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串联双风机型吸油烟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1925发布日期:2018-08-10 19:59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油烟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串联双风机型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目前油烟机的风机系统对高阻力管网排烟较差,较大的影响了油烟机的适配性,影响用户状态下的吸油烟效果。由于城市中较大一部分吸油烟机在使用状态时,油烟除了需要通过本身的排烟管、止逆阀和排烟通道以外,还需要连接防火装置和公共烟道才能将油烟排出。尤其对于一些楼层较高的住宅楼来说,公共烟道往往较长,并且公共烟道的出口设置在楼顶的顶端,这样对于位于低楼层的住户来说,其吸油烟机的背压将非常大,这么多阻力装置的使用,会使油烟机在使用时的流量大幅度降低,吸油烟效果变差,同时噪声较大,如果想提高排风效果,目前大多数的做法就是提高电机功率,增大排风流量,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是流量虽有所增加但噪声增加很大,顾此失彼。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很多串联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专利号为ZL201310248436.8(授权公告号为CN103363563B)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申请号为201410119881.9(申请公布号为CN 104949173 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以及申请号为201611248312.X(申请公布号为CN 106482195 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等。已有的这些设计往往比较适合体积较大的风机外罩,其中串联的两级风机之间的连接管较长且弯曲度较大,流体的阻力势必会较大,噪声也会很大,此外,竖直方向上需要较多的安装空间才可以实现两级风机的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风机系统的整体体量较小的串联双风机型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风机系统内部流体阻力较小的串联双风机型吸油烟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串联双风机型吸油烟机,包括风机罩壳,该风机罩壳中设置有风机系统,该风机系统包括一级风机和二级风机,且该二级风机设置在一级风机的上方,该一级风机的出风口与二级风机的进风口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级风机的进风口朝前设置,该一级风机的蜗壳的螺旋方向与二级风机的蜗壳的螺旋方向相反,且一级风机的出风口在水平面的投影与二级风机的进风口在水平面的投影具有重叠区域。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一级风机的出风口在水平面的投影与二级风机的进风口在水平面的投影的重叠率为5%~85%。

作为优选,所述二级风机的进风口朝右或朝左,并且,所述一级风机的出风口所在的平面与二级风机的进风口所在的平面所成的夹角α为:10°≤α≤90°将α角设置在上述范围的原因在于:α角较小可以使得连接管的长度变小,减小气流沿程损失的产生,但α角又不能太小,过小的α角会导致气流从一级风机的出风口流出后过多地冲击到二级风机的叶轮的固定安装盘上,从而带来流动损失和噪声的增加。

作为优选,所述一级风机的进风口的朝向与风机系统背侧的竖直参照面所成的夹角θ为:65°≤θ≤90°。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夹角θ为:75°≤θ≤85°。

作为优选,所述一级风机的出风口的朝向与风机系统背侧的竖直参照面所成的夹角δ为:0≤δ≤25°。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夹角δ为:5°≤δ≤15°。

将上述θ角和δ角设置在上述范围的原因在于:θ角和δ角较大可以使得连接管的扭曲程度变小,使得一级风机的出风口气流直接朝向二级风机的进风口,气体流动更顺畅,但θ角和δ角又不能太大,过大的θ角和δ角会导致气流在二级风机内部参与叶轮做功的机会减少、弱化串联风机的总体增压效果。

作为优选,所述一级风机的出风口的朝向与风机系统左侧的竖直参照面所成的夹角ε为:0≤ε≤80°。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二级风机的进风口的朝向与风机系统左侧的竖直参照面所成的夹角λ为:50°≤λ≤90°。作为优选,所述夹角λ为:60°≤λ≤80°。

将ε角和λ角设置在上述范围的原因在于:ε角和λ角的设置,能在风机系统中的一级风机和二级风机的相对位置固定的情况下,将该风机系统以一定角度设置在风机罩壳中,不仅能使风机系统在风机罩壳内的安装更加紧凑,而且能通过将一级风机和二级风机的叶轮几何中心设置在一定位置,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整机的运行噪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一级风机和二级风机的蜗壳的正反设置,并且一级风机的出风口在水平面的投影与二级风机的进风口在水平面的投影具有重叠区域,能使一级风机的出风口更靠近二级风机的进风口,不仅能更加有效地利用风机罩壳内的安装空间,从而达到减体量的目的,能有效减少连接管的长度,减少连接管的弯曲度,进而减少两级风机之间的过渡损失。此外,现有技术中一级风机的出风口气流在进入二级风机后相对于二级风机的出风口气流方向偏角较大,易引起气流紊乱,增加风机系统内部损失,而本实用新型中一级离心风机的出风口气流在进入二级离心风机的过程中,路径较直、流动比较顺畅,压力损失小,从而使得噪声减小,实现降噪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油烟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油烟机的局部结构示意图(正视方向);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吸油烟机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左视方向);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风机系统的结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一种串联双风机型吸油烟机,包括集烟罩1和设置在该集烟罩1上方的风机罩壳2。上述集烟罩1上开设有进气口11,该进气口11上设置有进气栅格12。该风机罩壳2中设置有风机系统5,该风机系统5包括一级风机51和二级风机52,且该二级风机52设置在一级风机51的上方,该一级风机51的出风口512与二级风机52的进风口521之间通过连接管53连通。风机罩壳2顶部设置有出风罩3,二级风机52的出风口522通过导出段4与该出风罩3连通。

本实施例中,上述一级风机51和二级风机52均为离心风机,其中一级风机51的进风口511朝前设置,一级风机51的蜗壳的螺旋方向与二级风机52的蜗壳的螺旋方向相反。具体地:当一级风机51的蜗壳为正向蜗壳(蜗壳顺时针方向螺旋)时,二级风机52的蜗壳为反向蜗壳(蜗壳顺时针方向螺旋)且其进风口521朝左;当一级风机51的蜗壳为反向蜗壳时,二级风机52的蜗壳为正向蜗壳且其进风口521朝右。并且,一级风机51的出风口512在水平面的投影与二级风机52的进风口521在水平面的投影具有重叠区域。优选地,一级风机51的出风口512在水平面的投影与二级风机52的进风口521在水平面的投影的重叠率为5%~85%,该重叠率指一级风机51的出风口512在水平面的投影与二级风机52的进风口521在水平面的投影的重叠面积与二级风机52的进风口521在水平面的投影面积比值的百分数。一级风机51的出风口512所在的平面与二级风机52的进风口521所在的平面所成的夹角α为:10°≤α≤90°,优选为30°≤α≤60°。

由上可见,一级风机51和二级风机52的蜗壳的正反设置,能使一级风机51的出风口512更靠近二级风机52的进风口521,不仅能更加有效地利用风机罩壳2内的安装空间,从而达到减体量的目的,而且结合一级风机51与二级风机52的相互摆放角度的设计,能有效减少连接管53的长度,减少连接管53的弯曲度,进而减少两级风机之间的过渡损失。此外,现有技术中一级风机51的出风口512气流在进入二级风机52后相对于二级风机52的出风口522气流方向偏角较大,易引起气流紊乱,增加风机系统5内部损失,而本实用新型中一级风机51的出风口512气流在进入二级风机52的过程中,路径较直、流动比较顺畅,压力损失小,从而使得噪声减小,实现降噪的目的。

气体从一级风机51流出进入二级风机52,经过连接管53时,会有沿程损失产生;同时,由于气体的流速大小和方向都在不断地发生改变,也会导致形状损失的产生。气体沿程损失、形状损失的产生使得两级风机连接时的内部阻力增加,连接管53的长短决定着沿程损失的大小,连接管53的扭曲程度大小及连接管53截面形状随连接管53长度变化大小决定着形状损失的大小。本实施例中,一级风机51的进风口511的朝向与风机系统5背侧的竖直参照面所成的夹角θ为:65°≤θ≤90°,优选为:75°≤θ≤85°。一级风机51的出风口512的朝向与风机系统5背侧的竖直参照面所成的夹角δ为:0≤δ≤25°,优选为:5°≤δ≤15°。一级风机51的出风口512的朝向与风机系统5左侧的竖直参照面所成的夹角ε为:0≤ε≤80°。二级风机52的进风口521的朝向与风机系统5左侧的竖直参照面所成的夹角λ为:50°≤λ≤90°,优选为:60°≤λ≤80°。ε角和λ角的设置,能在风机系统5中一级风机51和二级风机52的相对位置固定的情况下,将该风机系统5以一定角度设置在风机罩壳2中,不仅能使风机系统5在风机罩壳2内的安装更加紧凑,而且能通过将一级风机51和二级风机52的叶轮几何中心设置在一定位置,能从一定程度上降低整机的运行噪音。本实施例中,上述风机罩壳2的外形呈方形,因此,上述风机系统5背侧的竖直参照面即为风机罩壳2的背侧板22的内壁面,而上述风机系统5左侧的竖直参照面即为风机罩壳2的左侧板21的内壁面。

进一步,θ角和δ角较大可以使得连接管53的扭曲程度变小,使得一级风机51的出风口512气流直接朝向二级风机52的进风口521,气体流动更顺畅,但θ角和δ角又不能太大,过大的θ角和δ角会导致气流在二级风机52内部参与叶轮做功的机会减少、弱化风机系统的总体增压效果,因此本实用新型将θ角的大小限定为:65°≤θ≤90°,优选为75°≤θ≤85°,δ角的大小限定为:0≤δ≤25°,优选为5°≤δ≤15°。α角较小可以使得连接管53的长度变小,减小气流沿程损失的产生,但α角又不能太小,过小的α角会导致气流从一级风机51的出风口512流出后过多地冲击到二级风机52的叶轮的固定安装盘上,从而带来流动损失和噪声的增加,因此本实用新型中将α角大小限定为10°≤α≤90°,优选为30°≤α≤60°。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串联双风机型吸油烟机进行性能测试,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性能测试数据

上述对比例为:专利号为ZL201310248436.8(授权公告号为CN103363563B)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油烟机及其控制方法》中公开的油烟机,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串联双风机型吸油烟机,且其一级风机51和二级风机52分别采用反向蜗壳和正向蜗壳,α为58°,一级风机51的出风口512在水平面的投影与二级风机52的进风口521在水平面的投影的重叠率为76.8%,θ为85°,δ为10°,ε为19°,λ为60°。

表1中的噪声值均是在吸油烟机稳定运转15min后测得的,噪声测试位置为吸油烟机在实际使用中的人耳位置,测试过程中测试环境背景噪声基本一致。实验室工况是指抽油烟机敞口直接外排、后端无阻力,用户工况是指在抽油烟机出风口后端接一定的阻力装置来模拟有排烟阻力的实际使用情况。

在保持集烟腔结构尺寸与对比例一致的情况下,实施例中吸油烟机的左右宽度较对比例缩小40mm、高度较对比例下降100mm。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