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物料气流干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92803发布日期:2018-08-17 21:5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物料干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物料气流干燥系统。



背景技术:

含水量较高的物料在进行干燥作业时,需要多级干燥,现有的干燥系统结构设计不尽合理,存在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一种可以解决这种问题,节能高效的新型物料气流干燥系统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物料气流干燥系统,结构设计合理,节能环保。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物料气流干燥系统,包括周转釜、螺杆泵、带式脱水机、真空泵、打浆灌、供料泵、气流干燥塔、热风送风机、旋合分离器、布袋除尘器、引风机、风机和回流管道;

所述周转釜的出料口与螺杆泵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螺杆泵的排料口与带式脱水机的进料端相连通,所述带式脱水机的出料端位于打浆灌的正上方,所述带式脱水机上还连接有真空泵;

所述打浆灌底端的排浆口与供料泵的进口相连通,所述供料泵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到气流干燥塔底端左侧的第一连接口上,所述气流干燥塔底端右侧的第二连接口通过管道连接有热风送风机,所述第二连接口位于第一连接口的下方;

所述气流干燥塔顶端的第三连接口通过管道与旋合分离器的含尘空气进口相连接,所述旋合分离器的底端设有出料仓,所述旋合分离器的空气出口通过管道与布袋除尘器的气体进口相连通,所述布袋除尘器的气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引风机,所述布袋除尘器底端出料口通过回流管道与旋合分离器的含尘空气进口相连接,并且所述回流管道上串接有风机。

优选的,所述物料气流干燥系统的气流干燥产量300-350kg/h。

优选的,所述带式脱水机内从上游到下游依次设有第一级洗涤机构、第二级洗涤机构以及第三级洗涤机构,所述第三级洗涤机构的洗涤水出口与第一级洗涤机构的洗涤水入口相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设计合理,可快速完成物料的干燥作用。

2、节约能源,绿色环保。

3、物料由中和到带机经过脱水将滤饼投入到打浆罐搅拌成浓浆,在用螺杆泵输送到到气流干燥喷雾烘干出料整个系统流程处于稳定状态。

4、本系统的相关干燥设备可由中控制室电脑操作控制,实现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周转釜,2-螺杆泵,3-带式脱水机,4-真空泵,5-打浆灌,6-供料泵,7-气流干燥塔,8-热风送风机,9-旋合分离器,10-布袋除尘器,11-引风机,12-风机,13-回流管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物料气流干燥系统,包括周转釜1、螺杆泵2、带式脱水机3、真空泵4、打浆灌5、供料泵6、气流干燥塔7、热风送风机8、旋合分离器9、布袋除尘器10、引风机11、风机12和回流管道13;

所述周转釜1的出料口与螺杆泵2的进料口相连通,所述螺杆泵2的排料口与带式脱水机3的进料端相连通,所述带式脱水机3的出料端位于打浆灌5的正上方,所述带式脱水机3上还连接有真空泵4;

所述打浆灌5底端的排浆口与供料泵6的进口相连通,所述供料泵6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到气流干燥塔7底端左侧的第一连接口上,所述气流干燥塔7底端右侧的第二连接口72通过管道连接有热风送风机8,所述第二连接口72位于第一连接口71的下方;

所述气流干燥塔7顶端的第三连接口73通过管道与旋合分离器9的含尘空气进口相连接,所述旋合分离器9的底端设有出料仓,所述旋合分离器9的空气出口通过管道与布袋除尘器10的气体进口相连通,所述布袋除尘器10的气体出口通过管道连接有引风机11,所述布袋除尘器10底端出料口通过回流管道13与旋合分离器9的含尘空气进口相连接,并且所述回流管道13上串接有风机12。

优选的,所述带式脱水机3内的第三级洗涤水的出口与第一级洗涤水的入口相连通。

作业流程:

(1)将几种不同原材料溶解成所需产品打入周转釜1,由周转釜1利用螺杆泵2打到带式脱水机3。

(2)在真空泵4的作用下,物料带式脱水机3内分3级进行流水线洗涤脱水,脱完水的滤饼从带机落入打浆灌,在脱水过程中利用第三次洗涤水在去做第一次洗涤水循环使用,这样在生产出合格产品的前题下不浪费大量水,还杜绝了物料随水流失,造成污染的问题。

(3)在打浆灌,搅拌系统将滤饼打成糊状流入供料泵6。

(4)物料经由供料泵6的出口进入气流干燥塔7,利用热气流将产品烘干成粉状随气流进入到旋合分离器9。

(5)旋合分离器9将粉状产品收集到出料仓出料。

(6)相对洁净的空气进入到布袋除尘器10内进行再次除尘,洁净空气通过引风机11引出,含有粉尘的空气在风机12的作用下,再次回到旋合分离器9中分离。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