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散火焰的节能炉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70578发布日期:2018-07-06 23:01阅读:39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散火焰的节能炉具,属于炉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炉具采用的能源基本上还是以烧柴、烧煤、沼气、燃气等传统燃料为主,由于使用的炉灶技术落后,存在效率低下,跑烟漏烟等危害炊事作业人员身体健康的问题。还存在漏火炙烤着炊事人员肤身,严重的还会造成烧伤皮肤。炊事人员长期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容易疲倦,产生厌恶的情绪。

现有的传统燃料炉灶,主要是采用炉膛内单独开一个排烟口,其最大缺陷是火焰在炉膛内形成紧密的一团火。火焰在炉膛内受燃料供给,燃料消耗的变化,火焰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而排烟口恒定不变,目前市场上还没有根据炉灶内火焰变化而同步改变的排烟口控制装置,火焰在炉膛内不能分散流动,造成效率低下,溢烟,溢火等现象,还因为排烟不充分,造成局部环境的严重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散火焰的节能炉具,用以解决现有炉具跑烟漏烟,内桶内火焰燃烧变化大,不恒定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分散火焰的节能炉具,包括上部外侧具有环状通道的内桶,还包括燃料进料口、后排烟口、限流阻拦挡板、左排烟口、右排烟口、烟囱;所述内桶下部开有燃料进料口,用于将柴禾送入炉具内;所述环状通道的内壁设有后排烟口、左排烟口和右排烟口,所述环状通道上还设有烟囱,所述后排烟口所在的环状通道内设有限流阻拦挡板,防止烟气和火焰通过烟囱冒出。

所述节能炉具还包括炉架,所述炉架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带有上沿的外桶,以及设置在上沿四周的定位槽。

所述外桶上开设通孔,用于与燃料进料口对应,便于使用炉架时也能投加燃料。

所述内桶底部设有炉条。

所述后排烟口、左排烟口和右排烟口均匀分布在环状通道的内壁,各烟口之间夹角为120°。

所述限流阻拦挡板为U型结构,U型开口朝向内桶,U型开口的边缘距离后排烟的距离为口50-250mm。

所述限流阻拦挡板的高度较后排烟口多50-150mm,限流阻拦挡板的宽度较后排烟口多50-150mm。

所述环状通道的底部外檐处设有定位销,用于与炉架上的定位槽配合,使得炉具固定在炉架上。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内桶内部即为炉膛,设置了三个均匀分布在炉膛内的排烟口,并且将排烟口放到炉膛的顶端,每个排烟口均与环状通道形成的导流通道连通,可以将烟尘导流,还可以分散开炉膛内火焰,防止火焰向炊事人员飘散。后排烟口后方装有的限流阻拦挡板,防止了炉膛内火焰凝成团状受对流影响,导致火焰流到烟囱里的情况。炉膛和烟口连通,拉扯火焰向三个不同方向分散流动,优化了火焰在锅底下的流动布局,增加了锅底的受热面积,提高了效率。炉灶四周设有的定位槽使得炉具放置更牢固,防止晃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内桶高位开设三个排烟口,优化火焰在内桶内的流动布局,在内桶内形成三个吸力相等的窗口,使对流气与火焰分散移动,提高热能利用率。

2、导流通道把内桶飘向灶口上部的外溢火焰及烟尘导流到烟囱里。改变了炉灶溢烟,溢火等问题,保证了炊事人员身体的安全和健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炉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内桶,2-定位销,3-通孔,4-炉条,5-燃料进料口,6-后排烟口,7-限流阻拦挡板,8-左排烟口,9-右排烟口,10-环状通道,11-烟囱,12-定位槽,13-支架,14-上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分散火焰的节能炉具,包括上部外侧具有环状通道10的内桶1,还包括燃料进料口5、后排烟口6、限流阻拦挡板7、左排烟口8、右排烟口9、烟囱11;所述内桶1下部开有燃料进料口5,用于将柴禾送入炉具内;所述环状通道10的内壁设有后排烟口6、左排烟口8和右排烟口9,所述环状通道10上还设有烟囱11,所述后排烟口6所在的环状通道10内设有限流阻拦挡板7,防止烟气和火焰通过烟囱11冒出。

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所述节能炉具还包括炉架,所述炉架包括支架13,设置在支架13上带有上沿14的外桶,以及设置在上沿14四周的定位槽12。

进一步的,所述外桶上开设通孔3,用于与燃料进料口5对应,便于使用炉架时也能投加燃料。

进一步的,所述内桶1底部设有炉条4。

进一步的,所述后排烟口6、左排烟口8和右排烟口9均匀分布在环状通道10的内壁,各烟口之间夹角为120°。

进一步的,所述限流阻拦挡板7为U型结构,U型开口朝向内桶1,U型开口的边缘距离后排烟口6的距离为50-250mm。

进一步的,所述限流阻拦挡板7的高度较后排烟口6多50-150mm,限流阻拦挡板7的宽度较后排烟口6多50-150mm。

进一步的,所述环状通道10的底部外檐处设有定位销2,用于与炉架上的定位槽12配合,使得炉具固定在炉架上。

使用时,将环状通道10的底部外檐处的定位销卡2在定位槽12中,使得炉具固定在炉架上。再将锅放置在内桶1上,然后通过燃料进料口5将燃料放进内桶1内,最后点火。内桶1中火焰的移动都是跟随着对流气流动,由于大气存在高低压力差而产生上升气流,内桶1内气流的速度与烟囱的高度成正比,流量与宽度成正比。烟囱越高流速越快,当内桶1放上锅后,便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在这个园柱型的空间里开设三个与中心距离相等的高位等腰三角排列的排烟口,后排烟口由于与烟囱口直接相通而且相近所以气流流量比前两侧的烟口流量大,通过在后排烟口后面设置限流阻拦挡板7遮挡。三个排烟口形成内桶1内产生三个吸力相等的窗口,拉扯火焰向三个不同方向分开流动。改变了单一排烟口炉具使用过程中,火焰大时溢火溢烟,火焰小时流进烟囱里,炉口上锅底得不到火焰覆盖,效率低下的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本实用新型通过具体实施过程进行说明的,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进行各种变换及等同代替,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过程,而应当包括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的全部实施方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