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65055发布日期:2018-06-23 00:19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风道系统、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风道系统、应用该风道系统的空调室内机及应用该空调室内机的空调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居住或工作环境的舒适性,而环境温度是人们关注的重点,因此空调器得到了广泛的发展。空调器通常包括室内机和室外机,室内机由于设置于室内,因此对其静音效果要求更高。现有的室内机采用管翅式换热器,通过风机对风道进行强制送风,以加强对流换热,获得较高的换热效率。但是,这种室内机在运行时噪声较高,送风不均匀,而且由于制冷时送风温度较低,制热时吹风使人感觉较为干燥,仍然感觉不够舒适。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风道系统,旨在使应用该风道系统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降低噪音,提高舒适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风道系统,包括: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引风组件,所述引风组件包括引风件及与引风件连接的若干间隔设置的导风件,所述引风件具有出风通道,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每一导风件开设有与所述出风通道连通的出风孔,所述出风孔与所述出风口间隔设置;及辐射板组件,设于所述引风组件的一侧,所述辐射板组件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辐射板,相邻的两个辐射板之间形成一风道,所述导风件面向所述风道和辐射板设置。进一步地,若干所述辐射板呈平行间隔设置,若干所述导风件于所述引风件面向辐射板组件的一侧呈直线排列,每一导风件与一辐射板对应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引风件为引风管,所述离心风机设于所述引风管的一端部。进一步地,所述引风管的横截面积由靠近所述离心风机一端向远离所述离心风机一端递减。进一步地,所述引风管的横截面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或梯形。进一步地,所述离心风机包括离心风轮,定义所述离心风轮的直径为定义所述出风口与所述导风件的最短距离为L,进一步地,定义每一导风件的高度为h1,高度h1的范围为0~0.05米,定义每一导风件与对应所述辐射板的垂直距离为h2,进一步地,每一所述导风件的宽度相同;或,由靠近所述离心风机至远离所述离心风机的方向,所述导风件的宽度依次减小。进一步地,每一导风件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导风件和第二导风件,所述第一导风件和第二导风件与一辐射板对应设置。进一步地,定义所述第一导风件与第二导风件之间的距离为d1,定义每一辐射板的厚度为d2,定义相邻两个辐射板之间的距离为d3,d2≤d1≤1/2d3。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的风道系统,所述风道系统为上述所述的风道系统。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所述的空调室内机。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风道系统包括离心风机、引风组件及辐射板组件。其中,离心风机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引风组件包括引风件及与引风件连接的若干间隔设置的导风件,引风件具有出风通道,出风口与出风通道连通,每一导风件开设有与出风通道连通的出风孔,出风孔与出风口间隔设置;辐射板组件设于引风组件的一侧,辐射板组件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辐射板,相邻的两个辐射板之间形成一风道,导风件面向风道和辐射板设置。本实用新型中离心风机的出风口与出风通道连通,在风道系统运行时,风从离心风机的进风口进入,从出风口被离心风机吹出,通过将引风组件设于风道的一侧,导风件面向风道和辐射板设置,在引风件和若干导风件的配合下,风被吹入辐射板的上部,在离心风机的强力作用下,风由辐射板的上部顺着风道往下吹,增强了辐射板表面的气流速度,提高了对流换热能力。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系统实现了辐射换热+强制对流的换热方式,与传统空调的风道系统相比更加静音舒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实用新型风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中风道系统的部分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中风道系统的部分剖视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引风件的另一结构示意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风道系统22导风件10离心风机221出风孔11出风口222第一导风件12离心风轮223第二导风件20引风组件30辐射板组件21引风件31辐射板211出风通道32风道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风道系统100,应用于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请结合参照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该风道系统100包括离心风机10、引风组件20及辐射板组件30。其中,离心风机10包括电机、蜗壳及离心风轮12,离心风机10具有进风口和出风口11。引风组件20包括引风件21及与引风件21连接的若干间隔设置的导风件22,引风件21具有出风通道211,离心风机10的出风口11与出风通道21连通,每一导风件22开设有与出风通道21连通的出风孔221,出风孔221与出风口11间隔设置,也即每一导风件22与离心风机10间隔设置。辐射板组件30设于引风组件20的一侧,辐射板组件30包括若干间隔设置的辐射板31,相邻的两个辐射板31之间形成一风道32,引风组件20设于风道32的一侧,导风件22面向风道32和辐射板31设置。本实用新型中,导风件22一方面对出风口11吹出的气流进行导流;另一方面可防止由出风口11吹出的气流泄露,起到缕顺气流,让出风口11吹出的气流全部作用到辐射板31。现有室内机的风道系统采用管翅式换热器,风机对风道进行强制送风时,噪声较高,由于风道系统的结构设计,导致送风不均匀,在制冷/制热时,使人感觉不够舒适。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系统100采用离心风机10配合引风组件20以及辐射板组件30,在风道系统100运行时,风从离心风机10的进风口进入,从出风口11被离心风机10吹出,通过将引风组件20设于辐射板组件30的一侧,此时,导风件22面向风道32和辐射板31设置,在引风件21和若干导风件22的配合下,风被吹入辐射板31的上部,在离心风机10的强力作用下,风由辐射板31的上部顺着风道32往下吹,增强了辐射板31表面的气流速度,提高了对流换热能力。在本实用新型中,辐射板组件30通过预埋管道或毛细管网,给围护结构换热,再由围护结构直接向室内房间辐射冷热量,或者采用吊顶式金属辐射板直接向房间辐射冷热量。由于辐射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特性,使人感觉更舒适,而且无噪声。本实用新型中辐射板组件30在离心分机10配合引风组件20的情况下,加快了辐射板组件30的对流换热速度,提升了对流换热量,进而提高制冷制热速度,且无噪声,制冷制热后使人感觉更舒适。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系统100实现了辐射换热+强制对流的换热方式,与传统空调的风道系统相比更加静音舒适。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若干辐射板31呈平行间隔设置,若干导风件22于引风件21面向辐射板组件30的一侧呈直线排列,每一导风件22与一辐射板31对应设置。使得风由离心风机10吹入导风件22后,进而从导风件22进入风道32,在进行热交换时,能够实现送风均匀的效果。可以理解的,作为本实施例的可选实施方式,每一导风件22也可与一风道32对应设置,或多个导风件22与一风道32对应设置。作为优选实施方式,风由导风件22的出风孔221吹向风道32时,导风件22尽可能将风引向辐射板31表面,以使风在辐射板31表面进行对流换热。同时,辐射板组件30的排布方式还可以是其他排列方式,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实用新型中,风道系统100分为两种模式,即快速制冷/制热模式和普通制冷/制热模式,制冷和制热均通过辐射板组件30进行,也即辐射板组件30在离心分机10配合引风组件20的情况下,在辐射板组件30的表面进行制冷和制热的对流换热量。在房间需要快速制冷/制热时,启动快速制冷/制热模式,即离心风机10以较大转速引风,风通过引风组件20的引风件21,随后通过若干导风件22吹向辐射板组件30,沿相邻两个辐射板31形成的风道32往下吹,此时风在辐射板31表面进行对流换热量。同时,在离心分机10和引风组件20的配合下,加快了辐射板31的对流换热速度,进而提高了制冷制热速度。在房间达到一定温度时,启动普通制冷/制热模式,离心风机10此时可以选择关闭,或者降速,或者保持恒速,使辐射板组件30的辐射板31进行自然对流换热。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引风件21为引风管,离心风机10设于引风管的一端部,便于离心风机10的安装。离心风机抗静压能力高,使风在离心风机10的作用下,从导风件22吹出后,有足够的静压让吹出的风沿着风道31和辐射板31向下吹,从而增强辐射板31从上至下的对流换热效果。进一步地,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引风管的横截面积由靠近离心风机10一端向远离离心风机10一端递减,保证风从若干导风件22均匀吹出,实现送风均匀的效果。可以理解的,在本实用新型中,引风管的横截面为圆形、正方形、长方形、或梯形,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进一步地,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定义离心风轮12的直径为定义出风口11与导风件22的最短距离为L,使得离心风机10的出风口11与导风件22的出风孔221保持一定距离,保证离心风机10的工作性能,稳定气流,同时使得从离心风机10的出风口11吹出来的风在导风件22的导流作用下,风能尽量均匀。可以理解的,如图2和图3所示,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案,定义每一导风件22的高度为h1,高度h1的范围为0~0.05米,优选的高度h1为0.01米、0.02米、0.03米、0.04米、0.05米,定义每一导风件22与对应辐射板31的垂直距离为h2,辐射板31与导风件22的距离过大,使得由导风件22吹出的风向四周扩散而无法往下吹,导致降低对流换热效果。在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和图3所示,每一导风件22的宽度相同。每一导风件22的宽度也可不相等。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由靠近离心风机10至远离离心风机10的方向,导风件22的宽度依次减小,以保证从若干导风件22吹出的风速及气流均匀,即每个出风孔221的气流流量近似均匀相等,实现均匀送风的效果。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每一导风件22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第一导风件222和第二导风件223,第一导风件222和第二导风件223与一辐射板31对应设置。把每个导风件22拆分成两小个第一导风件222和第二导风件223,可避免吹出的风直接作用到辐射板的厚度方向上,减小风能量的损耗,使得全部的风能只作用到辐射板31的两面。可以理解的,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定义第一导风件222与第一导风件223之间的距离为d1,定义每一辐射板31的厚度为d2,定义相邻两个辐射板31之间的距离为d3,d2≤d1≤1/2d3。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实施方式,d1=d2。本实用新型的风道系统100在快速制冷/制热模式中,辐射板31上的空气对流速度增大,提高了辐射板31上的对流换热量,比热辐射量高,对房间温度调节的做主要贡献。在普通制冷/制热模式中,辐射板31上的对流换热主要以辐射换热实现,房间的温度差引起空气密度差,形成自然对流,进而实现对流换热。由于辐射换热直接作用于人体,使人感觉更舒适,而且无噪声。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及设于壳体的风道系统100,该风道系统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室内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技术领域
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