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烟罩及具有该集烟罩的燃气热水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5629发布日期:2018-07-20 21:11阅读:92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烟罩及具有该集烟罩的燃气热水器。



背景技术:

目前,虽然燃气热水器被电热水器瓜分半壁江山,但是由于电热水器加热速度较慢,不少用户还继续使用燃气热水器。燃气热水器通常包括阀体总成、燃烧器、热交换器和集烟罩等,而集烟罩的结构会明显影响集烟罩的排烟效果。传统的集烟罩由角形前壁板、角形后壁板、侧顶壁板和顶侧壁板组成,各部件之间采用焊接固定连接在一起,排烟效果欠佳,为改良排烟效果,一些集烟罩采用导流板引导烟气流向,实际上导流板也会占据一部分排烟空间,排烟效果仍然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集烟罩排烟效果欠佳的问题,提供一种集烟罩及具有该集烟罩的燃气热水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集烟罩,包括集烟罩壳体,所述集烟罩壳体设有排烟管接口,所述集烟罩壳体的底部设有进烟口,所述排烟管接口外缘设置有翻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烟罩壳体包括交错连接的第一侧壁板、第二侧壁板、角形前壁板以及角形后壁板,所述第一侧壁板为一体冲压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板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角形前壁板的第一侧边以所述角形后壁板的第一侧边连接,所述第一侧壁板包括第一竖直段、第二竖直段以及与第一竖直段和第二竖直段连接的衔接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排烟管接口设置于所述第一竖直段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直段与所述衔接段的连接处形成凹弧形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衔接段与所述第二竖直段的连接处形成凸弧形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板呈斜坡状,所述第二侧壁板与所述角形前壁板的第二侧边、所述角形后壁板的第二侧边以及所述第一竖直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板、第二侧壁板、角形前壁板以及角形后壁板的相互连接处均设有包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集烟罩壳体的底部设有与水箱连接的定位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燃气热水器,包括:

燃烧器;用于燃烧燃气以产生烟气;

水箱,设置于所述燃烧器的上方,以使其内的水与所述燃烧器产生的烟气进行热交换;

如上述实施例任一所述的集烟罩,以使流出所述水箱的烟气从所述集烟罩的进烟口进入所述集烟罩,并从所述集烟罩的排烟管接口流出所述集烟罩。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烟罩,通过在排烟管接口外缘设置翻边,并将所述第一侧壁板制成由一块板冲压形成为一体式侧壁板,可对流过的烟气起引导作用,有助于烟气的流通,提高排烟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集烟罩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集烟罩整体爆炸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表示排烟管接口,20表示第一侧壁板,30表示角形前壁板,40表示第二侧壁板,50表示集烟罩支架,60表示包边,70表示角形后壁板,80表示进烟口,101表示翻边,201表示第一竖直段,202表示衔接段,203表示第二竖直段,204表示凹弧形面,205表示凸弧形面,206表示安装孔,401表示水平段,402表示倾斜段,403表示第三竖直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集烟罩整体结构图,请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烟罩包括集烟罩壳体,所述集烟罩壳体上设有排烟管接口10,所述集烟罩壳体底部设有进烟口80,所述排烟管接口10的外缘设置有翻边101。在排烟管接口10的外缘增加翻边101,不仅对烟气的流通起引导作用,提高排烟效率,还可以有助于排烟管接口10接入排烟管道,防止烟气外漏至室内。

具体地,所述集烟罩壳体包括交错连接的第一侧壁板20、第二侧壁板40、角形前壁板30和角形后壁板70,上述第一侧壁板20为一体冲压件。这样可以对流经的烟气起引导作用,有助于烟气的流通,可以提高排烟效率,而且第一侧壁板20制成一体冲压件,隐去了多侧壁板焊接在一起时留下的焊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板20的两侧边分别与角形前壁板30的第一侧边和角形后壁板70的第一侧边连接,所述第一侧壁板20包括第一竖直段201、第二竖直段203和与第一竖直段201和第二竖直段203连接的衔接段202,排烟管接口10设置于所述第一竖直段201上。在其他的实施例中,排烟管接口10可以设置在衔接段202上,也可以同时在第一竖直段201和衔接段202上同时设置排烟管接口1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角形前壁板30的第一侧边包括第一竖直边、第二竖直边以及与第一竖直边和第二竖直边相连接的第一水平边,所述角形后壁板70的第一侧边也包括第一竖直边、第二竖直边以及与第一竖直边和第二竖直边相连接的第一水平边。所述角形前壁板30的第二侧边包括第一倾斜边以及与第一倾斜边连接的第一竖直边;所述角形后壁板70的第二侧边也包括第一倾斜边以及与第一倾斜边连接的第一竖直边。

所述第一侧壁板20的第一竖直段201的两侧边分别与角形前壁板30中第一侧边的第一竖直边及角形后壁板70中第一侧边的第一竖直边连接;第一侧壁板20的第二竖直段203的两侧边分别与角形前壁板30中第一侧边的第二竖直边和角形后壁板70中第一侧边的第二竖直边连接;第一侧壁板20的衔接段202的两侧边分别与角形前壁板30中第一侧边的第一水平边和角形后壁板70中第一侧边的第一水平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衔接段202为水平段。在其他实施例中,角形前壁板30中第一侧边的连接第一竖直边与第二竖直边的部分不再为水平边而是倾斜边时,衔接段202为倾斜边。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板20的第一竖直段201与衔接段202的连接处形成凹弧形面204,可以使流经此处的烟气平滑流过,减少烟气流动阻力,另外,凹弧形面204从外观看起来更加美观,可以增加集烟罩外表美感。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竖直段201与所述衔接段202衔接处可以形成直角折面或者其他可以衔接的面,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板20的衔接段202与所述第二竖直段203衔接处形成凸弧形面205,与上述凹弧形面204相照应,从外观看起来更加美观,可以增加集烟罩外表美感。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板20的衔接段202与第二竖直段203衔接处可以形成直角折面或其他可以衔接的面,本实用新型对此并不进行限制。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侧壁板40呈斜坡状,第二侧壁板40的两侧边与顶边分别与角形前壁板30的第二侧边与顶边、所述角形后壁板70的第二侧边与顶边以及所述第一侧壁板20中第一竖直段201的顶边连接,以形成底部敞开的集烟罩壳体,该集烟罩壳体底部敞开形成进烟口80,排烟管接口10设于第一侧壁板20上。

具体地,第二侧壁板40包括水平段401、倾斜段402以及与倾斜段连接的第三竖直段403。其中,所述第二侧壁板40的水平段401的两侧边分别与角形前壁板30的顶边和角形后壁板70的顶边连接;第二侧壁板40的倾斜段402的两侧边分别与角形前壁板30中第二侧边的第一倾斜边和角形后壁板70中第二侧边的第一倾斜边连接;第二侧壁板40的第三竖直段403的两侧边分别与角形前壁板30中第二侧边的第一竖直边和角形后壁板70中第二侧边的第一竖直边连接。另外,第一侧壁板20的顶边与第二侧壁板40的顶边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侧壁板40的水平段401和倾斜段402的衔接处设有倒角,同样,在所述第二侧壁板40的倾斜段402与第三竖直段403的衔接处设有倒角,可以使得气流流通时更加顺畅。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侧壁板40与角形后壁板70的连接处设有三个集烟罩支架50,用于固定该集烟罩,当然,本实用新型对该集烟罩支架的数量以及安装位置不限,任何可以固定该集烟罩的实施方式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侧壁板20、第二侧壁板40、角形前壁板30以及角形后壁板70的相互连接处均设有包边60。具体地,在第一侧壁板20的两侧边分别与角形前壁板30的第一侧边以及角形后壁板70的第一侧边连接处设置有包边;在第二侧壁板40的两侧边分别与角形前壁板30的第二侧边以及角形后壁板70的第二侧边的连接处设置有包边60;在第一侧壁板20的顶边与第二侧壁板40顶边的连接处也设置有包边60,可以将各衔接处焊接留下的焊印遮盖,使得集烟罩外表更加精美整洁。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集烟罩壳体的底部设有与水箱连接的定位孔206,用于安装水箱,这样在燃气然水器装配过程中可以快速定位水箱位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传统技术中一些集烟罩会在其中部设置一块挡风板,这样会使烟气产生回流,造成一部分烟气长时间停留在集烟罩内,不能及时排出,影响集烟罩排烟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集烟罩省去中间挡风板,减少工作量,还有助于增加排烟量,提高排烟效率。

与上述集烟罩相对应,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具有该集烟罩的燃气热水器,该燃气热水器包括:

燃烧器;用于燃烧燃气以产生烟气;

水箱,设置于所述燃烧器的上方,以使其内的水与所述燃烧器产生的烟气进行热交换;

如上述实施例中任一所述的集烟罩,以使流出所述水箱的烟气从所述集烟罩的进烟口进入所述集烟罩,并从所述集烟罩的排烟管接口流出所述集烟罩。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