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凝汽器胶球清洗的卧式收球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1298发布日期:2018-08-28 23:34阅读:96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具体为一种凝汽器胶球清洗中的卧式收球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发电机组容量越来越大,火力发电厂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越来越多的采用卧式布置方式。但是市场提供的卧式收球网,并没有因为布置方式的改变而改变,市场流行的卧式收球网只是在立式收球网的基础上加装两个支撑座而已,因此造成胶球清洗装置的收球率进一步降低,设备故障率进一步加大。

发电厂使用的收球网形式很多,最为广泛采用的是SF型收球网(见电力行业标准DL/T581-95,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和循环水二次过滤装置)。SF型收球网在收球状态时,由一个电动执行机通过传动机构带动两个活动网板转动,使两个活动网板的上边缘吻合,下边缘与外壳内壁贴紧,使两个活动网板呈“∧”型,此时胶球被网板阻拦顺着网条下滑,经胶球引出管吸入胶球泵入口供再循环使用。SF型收球网在使用初期阶段,收球效率还能达到标准,而后就逐渐下降,甚至被迫停用,其主要原因是活动网板与传动轴采用Ω型卡轴板连接方式,容易产生松动,造成活动网板上边缘和下边缘出现过大间隙,特别是上边缘的间隙是下边缘间隙的2倍,使胶球从此处逃掉。当此形式收球网卧式放置,原来的技术缺陷会被进一步放大,同时由于网板本身的自重影响,造成网板上下间隙变化,进而造成网板卡涩,网板的开启、闭合无法到位,胶球大量逃失。另外,由于胶球引出口布置在管道中心线上,机组容量越大,管道的底部与中心线的高度差越大,而进入收球网的胶球不是在最低点被回收,因此在胶球引出口之前会积聚大量失去动能的胶球。以上问题造成卧式收球网的胶球回收率更加不理想,设备使用效率更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用于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的卧式收球网,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原有“∧”型收球网的基础上改进的水力自锁阶跃提升及强力反冲自扰动卧式收球网,能大幅提高收球的效率,并能长期投入使用。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的卧式收球网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在收球网的入口侧两个活动网板上边缘吻合处设置一个固定在外壳内壁上的圆弧头的间隔板,使此处不会产生动态偏移和运行间隙,此刚性搭接,保证收球网实现水力自锁功能;收球网活动网板的转动轴与连接板连成一体,连接板与活动网板上的厚板条采用螺栓拧紧,使连接板与活动网板紧固成一体,因此保证收球网活动网板长期运行不会产生松动,同时还增加了活动网板的刚度。在回收斗与外壳内壁的接触下边连接一个弧形下颌环,避免设备运行时海绵胶球由此遗漏。在胶球引出管上设置观察窗,观察系统中海绵胶球的运行状况,同时可以根据观察情况,在设备运行中,通过传动机构的调节螺杆,及时消除可能出现的间隙。卧式布置的收球网在收球网的入口到收球口间布置有三级扰流装置,对回收的海绵胶球进行阶跃式提升,保证胶球不会因为水流等因素在网内积聚,从而影响收球率。在收球网的下部轴座装配推力轴承,保证网板不会因为网板的自重改变网板的装配间隙和网板的转动灵活性,因此设备运行过程中避免了卡涩现象出现。在收球网的背面垂直网面的位置布置有两排喷嘴,连接到胶球循环泵的出口,该管道连通后,胶球循环泵打出的水流经过一系列喷嘴,从收球网背面直接喷射收球网,对收球网形成强制反冲洗,同时水流直接喷射到回收到收球网面上的胶球,会使胶球形成跳格,有效增加胶球的回收动能,避免胶球可能的淤积。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创新方案,形成全新的水力自锁阶跃提升及强力反冲自扰动卧式收球网,使得收球网提高到收球率在98%以上,设备能长期投入进行,提高设备的可靠性。有益效果为水力自锁阶跃收球网板,阶跃提升胶球回收高度,反冲网板背面、赋予回收胶球新的动能,主轴底部推力轴承保证网板不卡、不涩、不窜动,它安装在凝汽器循环水出口管处,用于回收胶球供清洗系统再循环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水力自锁阶跃提升卧式收球网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是间隔板放大结构图。

图3是反冲洗喷嘴剖面结构图。

图4是轴系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凝汽器胶球清洗装置的卧式收球网的结构图:安装在外壳7上的电动执行机通过传动机构和转动轴6带动两个活动网板2运动,活动网板2与转动轴6采用连接板8连接,用数量与厚板条相同的连接板8按厚板条的间距焊接固定转动轴6上,用每块连接板上4-5个螺栓将连接板8 与活动网板2紧固在一起。伞型间隔板1设置在两个活动网板2上边缘之间。在胶球引出管10上开有观察窗。在外壳7与胶球引出管10下边内壁上焊接半弧形下颌环11。卧式收球网入口底部专设有水平斜坡固定网板3,卧式收球网入口到收球口间布置有三级扰动装置,一级导流板4、二级导流板5梯次倾斜固定在外壳7的内壁上,半弧形三级导流板9固定在外壳7内壁的最后。与胶球引出管10成90°的位置装设有反冲洗连接管16,内部连接有喷射总管14通过连接软管15与固定在收球网背面各网板条之间的喷嘴 13相连,喷嘴13垂直于网面布置。收球网转动轴6底部轴承装配推力轴承17并配两道密封,密封18和密封19。

图2中所示为位于两个活动网板2之间的伞型间隔板1的结构剖面图,它是由圆弧形的犁头和“Y”形的不锈钢板连接而成,其长度与外壳3内径相等,两端连接在外壳内壁上。

图3中所示为位于两个收球网板2胶球引出管10部分的反冲洗喷嘴结构示意图。

图4中所示为卧式收球网的轴系剖视图,收球网转动轴6底部轴承装配推力轴承17并配两道密封,密封18和密封19。

本实用新型的伞形间隔板1与活动网板2形成网板刚性搭接,从而保证设备运行时两个活动网板与伞形间隔板形成水力自锁;卧式收球网入口底部专设有斜坡过度水平固定网板3及三级扰动,对回收的海绵胶球进行阶跃式提升,保证胶球不会因为入口和出口的高度差、循环水流速及胶球重力等因素在收球网底部积聚;转动轴6底部推力轴承17,保证收球网在运行过程中不会因为网板的自重造成活动网板与固定网板间隙变化或机械窜动,造成机械卡涩和网板变形;与胶球循环泵出口连接的反冲洗入口连接管16通过软管15连接反冲洗喷射总管14,使得从胶球循环泵打出的水流经过反冲洗固定喷嘴13,直接喷射到收球网背面,对收球网形成强制反冲洗,同时水流直接喷射回收到收球网面上的胶球,会使胶球形成跳格,有效增加胶球的回收动能,避免胶球的淤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