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热管的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41493发布日期:2018-07-27 21:34阅读:14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加热管的结构,特别是涉及一种可提升加热效果的加热管结构。



背景技术:

在许多工业的加工程序中,经常需要不同程度加热的步骤,也因此衍生出多种不同加热方式的相关设备,其中有部分的加热设备是透过加热后的气体来提供加工程序中所需的热能,如图1所示,为加热设备中相当常见的通道管1,其主要是将加热后的气体透过进气孔11导入通道管1中,并透过通道管1来导引加热后的气体,然而由图中可看出,由于进气角度的原因,当气体进入通道管1后,就会直接撞击到通道管1的管壁10,而造成气体的流动作用行程变短,再者,单一进气孔11的设计无法平均通道管1内气体的温度,进而造成加热效率降低的缺失。

因此,如何将上述缺失问题加以改进,即为本实用新型创作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的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热管的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加热管存在的由于进气角度的原因,当气体进入通道管后,就会直接撞击到通道管的管壁,而造成气体的流动作用行程变短以及单一进气孔的设计无法平均通道管内气体的温度,进而造成加热效率降低的问题。

一种加热管的结构,包括一通道本体,其上设置有复数气孔以及一进气端;一球型气阀,设置于通道本体的进气端;一入气孔,设置于通道本体的一侧上,该入气孔并延伸有一通道;一加热设备,设置于通道本体的一侧上,该加热设备并具有一第一加热件与一第二加热件。

进一步,所述入气孔的通道与复数气孔为连通的状态。

进一步,所述加热设备的第一加热件与第二加热件设置于入气孔的通道内。

进一步,所述入气孔的通道内还设置有一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通道本体的一侧还设置有一温度传感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能够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管透过通道本体所设的复数气孔以及加热设备的第一加热件与第二加热件,使加热后的气体能够加速流动的作用行程,并可平均通道本体内的气体温度,同时大幅提高加热效率。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一。

图4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示意图二。

图5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结构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中,1-通道管、2-加热管、3-通道本体、30-气孔、31-进气端、4-球型气阀、5-入气孔、50-通道、6-加热设备、61-第一加热件、62-第二加热件、7-传感器、8-温度传感器、9-泵浦、10-管壁、11-进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图3、图4、图5及图6所示,以上图示分别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较佳实施例示意图、进一步结构示意图与另一结构示意图,由图中可清楚看出,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管2包括:

一通道本体3,其上设置有复数气孔30以及一进气端30;

一球型气阀4,设置于通道本体3的进气端31;

一入气孔5,设置于通道本体3的一侧上,该入气孔5并延伸有一通道50;

一加热设备6,设置于通道本体3的一侧上,该加热设备6并具有一第一加热件61与一第二加热件62;

其中,入气孔5的通道50与通道本体3的复数气孔30为连通的状态;

其中,加热设备6的第一加热件61与第二加热件62设置于入气孔5的通道50内;

其中,入气孔5的通道50内另设置有一传感器7;

其中,另有一温度传感器8设置于通道本体3的一侧上;

加热管2主要是先透过入气孔5先将外部气体导入通道50,而当气体进入通道50时,由通道50内的第一加热件61与第二加热件62对气体进行加热,最后,加热过后的气体由气孔30进入通道本体3内部(如图3所示),以通过通道本体3来将加热过的气体导引至所需的加工处;

承上述,加热过的气体透过复数气孔30进入通道本体3,主要是避免气体撞击到通道本体3的内壁,在气体并无撞击到通道本体3内壁的情况下,除了可造成气流方向一致的外,更可加速气体的流动作用行程,并让位于通道本体3内的气体温度平均,用以提高加热设备6的加热效率;

另外,加热设备6之所以具有第一加热件61与第二加热件62,除了可提高加热的效率外,若第一加热件61损坏时,仍可由第二加热件62继续提供加热动作,或者是所需的加热温度较低时,可选择仅由其一来进行加热动作;

另外,为了能将通道本体3内加热过的气体快速的推送至所需的加工处,因此会在通道本体3的进气端31上另外设置有泵浦9,以透过泵浦9所产生的气体来推送加热过的气体,如图3所示,当泵浦9产生气体时,先经由球型气阀4的边缘进入通道本体3内,再将由复数气孔30而出的加热气体往后推送;

之所以在通道本体3的进气端31设置有一球型气阀4,主要是当泵浦9损坏时,透过球型气阀4的设置可将进气端31完全封闭,以避免气体回流的状况进而达到逆止的目的(如图4所示);

另外,在入气孔5的通道50内所设置的传感器7,主要是用以感测第一加热件61与第二加热件62的温度,进而调整适当的加热温度,且透过传感器7的设置,也可感测第一加热件61与第二加热件62是否为正常发热的状况;

另外,于通道本体3的一侧上所设置的温度传感器8,主要是用以感测通道本体3内加热过的气体温度,借此可进一步调整加热设备6的加热温度;

而如图5所示,则是气孔30进一步可具有一倾斜角度的设置,当气体同时由所述气孔30进入通道本体3时,透过倾斜角度的影响,使气体在通道本体3内产生涡漩的现象,除了具有可增加气体的流动速度以外,进一步使通道本体3中气体产生旋转作用,不会因重力作用而产生气体沉淀的现象;

而如图6所示,则是加热设备6仅具有第一加热件61,同样是先透过入气孔5先将外部气体导入通道50,而当气体进入通道50时,由通道50内的第一加热件61对气体进行加热的动作,最后,加热过后的气体由气孔30进入通道本体3内部,用以由通道本体3来将加热过的气体导引至所需的加工处,而通道本体3的进气端31还设置有一球型气阀4以达到逆止的目的;

综上所述,相较于现有技术的加热设备所存在的种种缺失与无法达到最佳效率的加热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加热管2透过通道本体3所设的复数气孔30以及加热设备6的第一加热件61与第二加热件62,使加热后的气体能够加速流动的作用行程,并可平均通道本体3内的气体温度,同时大幅提高加热效率,另外,更透过球型气阀4的设计来达到达到逆止的目的。

上述所列举的实施例仅用以阐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做出的等同替换及改进,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