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球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3024发布日期:2018-08-10 20:07阅读:35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球烘干装置,属于钢球加工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钢球是当今工业实践中重要的基础零部件,用于轴承、五金、电子、铁艺、机械设备、电力、矿山、冶金等领域,尤其是精密工业钢球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着巨大作用。

在钢球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对钢球进行清洗烘干处理。现有技术下的钢球烘干装置结构复杂,烘干效果不理想,而且在进出烘干室的时候极易发生碰撞,破坏钢球表面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钢球烘干装置。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的钢球烘干装置,包括支架和安装在支架上的倾斜箱;所述倾斜箱的两侧壁上并排安装有多个和倾斜箱的倾斜方向相同的敞口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底部均布有通风孔,所述滑槽的上方和下方对称安装有热风管,所述倾斜箱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料箱和装球框,所述进料箱的下端均布有上料槽,所述上料槽的一端和进料箱下端连接,另一端和滑槽连接,所述装球框和滑槽之间设有运球槽,所述装球框框底设有框架,所述装球框套在框架内,所述框架的支撑脚为电动升降柱。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倾斜箱的内壁上设有保温层,所述倾斜箱的倾斜角为15°~30°。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料箱位于滑槽较高的一端,所述装球框位于滑槽较低的一端。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装球框上靠近运球槽一侧的侧壁上开有和运球槽一一对应的衔接槽,所述运球槽套接在衔接槽内,所述衔接槽外侧设有槽门,所述装球框内均布有卡板,所述卡板之间形成容球腔,所述容球腔和衔接槽一一对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架上设有和热风管连接的空气加热装置,所述热风管上靠近滑槽的一侧布有通孔。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其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钢球烘干装置,能够烘干每个钢球的表面,烘干速度快且效果彻底,而且钢球在烘干过程和收集过程中,不会发生强烈碰撞,钢球表面不会产生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装球框的侧视图;

图3是装球框的俯视图。

1-支架;2-倾斜箱;21-保温层;3-滑槽;4-热风管;5-进料箱;6-装球框;61-衔接槽;62-槽门;63-卡板;64-容球腔;7-上料槽;8-运球槽;9-框架;10-电动升降柱;11-空气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的一种钢球烘干装置,包括支架1和安装在支架1上的倾斜箱2;所述倾斜箱2的两侧壁上并排安装有多个和倾斜箱2的倾斜方向相同的敞口的滑槽3,所述滑槽3的底部均布有通风孔,所述滑槽3的上方和下方对称安装有热风管4,所述倾斜箱2的两侧分别设有进料箱5和装球框6,所述进料箱5的下端均布有上料槽7,所述上料槽7的一端和进料箱5下端连接,另一端和滑槽3连接,所述装球框6和滑槽3之间设有运球槽8,所述装球框6框底设有框架9,所述装球框6套在框架9内,所述框架9的支撑脚为电动升降柱10,框架上设有和电动升降柱电联的控制器。

进一步地,所述倾斜箱2的内壁上设有保温层21,所述倾斜箱2的倾斜角为15°~30°。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箱5位于滑槽3较高的一端,所述装球框6位于滑槽3较低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装球框6上靠近运球槽8一侧的侧壁上开有和运球槽8一一对应的衔接槽61,所述运球槽8套接在衔接槽61内,所述衔接槽61外侧设有槽门62,所述装球框6内均布有卡板63,所述卡板63之间形成容球腔64,所述容球腔64和衔接槽61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1上设有和热风管4连接的空气加热装置11,所述热风管4上靠近滑槽3的一侧布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如下:进料箱内的钢球通过上料槽进入到滑槽内滚动,在滚动的过程中,空气加热装置将热空气输送到热风管内,对钢球进行烘干,由于钢球一直在滚动,所以表面都能烘干,烘干后的钢球经运球槽送至装球框内,烘干装置开始工作时,运球槽和衔接槽的最低处衔接,钢球缓慢滚入容球腔内,一段时间后,由控制器控制电动升降柱往上升,上升的距离可以根据钢球的半径大小决定,保证容球腔内的钢球球顶和运球槽的最低处处于同一水平线上,保证钢球以最适宜的速度进入装球框内,大大减少了钢球之间的碰撞。

本实用新型的钢球烘干装置,能够烘干每个钢球的表面,烘干速度快且效果彻底,而且钢球在烘干过程和收集过程中,不会发生强烈碰撞,钢球表面不会产生损坏。

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构思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到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