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风循环热风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75806发布日期:2018-09-18 21:22阅读:227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风炉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热风循环热风炉。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热风炉是一种常用装置,多用于工业产品热处理排胶工艺中。其结构包括炉体,所述炉体的上端制有出风口,下端制有进风口,炉体内安装有加热装置。

上述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不足,外部低温空气有进风口导入,经加热装置加热后由出风口导出,因此,炉体的上端和下端必然存在一定的温差,这样的温差可能造成热处理过程的质量,另外,由进风口进入的常温空气与炉内的高温气体存在较大温差,因此,在该过程中黑可能会出现烧结产品由于冷热气流冲突发生形变开裂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内部温度均衡,对进风口有预热作用的一种热风循环热风炉。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热风循环热风炉,包括炉体外壳,所述炉体外壳的上端制有出气管,该炉体外壳的下端制有进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外壳内间隔安装有隔板,该隔板将炉体外壳内部隔离出一加热腔,所述隔板的内侧表面平行间隔安装有多个加热光管,位于加热光管上方和下方的隔板内均匀间隔制出多个导气孔,所述加热腔可通过导气管与炉体外壳内侧形成循环,在隔板下端制出的导气孔位置的炉体外壳内侧安装有一风机,该风机将炉体外壳内侧与外部环境相连通,位于进气管旁侧的炉体外壳制出一凹槽,该凹槽内包覆由进气管的上端,在凹槽上方的炉体外壳内侧安装有一下隔板,该下隔板内侧套装有进气管的上端部,位于进气管旁侧的下隔板内均匀间隔制有通孔,所述加热腔通过该通孔与凹槽相连通。

而且,在所述加热光管与隔板同侧的端部安装凹陷铝箔,每个凹陷铝箔的两端均由加热光管两侧伸出。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中,隔板形成的加热腔与炉体外壳间隔隔离设置,形成空气循环的通路,由于加热腔外部的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因此可形成空气的压力差,在隔板上端和下端分别制出的导气孔,可将形成压力差的高温和低温空气进行导通,从而形成内循环系统,风机的设置,则用于快速降低炉体外壳的温度,与此同时也可加速其空气的循环,炉体外壳制出的凹槽将进气管的上端包覆,加热腔内的温度也可经凹槽位置传导至进气管周围,从而对其进行预热,使流经其的气体温度不至过低,下隔板的设置则是为了遮挡凹槽,便于在加热腔内进行放料,下隔板制出的通孔则用于将加热腔和凹槽进行导通;凹陷铝箔的设置则用于将加热光管朝向隔板的光进行反射,提高其加热效率,降低热风炉的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所述实施例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热风循环热风炉,包括炉体外壳2,所述炉体外壳的上端制有出气管1,该炉体外壳的下端制有进气管10,本实用新型的创新在于,所述炉体外壳内间隔安装有隔板5,该隔板将炉体外壳内部隔离出一加热腔,所述隔板的内侧表面平行间隔安装有多个加热光管4,位于加热光管上方和下方的隔板内均匀间隔制出多个导气孔3,所述加热腔可通过导气管与炉体外壳内侧形成循环,在隔板下端制出的导气孔位置的炉体外壳内侧安装有一风机7,该风机将炉体外壳内侧与外部环境相连通,位于进气管旁侧的炉体外壳制出一凹槽11,该凹槽内包覆由进气管的上端,在凹槽上方的炉体外壳内侧安装有一下隔板8,该下隔板内侧套装有进气管的上端部,位于进气管旁侧的下隔板内均匀间隔制有通孔9,所述加热腔通过该通孔与凹槽相连通。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加热光管与隔板同侧的端部安装凹陷铝箔6,每个凹陷铝箔的两端均由加热光管两侧伸出。

本实用新型中,隔板形成的加热腔与炉体外壳间隔隔离设置,形成空气循环的通路,由于加热腔外部的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因此可形成空气的压力差,在隔板上端和下端分别制出的导气孔,可将形成压力差的高温和低温空气进行导通,从而形成内循环系统,风机的设置,则用于快速降低炉体外壳的温度,与此同时也可加速其空气的循环,炉体外壳制出的凹槽将进气管的上端包覆,加热腔内的温度也可经凹槽位置传导至进气管周围,从而对其进行预热,使流经其的气体温度不至过低,下隔板的设置则是为了遮挡凹槽,便于在加热腔内进行放料,下隔板制出的通孔则用于将加热腔和凹槽进行导通;凹陷铝箔的设置则用于将加热光管朝向隔板的光进行反射,提高其加热效率,降低热风炉的能耗。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