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进水口分流结构及开式冷却塔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4711发布日期:2018-08-04 16:35阅读:3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却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进水口分流结构及开式冷却塔。



背景技术:

冷却塔是用水作为循环冷却剂,散去工业上或制冷空调中产生的余热的蒸发散热装置。开式冷却塔的工作原理是:热水从塔顶进入,均匀流到布水盘中,再通过喷头均匀地喷洒到填料顶部;同时干冷空气从开式冷却塔两侧进入,横向掠过填料和水流,在此过程中,部分水被蒸发,带走热量,湿热空气通过塔顶风机被排到大气中,同时冷却后的水集中在底部集水槽中,循环利用。

开式冷却塔的冷却吨数偏大,进水口管径都比较大,因此在开式冷却塔正常运行中进水口流量压力大,开式冷却塔长期工作期间,热水不断进入塔顶布水盘过程中,会对进水口正下方布水盘造成很大的冲击,从而导致喷淋底板的变形和喷嘴的损坏,水流分布不均匀,影响喷淋效果,导致冷却塔工作性能降低,散热效果差。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进水口分流结构及开式冷却塔。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进水口分流结构,用于开式冷却塔中水从进水口落到布水盘底板前的分流,所述进水口开设在布水盘上盖板上,在所述上盖板下方正对进水口处设有第一挡水板,在所述第一挡水板的下方还设有第二挡水板,水从进水口先落到所述第一挡水板上,再从第一挡水板落到所述第二挡水板,然后落到布水盘底板。

本实用新型相较于现有技术,第一挡水板、第二挡水板有效地缓冲了进水口的压力,降低了水流对布水盘底板的冲击,使水流均匀地流到布水盘里,使布水盘底板上每个喷头都可以喷洒出水流,提高喷淋水的预冷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水板具有两个相平行的第一弯折部,形成两端开口的槽状结构,所述第一弯折部上边部设有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二弯折部与上盖板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水板也为两端开口的槽状结构,槽侧边顶部固定在上盖板上,所述第二挡水板的槽深大于所述第一挡水板的槽深,所述第二挡水板的槽开口方向与第一挡水板的槽开口方向垂直设置。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结构简单,固定稳定可靠,有效阻止水流向下冲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水板与第二挡水板之间设有减震垫块。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减轻水流对第一挡水板冲击产生的震动,减少噪音。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水板为一圆形板体,其通过多根第一连接杆连接到上盖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水板也为一圆形板体,其圆周半径大于第一挡水板的半径,所述第二挡水板通过多根第二连接杆连接到上盖板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第一挡水板主要缓解水流向下的冲击力,第二挡水板四周没有阻碍,可以更好地将水流均与散布。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挡水板上均设有滤水小孔。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提高第二挡水板的均水效果。

一种开式冷却塔,包括设置在其顶部的布水盘,所述布水盘上盖板上设有进水口,水从进水口落到布水盘底板上,在所述布水盘上盖板与底板之间设有上述的进水口分流结构,水从进水口先落到所述第一挡水板上,再从第一挡水板落到所述第二挡水板,然后落到布水盘底板上。

采用上述优选的方案,所述开式冷却塔采用了上述的进水口分流结构,故具有进水口分流结构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开式冷却塔一种实施方式局部结构的爆炸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挡水板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数字和字母所表示的相应部件的名称:

1-进水口;2-布水盘;21-上盖板;22-第一挡水板;221-第一弯折部;222-第二弯折部;23-第二挡水板;24-减震垫块;25-第一连接杆;26-第二连接杆;27-布水盘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4所示,一种进水口分流结构,用于开式冷却塔中水从进水口1落到布水盘2底板前的分流,进水口1开设在布水盘上盖板21上,在上盖板21下方正对进水口处设有第一挡水板22,在第一挡水板22的下方还设有第二挡水板23,水从进水口1先落到第一挡水板22上,再从第一挡水板22落到第二挡水板23,然后落到布水盘底板27。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挡水板22、第二挡水板23有效地缓冲了进水口1的压力,降低了水流对布水盘底板27的冲击,使水流均匀地流到布水盘里,使布水盘底板27上每个喷头都可以喷洒出水流,提高喷淋水的预冷效果。

如图1-2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水板22具有两个相平行的第一弯折部221,形成两端开口的槽状结构,第一弯折部221上边部设有第二弯折部222,第二弯折部222与上盖板21固定;第二挡水板23也为两端开口的槽状结构,槽侧边顶部固定在上盖板21上,第二挡水板23的槽深大于第一挡水板22的槽深,第二挡水板23的槽开口方向与第一挡水板22的槽开口方向垂直。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固定稳定可靠,有效阻止水流向下冲击。

如图3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水板22与第二挡水板23之间设有减震垫块2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减轻水流对第一挡水板22冲击产生的震动,减少噪音。

如图3-4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挡水板22为一圆形板体,其通过多根第一连接杆25连接到上盖板21上;第二挡水板23也为一圆形板体,其圆周半径大于第一挡水板22的半径,第二挡水板23通过多根第二连接杆26连接到上盖板21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挡水板22主要缓解水流向下的冲击力,第二挡水板23四周没有阻碍,可以更好地将水流均与散布。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二挡水板23上均设有滤水小孔。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提高第二挡水板23的均水效果。

如图1-4所示,一种开式冷却塔,包括设置在其顶部的布水盘2,布水盘2上盖板21上设有进水口1,水从进水口1落到布水盘底板27上,在布水盘上盖板21与布水盘底板27之间设有上述的进水口分流结构,水从进水口1先落到所述第一挡水板22上,再从第一挡水板22落到所述第二挡水板23,然后落到布水盘底板27上。所述开式冷却塔采用了上述的进水口分流结构,故具有进水口分流结构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