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的检验科用试管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0075发布日期:2019-04-20 02:32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的检验科用试管烘干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检验用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的检验科用试管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试管是医疗检测常用的器械,在试管的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对其进行清洗,以便保证试管的清洁,试管在清洗完毕后会残留较多的水分在其表面上,为了不影响试管的继续使用需要对其进行擦干,人工擦干容易导致试管污染,影响医疗检验的准确性,虽然出现了一些烘干的设备,但是其烘干的效率低,试管受热不均匀,干燥效果不理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高效的检验科用试管烘干设备。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效的检验科用试管烘干设备,所述高效的检验科用试管烘干设备包括壳体、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盖板装置、收容于所述壳体内左右两侧的加热装置、支撑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电机装置、收容于所述壳体内的固定装置,所述壳体上设有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一通孔、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的光滑块、收容于所述壳体内左右两侧的卡扣架,所述盖板装置包括盖板、位于所述盖板下方左右两侧的卡扣块、位于所述盖板上方的握持杆,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散热框、收容于所述散热框内的加热棒,所述支撑装置包括移动框、位于所述移动框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收容于所述移动框内的过滤框,所述电机装置包括电机、设置于所述电机一侧的固定架、位于所述电机上方的转轴、位于所述转轴上方的转动杆、设置于所述转动杆端部的支撑杆,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移动盘、位于所述移动盘下方的定位杆、设置于所述定位杆上的第二弹簧、位于所述移动盘下方的固定块、设置于所述固定块上的第三弹簧、设置于所述第三弹簧上的限定块、位于所述移动盘上方的定位框、弹性杆、设置于所述弹性杆上的第四弹簧。

所述光滑块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内且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卡扣架设有两个,所述卡扣架的下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卡扣架的上端呈竖直状。

所述盖板顶靠在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上,所述卡扣块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盖板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卡扣块的上端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所述卡扣块的下端处于所述卡扣架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所述握持杆的两端与所述盖板固定连接。

所述散热框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散热框的侧面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移动框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移动框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一弹簧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壳体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框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框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过滤框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壳体的内表面上且与其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架的下端与所述电机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电缸架的上端与所述壳体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的下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转轴贯穿所述光滑块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转轴的上端与所述转动杆一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杆的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支撑杆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移动盘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移动盘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过滤框的上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定位杆的上端与所述移动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贯穿所述定位块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弹簧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的上端与所述移动盘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三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限定块固定连接,所述限定块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移动盘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定位框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定位框的下表面与所述移动盘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高效的检验科用试管烘干设备能够实现对试管充分的烘干,烘干效率高,并且受热均匀,防止试管被污染,烘干效果显著,能够满足日常试管烘干的需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效的检验科用试管烘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高效的检验科用试管烘干设备做出清楚完整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高效的检验科用试管烘干设备包括壳体1、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的盖板装置2、收容于所述壳体1内左右两侧的加热装置3、支撑装置4、设置于所述壳体1上的电机装置5、收容于所述壳体1内的固定装置6。

如图1所示,所述壳体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壳体1的上端设有开口使得所述壳体1的纵截面呈凹字形,所述壳体1上设有位于其下表面的第一通孔11、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11内的光滑块12、收容于所述壳体1内左右两侧的卡扣架13。所述第一通孔11呈方形。所述光滑块12呈长方体,所述光滑块12收容于所述第一通孔11内且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光滑块12采用光滑材料制成,即采用摩擦系数小的材料制成。所述卡扣架13设有两个,所述卡扣架13的下端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卡扣架13的上端呈竖直状。

如图1所示,所述盖板装置2包括盖板21、位于所述盖板21下方左右两侧的卡扣块22、位于所述盖板21上方的握持杆23。所述盖板21呈长方体,所述盖板21顶靠在所述壳体1的上表面上,从而可以将壳体1的上端开口挡住。所述卡扣块22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盖板21下方的左右两侧,所述卡扣块22呈长方体,所述卡扣块22的上端与所述盖板21固定连接,所述卡扣块22的下端处于所述卡扣架13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上,所述卡扣块22与所述卡扣架13及壳体1内表面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盖板21稳稳的顶靠在壳体1的上端。所述握持杆23呈弯曲状,所述握持杆23的两端与所述盖板21固定连接,方便使用者握住。

如图1所示,所述加热装置3设有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壳体1内的左右两侧,所述加热装置3包括散热框31、收容于所述散热框31内的加热棒32。所述散热框31呈空心的长方体,所述散热框31的侧面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框31采用导热材料制成,使其可以传递热量。所述加热棒32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加热棒32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该开关设置于所述壳体1的外侧,并且通过电线贯穿壳体1的内外表面实现与加热棒32的连接,方便使用者操作。

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装置4包括移动框41、位于所述移动框41左右两侧的第一弹簧42、收容于所述移动框41内的过滤框43。所述移动框41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移动框41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移动框41可以在所述壳体1内左右移动。所述第一弹簧42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一弹簧42的一端与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簧42的另一端与所述移动框4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框43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过滤框43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壳体1的内表面上且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过滤框43侧壁的滤孔可供空气穿过。

如图1所示,所述电机装置5包括电机51、设置于所述电机51一侧的固定架52、位于所述电机51上方的转轴53、位于所述转轴53上方的转动杆54、设置于所述转动杆54端部的支撑杆55。所述电机51与电源(未图示)电性连接,为其提供电能,所述电机51上设有开关(未图示),方便控制其打开或者关闭。所述固定架52的下端与所述电机51的侧面固定连接,所述电缸架52的上端与所述壳体1固定连接。所述转轴53的下端与所述电机51连接,使得所述电机51可以带动所述转轴53旋转,所述转轴53贯穿所述光滑块12的上下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使得所述转轴53可以稳定的旋转。所述转动杆54呈长方体,所述转轴53的上端与所述转动杆54一端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55呈长方体且竖直放置,所述转动杆54的端部与所述支撑杆55的侧面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固定装置6包括移动盘61、位于所述移动盘61下方的定位杆62、设置于所述定位杆62上的第二弹簧63、位于所述移动盘61下方的固定块64、设置于所述固定块64上的第三弹簧65、设置于所述第三弹簧65上的限定块66、位于所述移动盘61上方的定位框67、弹性杆68、设置于所述弹性杆68上的第四弹簧69。所述移动盘61呈圆柱体,所述支撑杆55的上端顶靠在所述移动盘61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移动盘61的下表面顶靠在所述过滤框43的上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从而对所述移动盘61起到支撑作用,所述移动盘61的侧面亦可以顶靠在所述移动框41的内表面上。所述定位杆62呈长方体,所述定位杆62的上端与所述移动盘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54贯穿所述定位块62的左右表面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二弹簧63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二弹簧63的一端与所述定位杆6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弹簧63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杆55固定连接。所述固定块64呈长方体,所述固定块64的上端与所述移动盘61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65设有若干个,所述第三弹簧65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块64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弹簧65的另一端与所述限定块66固定连接。所述限定块66的上表面顶靠在所述移动盘61的下表面上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第三弹簧65较短且其弹力大,使得限定块66可以紧紧顶靠在移动盘61的下表面上,所述限定块66亦可以顶靠在过滤框43的内表面上。所述定位框67设有若干个,所述定位框67呈横截面为圆环的柱体,所述定位框67的下表面与所述移动盘6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试管的端部可以收容于定位框67内且顶靠在移动盘61的上表面上。所述弹性杆68处于试管之间,所述弹性杆68呈弯曲状,所述弹性杆68的端部顶靠在试管上,所述弹性杆68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使其可以弯曲变形,进而弹性杆68的端部紧紧顶靠在试管上。所述第四弹簧69设有若干个,所述第四弹簧69的下端与所述移动盘61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69的上端与所述弹性杆68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弹簧69处于拉伸状态,所述第四弹簧69拉动所述弹性杆68。

如图1所示,所述本实用新型高效的检验科用试管烘干设备使用时,首先握住握持杆23向上移动,使得盖板21脱离所述壳体1的上端。然后将试管的端部收容于定位框67内且顶靠在移动盘61的上表面上。然后将弹性杆68的端部顶靠在试管上,弹性杆68自身的弹力使其端部紧紧顶靠在试管上,对试管起到固定作用。然后打开加热棒32的开关,使其可以产生热量,然后热量经过散热框31弥漫在壳体1内。然后将盖板21重新盖在壳体1的上端,且卡扣块22处于卡扣架13与壳体1内表面之间。然后打开电机51的开关,使得所述转轴53旋转,进而带动转动杆54及支撑杆55随之旋转,所述转动杆54带动固定装置6及试管随之旋转,并且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所述移动盘61向外侧移动,使得在水平方向上,试管与转轴53之间的距离增大,由于转轴53的转速不便,使得试管的线速度增大,并且旋转的过程中更加靠近散热框31,从而可以使得热空气对试管更加快速的烘干,烘干的更加均匀且快速,效果显著,所述限定块66、第三弹簧65及固定块64的设置可以防止移动盘61过度向外侧移动,所述移动盘61在转动的过程中,由于移动框61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外侧移动,使得移动框41不断的左右移动,移动框41的移动带动空气的流动,实现热空气更加均匀的分布,实现试管受热更加均匀,直至将试管烘干完毕为止。至此,本实用新型高效的检验科用试管烘干设备使用过程描述完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