒸汽由其出汽口导出,蒸汽可随着净化的空气由出风框30导出,即可提高空气中的湿度。

更具体的是,上述的加湿机构50具体包括雾化腔52、进水管道51以及雾化管道53;进水管道51的出水端与雾化腔52连通;雾化腔52内设有电极片,进水管道51的进水端连通至壳体10的顶端。雾化管道53的进口端与雾化腔52连通;雾化管道53的出口端与安装腔连通并位于进风口与出风口之间,雾化管道53的出口端形成为加湿机构50的出汽口。如此,在进行加湿时,可通过连通至壳体10顶端的进水管道51的进水端在雾化腔52内加水,使电极片通电,当电流经由水转移电能时,产生热量使水沸腾,从而会产生蒸汽,蒸汽便可通过雾化管道53的出口端排出,在气流流动时导出,对空气进行加湿。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加湿机构50也可选用现有技术中的加湿机或者雾化器,此外,使雾化腔52内水沸腾的电极片也可用电热丝来替换。

进一步地,在上述的进水管道内设有紫外灯54,在水倒入加湿机机构的雾化腔52时,水会经过紫外灯54杀菌消毒,减少雾化之后水蒸汽中的病菌含量。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还可在安装腔内设有用于驱动出风框30转动的驱动机构60,通过驱动机构60带动出风框30转动,便于出风框30的展开和收叠。

具体的是,在壳体10上设有滑动槽11;上述的驱动机构60可包括第一电机、第一连杆62、第二连杆64、滑块63以及固定架61,固定架61套装于出风框30的底端;固定架61与第一连杆62的一端铰接;第一连杆62的另一端与滑块63的顶端铰接;滑块63的中部枢接于滑动槽11内并与滑动槽11滑动配合;滑块63的底端与第二连杆64的一端铰接;第二连杆64的另一端与第一电机的转轴同步联接。如此,可通过第一电机转轴的转动带动第二连杆64转动,从而带动与滑块63在滑槽内滑动,进而带动第一连杆62转动,进而带动出风框30的转动,驱动方向,结构稳定。当然,也可通过第一电机直接带动出风框30转动。在没有驱动机构60的情况下,出风框30也可由人手动转动。

进一步地,上述的抽风装置40包括涡轮、第二电机以及伞齿传动机构,具体涡轮通过伞齿传动机构与第二电机的转轴同步联接,如此可通过第二电机的转轴的转动,带动涡轮转动,使安装腔内气流流动,起到抽风左右。而涡轮与第二电机通过伞齿传动机构传动,可使涡轮转动结构稳定。

进一步地,在安装腔内可设有出风通道70,使出风通道70的一端与抽风装置40的出风端连通,出风通道70的另一端固接于壳体10的顶端并形成为上述的出风口,如此,便于净化后的空气集中导出。

具体的是,上述的出风通道70远离出风口的端部呈漏斗状,漏斗状端部的大口径朝向抽风装置40的出风端,如此过滤后(或加湿后)的空气可通过涡轮增压后收集到漏斗状的出风通道70内,利于气体的导出。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